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不同凡響的劉氏一族
「呵,怎麼又是什麼起義軍?合著這年頭的起義軍和土匪,當真是分不清啊!」
看那幾個騎兵好不容易抓住了一些活口,羅峰正好也趁這個機會跟他們打探了點消息,詢問了一下這幫傢伙到底是什麼人。
問了一下才搞明白,這幫人原來是從桂省那頭跑過來的。
據說他們一行人原本是屬於桂省將軍孫延齡的手下,在吳三桂掀起三藩之亂的時候,那位將軍也趁勢帶著自己的手下就加入到了吳三桂的陣營中。
只可惜,起義一開始打的還挺轟轟烈烈,但是往後就越打越不順了,隨著吳三桂犯下戰略性的失誤,到後面吳三桂乾脆病死,整個三藩之亂的形勢如今已經急轉直下了。
雖然羅峰清楚,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在吳三桂死了之後,貌似他還有一個孫子能撐好幾年的時間呢,但是就現在的局勢來看,不管是從哪方面講,這一場起義都已經是走到了強弩之末。
而他們這些人作為孫延齡將軍手下的兵,自然也不例外,打著打著就被清廷的軍隊給打散了,然後便乾脆當了逃兵,落草為寇去了。
只不過因為原本他們那邊的地界不好發展,這幫人作為孫延齡將軍手下的兵,在韃子眼中都是掛上號的,所以在那頭實在是混不下去,就跑到這一邊來了。
然後他們還沒來得及「大展身手」,就被羅峰一行人給一鍋端了!
聽完了這個俘虜老老實實交代了自己一行人的出身,羅峰皺起眉頭,忍不住問他說道:
「既然你以前是當兵的,那你在當兵之前又是做什麼的?家裡又是幹什麼行當的?」
這個土匪低著腦袋,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說道:
「還能幹什麼行當?我家裡以前也不過是種地的,只不過日子實在是過不下去,家裡供不起我吃飯了,所以就把我早早送去當兵了。」
羅峰也知道,這年頭不少人當兵就是為了混那麼一口飯吃,真正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想要建功立業的,那可謂是少之又少,有這想法的,往往家裡本身就是武勛子弟。
打從宋代開始,民間就有一種好男不當兵的說法,畢竟從宋代以來,朝廷就對武將多有打壓,連帶著士兵的地位也急轉直下,又沒有什麼特別好的福利待遇,誰願意沒事去刀口舔血?
也就是條件不行,實在沒得選了,為了混口飯吃,或者是為了什麼別的原因,他們才會跑去當兵。
「所以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你一開始也是農民出身,那你為什麼還去搶那些窮苦人?難道你搶他們的時候,就沒有覺得心裡不安嗎?」
羅峰有些憤怒地質問道,關於這一方面,他是真的有些搞不太懂。
同樣都是農民出身,那這幫土匪為什麼對其他的農民就沒有點共情?
聽了羅峰這話,那個土匪先是愣了一下,緊接著便忍不住哈哈笑道:
「哈哈哈,軍爺,瞧您這話問的,這個世道不就是如此嗎?」
「那幫農民活的不容易,這我實在是太清楚了,想當初我在家裡種地的時候,每年都得把糧食交給地主,根本就吃不飽飯,我有兩個弟弟都是這麼餓死的!」
「後來又趕上了戰亂,我在村子裡相好的又被土匪搶走了,我二伯一家也全死在了土匪的刀下,從那時候起,我就明白了,這世道便是如此,人善被人欺呀!」
「那些農民種地討生活不容易,我們拿刀子討生活也不容易,我就連自己的肚子都不一定能填的飽,哪裡有心思同情他們?大家都是為了活著,誰又能比誰高貴?」
羅峰被這他一番話說得有些啞口無言,他轉念一想,不得不有些哀嘆,這亂世當真就是如此。
指望著土匪義軍當什麼好人,指望著他們只對富人動手,不去欺負那些可憐的窮人,那是不可能的,恰恰相反,正是那些窮人才好欺負呢!
