第五十七章皇帝問策
收拾了一頓榮國府,賈家的元迎探惜四春,已經是周璟的囊中之物了。
只不過迎春,探春,惜春年紀還小,暫時放在榮國府養著而已。
隨著四春的命運改變,一股股紅塵精粹,被紅塵之樹伸到這個世界的樹根偷偷汲取,供應神國的成長。
紅樓世界中,那些無主的紅塵之力,也都慢慢開始被紅塵之樹吸收。
這相當於周璟,在竊取這個紅樓世界的本源,壯大自己。
紅樓世界意識雖然也在開始改變,但是在這個世界沒有進入超凡之前,對於周璟的偷竊行為,根本無能為力。
周璟的日子過的快快活活,有諸多美人陪伴,簡直不要太爽。
另一邊的當今皇帝,最近就有些不怎麼爽了。
當時幹掉寧國府,只是順手的事。沒想到那個賈蓉賈蓉受不了打擊,被氣死了。接著又是賈敬也突然嗝屁了。
這一連串的巧合,卻被滿朝的勛貴,看成是皇帝準備對他們動手的信號。
在勛貴們看來,皇帝這是做的有些過火了,連吃相都不顧了。
於是乎,近些日子,前往太上皇那裡表忠心的勛貴是絡繹不絕,這突如其來的意外之喜,讓太上皇樂翻了天。
接下來幾天,太上皇連連派人傳話,讓皇帝到跟前接受教訓,把皇帝訓的和孫子一樣。
若是趁這一次機會,把昔日四王八公之首的賈家,徹底打壓下去,皇帝也就認了。
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段時間榮國府的努力,還是有一些效果的。
在一些老親的幫忙下,皇帝暫時找不到什麼藉口。再加上太上皇那邊的壓力,皇帝也打算把榮國府放一段時間再說。
只是最近錦衣衛的密奏,讓皇帝有些心煩。
榮國府中那位含玉而生的賈寶玉,突然一改之前的紈絝形象,穿梭於各大勛貴門第。
特別是北靜王水溶,和賈寶玉相交莫逆,甚至發展到讓賈寶玉在王府留宿,抵足而眠。
眼看著以賈寶玉為紐帶的新生階層的勛貴子弟,竟然開始形成了一個團體,這就由不得皇帝不警惕了。
「難道說榮國府,這是打算把賈寶玉推到一線,讓他繼承賈家的人脈資源。
現在看來這個賈寶玉做的還不錯,和諸多勛貴家的爵位繼承人交好。
若是給賈寶玉一個機會,說不定榮國府在這些人的幫助下,又要重新崛起了。」
正康帝思索良久,賈寶玉此人不可小視,不可繼續放縱。
但要是找個理由降罪就更為不妥了,因為人家根本不是朝廷體制內的官員,是個白身。
想一想,當今皇帝連一個普通白身都不放過,朝堂上下估計都會有些心寒。
「還是召林如海來,問一問他的意見,畢竟他和榮國府有親。」
對於林如海,正康帝現在是越來越信任了,當成了真正的心腹。
而這一切都來源於周璟,給林如海制定的孤臣人設。
自從回京之後,林如海屢屢在皇帝面前,提出一些一般臣子不敢說的諫言,完全是一副只為皇帝著想,不顧自身安危的態度。
在就任戶部左侍郎之後,更是替皇帝扎攏錢袋子,砍斷了不知道多少伸向國庫的黑手。
這樣一來,林如海可謂同時得罪了一大批勛貴和文官。
在平時,林如海根本就不接受任何宴請,從不參與結黨營私。
以至於現在在朝堂之上,林如海可謂是沒有一個交好的朋友。
每次上朝,正康帝都會收到幾封彈劾林如海的奏摺。
但越是這樣,正康帝對林如海越是滿意。像林如海這樣的孤臣,才是可以放心使用的臣子。
很快,散朝之後,林如海在太監的帶領下,很快來到了御書房。
「臣林如海叩見陛下」,林如海大禮參拜,清瘦面容,眼睛神采奕然。
「林愛卿,快快平身,來人,賜座」,正康帝對林如海親切的說道。
現在他身邊可以啟用的文臣不少,但是像林如海這樣忠心的,可就僅此一個。
其他的一品大員,哪一個不是交接甚廣,叫正康帝怎麼信得過他們。
因此,每次私下召見林如海的時候,皇帝的姿態可是做的很足。
「臣謝陛下恩典」,林如海再次一禮之後,才在凳子上坐下。
「林愛卿,朕有一件事想要問問你的意見,畢竟這事說起來和你也有關係。」
皇帝簡潔明了的把賈寶玉的事情說了一遍,「林愛卿,你看賈寶玉此子如何處理是好?」
