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丞相的恩情還不完!
【崇禎七十六年八月,你狠狠蕩平了兩京一十三省的所有明朝餘孽,並建立起了一個完全聽命於你的新朝廷,達成了一次不算改朝換代的「改朝換代」!】
【正所謂漢分東西,宋分南北,看似一朝,實為兩代……如今在你的努力下,明朝雖然也沒有換國號,甚至沒有換皇帝,但它卻已經是一個迥異於以往的新朝代了。】
【這一年是西元1703年,這場原本應該發生在1644年的改朝換代,推遲了整整59年……不過,它再推遲也終究是發生了,並且很神奇的一點在於,你和原本應該來改朝換代的李自成一樣,居然也是陝北米脂縣的人……】
【因此,民間便有好事者私言之:「米脂縣人終究是大明的克星,上次李闖沒能滅明,這次子房丞相倒是幫他滅了……這就叫天命所歸!」】
【也有人神經兮兮地說:「我看子房丞相怕就是李闖的轉世之身!有老人見過李闖,那面相和子房丞相一模一樣呢!」】
【「對對!當年李闖在京城拷掠百官,共拷出來七千萬兩銀子!而子房丞相當年也抄過京城百官的家,搜出來七億兩銀子……」】
【「這哪能有這麼巧?丞相定是李闖轉世!」】
【「……」】
【你自然聽到了這些民間亂傳的謠言,但你從來都並不將之當回事,一笑了之就好,反正只要神皇信任你,那就足夠了!】
【不過說起李闖,你倒確實要再干幾件和李闖如出一轍的事情來……】
【眼見大明江山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竟發的境界,心潮壯闊的你覺得自己有必要真正開始對大明的幾大頑疾動刀子了!】
【當年你在保和殿君前問對,曾說起過大明面臨的幾個主要問題:一是貪官污吏,二是天災連年,三是宗室勛貴,四是世家豪族,五是貧富不均,六是賦稅制度。】
【如今你橫掃天下貪官污吏,只要後續做好監察工作,那第一點就算是解決了。】
【而第二點源於小冰河期這個自然氣候變化,所以你無能為力,只能盡力做好抗災賑災工作,維持基本的農業生產。】
【所以只剩下宗室勛貴、世家豪族、貧富不均、賦稅制度這四點是你可以直接做出改變的。】
【那麼,現在就是時候開始幹活了……】
【崇禎七十六年,你以相府的名義向天下州縣發布命令:「自即日起清丈天下田畝,自此以後全部收歸朝廷所有,不得私自買賣!並拆分大戶土地,分予無地與少地的貧民,務必使天下耕者有其田!」】
【此令一下,天下立馬分作兩派:一派是貧農,一派是地主!】
【貧農雖然看不懂什麼叫「土地歸朝廷所有」,但見自己終於可以分到田地了,那自然是歡呼雀躍,喜迎丞相新政!】
【「丞相的恩情還不完!」】
【而地主則差點氣暈了過去:新政就新政吧,憑什麼分我的地?!】
【於是他們雖然明知道你周子房不是善茬,但還是激烈地表達了反對意見!】
【而面對這些意見,你卻早有準備的發布了一篇又一篇理論文章……】
【「天生萬物本自然,哪有什麼主人之說?一切占有與歸屬,都是人的自以為是,人總是一廂情願地想要占有某物,卻從來沒想過自己其實並不是它們的主人,它們也從來沒有主人!」】
【「正如土地與金銀,它們歸屬於誰,其實從來就是只看拳頭大小來定的!」】
【「我比你強,那當然可以把你打到交出錢財,而你若是比我強,當然也可以奪走屬於我的東西,武力是決定財富歸屬的唯一本源力量!」】
【眾人譁然,有人目瞪口呆:「丞相您的意思是,只要我搶到的,那就成了我的了?那要這麼說,大家不就天天打架互搶了嗎?這豈不是天下大亂?!」】
【人們很難接受你的理論與邏輯!】
【而你依舊早有準備:「本源確實如此,但也正因為一旦縱容就會使天下大亂,所以我們需要人為的對財富歸屬問題確立出一個公認的歸屬,這個歸屬就是國家,就是大明。」】