地主老財家裡有看家護院,趕上了那些地方豪強,甚至人家在上頭還有當官的,家裡面還有關係。
或許搶了他們一票能發大財,但是搶了他們一票之後,後果就會如同捅了螞蜂窩一樣,馬上就該有朝廷的兵馬來剿滅他們了。
而相比較之下,搶這幫農民和無權無勢的小地主確實是最安全的,因為這些人根本就沒什麼反抗的能力,搶他們的風險低,收益還有保障。
羅峰對著旁邊的手下揮了揮手,示意他們送這幾個土匪上路,緊接著,羅峰就帶著滿載而歸的隊伍重新回到了自己目前的根據地里。
不過他才剛一回來,幾個村民就朝著羅峰這邊跑了過來,撲通一聲便跪倒在了羅峰的面前,七嘴八舌地哭訴了起來。
聽完了他們的一通哭訴,羅峰這才弄清楚了,原來是距離自己這個黃家莊所在不遠的劉莊出了事。
因為黃家莊距離劉莊近,所以兩個村子的人互相總有來往,有不少家甚至還有姻親關係,而在走親戚的時候,他們就恰好遇見了劉莊人的求助。
原來是生活在劉莊的地方豪強家族劉氏,不知道因為什麼,突然對整個劉莊展開了大規模的征糧,不管是什麼身份,只要家裡有餘糧,都會被劉氏的家丁毫不留情給搶走。
聽他們說,似乎是朝廷上面下達了什麼強制性的征糧任務,而這項任務恰好由縣裡攤派到了地方的地主身上,劉氏一族自然就借著這個機會,開始對自己的農民大肆征糧了。
如今這些村民來找羅峰,就是希望羅峰可以去隔壁的劉莊主持公道,希望羅峰可以為他們當家做主。
聽到了這個消息,羅峰的眼睛微微眯了起來,他開始在心底里思考這件事的得失利弊了。
如果換成是一般的地主,他絕對不會有任何猶豫,馬上就帶人借著這個機會去把那個地主打掉,就像是打掉土財主黃世仁那樣。
但是這個劉氏和一般的地主可不一樣,他們的勢力可比一般的地主要大多了,影響力也要更大。
劉氏一族可謂是正經的書香門第,甚至已經能算得上是一個小規模的世家大族了。
從前朝崇禎年間起,他們一族就接連出過三個舉人,在官場裡就有一定的力量,甚至家族後來還有一個人才,在南明的弘光朝廷里出任過侍郎的職位。
只不過,他們正如同以往的那些世家大族那樣,可沒有多少忠君報國的思想,最擅長的就是兩頭下注。
他們家族差不多是永州這片地界最早投靠了滿清的一批人,作為帶路黨深受韃子的恩寵,從滿清的順治年間開始算起,他們一族便已經出來了兩位舉人和兩位進士。
目前族裡面地位最高的,應當便是如今這位劉老太爺的長子,他自從頭幾年高中了進士之後,在官場上便一路平步青雲,節節高升。
如果羅峰打聽到的消息沒有錯,那位劉老太爺的長子,如今應該是已經做官做到了知府的位置,只是具體在什麼地方當知府,那他就不了解了。
所以這幫傢伙和那群地主土鱉可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
那群地主土鱉頂多也就是依靠著孝敬賄賂的方式,能在縣城裡為自己找一頂保護傘罷了。
但他們和鄉下土鱉不同,他們是自己家族裡面就有當大官的,儘管他們家族在縣裡面沒有人,沒有那種能直接線管這種地方的角色,但他們的影響力可遠不止局限於此地。
所以這也就意味著,如果羅峰選擇動了這個劉氏家族,那他這位反賊就相當於是正式登上歷史舞台了。
他把其他的地主打了,還有可能封鎖得住消息,縣裡面也不會對這些地主過於多問,因為這些地主對於那些真正的大官來說,只不過是一條狗罷了。
但他們這一族,已經是進入到了清廷的官僚體系中,所以如果把這個劉氏一族給打掉,那麼羅峰必然會要迎來清廷的平叛大軍。
不過羅峰只是稍微猶豫了一下,就下定了對劉氏一族動手的決心。
如果換成是以往,他沒有足夠的信心面對清廷的平叛大軍,主要還是因為手頭上的錢糧數量不夠,擔心對面一旦要是打過來,自己這邊極有可能會戰線直接崩盤。
但是連搶了兩戶土財主,又搶了一個土匪山寨,羅峰現在已經算是初步攢下來的一批錢糧,如果要是能把這個劉氏一族給打掉,那他手頭上基本暫時就不需要考慮錢糧不足的問題了。
根據他的了解,這劉氏一族的財富規模,可絕不是普通的鄉下地主能相提並論的,哪怕他們在世家裡只不過是最底層的存在,那也已經是步入到了世家的層次。
不管是他們的文化,還是他們本身所擁有的土地和錢糧,都與普通的地主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所以羅峰決定,趁此機會直接把他們一族打掉,把足夠的錢糧搞到手了之後,他就可以跟清廷正式開戰了。
哪怕是相比較於整個滿清朝廷,他現在手中所握有的力量只能說是微不足道,但是滿清朝廷又不可能一口氣把大軍全都派到他這裡來。
在短時間之內,他完全有信心可以和當地的韃子勢力掰手腕!
