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又有寶物
薛稷頓時恢復了眉飛色舞的神態,向李世民恭敬地拱手:「臣謝過陛下。」
李世民放聲大笑,興致勃勃地問道:「你所說的那種神臂弓真的如此神奇?能射至二百四十步之遙,七十步外還能破甲?」
薛稷目光堅定地看著李世民,鄭重其事地說道:「陛下,臣可以保證,這絕非虛言。」
聽到這話,李世民心中更加相信了幾分。
突厥人的弓騎兵在馬上射箭,通常只能射到四五十步遠。
而這種射程達到二百四十步的神臂弩,一旦裝備給大唐的重步兵,那將是何等震撼的景象。
李世民鼓勵地看向薛稷,說道:「待你的神臂弩製成之時,朕將親自帶領朝廷大臣前往工部,一同觀看試用。」
今日收穫頗豐,李世民覺得是時候離開了。
正當他準備離開倉庫時,突然回頭望向眾人,沉聲說道:「諸位,今日此地所發生之事,朕不希望有絲毫泄露於外。」
「若被朕發現有人走漏消息,小心項上人頭不保。」
眾人聞言,心中一凜,連忙在心中增添了幾分慎重。
李世民看似多此一舉,說上這句話其實就是出自對薛稷的保護。
李世民的面上再次綻放出數日未見的笑容,他輕聲吩咐道:「記得將那位火鍋廚子的秘制配料送入宮中,還有你那滿園青翠欲滴的蔬菜,每日精選一些,專供於朕。」
李世民並未貪婪要求更多,深知整個陽光房產出的青菜,除了薛稷自家享用外,供應給他與皇后已是極限。
薛稷聽聞此言,只好說道,「陛下,臣遵旨。」
李世民則直接返回皇宮,未曾在甘露殿稍作停留,而是徑直前往了皇后長孫無垢的寢宮。
皇后早已耳聞,今日皇帝又再微服私訪薛稷,對於朝廷當前面臨的困境,她心知肚明,歸根結底,還是國庫空虛,錢糧短缺所致。
李世民落座後,長孫無垢溫柔地握住他的手,柔聲道:「陛下,若是錢糧不足,臣妾還有些首飾,不如變賣一些,以解燃眉之急。」
這番話如同春風化雨,讓李世民心中涌動著深深的感動。
他凝視著皇后,眼中閃爍著愛意,但隨即展顏一笑,寬慰道:「皇后勿憂,問題已有解決之法。」
長孫無垢聞言,面露驚訝之色,目光轉向李世民,詢問道,「是否又是薛少郎的妙計?」
李世民苦笑回應:「此人確有非凡之才。」
正當此時,門外一陣輕盈的步伐聲傳來,一個身著公主華服的小女孩,歡快地跑了進來。
一見李世民,她便興奮地撲入他的懷抱,撒嬌道:「父皇背我,父皇背我!」
這小女孩正是嫡長公主李麗質,深受李世民寵愛。
他欣然將女兒背起,在屋內轉了幾圈,才將她輕輕放下。
李麗質撅起小嘴,模樣甚是可愛,嬌嗔道:「父皇陪麗質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李世民聽後,臉上閃過一絲歉意,自從登基以來,國事繁忙,確實忽略了家人,導致那份曾經的親密無間,似乎有所淡化。
他輕撫女兒的發頂,溫柔承諾:「待父皇忙過這陣子,定帶你出宮遊玩。」
一旁的長孫無垢聞言,眉宇間掠過一絲欣慰,似乎對面前的溫馨一幕很是觸動。
這時,李世民從懷中取出一件物什,陽光下熠熠生輝,五彩斑斕,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李麗質一見之下,歡喜異常,迫不及待地問:「這是給孩兒的嗎?」
李世民點頭微笑,將那精緻的物件遞給她:「正是父皇專門為你準備的,拿去玩吧!」
「父皇還需與你母后商議些事情。」
李麗質雖有不舍,但在宮人的勸說下,還是高高興興地拿著新玩具出去了。
待女兒離去後,李世民重新坐回椅中,長孫無垢含笑提醒:「陛下對麗質的寵愛也要適度,畢竟她再過幾年也該談婚論嫁了,應當讓她學習些規矩禮儀。」
長孫無垢聞言,嘆了口氣,似有些不舍。