林如海沉吟片刻,說道,「陛下如此信任微臣,臣也不敢徇私。
微臣有一點淺見,如有不當之處,還請陛下見諒。」
正康帝大喜,「林愛卿,有何高見,快快說來。」
林如海正了一下顏色,「陛下年富力強,那些勛貴遲早會轉向效忠陛下。
只是陛下需要注意,恐怕有人依仗太上皇寵愛,和陛下爭奪勛貴的支持。」
說到這裡,林如海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皇帝。
皇帝臉色一黑,「林愛卿提醒的是,前太子遺孤,朕一刻也不會輕視。」
林如海拱手一禮,繼續講道,「陛下在這場爭奪勛貴支持的爭鬥中,占有正統名分,是大義所在。
只要陛下以分化之策,瓦解勛貴陣營,自然可以拉攏一大批支持者。」
正康帝點了點頭,笑道,「林愛卿和朕想到一處去了,還有剩下的,速速道來。」
林如海正了正身形,聲音清晰有力,「例如賈家,寧國府一脈荒唐無道,在民間名聲甚壞,陛下剝奪寧國府爵位,乃是正理,是為民除害。」
正康帝拍了一下龍椅,大喜,「林愛卿說的是,朕一心為了朝廷和百姓,只是有人藉此造謠,推波助瀾。」
林如海笑道,「陛下不必理會那些陰溝里的老鼠,他們奈何不了陛下,只會使那些骯髒招數。
接下來就是榮國府了,雖然臣和榮國府有親,但是接下來的話,不敢帶一點私心。
臣的兩位內兄,賈赦乃是前太子一脈,心思深沉,不值得信任。
唯有二房的賈政,雖然略有些迂腐,但是卻是一心效忠朝廷。
陛下何不提點一下賈政,甚至爵位的事,也不是不可以轉移給二房。
這樣,陛下既可以獲得榮國府的傾力支持,也可以安撫一下勛貴收攏人心。」
正康帝稍微思索了一下,說道,「可是朕怕那些勛貴太貪婪,一旦掌權,恐怕勢大難制。」
林如海心中微微嘆息一聲,皇帝前怕狼後怕虎,想拉攏勛貴又怕掌控不了,缺乏了一點魄力。
林如海決定再加上一把火,「陛下,其實說起來,文官比勛貴對皇權的危害更大。」
只不過迎春,探春,惜春年紀還小,暫時放在榮國府養著而已。
隨著四春的命運改變,一股股紅塵精粹,被紅塵之樹伸到這個世界的樹根偷偷汲取,供應神國的成長。
紅樓世界中,那些無主的紅塵之力,也都慢慢開始被紅塵之樹吸收。
這相當於周璟,在竊取這個紅樓世界的本源,壯大自己。
紅樓世界意識雖然也在開始改變,但是在這個世界沒有進入超凡之前,對於周璟的偷竊行為,根本無能為力。
周璟的日子過的快快活活,有諸多美人陪伴,簡直不要太爽。
另一邊的當今皇帝,最近就有些不怎麼爽了。
當時幹掉寧國府,只是順手的事。沒想到那個賈蓉賈蓉受不了打擊,被氣死了。接著又是賈敬也突然嗝屁了。
這一連串的巧合,卻被滿朝的勛貴,看成是皇帝準備對他們動手的信號。
在勛貴們看來,皇帝這是做的有些過火了,連吃相都不顧了。
於是乎,近些日子,前往太上皇那裡表忠心的勛貴是絡繹不絕,這突如其來的意外之喜,讓太上皇樂翻了天。
接下來幾天,太上皇連連派人傳話,讓皇帝到跟前接受教訓,把皇帝訓的和孫子一樣。
若是趁這一次機會,把昔日四王八公之首的賈家,徹底打壓下去,皇帝也就認了。
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段時間榮國府的努力,還是有一些效果的。
在一些老親的幫忙下,皇帝暫時找不到什麼藉口。再加上太上皇那邊的壓力,皇帝也打算把榮國府放一段時間再說。
只是最近錦衣衛的密奏,讓皇帝有些心煩。
榮國府中那位含玉而生的賈寶玉,突然一改之前的紈絝形象,穿梭於各大勛貴門第。
特別是北靜王水溶,和賈寶玉相交莫逆,甚至發展到讓賈寶玉在王府留宿,抵足而眠。
眼看著以賈寶玉為紐帶的新生階層的勛貴子弟,竟然開始形成了一個團體,這就由不得皇帝不警惕了。
「難道說榮國府,這是打算把賈寶玉推到一線,讓他繼承賈家的人脈資源。
現在看來這個賈寶玉做的還不錯,和諸多勛貴家的爵位繼承人交好。
