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2章 郭嘉,郭奉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耍笑一番,劉華和趙愛兒、貂蟬圍在院落的火堆邊上,捧著碗吃夜宵。

  白蘿蔔燉羊肉,這香味,引得周邊儘是狼叫。

  可是兵鋒所指,鬼神辟易,沒有敢靠近的。

  「明日咱們動身去黑山,田豐在并州,派幾個人去看看田豐將并州整合成什麼樣子了,青州那邊有子泰跟著,必定沒什麼問題,田豐那邊我還挺擔心的……」

  劉華正和趙愛兒說并州和青州統治的事情,趙該過來了,道:「主公,親衛隊抓了個人,鬼鬼祟祟地在周邊晃蕩了許久。」

  劉華放下了筷子,道:「呵,還有人敢在我的門口鬼鬼祟祟,帶過來。」

  不多時,一名身著藍袍的青年被帶了進來。

  劉華的目光輕輕掠過這位溫文爾雅、看似毫無攻擊性的書生,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道:「這夜深人靜的,你這是在溜達什麼呢?還好碰到的是我的手下,若是不小心撞上了野狼,你就成一堆肉了?」

  青年拱手一禮,答道:「在下不過是隨意走走,不經意間被這誘人的香氣所吸引。未曾想竟無意間打擾了公子的雅興,實在抱歉。」

  劉華聞言,擺手說道:「什麼雅興不雅興的,不過是與幾位夫人共進一頓家常便飯罷了。既然撞上了,那便是緣分,坐下一起吃吧。」

  青年聞言,一時之間竟有些愣怔,隨即反應過來,連忙道謝:「不敢不敢,諸位將軍都在門外,我一個路過之人,豈敢吃公子家宴?」

  趙愛兒輕聲細語道:「請坐吧,穿過這扇門,便是我們的私宅之地。我家夫君性情豁達,不拘小節,家中並無諸多繁瑣規矩。」

  趙愛兒對劉華太了解了,回想起在幽州的那些日子,劉華時常在戶外烤架做飯,不管是什麼人,只要是路過,只要饞了,都能一起吃一頓,即便是最底層的庶民,他也能稱兄道弟,也是因此,天下數量最多的庶民,家裡都供奉著他的畫像。

  劉華爽朗一笑,道:「彆扭捏了。戰士們有戰士們吃的,將軍有將軍們吃的,百姓也有百姓們吃的。你別管他們。」

  貂蟬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融入這個家庭,她連忙吩咐隨行而來的兩個婢女,在桌上迅速添置了一副碗筷。

  盛情難卻,年輕人落座,道:「公子的聲名,早已是如雷轟頂,響徹四方,未曾想今日竟能在此地與公子相遇,實乃在下前世修來的福分。」

  劉華輕輕擺手,道:「不說那個,在什麼山頭唱什麼,吃吃喝喝就好。」

  年輕人的目的顯然不是為了吃喝而來的,問道:「公子,小生心中一直有個疑惑。您在幽州開設書坊,廣開讀書之門,力推全民識字之舉,難道就不擔心此舉會觸動那些豪門貴族的利益,從而招致他們的反對嗎?」

  劉華無所謂地笑了笑,道:「他們所反對什麼?恐懼平民一旦識文斷字,便能跨越階級?人們都說,百姓多文盲,根源在於階層的隔絕,士大夫與黎民百姓之間,仿佛有一道難以逾越的壁壘,不論其深淺,兩者間幾乎少有交集。如此看來,識字與否所帶來的矛盾,都是扯淡。」

  那年輕人聞言,細細咀嚼著劉華的話語,隨後輕聲問道:「公子可曾設想過,文人亂世之景?」

  劉華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悠悠說道:「翻翻史書,哪一次民眾揭竿而起,不是因為百姓吃不上飯,民不聊生?哪一次王朝更迭,不是皇帝無道,世道紛亂?有哪個時代是因為文化發達而亡國的?文化發達,哲學才能強大,哲學強大,是一個民族強大的根本。」

  「哲學?是哪一門學問?」

  哦,這個詞這個年代還沒有呢,劉華道:「就是探究這個天下到底是由什麼組成的一門科學。」

  也不知道他聽懂了沒,反正他是站起來了,由衷讚嘆道:「聽先生一言,真乃茅塞頓開,勝似苦讀經年!」

  忽地,天際之上,一隻蒼鷹振翅盤旋。趙愛兒輕啟朱唇,一串清脆的口哨將鷹兒召喚下來。

  趙愛兒手法嫻熟地解開蒼鷹足上的小筒,從中抽出一封密信,匆匆瀏覽過後,道:「夫君,曹操那邊已有新動向。陶謙竟對曹操之父曹嵩下了毒手,如今曹操怒髮衝冠,誓要揮師攻打徐州。」

  劉華都震驚了,現在才是190年,史書記載,曹操是193年開始打的陶謙,自己不過提前殺了個董卓,是哪一條線刺激了曹操,讓他的進度變得這麼快的?

  趙愛兒輕展信箋,繼續念道:「夫君,探子另有一報,說是曹操已遣使修書於您,意在請您出兵,為其父雪恨。」


  劉華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意,輕哼道:「曹操這如意算盤打得倒是響亮,讓我助他攻徐州?我還想要徐州呢。」

  這時,那青年突然插話,「公子洞察秋毫,曹操之舉,其父之仇不過是幌子,他真正覬覦的,乃是徐州之地。」

  劉華目光一閃,道:「你什麼想法?」

  青年道:「徐州,北國之鎖鑰,南國之門扉,歷來為軍事家競相爭奪的戰略要衝。然而,對於眼下的公子而言,徐州不重要。當務之急,乃是先剪除黑山賊患,穩固北方四州基業,而後方可圖謀南下之策。」

  劉華看向這年輕人,道:「說的透徹,不知道這位公子高姓大名?」

  青年起身,謙遜一笑:「在下郭嘉,字奉孝,不敢言勇。」

  「臥槽!」劉華說道:「找你可真不容易啊。」

  民間傳言:「郭嘉不死,臥龍難現。」

  這句話證明了郭嘉在民間的影響力一點兒不弱於諸葛亮。

  劉華了解郭嘉,也是因為這八個字,這郭奉孝自幼年起,他便敏銳地察覺到漢末天下的動盪不安。

  最初,他曾投身於袁紹麾下,然而對於袁紹的性格,郭嘉只用了簡短一句話便概括得淋漓盡致:「袁紹此人,思慮雖多卻不得要領,喜好謀略卻往往猶豫不決。」

  他現在已經放棄投奔袁紹,直接來找自己,是他也從心眼裡認可自己。

  有了郭嘉,以後自己的路就好走的多了,劉華道:「奉孝,做我軍師如何?」

  郭嘉躬身道:「在下深夜到此,就是為了能為主公效勞!」

  趙愛兒鬆了口氣,夫君要的幾個人,荀彧、荀攸、鍾繇、郭嘉、陳宮、魏延,還有賈詡,此刻之前,只有郭嘉和賈詡找不到人,現在郭嘉送上門,只剩一個賈詡了。

  倒要看看,這些人手裡有什麼本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