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萬事俱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平定軍的戰況變得越來越複雜。

  西軍陸續投入了兩萬餘兵力,金軍總兵力未知,但是應該不會低於西軍兵力。

  沈放坐鎮平定軍城北,與諸軍緊密聯繫。

  金軍通過靜陽寨以西那條便道源源不斷從壽陽縣持續增兵,另外靜陽寨以南遼州方向也有金軍在集結。

  那條便道是平定軍谷地一大硬傷。

  這裡已是太行山余脈,山勢歸於平緩,它像一個大喇叭,喇叭筒是大片平原,只有喇叭口這短短百餘米的山谷將壽陽與平定軍隔離開來,非修一道數百米城牆不能守。

  「稟太尉,王海軍使來報,聖泉寺軍營金軍增兵,王海、劉大牛二將立下軍令狀,誓與軍營共存亡!」

  「稟太尉,岑將軍來報,金軍大批援軍試圖從靜陽寨方向突破,已率軍迎敵。」

  「稟太尉,背嵬軍已至承天寨,半個時辰可抵戰場。」

  「馬擴指揮使的祁州兵已出承天寨,馬將軍命末將請命,隨時投入戰鬥。」

  「虎衛軍即將出關……」

  一道道軍情傳入,沈放與劉翊坐鎮臨時搭起的羊皮大帳,應對不時傳來的軍情。

  「沈宋,你設法找到黃勝,命他保留實力,牽制金軍即可。」

  「小六,你告訴范二,他的踏白士全力猛錘金人,要將金人打疼了。」

  「王小乙,你命華洪抽身出來,帶著他的游奕士去往靜陽寨支援岑子清、楊澤喜。告訴他們,一定要鉗制住遼州方向的金軍,等大軍總攻令。」

  沈放將能調動的兵力全力調動起來,絲毫不敢懈怠。

  待沈放稍稍空閒下來,劉翊終於有機會開口問話了。

  「沈太尉,林良肱將軍派人來詢問,東南角那支金人伏兵似乎有突襲的可能,何時拔了它?」

  沈放一臉的疲態,身上血跡沒來得及擦拭,已風乾成痂狀物附著在火紅的山文甲上。

  劉翊看在眼裡,心裡僅存的牴觸感完全消除了,並未因為曾經的手下兵卒爬到自己頭頂而感到不適。

  軍中向來以強者為尊,劉翊心胸寬廣,自認為自己沒這能耐指揮這般錯綜複雜的戰鬥,經過了那麼多戰鬥,沈放已深深將他折服。

  沈放已將戰略意圖和他溝通。

  金軍總體上分三路進攻,主攻力量集中在平定軍以西,靜陽寨遼州方向算一路,聖泉寺井陘道和南關、孟縣算第三路。

  沈放遲遲不發起總攻,等的正是北方孟縣的消息。

  「劉將軍,咱們憋得住,金人沉不住氣了。」

  沈放笑了起來:「我猜,銀術可也在等耶律馬五的消息。耶律馬五是員虎將,可是咱們的李子云比他多了些狼性。」

  劉翊依然不太放心道:「李子云確是一員良將,可是耶律馬五有五千騎兵,萬一被他衝出了南關就成大患了。」

  「沒錯,金人是兵多,可是他們戰場挑錯了。他們還以為這兒是大宋禁軍在鎮守,一個唿哨過去守軍都跑光了。」

  「嘿嘿,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他們吃了那麼多敗仗還不長記性,那就讓他們多吃幾次虧吧。」