【「天下萬物,首先都應該是屬於大明的,然後再劃分使用歸屬,大明說此物屬於誰,那麼它就屬於誰,大明說此物不屬於誰,那麼它就不屬於誰!」】
【眾人撓撓頭:「那假如有人偷竊和搶奪別人的東西呢?」】
【你嚴肅道:「那就是在顛覆大明的權威,觸犯了《大明律》,大明會追繳贓款,並給予懲罰……誰敢這麼做,那就先和大明的鐵拳碰一碰,保管他紫蛋吃到飽!」】
【經過你的一番宣講,大家逐漸聽懂了:其實沒什麼複雜的,就是不承認財產私有,只承認公有,天下萬物的主人都是大明,大家所擁有的,都只是大明暫時借給你用的……】
【不過這種霸道的邏輯還是令很多人不舒服:「那如果有個連大明也打不過的人跑出來,說天下都是他的私產呢?」】
【你笑了笑:「那當然就是他說了算……但我們相信大明可以打敗任何敵人,何況還有陛下在呢!」】
【聽到這半講解、半威脅的話語,本來還很不爽的眾人立刻一寒:對啊,除了明軍,還有陛下呢!】
【這要是誰還敢反對新政,怕是先要靜脈注射西洋紫蛋特效藥,而後又要陛下的鐵拳吃到飽……】
【於是乎,大多數地主只能打掉了牙往肚裡吞,說分地就分地……但也有些非常自信的人士偏生不信那個邪,非要反對分地!】
【很快,一封又一封來自兩京十三省各地的文書就如雪花片一般飛到了相府,甚至私下遞到了皇宮裡!】
【他們有的是宗室藩王,有的是勛貴子弟,還有的是豪族家主,甚至還有更重量級的……】
【「秦王、晉王、代王、肅王、福王、趙王……定王、永王……怎麼還有太子和長公主?!」】
【你看著這些藩王宗室的名單,差點眼睛都看花了,簡直是仙之人兮列如麻!】
【這幫朱氏皇族的龍子龍孫們,全都送了書信過來,仗著自己藩王的身份,對新政指手畫腳:反正就是一句話,不准分我家的地!】
【特別是神皇的幾個子女,雖然他們沒有言辭過於激烈,但語氣卻是不容置疑:你只是一個臣子,我們才是主人。】
【這些宗親的書信讓你頭一回感到了遲疑,畢竟你再怎麼變法,也始終是在神皇的權威之下……正如民間之前所質疑的那樣:假如存在連你都搞不定的人,你該怎麼辦?】
【當時你還沒太在意,畢竟你背後就是神皇,天下還有誰是神皇也搞不定的?現在想來,確實有,而且就是神皇本人……】
【別的藩王倒也罷了,反正也不是神皇近親,削就削了!但太子和長公主以及永王、定王不一樣,他們的親爹就是神皇,你一旦和他們幹起來,神皇就是你繞不開的存在。】
【都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這就純粹是句空話,誰信誰是鐵憨憨!畢竟連你的權力都是來自於祂的,你怎麼可能拿著祂給的東西去對付祂?真不想幹了是吧!】
【現在,該怎麼辦?】
【你有些苦惱……】
【左思右想,你決定暫時只砍那些遠親藩王的封地,太子與長公主等神皇直系血親,則先不管!】
【身為大明的實際最高執政者,你有這份底氣,也有這份權力!】
【……】
【崇禎七十七年,當新年的鞭炮聲與火藥味還沒有散盡之時,如火如荼的清丈田地與分地工作便已經在兩京一十三省的各處展開!】
【丞相的大手伸到哪裡,哪裡的分田官吏就泛濫成災!】
【僅僅一次,你便拆分了全大明六成的土地,然後在地主們滴血的目光中,將之分給了淚如雨下的失地農民們……】
【「丞相的恩情還不完!」】
【兩京一十三省,所有因天災與貧窮而淪為佃戶或流民的人們,都如此哭喊道……正如當年曾給貧苦人們分發地主土地與財產的李自成一般,你也正在一步步的獲得大眾認可,成為一個真正被世人記住的人……】
【但,你不會止步於此。】
【崇禎七十八年,你發動天下有地的百姓,令其梳浚河道、興修水利,朝廷會給予相應錢糧。】
