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劉克的書信
趙雲本以為鮮卑都是些無腦匹夫,守將見到自己兵少肯定會主動出城迎戰,沒想到在這代城遇到了一個縮頭烏龜。再加上趙雲率領的皆是騎兵,也沒有多少攻城器械,便也就僵持在了代縣城下。
不久後,鮮于銀也率領一眾步卒殺到,見到趙雲一臉的愁容,不由問道:「子龍為何這幅愁容啊?」
趙雲聞言,一臉無奈的答道:「代城守將不知是誰,任憑吾如何叫陣就是不出城一戰,哎。」
鮮于銀見到趙雲如此模樣,當即拍著胸脯打包票道:「子龍莫急,不過區區一座城池,待吾率領麾下將士們給你攻下來便是。」
趙雲聞言卻是依舊沒有絲毫喜意,嘆道:「如果是其他小城,大不了強攻便是,但是這代城不僅城高牆厚,城中的兵力也不是此前的小城可比,以我們的兵力,強攻不過是徒增傷亡罷了。」
鮮于銀聞言,知道趙雲擔心的是現如今劉克勢單力孤,所以不願意在攻城戰之中徒耗兵力,在心中暗贊趙雲知道為主分憂的同時,也放棄了強攻的想法,開始苦思破敵之策。
二人雖然都陷入了沉思,但是畢竟都不是什麼智計高絕之人,左思右想之後,依舊沒有想出什麼太好的辦法。
想不出破敵之計,趙雲和鮮于銀也不能什麼都不做,於是二人就輪番前去城外叫陣,只是任憑二人如何辱罵,城中的守將就是閉門不出。
眼看著已經在代城之下徒耗數日,就連樂觀派的鮮于銀都變得愁眉不展了起來,連連破口大罵道:「這當城守將還真是個龜兒子,真是有辱鮮卑的匹夫血統。」
趙雲聞言不由莞爾,破天荒的調侃了一句。
「日前你若是這麼罵,沒準守將真的受不了如此羞辱,出城來戰了。」
鮮于銀見到如此的趙雲,心情亦是突然好了不少,雙手一攤,頗為無奈的說道:「日前我罵的比這還難聽,可是守將就是無動於衷,真是一群龜孫兒。」
就在鮮于銀在營帳中大罵段屈雲的時候,段屈雲也正在此前巧取豪奪來的府邸之中破口大罵呢。
「欺人太甚,真是欺人太甚,這群漢奴實在是太無恥了,竟然如此羞辱於吾。」
段文鴦雖然心情也不好受,但是自己畢竟不是主將,城外的辱罵大多都集中在了段屈雲的身上,所以還保留著一些理智。
這倒不是段文鴦的忍耐性有多強,而是段文鴦現在有傷在身,擔心段屈雲不是趙雲的對手,若是段屈雲敗了,導致代城失守,自己現在肩不能挑,手不能扛,豈不是跟待宰的羔羊無二。
若非如此,就是段屈雲能忍,段文鴦也早就忍不住殺出城去了。
只是現在事態比人強,段文鴦也只能強忍著心中的怒氣,勸慰道:「還請三哥暫息雷霆之怒,相信父王用不了多久就會率軍前來,到時候我們將這數日遭受到的屈辱百倍萬倍的還回去便是了。」
段屈雲聞言,不甘的錘了一下桌案,怒聲道:「好,日後吾定讓這些漢奴知道吾的厲害。」
就在雙方心思各異,戰局僵持不下的時候,一名探馬急匆匆的衝進了趙雲的帥帳之中,急聲道:「將軍,主公的信使快馬送來的一封書信。」
趙雲聞言,還以為是劉克因為自己作戰不力,興師問罪來了,不免有些情緒低落,畢竟在公孫瓚的麾下,自己這種遭遇經歷的太多了,不過鮮于銀的話立即就打消了趙雲的顧慮。
「哈哈哈,子龍,主公在這個時候是斷然不會平白無故的送來書信的,其中定有計較,你還是先看看書信都寫了什麼吧。」
聽到鮮于銀的話,趙雲接過書信拆開一看,當即大喜道:「世傑(鮮于銀表字虛構)當真是料事如神,主公果然送來了破敵之策。」
鮮于銀非常滿意的接受了常山趙子龍送上的馬屁,隨即急切的問道:「主公是怎麼說的,可需要吾等做些什麼?」