看那幾個騎兵好不容易抓住了一些活口,羅峰正好也趁這個機會跟他們打探了點消息,詢問了一下這幫傢伙到底是什麼人。
問了一下才搞明白,這幫人原來是從桂省那頭跑過來的。
據說他們一行人原本是屬於桂省將軍孫延齡的手下,在吳三桂掀起三藩之亂的時候,那位將軍也趁勢帶著自己的手下就加入到了吳三桂的陣營中。
只可惜,起義一開始打的還挺轟轟烈烈,但是往後就越打越不順了,隨著吳三桂犯下戰略性的失誤,到後面吳三桂乾脆病死,整個三藩之亂的形勢如今已經急轉直下了。
雖然羅峰清楚,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在吳三桂死了之後,貌似他還有一個孫子能撐好幾年的時間呢,但是就現在的局勢來看,不管是從哪方面講,這一場起義都已經是走到了強弩之末。
而他們這些人作為孫延齡將軍手下的兵,自然也不例外,打著打著就被清廷的軍隊給打散了,然後便乾脆當了逃兵,落草為寇去了。
只不過因為原本他們那邊的地界不好發展,這幫人作為孫延齡將軍手下的兵,在韃子眼中都是掛上號的,所以在那頭實在是混不下去,就跑到這一邊來了。
然後他們還沒來得及「大展身手」,就被羅峰一行人給一鍋端了!
聽完了這個俘虜老老實實交代了自己一行人的出身,羅峰皺起眉頭,忍不住問他說道:
「既然你以前是當兵的,那你在當兵之前又是做什麼的?家裡又是幹什麼行當的?」
這個土匪低著腦袋,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說道:
「還能幹什麼行當?我家裡以前也不過是種地的,只不過日子實在是過不下去,家裡供不起我吃飯了,所以就把我早早送去當兵了。」
羅峰也知道,這年頭不少人當兵就是為了混那麼一口飯吃,真正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想要建功立業的,那可謂是少之又少,有這想法的,往往家裡本身就是武勛子弟。
打從宋代開始,民間就有一種好男不當兵的說法,畢竟從宋代以來,朝廷就對武將多有打壓,連帶著士兵的地位也急轉直下,又沒有什麼特別好的福利待遇,誰願意沒事去刀口舔血?
也就是條件不行,實在沒得選了,為了混口飯吃,或者是為了什麼別的原因,他們才會跑去當兵。
「所以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你一開始也是農民出身,那你為什麼還去搶那些窮苦人?難道你搶他們的時候,就沒有覺得心裡不安嗎?」
羅峰有些憤怒地質問道,關於這一方面,他是真的有些搞不太懂。
同樣都是農民出身,那這幫土匪為什麼對其他的農民就沒有點共情?
聽了羅峰這話,那個土匪先是愣了一下,緊接著便忍不住哈哈笑道:
「哈哈哈,軍爺,瞧您這話問的,這個世道不就是如此嗎?」
「那幫農民活的不容易,這我實在是太清楚了,想當初我在家裡種地的時候,每年都得把糧食交給地主,根本就吃不飽飯,我有兩個弟弟都是這麼餓死的!」
「後來又趕上了戰亂,我在村子裡相好的又被土匪搶走了,我二伯一家也全死在了土匪的刀下,從那時候起,我就明白了,這世道便是如此,人善被人欺呀!」
「那些農民種地討生活不容易,我們拿刀子討生活也不容易,我就連自己的肚子都不一定能填的飽,哪裡有心思同情他們?大家都是為了活著,誰又能比誰高貴?」
羅峰被這他一番話說得有些啞口無言,他轉念一想,不得不有些哀嘆,這亂世當真就是如此。
指望著土匪義軍當什麼好人,指望著他們只對富人動手,不去欺負那些可憐的窮人,那是不可能的,恰恰相反,正是那些窮人才好欺負呢!
