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路線之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營火噼啪作響,趙基吃飽後盤腿開啟技能。

  周圍虎賁有樣學樣,似乎這樣真的能讓他們快速放鬆精神,恢復體力。

  精神暗示之下,臨時營地內除了幾名當值的虎賁外,絕大多數人盤坐養神。

  只有一些受傷的虎賁包紮後或側臥,或躺著休息。

  鍾繇看著這詭異場面,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麼。

  一路上暢聊甚歡的唐憲也是盤坐冥想,鍾繇反而不好開口詢問。

  就起身到營火附近,將搜集來的木料投入火中。

  火勢恢復,灼熱逼人。

  他後退五六步,也是盤坐在地,開始思考這突然的變局。

  天子若是不肯去雒陽,那很多事情就不好辦。

  若是以河東為根基,站穩腳跟,那形勢變化就會失控。

  關東方面這幾年自董卓死後,便二袁相爭,掀起兩個巨大的集團相互攻殺。

  身為一方郡守,你根本無法保境安民。

  不想被吃掉,只能在地緣基礎之上,再加上個人關係選擇一方,或加入對方,或與對方保持友善。

  沒有中立的餘地。

  袁紹一方謀立幽州牧劉虞為帝,卻被劉虞拒絕;袁術一方又有個自稱天子的闕宣,與陶謙起兵反攻袁紹外圍的兗州曹操、泰山應劭。

  只是陶謙、闕宣順泗水而上襲擊曹操腹心的行動失利,沒能得到兗州豪傑的響應,於是陶謙反手就將闕宣討滅、兼併。

  這自然引來了曹軍的第一次報復,陶謙的老鄉笮融總管下邳、彭城、廣陵三郡的漕運,結果轉運物資之際中飽私囊,大肆崇佛,花費大量錢糧用來吸引信眾。

  物資不足,陶謙決戰失利,而期間曹嵩被張闓截殺,引發了第一次徐州之屠。

  曹操糧食供給不足,又因劉備南下救援,曹操這才退兵。

  不久又是第二次遠征徐州,這次主力出泰山,繞開劉備防守的小沛、泗水防線,打的陶謙措手不及。

  劉備馳援陶謙所在的東海郯城,也被曹軍擊敗,開始了第二次屠戮,拒絕稱帝的幽州牧劉虞家鄉就在波及範圍內。

  然後是呂布奪兗州,迫使曹操回軍。

  還有關東、河北的宗室藩王,也在與關東群雄走動,謀求稱帝的機會。

  平原王室已經與袁紹的兒子袁尚訂婚,平原王劉碩是桓帝之弟。

  當今天子這支獨苗若是駕崩,就屬平原王室與帝室關係最近。

  整個關東這幾年就曹操表現的最為兇猛,迫降百萬青徐黃巾軍;連續兩次大破徐州,更是咬著袁術的屁股打。

  最危急時兗州只剩下三個縣支持他,但還是咬牙將呂布驅逐,並將張邈、張超兄弟勢力摧毀。

  與之相比,袁紹就表現的有些差勁。

  公孫瓚殺死劉虞後,引發幽州各郡的反叛,吏民也攻殺公孫瓚派遣的郡守。

  即便這樣,袁紹依舊沒能攻殺公孫瓚。

  尤其是劉虞之子劉和,被袁紹策動,使劉和聯合劉虞舊部反攻公孫瓚。

  鮑丘一戰,劉和與鞠義聯軍作戰,斬殺公孫瓚兩萬餘人,隨後劉和就失蹤了。

  劉和的失蹤,反抗公孫瓚的幽州漢胡武裝又退回本地觀望形勢,不再主動配合袁紹。

  與袁紹比起來,曹操更像是平定天下的英雄。

  特別是董卓死後,曹操接連遣使關中送禮、進貢,這一點與袁紹有本質不同。

  若能與曹操聯合,藉助曹操的力量,自能快速討平天下。

  可現在河東寒門爆發出來的武力,已成了極大的變數。

  天子若是不肯走,要倚重河東寒門,那未來袁曹二人決戰的勝者,又會怎麼看待朝廷?