趙雲看著剛剛還一臉得色的鮮于銀,轉身就變得絲毫沉不住氣,淡笑著走到鮮于銀的耳畔,低語道:「主公說,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鮮于銀聽完趙雲的講解,當即瞭然。
當天夜裡,鮮于銀便率領麾下的步卒悄然無息的離開了大營,很快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第二日一早,趙雲點起麾下的騎兵,再一次殺到了代城城外叫陣。
叫罵了一陣,趙雲突然見到北方突然捲起漫天的煙塵,其規模少說也有數千騎,當即便派遣幾名哨騎打馬前去查探情況。
隨著煙塵越來越近,哨騎也很快回來向趙雲復命,人還未到趙雲的近前,便急吼吼的喊道:「將軍,大事不好了,是段氏的援軍到了,我們快撤吧。」
趙雲聞言頓時大驚失色,眼神複雜的看了看代城,隨即滿是不甘的下令道:「撤軍。」
為了避開北方的人馬,趙雲只得率軍一路向南,直奔太行八徑之中的飛狐徑而去。
趙雲這邊的一舉一動,被城頭之上的段屈雲看了個正著,滿臉通紅的看著段文鴦,嚷嚷道:「四弟,是父王的大軍殺到了,吾這就整頓兵馬出城追擊趙雲,將這幾日受到的窩囊氣給找回來。」
段文鴦自從被趙雲重創,暫時不能靠武藝壓人,便也開始動起了腦子來,總感覺事有蹊蹺。
雖然暫時還想不通此間的關鍵,段文鴦還是硬著頭皮叫住了段屈雲,勸道:「三哥莫急,待援軍過來之後,確定是父王的人馬,再去追襲也不遲。」
只是一直聽從弟弟建議的段屈雲這次卻是果斷的拒絕道:「除了父王,這代郡之中還有誰能派的出如此陣仗的騎兵,到時候若是讓趙雲這個狗賊跑了,平白遭受了數日的辱罵不說,吾等的種種懦弱之舉,又有何顏面見父王。」
段文鴦聞言,也不知道該如何勸阻了,只能交代段屈雲當心有詐,便任憑段屈雲而去了。
不久後,鮮于銀也率領一眾步卒殺到,見到趙雲一臉的愁容,不由問道:「子龍為何這幅愁容啊?」
趙雲聞言,一臉無奈的答道:「代城守將不知是誰,任憑吾如何叫陣就是不出城一戰,哎。」
鮮于銀見到趙雲如此模樣,當即拍著胸脯打包票道:「子龍莫急,不過區區一座城池,待吾率領麾下將士們給你攻下來便是。」
趙雲聞言卻是依舊沒有絲毫喜意,嘆道:「如果是其他小城,大不了強攻便是,但是這代城不僅城高牆厚,城中的兵力也不是此前的小城可比,以我們的兵力,強攻不過是徒增傷亡罷了。」
鮮于銀聞言,知道趙雲擔心的是現如今劉克勢單力孤,所以不願意在攻城戰之中徒耗兵力,在心中暗贊趙雲知道為主分憂的同時,也放棄了強攻的想法,開始苦思破敵之策。
二人雖然都陷入了沉思,但是畢竟都不是什麼智計高絕之人,左思右想之後,依舊沒有想出什麼太好的辦法。
想不出破敵之計,趙雲和鮮于銀也不能什麼都不做,於是二人就輪番前去城外叫陣,只是任憑二人如何辱罵,城中的守將就是閉門不出。
眼看著已經在代城之下徒耗數日,就連樂觀派的鮮于銀都變得愁眉不展了起來,連連破口大罵道:「這當城守將還真是個龜兒子,真是有辱鮮卑的匹夫血統。」
趙雲聞言不由莞爾,破天荒的調侃了一句。
「日前你若是這麼罵,沒準守將真的受不了如此羞辱,出城來戰了。」
鮮于銀見到如此的趙雲,心情亦是突然好了不少,雙手一攤,頗為無奈的說道:「日前我罵的比這還難聽,可是守將就是無動於衷,真是一群龜孫兒。」
就在鮮于銀在營帳中大罵段屈雲的時候,段屈雲也正在此前巧取豪奪來的府邸之中破口大罵呢。
