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新的靈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已經察覺到了朱媺娖眼中的懷疑,但朱振華卻並沒有開口解釋什麼。

  而就在此時,一份新的電報被送到了朱振華的面前。

  朱振華只是掃了一眼電報上的內容,便直接把手中的電報遞向了朱媺娖。

  朱媺娖望著遞到自己面前的電報,微微一愣。

  受制於宮裡的規矩,這種涉及軍政之事的文件,身為公主,按理說她都是不許閱覽的,但既是朱振華主動遞給她看,她稍微遲疑了一下,還是抬手接了過來。

  當她接過電報,看清了電報上所寫的內容,頓時間便瞪大了雙眼,臉上已經寫滿了震驚和難以置信。

  殲敵三萬???!!!活捉三王???!!!

  那建奴不是才剛剛入關嗎?怎麼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

  朱媺娖抬頭看向了朱振華,似乎是想要向朱振華求證這份電報的真偽,但她只是微微張了張口,卻並沒有問出口來,似乎是又把想要問出口的話給咽了回去。

  因為她突然意識到,此等軍情大事,怎麼可能有假?

  而且,又怎容她一女子質疑?

  朱振華並沒有刻意去看朱媺娖的反應,而是兀自思忖著,臉上掛著一絲玩味的笑容。

  殲敵三萬對於朱振華而言沒有什麼值得意外和驚喜的,但僅此一戰,便活捉了建奴三個親王,也確實是朱振華意料之外的戰果與收穫!

  正是這意料之外的戰果與收穫,給朱振華帶來了一個全新的靈感,讓他的心中瞬間便萌生出了一個全新的計劃,一個可以助他更快,更容易收復遼東和奴兒干都司的計劃!

  「趙博,你即刻給三師和五師回電,讓他們派人把敵將豪格送到山海關去,交由吳三桂關押!

  至於那孔有德和耿仲明,就先就近關押在密雲吧,待剿滅建奴之後,再行處置!」

  「是!」

  趙博拱手答應一聲,便趕忙退了出去,按照朱振華的吩咐,去給三師和五師回電去了。

  吳峰宇和孫凱歌在接到京師發來的電報後都倍感意外,朱振華所下的這道命令更是讓他們有點兒摸不到頭腦,不知為何朱振華單單要點名把這豪格送到山海關去。

  但是儘管他們無法參透朱振華此舉的用意,卻也是沒有半點兒猶豫,馬上遵命行事,派人將豪格送往了山海關。

  沒有人敢對神王陛下的決策和命令有半點兒質疑,畢竟神王陛下神機妙算,深謀遠慮,豈是他們這些凡夫俗子可以比擬?

  既然除此之外,神王陛下並無其他指示,就說明神王陛下對他們到目前為止的表現還算滿意,那麼接下來只需繼續按照原計劃行事即可!

  吳峰宇派人將孔有德和耿仲明送回密雲關押,而後便率領五師南下去了懷柔,而孫凱歌則率領三師從牆子嶺南下前往了平谷。

  此時的建奴,在經過兩個時辰的急行軍後,已經臨近了順義。

  「王爺,前面便到順義了!」洪承疇趕上多爾袞,開口提醒道。

  多爾袞聞聲稍微放慢了速度,有些興奮地點頭道:「過了順義就是大明京師了,看來咱們天亮之前就能兵臨城下了!」

  說完這話,多爾袞卻是下意識地回頭望向了身後,那始終縈繞在心頭的不安,也難以掩飾地浮現在了他的臉上。

  儘管他已經派出去了好幾撥探馬去後方探查,所有的探馬都說沒有發現後方有任何敵軍追上來,但多爾袞的心裡卻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和莫名的不安,揮之不去!

  洪承疇看到了多爾袞神色間的異樣,自是不難猜到他在擔憂什麼,便開口安慰道:「王爺請放心,肅親王雖然未必是那明軍的對手,但若只是嚴防死守的話,那明軍也未必拿他有轍!」

  事到如今,也只能往好處想了,再要不了多久就要趕到大明京師的城下了,自己不能再為後方的事情分心,還是要把精力集中到眼前的大明京師上來。

  這時,被派往前方探查的探馬們趕了回來,向多爾袞稟報說:「稟大將軍,前方順義城的城頭上燈火通明,人頭攢動,明軍似乎早就知道我們要來一般,已經嚴陣以待,做好了守城作戰的準備!」

  聽聞此話,多爾袞頓時心中暗暗一驚,當即便皺緊了眉頭,暗自泛起了嘀咕。

  這不可能啊,我軍是突然入關,明廷應該還未察覺才對啊!

  而且就算是牆子嶺的守軍,亦或是剛才襲擊我軍後方的那支明軍,派人回去向明廷報信,也不可能趕在自己之前,這麼快就把消息送到啊!


  多爾袞之所以認為明軍不可能趕在他之前把消息送回去,原因也是很簡單的。

  可以說,這是一道十分簡單的算術題:

  多爾袞率軍從牆子嶺入關,直奔大明京師,走的基本上是一條直線,這兩地之間的直線距離自然是最短的。

  而牆子嶺的長城守軍,以及後方那支明軍部隊要想派人回去給明廷報信,且要保證不在回去的途中遭遇多爾袞,把消息安全送到,則勢必要從兩側繞路,要走的路程距離自然要比多爾袞遠上許多。

  雙方都是騎馬,速度相差不大,那自然是路程越短,所需時間越短了!

  誠然,多爾袞在入關之初,為了遷就後方的步兵和天佑軍確實行軍速度是慢了一些,耽誤了一些時間,但他不是沒走多遠就遭到了明軍的突襲嗎!

  而且,多爾袞在後方遇襲之後並沒有猶豫太久,便當機立斷將大軍的騎兵與步兵分離,率領所有騎兵一路南下了,這一路上更是幾乎片刻未停。

  這裡里外外,多爾袞認為自己最多也就耽誤了半個時辰,他不信這半個時辰就能讓明軍彌補雙方路程上的差距,趕在自己之前把消息傳回明廷。

  而且就算是退一萬步講,那明軍確實先自己一步把消息傳回了明廷,雙方又能差出去多少時間呢?

  差的那點兒時間能足夠讓順義城的明軍在自己趕到之前做好守城禦敵的準備?

  這事兒別說是多爾袞想不通了,就算是洪承疇也照樣想不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