李世民看中的是杜如晦的小兒子,而她看中的是他兄長長孫無忌的兒子,也就是她的侄子長孫沖。
只是薛稷的強勢出現,倒是讓夫妻兩個人認為與河東薛氏聯姻,招薛稷為婿,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李世民沉吟片刻,道:「朕觀薛稷行事不拘小節,卻也無妨大局。」
長孫無垢聞言,面露微笑,「聯姻固然是好,但若女兒能覓得一位真正匹配的良人,自會更加幸福。」
她目光柔和地望向李世民,輕聲問道:「陛下剛才提及錢糧難題已解,莫非是指那制琉璃之法?」
李世民未曾料到長孫無垢竟能一語中的,心中暗自稱奇。
他環顧四周,揮手示意左右退下,待眾人退出殿外後,方才開口:「皇后果然聰慧過人,正是此事。」
隨後,他將前往薛稷處所得之策,以及薛稷新研製出的琉璃製造工藝,詳細告知了長孫無垢。
聽完之後,長孫無垢不禁讚嘆不已,對薛稷的才能感到十分欽佩。
然而,李世民卻神色凝重地提醒道:「皇后,此事需謹慎處理,切勿泄露給外人知曉,否則恐為薛稷招來無窮後患。」
長孫無垢聞言,略顯不滿地看著李世民,「陛下難道還不了解臣妾嗎?薛稷為朝廷解決了燃眉之急,臣妾又怎會做出恩將仇報之事呢?」
李世民哈哈大笑起來,「朕自然相信皇后。」
「除了這琉璃製造法之外,薛稷還發明了一種名為『火鍋』的食物,其美味實在難以言表啊……」
此時,在百騎司衙門內,李君羨正召集手下,討論著用玻璃收割韭菜的事情。
手下聽罷,都暗暗覺得心驚。
突然有手下進來報告,「將軍,外面有人送來了一批物品,並附帶了十幾名工匠,但不肯透露具體來歷。」
李君羨心知肚明,這是薛稷送來的物資,便吩咐手下,「將其妥善安置於城外安全之處。」
接著,他對眾人宣布:「陛下已經下達命令,只要完成這項重任,必有重賞!」
數日後,數十支由多輛馬車組成的隊伍,緩緩離開了京城,向著四面八方散去。
而就在半個月後,侯君集偶然間得知了一件寶物的消息。
李世民放聲大笑,興致勃勃地問道:「你所說的那種神臂弓真的如此神奇?能射至二百四十步之遙,七十步外還能破甲?」
薛稷目光堅定地看著李世民,鄭重其事地說道:「陛下,臣可以保證,這絕非虛言。」
聽到這話,李世民心中更加相信了幾分。
突厥人的弓騎兵在馬上射箭,通常只能射到四五十步遠。
而這種射程達到二百四十步的神臂弩,一旦裝備給大唐的重步兵,那將是何等震撼的景象。
李世民鼓勵地看向薛稷,說道:「待你的神臂弩製成之時,朕將親自帶領朝廷大臣前往工部,一同觀看試用。」
今日收穫頗豐,李世民覺得是時候離開了。
正當他準備離開倉庫時,突然回頭望向眾人,沉聲說道:「諸位,今日此地所發生之事,朕不希望有絲毫泄露於外。」
「若被朕發現有人走漏消息,小心項上人頭不保。」
眾人聞言,心中一凜,連忙在心中增添了幾分慎重。
李世民看似多此一舉,說上這句話其實就是出自對薛稷的保護。
李世民的面上再次綻放出數日未見的笑容,他輕聲吩咐道:「記得將那位火鍋廚子的秘制配料送入宮中,還有你那滿園青翠欲滴的蔬菜,每日精選一些,專供於朕。」
李世民並未貪婪要求更多,深知整個陽光房產出的青菜,除了薛稷自家享用外,供應給他與皇后已是極限。
薛稷聽聞此言,只好說道,「陛下,臣遵旨。」
李世民則直接返回皇宮,未曾在甘露殿稍作停留,而是徑直前往了皇后長孫無垢的寢宮。
皇后早已耳聞,今日皇帝又再微服私訪薛稷,對於朝廷當前面臨的困境,她心知肚明,歸根結底,還是國庫空虛,錢糧短缺所致。
李世民落座後,長孫無垢溫柔地握住他的手,柔聲道:「陛下,若是錢糧不足,臣妾還有些首飾,不如變賣一些,以解燃眉之急。」
這番話如同春風化雨,讓李世民心中涌動著深深的感動。
他凝視著皇后,眼中閃爍著愛意,但隨即展顏一笑,寬慰道:「皇后勿憂,問題已有解決之法。」