「欺人太甚,真是欺人太甚,這群漢奴實在是太無恥了,竟然如此羞辱於吾。」
段文鴦雖然心情也不好受,但是自己畢竟不是主將,城外的辱罵大多都集中在了段屈雲的身上,所以還保留著一些理智。
這倒不是段文鴦的忍耐性有多強,而是段文鴦現在有傷在身,擔心段屈雲不是趙雲的對手,若是段屈雲敗了,導致代城失守,自己現在肩不能挑,手不能扛,豈不是跟待宰的羔羊無二。
若非如此,就是段屈雲能忍,段文鴦也早就忍不住殺出城去了。
只是現在事態比人強,段文鴦也只能強忍著心中的怒氣,勸慰道:「還請三哥暫息雷霆之怒,相信父王用不了多久就會率軍前來,到時候我們將這數日遭受到的屈辱百倍萬倍的還回去便是了。」
段屈雲聞言,不甘的錘了一下桌案,怒聲道:「好,日後吾定讓這些漢奴知道吾的厲害。」
就在雙方心思各異,戰局僵持不下的時候,一名探馬急匆匆的衝進了趙雲的帥帳之中,急聲道:「將軍,主公的信使快馬送來的一封書信。」
趙雲聞言,還以為是劉克因為自己作戰不力,興師問罪來了,不免有些情緒低落,畢竟在公孫瓚的麾下,自己這種遭遇經歷的太多了,不過鮮于銀的話立即就打消了趙雲的顧慮。
「哈哈哈,子龍,主公在這個時候是斷然不會平白無故的送來書信的,其中定有計較,你還是先看看書信都寫了什麼吧。」
聽到鮮于銀的話,趙雲接過書信拆開一看,當即大喜道:「世傑(鮮于銀表字虛構)當真是料事如神,主公果然送來了破敵之策。」
鮮于銀非常滿意的接受了常山趙子龍送上的馬屁,隨即急切的問道:「主公是怎麼說的,可需要吾等做些什麼?」
趙雲看著剛剛還一臉得色的鮮于銀,轉身就變得絲毫沉不住氣,淡笑著走到鮮于銀的耳畔,低語道:「主公說,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鮮于銀聽完趙雲的講解,當即瞭然。
當天夜裡,鮮于銀便率領麾下的步卒悄然無息的離開了大營,很快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第二日一早,趙雲點起麾下的騎兵,再一次殺到了代城城外叫陣。
叫罵了一陣,趙雲突然見到北方突然捲起漫天的煙塵,其規模少說也有數千騎,當即便派遣幾名哨騎打馬前去查探情況。
隨著煙塵越來越近,哨騎也很快回來向趙雲復命,人還未到趙雲的近前,便急吼吼的喊道:「將軍,大事不好了,是段氏的援軍到了,我們快撤吧。」
趙雲聞言頓時大驚失色,眼神複雜的看了看代城,隨即滿是不甘的下令道:「撤軍。」
為了避開北方的人馬,趙雲只得率軍一路向南,直奔太行八徑之中的飛狐徑而去。
趙雲這邊的一舉一動,被城頭之上的段屈雲看了個正著,滿臉通紅的看著段文鴦,嚷嚷道:「四弟,是父王的大軍殺到了,吾這就整頓兵馬出城追擊趙雲,將這幾日受到的窩囊氣給找回來。」
段文鴦自從被趙雲重創,暫時不能靠武藝壓人,便也開始動起了腦子來,總感覺事有蹊蹺。
雖然暫時還想不通此間的關鍵,段文鴦還是硬著頭皮叫住了段屈雲,勸道:「三哥莫急,待援軍過來之後,確定是父王的人馬,再去追襲也不遲。」
只是一直聽從弟弟建議的段屈雲這次卻是果斷的拒絕道:「除了父王,這代郡之中還有誰能派的出如此陣仗的騎兵,到時候若是讓趙雲這個狗賊跑了,平白遭受了數日的辱罵不說,吾等的種種懦弱之舉,又有何顏面見父王。」
段文鴦聞言,也不知道該如何勸阻了,只能交代段屈雲當心有詐,便任憑段屈雲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