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著,薛稷看了看周圍,說道:「這裡的人還是太多了,留一半差不多了。」

  薛稷把兵仗局改成了一個研究所,可不是建立一個血汗工廠。

  在他看來,這裡的屬吏與工匠確實是有些多了,兵在精而不在多。

  眾人心裡一驚,想到了薛稷承諾的雙倍月錢,又想到薛稷只要一半的人,紛紛擠上去拿手扎。

  陳阿水把手扎打開,發現上面是一種弩的圖紙。

  這一種弩跟唐軍所用的弩,倒是有幾分相似,但認真看起來,此弩以檿為身,檀為弰,鐵為登子槍頭,銅為馬面牙發,麻繩扎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無論是用料要求,還是一些細微的地方,都與現在的唐弩大有不同。

  他們估摸著尺寸,發現這種弩太大了,怕是一個士兵拉不開。

  元陽舒湊上來看著薛稷問道,「薛員外郎,我看這弩不小,只怕一人難以拉開啊!」

  薛稷微笑著看了他一眼,說道,「用手難以拉開,就用腳踩著,雙手用力一拉,不就開了嗎?」

  「你們只管去做,做出來的弩好不好,就決定你們能不能留下來。」

  說罷,薛稷這邊再不管他們,直接便走了。

  薛稷留下來的圖紙,就是宋朝神臂弩。

  此弩射程遠達二百四十多步,可謂是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為宋軍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

  就連金國大將完顏宗弼都在《遺行府四帥書》中描述:「吾昔南征,目見宋用軍器,大妙者不過神臂弓,次者重斧,外無所畏,今付樣造之。」

  神臂弩與此時的弩有區別,但只要有圖紙和材料,造出來是必然的。

  薛稷留下手扎之後在這個兵仗局裡面轉了一圈,沒有什麼讓他感興趣的東西,也不管其他,直接就溜了。

  …………

  皇宮。

  此時的李世民有些煩惱,旁邊的房玄齡和劉政會正纏著他。

  民部尚書劉政會正一臉苦色,「陛下,朝廷是真沒有錢糧了。」

  「天下才剛開始由亂及治,各地州縣久經戰亂,百廢待興,官員們都伸手向朝廷要錢糧,朝廷恨不得一個銅板掰成兩半花。」

  「朝廷明年偏偏又要征討梁師都,這是天下大計,關係到天下一統,怠慢不得。」

  「民部想著法子擠一擠,也得把這個錢財拿出來了。」

  李世民看著兩人,誠懇說道,「兩位的辛苦,朕都知道,你們放心,等到梁師都覆滅,戰爭也告一段落了,只要休息生息兩年,朝廷多少也能夠緩過來一口氣。」

  只是李世民心中憂慮,他就算想要安穩兩年,可北邊的突厥人未必給他這個時間,給他這個機會啊!

  劉政會來這可不是為了聽這些話的,眼看著李世民裝傻充愣,他也圖窮匕見,說道,「陛下,我們也知道戰爭事關重大,只是現在朝廷的困境,也必須是要解決的。」

  「梁師都實力雖強,但我大唐鐵騎更是縱橫天下,我們覺得用原來我們的兵仗,弓弩,戰甲已經足夠了,不必在急於更換新的強弓硬弩。」

  「另外,派出騎兵騷擾高句麗的事情,是否也應該往後推一推?」

  李世民聽到這話,臉黑了下來,冷硬地說道,「此二事絕無商量的餘地。」

  李世民的話十分冷淡,劉政會和房玄齡都有些訝異,沒想到李世民的反應竟然那麼大。

  他們對看了一眼,一時之間竟有些不知所措。

  李世民嘆了口氣,誠懇地看著他們,緩緩說道,「你們以為朕讓工部加快趕製新弓,甚至讓薛稷加快研發他的八牛弩,就是為了要對抗區區一個梁師都?」

  「不是。」

  「你們都該知道,突厥人向來狼子野心,恐怕還在做著入主中原的白日夢。」

  「朕馬上就要統一天下了,就怕突厥人到時候南下入犯大唐。」

  「突厥勢大,我大唐要想辦法增強實力,只有實力足夠強大了,才可以讓突厥不敢南下,否則大禍將至。」

  劉政會和房玄齡也沒想到李世民竟然想得那麼遠。

  李世民又說說道,「至於高句麗那邊,就更是不必說了,以薛稷所獻之策,總共才出兵5000餘,卻可讓高句麗民不聊生,威脅不復存在,除去大唐的一個大患,這個計劃更無推遲的道理。」


  劉政會自然是明白李世民的難處,只是他也有他的難處,說道,「陛下,話雖是這樣說,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朝廷實在是拿不出錢糧來了。」

  李世民也是有些頭疼,頹然地坐在椅子上。

  他當然知道劉政會已經用盡了心思,可現在大唐面臨的敵人還是太多了。

  他擺了擺手說道,「你們先下去吧,這個問題朕再好生思量思量。」

  劉政會和房玄齡只能退了下去。

  李世民揉了揉太陽穴,有些無奈,想要解決錢糧的問題很難。

  如果再給他幾年時間,等到明月樓前面鋪開,那麼明月樓搞來的錢財,就能夠補上這個窟窿,可是時間不等人。

  李世民突然想到薛稷。

  沒錯,薛稷既然能搞明月樓,說不好還有別的來錢辦法。

  薛稷可給過他不少的驚喜,他扭頭看一下旁邊的李君羨,問道,「薛稷是今日去工部上任嗎?」

  李君羨委實不知,只好說道,「微臣馬上派人去打聽。」

  李世民點了點頭,過了一會,李君羨回來說道,「陛下,薛稷確實是今天去工部上任了。」

  李世民笑了笑,問道,「他這工部員外郎當得如何?」

  李君羨不好評判,只是說道,「薛員外郎與工部的諸位官員同僚見過之後,便回了兵仗局,留下了一份圖紙,要用那些工匠試製。」

  「他說能制出來的工匠,才能夠留下來,制不出來的那一半,都要趕回去。」

  李世民聽到這個話,倒沒覺得什麼。

  他既然讓薛稷負責這個兵仗局,一切自然要薛稷看著來,他只要結果。

  不過,他對薛稷留下來的圖紙很是感興趣,「圖紙上就是他之前說過的那個八牛弩嗎?」

  「不愧是他,風風火火的,剛上任就想做出點成果,也不枉朕對他報以厚望。」

  李君羨聽到這話,臉上露出幾分尷尬,說道,「陛下,並不是八牛弩。」

  「聽工部的回話,是一種叫神臂弩的強弩,一人便能使用,能射240步,七十步能破甲。」

  李世民嗖的一下站了起來,不可置信地看著李君羨,急問道,「你說的可是真的?當真是70步外能破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