長孫無垢聞言,面露驚訝之色,目光轉向李世民,詢問道,「是否又是薛少郎的妙計?」
李世民苦笑回應:「此人確有非凡之才。」
正當此時,門外一陣輕盈的步伐聲傳來,一個身著公主華服的小女孩,歡快地跑了進來。
一見李世民,她便興奮地撲入他的懷抱,撒嬌道:「父皇背我,父皇背我!」
這小女孩正是嫡長公主李麗質,深受李世民寵愛。
他欣然將女兒背起,在屋內轉了幾圈,才將她輕輕放下。
李麗質撅起小嘴,模樣甚是可愛,嬌嗔道:「父皇陪麗質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李世民聽後,臉上閃過一絲歉意,自從登基以來,國事繁忙,確實忽略了家人,導致那份曾經的親密無間,似乎有所淡化。
他輕撫女兒的發頂,溫柔承諾:「待父皇忙過這陣子,定帶你出宮遊玩。」
一旁的長孫無垢聞言,眉宇間掠過一絲欣慰,似乎對面前的溫馨一幕很是觸動。
這時,李世民從懷中取出一件物什,陽光下熠熠生輝,五彩斑斕,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李麗質一見之下,歡喜異常,迫不及待地問:「這是給孩兒的嗎?」
李世民點頭微笑,將那精緻的物件遞給她:「正是父皇專門為你準備的,拿去玩吧!」
「父皇還需與你母后商議些事情。」
李麗質雖有不舍,但在宮人的勸說下,還是高高興興地拿著新玩具出去了。
待女兒離去後,李世民重新坐回椅中,長孫無垢含笑提醒:「陛下對麗質的寵愛也要適度,畢竟她再過幾年也該談婚論嫁了,應當讓她學習些規矩禮儀。」
長孫無垢聞言,嘆了口氣,似有些不舍。
李世民看中的是杜如晦的小兒子,而她看中的是他兄長長孫無忌的兒子,也就是她的侄子長孫沖。
只是薛稷的強勢出現,倒是讓夫妻兩個人認為與河東薛氏聯姻,招薛稷為婿,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李世民沉吟片刻,道:「朕觀薛稷行事不拘小節,卻也無妨大局。」
長孫無垢聞言,面露微笑,「聯姻固然是好,但若女兒能覓得一位真正匹配的良人,自會更加幸福。」
她目光柔和地望向李世民,輕聲問道:「陛下剛才提及錢糧難題已解,莫非是指那制琉璃之法?」
李世民未曾料到長孫無垢竟能一語中的,心中暗自稱奇。
他環顧四周,揮手示意左右退下,待眾人退出殿外後,方才開口:「皇后果然聰慧過人,正是此事。」
隨後,他將前往薛稷處所得之策,以及薛稷新研製出的琉璃製造工藝,詳細告知了長孫無垢。
聽完之後,長孫無垢不禁讚嘆不已,對薛稷的才能感到十分欽佩。
然而,李世民卻神色凝重地提醒道:「皇后,此事需謹慎處理,切勿泄露給外人知曉,否則恐為薛稷招來無窮後患。」
長孫無垢聞言,略顯不滿地看著李世民,「陛下難道還不了解臣妾嗎?薛稷為朝廷解決了燃眉之急,臣妾又怎會做出恩將仇報之事呢?」
李世民哈哈大笑起來,「朕自然相信皇后。」
「除了這琉璃製造法之外,薛稷還發明了一種名為『火鍋』的食物,其美味實在難以言表啊……」
此時,在百騎司衙門內,李君羨正召集手下,討論著用玻璃收割韭菜的事情。
手下聽罷,都暗暗覺得心驚。
突然有手下進來報告,「將軍,外面有人送來了一批物品,並附帶了十幾名工匠,但不肯透露具體來歷。」
李君羨心知肚明,這是薛稷送來的物資,便吩咐手下,「將其妥善安置於城外安全之處。」
接著,他對眾人宣布:「陛下已經下達命令,只要完成這項重任,必有重賞!」
數日後,數十支由多輛馬車組成的隊伍,緩緩離開了京城,向著四面八方散去。
而就在半個月後,侯君集偶然間得知了一件寶物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