  「那……那支伏兵暫時不管了?」劉翊問。

  沈放抬眼望向遠方,戰場形勢已發生了變化。

  黃勝加入戰場後,將兩軍暫時切割開來,在西南角紮營下來與金軍對峙。

  而范二率領的踏白士久未參戰,已是如饑似渴,猛得跟個老虎崽一般。

  沈放令范二放手去殺敵,他那兩千踏白士正在金軍陣中反覆衝擊,攪得金軍天翻地覆。

  廖宏的虎衛軍已參戰,廖宏正領兵在西北方向與金軍接戰。雖然沒有踏白軍打得激烈,但是也與金軍交織在一起。

  「劉將軍,這仗已是攤開來打了,比的是定力,什麼伏兵不伏兵的已不太重要。」

  沈放指著金軍集結最密集的西面,說道:「你瞧瞧金軍,主力都集中在西面。銀術可所恃者,不外乎北面耶律馬五,還有聖泉寺一帶金軍。」

  「他是算準了自己能進退有據,打得贏就打,打不贏便撤。」

  「既然他有這個心態,那咱們就給他上些眼藥。范二將軍已讓他吃不消了,待會兒讓伍閻王也給他上一課。」


  「頭兒,你找我?」

  山坡下一陣腳步聲傳來,伍有才腳步穩健的大步踏來。

  嘿,說曹操曹操就到。

  沈放見伍有才登上山來,哈哈笑道:「伍閻王,你的背嵬軍休息好了沒?」

  「早已是急不可耐,就等頭兒你一聲令下!」

  「那好,你過來,我與你商量一下打法,你伍閻王覺得行那就去辦。」

  沈放將伍有才召至身邊,指著金軍營陣,和他商量起來。

  這就是沈放為將為帥的秘訣所在。

  不管任何一支軍,他從不指手畫腳規定麾下將領必須怎麼做,而是用商量的口氣下達作戰命令。

  若是將領反對自己的作戰命令,提出更為有效的應對策略,沈放也不會糾結於顏面,大膽的採用將領們的計策。

  將領們對此很是受用,畢竟這是在大宋軍隊中從未有過的創舉。

  沈放與伍有才商量了片刻,伍有才便拱手準備退下,組織自己的背嵬士去。

  這時,北方丘陵間揚起了塵土,一支軍隊快速的向南急馳。

  「伍閻王,你等等,估計孟縣有消息了。」

  伍有才也發現了那支騎兵,並且一眼認出了領軍之人。

  「李子云?這小狼崽子連孟縣也不要了?」

  「呵呵,伍閻王,你沒見李子云跑得歡快麼,我猜他帶來了好消息。」

  兩人言談之間,山下兩騎已向帥旗奔來,正是李子云與沙溢鈞。

  李子云風塵僕僕,翻身下馬,將一個布袋望地下一丟。

  「稟太尉,末將李子云前來匯報軍情,金軍寇首耶律馬五已被帳前軍使沙溢鈞射殺,南關數千金軍殺傷過半,余者潰散不成軍。」

  沈放與伍有才對視一眼,驚訝:「耶律馬五殺了?」

  沙溢鈞提起地上的布袋,將一顆頭顱倒了出來,道:「李郎君神兵天降,領騎兵一貫十數里,末將趁亂擊殺敵首。」

  說罷,沙溢鈞簡單將擊退南關之敵講了一遍。

  沈放大喜:「好,沙軍使,先給你記一大功,待戰事結束後厚賞!」

  沈放望向李子云,臉色變得嚴謹:「子云,孟縣你交給了誰防禦,文官不參預軍機的規矩可懂?」

  當下孟縣范二與李子云皆南下作戰,只剩下縣尹曹倉在城內。

  曹倉此前是真定府轉運司判官,曹家人個個憂國憂民,自遷官至孟縣任縣尹後,將孟縣治理得井然有序。

  縱使如此,沈放也絕對不允許文官掌軍,倒不是全盤否定趙宋的本末倒置,而是專業的事還須專業的人干。

  李子云何等的聰慧,即刻嗅出了沈放話里話外的玄機,連忙拱手拜道:「回太尉話,甘泉寨張虎軍使暫代守城,曹縣尹只負責民政,不參預軍事。」

  他爹官至開封府尹,如今都不允許參與任何軍事作戰,沈放防範之重可見一斑。

  沈放點點頭,又問:「子云,你此次南下必然途經聖泉寺軍營,可曾順帶了解那兒的情況?」

  「回太尉話,子云去了軍營,王海與劉大牛奉行防守之策,用震天雷震住了金人鐵騎,當下守應該問題不大。」

  沈放笑道:「是不是王海沒主動出擊,你瞧著不痛快了?」

  「末將不敢狂妄,換我守井陘道主道,也不敢貿然出擊,南關與井陘道不同。」

  「不錯,」沈放滿意的點點頭,「子云,你能看透戰場局勢,非常不錯。將來咱們還有許多硬仗惡仗要打,你們這些領頭羊帶好了隊,不愁打不敗金人。」

  「金人也是人,他沒三頭六臂。哈哈哈!」伍有才在一旁哈哈笑言。

  「李郎君,你歸隊的時間晚,沒聽過頭兒這句至理名言。今日哥送你啦!」

  沈放指了指伍有才,笑道:「今日台詞該換換了,你伍閻王才有三頭六臂。」

  沈放與伍有才的對話,頓時將緊張的氛圍驅散,李子云是如浴春風般的,溫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