若是給賈寶玉一個機會,說不定榮國府在這些人的幫助下,又要重新崛起了。」
正康帝思索良久,賈寶玉此人不可小視,不可繼續放縱。
但要是找個理由降罪就更為不妥了,因為人家根本不是朝廷體制內的官員,是個白身。
想一想,當今皇帝連一個普通白身都不放過,朝堂上下估計都會有些心寒。
「還是召林如海來,問一問他的意見,畢竟他和榮國府有親。」
對於林如海,正康帝現在是越來越信任了,當成了真正的心腹。
而這一切都來源於周璟,給林如海制定的孤臣人設。
自從回京之後,林如海屢屢在皇帝面前,提出一些一般臣子不敢說的諫言,完全是一副只為皇帝著想,不顧自身安危的態度。
在就任戶部左侍郎之後,更是替皇帝扎攏錢袋子,砍斷了不知道多少伸向國庫的黑手。
這樣一來,林如海可謂同時得罪了一大批勛貴和文官。
在平時,林如海根本就不接受任何宴請,從不參與結黨營私。
以至於現在在朝堂之上,林如海可謂是沒有一個交好的朋友。
每次上朝,正康帝都會收到幾封彈劾林如海的奏摺。
但越是這樣,正康帝對林如海越是滿意。像林如海這樣的孤臣,才是可以放心使用的臣子。
很快,散朝之後,林如海在太監的帶領下,很快來到了御書房。
「臣林如海叩見陛下」,林如海大禮參拜,清瘦面容,眼睛神采奕然。
「林愛卿,快快平身,來人,賜座」,正康帝對林如海親切的說道。
現在他身邊可以啟用的文臣不少,但是像林如海這樣忠心的,可就僅此一個。
其他的一品大員,哪一個不是交接甚廣,叫正康帝怎麼信得過他們。
因此,每次私下召見林如海的時候,皇帝的姿態可是做的很足。
「臣謝陛下恩典」,林如海再次一禮之後,才在凳子上坐下。
「林愛卿,朕有一件事想要問問你的意見,畢竟這事說起來和你也有關係。」
皇帝簡潔明了的把賈寶玉的事情說了一遍,「林愛卿,你看賈寶玉此子如何處理是好?」
林如海沉吟片刻,說道,「陛下如此信任微臣,臣也不敢徇私。
微臣有一點淺見,如有不當之處,還請陛下見諒。」
正康帝大喜,「林愛卿,有何高見,快快說來。」
林如海正了一下顏色,「陛下年富力強,那些勛貴遲早會轉向效忠陛下。
只是陛下需要注意,恐怕有人依仗太上皇寵愛,和陛下爭奪勛貴的支持。」
說到這裡,林如海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皇帝。
皇帝臉色一黑,「林愛卿提醒的是,前太子遺孤,朕一刻也不會輕視。」
林如海拱手一禮,繼續講道,「陛下在這場爭奪勛貴支持的爭鬥中,占有正統名分,是大義所在。
只要陛下以分化之策,瓦解勛貴陣營,自然可以拉攏一大批支持者。」
正康帝點了點頭,笑道,「林愛卿和朕想到一處去了,還有剩下的,速速道來。」
林如海正了正身形,聲音清晰有力,「例如賈家,寧國府一脈荒唐無道,在民間名聲甚壞,陛下剝奪寧國府爵位,乃是正理,是為民除害。」
正康帝拍了一下龍椅,大喜,「林愛卿說的是,朕一心為了朝廷和百姓,只是有人藉此造謠,推波助瀾。」
林如海笑道,「陛下不必理會那些陰溝里的老鼠,他們奈何不了陛下,只會使那些骯髒招數。
接下來就是榮國府了,雖然臣和榮國府有親,但是接下來的話,不敢帶一點私心。
臣的兩位內兄,賈赦乃是前太子一脈,心思深沉,不值得信任。
唯有二房的賈政,雖然略有些迂腐,但是卻是一心效忠朝廷。
陛下何不提點一下賈政,甚至爵位的事,也不是不可以轉移給二房。
這樣,陛下既可以獲得榮國府的傾力支持,也可以安撫一下勛貴收攏人心。」
正康帝稍微思索了一下,說道,「可是朕怕那些勛貴太貪婪,一旦掌權,恐怕勢大難制。」
林如海心中微微嘆息一聲,皇帝前怕狼後怕虎,想拉攏勛貴又怕掌控不了,缺乏了一點魄力。
林如海決定再加上一把火,「陛下,其實說起來,文官比勛貴對皇權的危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