地主老財家裡有看家護院,趕上了那些地方豪強,甚至人家在上頭還有當官的,家裡面還有關係。
或許搶了他們一票能發大財,但是搶了他們一票之後,後果就會如同捅了螞蜂窩一樣,馬上就該有朝廷的兵馬來剿滅他們了。
而相比較之下,搶這幫農民和無權無勢的小地主確實是最安全的,因為這些人根本就沒什麼反抗的能力,搶他們的風險低,收益還有保障。
羅峰對著旁邊的手下揮了揮手,示意他們送這幾個土匪上路,緊接著,羅峰就帶著滿載而歸的隊伍重新回到了自己目前的根據地里。
不過他才剛一回來,幾個村民就朝著羅峰這邊跑了過來,撲通一聲便跪倒在了羅峰的面前,七嘴八舌地哭訴了起來。
聽完了他們的一通哭訴,羅峰這才弄清楚了,原來是距離自己這個黃家莊所在不遠的劉莊出了事。
因為黃家莊距離劉莊近,所以兩個村子的人互相總有來往,有不少家甚至還有姻親關係,而在走親戚的時候,他們就恰好遇見了劉莊人的求助。
原來是生活在劉莊的地方豪強家族劉氏,不知道因為什麼,突然對整個劉莊展開了大規模的征糧,不管是什麼身份,只要家裡有餘糧,都會被劉氏的家丁毫不留情給搶走。
聽他們說,似乎是朝廷上面下達了什麼強制性的征糧任務,而這項任務恰好由縣裡攤派到了地方的地主身上,劉氏一族自然就借著這個機會,開始對自己的農民大肆征糧了。
如今這些村民來找羅峰,就是希望羅峰可以去隔壁的劉莊主持公道,希望羅峰可以為他們當家做主。
聽到了這個消息,羅峰的眼睛微微眯了起來,他開始在心底里思考這件事的得失利弊了。
如果換成是一般的地主,他絕對不會有任何猶豫,馬上就帶人借著這個機會去把那個地主打掉,就像是打掉土財主黃世仁那樣。
但是這個劉氏和一般的地主可不一樣,他們的勢力可比一般的地主要大多了,影響力也要更大。
劉氏一族可謂是正經的書香門第,甚至已經能算得上是一個小規模的世家大族了。
從前朝崇禎年間起,他們一族就接連出過三個舉人,在官場裡就有一定的力量,甚至家族後來還有一個人才,在南明的弘光朝廷里出任過侍郎的職位。
只不過,他們正如同以往的那些世家大族那樣,可沒有多少忠君報國的思想,最擅長的就是兩頭下注。
他們家族差不多是永州這片地界最早投靠了滿清的一批人,作為帶路黨深受韃子的恩寵,從滿清的順治年間開始算起,他們一族便已經出來了兩位舉人和兩位進士。
目前族裡面地位最高的,應當便是如今這位劉老太爺的長子,他自從頭幾年高中了進士之後,在官場上便一路平步青雲,節節高升。
如果羅峰打聽到的消息沒有錯,那位劉老太爺的長子,如今應該是已經做官做到了知府的位置,只是具體在什麼地方當知府,那他就不了解了。
所以這幫傢伙和那群地主土鱉可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
那群地主土鱉頂多也就是依靠著孝敬賄賂的方式,能在縣城裡為自己找一頂保護傘罷了。
但他們和鄉下土鱉不同,他們是自己家族裡面就有當大官的,儘管他們家族在縣裡面沒有人,沒有那種能直接線管這種地方的角色,但他們的影響力可遠不止局限於此地。
所以這也就意味著,如果羅峰選擇動了這個劉氏家族,那他這位反賊就相當於是正式登上歷史舞台了。
他把其他的地主打了,還有可能封鎖得住消息,縣裡面也不會對這些地主過於多問,因為這些地主對於那些真正的大官來說,只不過是一條狗罷了。
但他們這一族,已經是進入到了清廷的官僚體系中,所以如果把這個劉氏一族給打掉,那麼羅峰必然會要迎來清廷的平叛大軍。
不過羅峰只是稍微猶豫了一下,就下定了對劉氏一族動手的決心。
如果換成是以往,他沒有足夠的信心面對清廷的平叛大軍,主要還是因為手頭上的錢糧數量不夠,擔心對面一旦要是打過來,自己這邊極有可能會戰線直接崩盤。
但是連搶了兩戶土財主,又搶了一個土匪山寨,羅峰現在已經算是初步攢下來的一批錢糧,如果要是能把這個劉氏一族給打掉,那他手頭上基本暫時就不需要考慮錢糧不足的問題了。
根據他的了解,這劉氏一族的財富規模,可絕不是普通的鄉下地主能相提並論的,哪怕他們在世家裡只不過是最底層的存在,那也已經是步入到了世家的層次。
不管是他們的文化,還是他們本身所擁有的土地和錢糧,都與普通的地主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所以羅峰決定,趁此機會直接把他們一族打掉,把足夠的錢糧搞到手了之後,他就可以跟清廷正式開戰了。
哪怕是相比較於整個滿清朝廷,他現在手中所握有的力量只能說是微不足道,但是滿清朝廷又不可能一口氣把大軍全都派到他這裡來。
在短時間之內,他完全有信心可以和當地的韃子勢力掰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