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桃園結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黃琬、陸康兩個廢物,青州紅巾之亂不能提前察覺,廬江黃穰不過區區烏合之眾,結果都落得一個身死的下場。簡直徒有虛名,根本就是沽名釣譽之輩。」劉宏將奏章狠狠的摔在地上,破口大罵道。

  陸儁跪拜在地,臉色蒼白,幾次想要起身為父爭辯,但一想到廬江兵敗,整個人仿佛被抽離了力氣,不能動彈絲毫。

  袁槐撿起奏章看後,才出言道:「陛下,事已至此,當即刻出兵平定叛亂。」

  「不知太常可有良策。」劉宏眼眸幽深地看著袁隗。

  袁隗恍若未覺般,說道:「青州紅巾乃心腹之患,廬江黃穰不過苔蘚之疾。議郎盧植文武雙全,北地太守皇甫嵩有勇有謀,諫議大夫朱儁於素有威名。可讓他們兵分三路,一路往冀州救援冀州刺史李邵,一路往徐州救援徐州刺史巴衹,再由一路率領主力從兗州,最後三路大軍合攻青州。」

  「那廬江呢?」

  「臣離開廬江時,軍司馬張景保全了數千兵馬,現在正在合肥堅守。」陸儁還是記得與張景的約定,聽到劉宏問起,連忙答道。

  「其他人可有異議?」劉宏看了看穩如老狗的殿下群臣。

  「既然如此,以盧植為北中郎將,率軍與兗州刺史劉岱匯合進攻青州,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救援冀州,朱儁為右中郎將率軍救援徐州,各持節。以張景為廬江太守,在合肥堅守待援。在以何進為大將軍,率領左右羽林軍屯駐都亭。另外,各州郡在雒陽外圍的八個關隘——函谷、太谷、廣成、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設置都尉,布防護衛。」劉宏冷靜地下達多條任命,勢必要將叛亂鎮壓。

  而在冀州,張角現在心很亂,突然的青州紅巾起義,一下就打亂了他的計劃。

  「大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如今紅巾軍四處攻城掠地,如果我們再不動手,連口湯都喝不到了。」張梁心急如焚道。

  「是啊,大哥。我們現在動手,還能與紅巾軍聯手消滅漢朝,再與紅巾軍爭天下。如果還不動手的話,恐怕我們就只能聽命於紅巾軍了。現在我們在青州的信徒和渠帥都投靠了紅巾軍了。」張寶滿眼期待地看著張角。

  「好,我現在就派人去傳信各方渠帥,三天後就動手。」張角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狠狠說道。

  他們身後的衛峰與張旗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很好地掩飾了自己翹起的嘴角。

  他們在張角這打拼了四年,也混成了三十六方渠帥之一。

  除了他們,還有一個不苟言笑的渠帥成誠眼裡閃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

  於是三天後,張角三兄弟在巨鹿起事,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頓時傳滿關東大地。

  張角的起義仿佛推動了多米諾骨牌,很快,幽州,徐州,兗州,荊州,揚州,豫州掀起了叛亂。

  但相比原本時空上,此時的張角提前四年起事,規模遠遠小於原本歷史上的黃巾之亂,但依然不可小覷。

  並且最關鍵的是,此時的張角還沒有在雒陽插入內應。

  遠在雒陽的劉宏聽到張角造反的消息,頓時大發雷霆,一怒之下,殺了多次給張角說好話的中常侍封諝、徐奉。

  最後無奈的採納了皇甫嵩和中常侍呂強的建議,解除黨禁,赦免了天下黨人。

  而楊樹等人在軍隊達到一定人數後,又分出數隻偏師,一路裹挾民眾。

  而他們則率主力在後,每攻下一地,就從裡面挑選出數百至數千健壯的人充軍。

  所以現在的紅巾軍,已經達到了真真實實的百萬大軍。

  幽州刺史劉虞面對著攻無不克的薛信,連忙在各郡張榜招兵,並且又親自去找烏桓借了一萬騎兵。

  而在幽州涿郡的一處桃園裡,劉備,關羽,張飛,劉旭四人備下烏牛白馬祭禮,四人焚香而拜,發誓道:「今日劉備,關羽,張飛,劉旭四人結為兄弟,當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誓畢,拜劉備為大哥,關羽為二弟,張飛為三弟,劉旭為四弟。

  劉備這次休假回家,只待了幾十個騎兵,沒想到突然就遇到紅巾軍造反。

  無奈之下,只好靠著自己軍司馬的官職,找了涿郡的世家豪強借兵借糧。

  並且依然如命運般遇到了關羽,張飛二人,才有了他們結義的那一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