【崇禎七十九年,你從南洋引種了紅薯、玉米等高產作物,令不適合種植水稻、小麥的惡劣地區廣種高產作物,以此備荒。】
【崇禎八十年,北方大旱!你一邊組織賑災,一邊則遷徙內地數十萬災民前往遼東墾荒,填補被神皇屠得幾乎沒人的遼東沃土。】
【同年,你嚴肅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賦!」】
【崇禎八十一年,你開始命工匠自研蒸汽機,以圖未來步入工業化……】
【在你有形大手的調控下,死氣沉沉的大明江山開始逐漸復甦,全民熱火朝天的大搞建設,幾乎所有人都在這一連串變化中看到了對未來的希望!】
【我們的大明,正在蒸蒸日上!】
【而此時此刻,只有紫禁城中的黃袍人眉頭越來越皺……】
……
【正所謂漢分東西,宋分南北,看似一朝,實為兩代……如今在你的努力下,明朝雖然也沒有換國號,甚至沒有換皇帝,但它卻已經是一個迥異於以往的新朝代了。】
【這一年是西元1703年,這場原本應該發生在1644年的改朝換代,推遲了整整59年……不過,它再推遲也終究是發生了,並且很神奇的一點在於,你和原本應該來改朝換代的李自成一樣,居然也是陝北米脂縣的人……】
【因此,民間便有好事者私言之:「米脂縣人終究是大明的克星,上次李闖沒能滅明,這次子房丞相倒是幫他滅了……這就叫天命所歸!」】
【也有人神經兮兮地說:「我看子房丞相怕就是李闖的轉世之身!有老人見過李闖,那面相和子房丞相一模一樣呢!」】
【「對對!當年李闖在京城拷掠百官,共拷出來七千萬兩銀子!而子房丞相當年也抄過京城百官的家,搜出來七億兩銀子……」】
【「這哪能有這麼巧?丞相定是李闖轉世!」】
【「……」】
【你自然聽到了這些民間亂傳的謠言,但你從來都並不將之當回事,一笑了之就好,反正只要神皇信任你,那就足夠了!】
【不過說起李闖,你倒確實要再干幾件和李闖如出一轍的事情來……】
【眼見大明江山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竟發的境界,心潮壯闊的你覺得自己有必要真正開始對大明的幾大頑疾動刀子了!】
【當年你在保和殿君前問對,曾說起過大明面臨的幾個主要問題:一是貪官污吏,二是天災連年,三是宗室勛貴,四是世家豪族,五是貧富不均,六是賦稅制度。】
【如今你橫掃天下貪官污吏,只要後續做好監察工作,那第一點就算是解決了。】
【而第二點源於小冰河期這個自然氣候變化,所以你無能為力,只能盡力做好抗災賑災工作,維持基本的農業生產。】
【所以只剩下宗室勛貴、世家豪族、貧富不均、賦稅制度這四點是你可以直接做出改變的。】
【那麼,現在就是時候開始幹活了……】
【崇禎七十六年,你以相府的名義向天下州縣發布命令:「自即日起清丈天下田畝,自此以後全部收歸朝廷所有,不得私自買賣!並拆分大戶土地,分予無地與少地的貧民,務必使天下耕者有其田!」】
【此令一下,天下立馬分作兩派:一派是貧農,一派是地主!】
【貧農雖然看不懂什麼叫「土地歸朝廷所有」,但見自己終於可以分到田地了,那自然是歡呼雀躍,喜迎丞相新政!】
【「丞相的恩情還不完!」】
【而地主則差點氣暈了過去:新政就新政吧,憑什麼分我的地?!】
【於是他們雖然明知道你周子房不是善茬,但還是激烈地表達了反對意見!】
【而面對這些意見,你卻早有準備的發布了一篇又一篇理論文章……】
【「天生萬物本自然,哪有什麼主人之說?一切占有與歸屬,都是人的自以為是,人總是一廂情願地想要占有某物,卻從來沒想過自己其實並不是它們的主人,它們也從來沒有主人!」】
【「正如土地與金銀,它們歸屬於誰,其實從來就是只看拳頭大小來定的!」】