  袁曹之爭,公卿百官們私下討論,認為袁紹的勝率更高一些。

  而袁紹這個人很不老實,先是廢帝弘農王一系,後面又有謀立劉虞的惡跡,現在更是與平原王結親,反狀明顯。

  曹操就相對來說好一些,在士人中的影響力不像袁家那麼深厚。

  又是宦官之後,曹家能發跡,全賴帝室恩遇。

  說到底,這個出身不好聽,卻是實打實的帝室家奴出身。


  就在鍾繇思索如何降低河東變數時,他眼中最大變數的趙基已經結束『修行』,拿一桿矛插三塊餅來到營火前炙烤,還低聲說:「有雞翅就好了。」

  鍾繇左右看一眼見其他虎賁都在盤坐閉目假寐,感覺應該是跟自己說話:「中郎喜歡吃雞翅?」

  「是啊,雞翅膀內側那一條軟肉最為軟嫩,隨意煎烤也不會焦糊。」

  趙基轉動矛柄,回頭看身高與自己類似的鐘繇:「聽趙公說天子仁善愛民,又英明善斷。不知天使如何看?」

  「當今天子有明君之氣象。」

  鍾繇對著西北方向拱拱手,好奇問:「中郎何故問此?」

  「我只是覺得如今天下大亂,欲要三興漢室,非天子御駕親征不可。若是假手於人,天下將定之時,有霍光之先例,誰肯奉還大政?」

  霍光輔佐的劉病已,與當今天子頗有類似之處。

  鍾繇不覺得這是趙基的態度,可能是趙彥與趙基討論過這個事情,這應該是趙彥那邊的想法。

  鍾繇反問:「非御駕親征不可?難道關東英傑,就無忠良之士?」

  趙基回頭瞥一眼鍾繇,上下審視:「無詔而起兵,這不是作亂又是什麼?董卓再壞,也只是壞於廟堂,他縱然荼毒天下,又能殺害多少男女?這是我個人想法,與趙公無關。」

  趙基將矛抽回來,拔下烤熱的麥餅,咬一口乾脆作響,麥香十足,嚼著繼續說:「到了現在這一步,我有一點很是疑惑,希望天使能解答。」

  「請言。」

  「比如你我腳下這廢棄的里社,是誰的?再大一些,河東是誰的河東?是朝廷的,還是河東士民的?關東州郡是天子的州郡,還是關東人的?」

  趙基是真的迷惑,一邊是道德法制的宣傳,一邊是實際民意與具體掌控。

  鍾繇作色,怒目:「中郎慎言,這自然是劉氏之天下。」

  「若是劉氏的天下,天使口中的關東英傑何以相互攻殺,棄天子安危榮辱不顧?何不擯棄前嫌,合軍西進,迎天子於雒都,入朝輔政,還天下太平?」

  不見鍾繇言語,趙基咬一口餅:「形勢敗壞到今日的局面,足下貴為天使,何必自欺欺人?」

  「中郎何以危言聳聽?」

  鍾繇聲音漸漸高漲,揮動手臂斜指夜空星河:「今掃除白波諸賊,朝廷聲威大振,四方志士爭相匯聚,得朝廷裁斷、調解,關中紛爭自解,天下自可安定!」

  「調解?」

  趙基又小咬一口餅,一口咽下:「非我河東虎賁,白波諸將何以掃除?李傕郭汜來犯,可會聽你調解?還不是要仰仗我輩,誅討關中賊臣?北面匈奴日益壯大,可會聽從調解,攜其老幼出塞?」

  「聚合四方志士,你說的輕巧,我看你是想誘騙志士來此,要盡數餓殺他們!」

  周圍虎賁陸續站起來,趙基擺手示意,又都坐了下去,趙基盯著鍾繇:「今年又是乾旱、蝗災的一年,我們不想餓死,欲就食匈奴。我這人言辭粗鄙,恐冒犯天子,希望你代我轉達。若是可以,我希望天子能御駕親征,若驅逐匈奴,得太原之錢糧,危難立解!」

  不管這個設想有沒有施行的可行性,趙基也必須說出來。

  展現自身統戰價值是一回事,有自己的立場、救國計劃又是另一回事。

  至於倒頭就拜……聽朝廷分配利益,自己大概是能滿足的,可廣大的虎賁夥伴怎麼辦?

  八百虎賁,僅僅是俸祿,就讓朝廷頭大。

  特殊功勳、資歷,更是會成為無數人的絆腳石。

  虎賁夥伴被清掃出局,自己又怎麼可能獨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