【「我比你強,那當然可以把你打到交出錢財,而你若是比我強,當然也可以奪走屬於我的東西,武力是決定財富歸屬的唯一本源力量!」】
【眾人譁然,有人目瞪口呆:「丞相您的意思是,只要我搶到的,那就成了我的了?那要這麼說,大家不就天天打架互搶了嗎?這豈不是天下大亂?!」】
【人們很難接受你的理論與邏輯!】
【而你依舊早有準備:「本源確實如此,但也正因為一旦縱容就會使天下大亂,所以我們需要人為的對財富歸屬問題確立出一個公認的歸屬,這個歸屬就是國家,就是大明。」】
【「天下萬物,首先都應該是屬於大明的,然後再劃分使用歸屬,大明說此物屬於誰,那麼它就屬於誰,大明說此物不屬於誰,那麼它就不屬於誰!」】
【眾人撓撓頭:「那假如有人偷竊和搶奪別人的東西呢?」】
【你嚴肅道:「那就是在顛覆大明的權威,觸犯了《大明律》,大明會追繳贓款,並給予懲罰……誰敢這麼做,那就先和大明的鐵拳碰一碰,保管他紫蛋吃到飽!」】
【經過你的一番宣講,大家逐漸聽懂了:其實沒什麼複雜的,就是不承認財產私有,只承認公有,天下萬物的主人都是大明,大家所擁有的,都只是大明暫時借給你用的……】
【不過這種霸道的邏輯還是令很多人不舒服:「那如果有個連大明也打不過的人跑出來,說天下都是他的私產呢?」】
【你笑了笑:「那當然就是他說了算……但我們相信大明可以打敗任何敵人,何況還有陛下在呢!」】
【聽到這半講解、半威脅的話語,本來還很不爽的眾人立刻一寒:對啊,除了明軍,還有陛下呢!】
【這要是誰還敢反對新政,怕是先要靜脈注射西洋紫蛋特效藥,而後又要陛下的鐵拳吃到飽……】
【於是乎,大多數地主只能打掉了牙往肚裡吞,說分地就分地……但也有些非常自信的人士偏生不信那個邪,非要反對分地!】
【很快,一封又一封來自兩京十三省各地的文書就如雪花片一般飛到了相府,甚至私下遞到了皇宮裡!】
【他們有的是宗室藩王,有的是勛貴子弟,還有的是豪族家主,甚至還有更重量級的……】
【「秦王、晉王、代王、肅王、福王、趙王……定王、永王……怎麼還有太子和長公主?!」】
【你看著這些藩王宗室的名單,差點眼睛都看花了,簡直是仙之人兮列如麻!】
【這幫朱氏皇族的龍子龍孫們,全都送了書信過來,仗著自己藩王的身份,對新政指手畫腳:反正就是一句話,不准分我家的地!】
【特別是神皇的幾個子女,雖然他們沒有言辭過於激烈,但語氣卻是不容置疑:你只是一個臣子,我們才是主人。】
【這些宗親的書信讓你頭一回感到了遲疑,畢竟你再怎麼變法,也始終是在神皇的權威之下……正如民間之前所質疑的那樣:假如存在連你都搞不定的人,你該怎麼辦?】
【當時你還沒太在意,畢竟你背後就是神皇,天下還有誰是神皇也搞不定的?現在想來,確實有,而且就是神皇本人……】
【別的藩王倒也罷了,反正也不是神皇近親,削就削了!但太子和長公主以及永王、定王不一樣,他們的親爹就是神皇,你一旦和他們幹起來,神皇就是你繞不開的存在。】
【都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這就純粹是句空話,誰信誰是鐵憨憨!畢竟連你的權力都是來自於祂的,你怎麼可能拿著祂給的東西去對付祂?真不想幹了是吧!】
【現在,該怎麼辦?】
【你有些苦惱……】
【左思右想,你決定暫時只砍那些遠親藩王的封地,太子與長公主等神皇直系血親,則先不管!】
【身為大明的實際最高執政者,你有這份底氣,也有這份權力!】
【……】
【崇禎七十七年,當新年的鞭炮聲與火藥味還沒有散盡之時,如火如荼的清丈田地與分地工作便已經在兩京一十三省的各處展開!】
【丞相的大手伸到哪裡,哪裡的分田官吏就泛濫成災!】
【僅僅一次,你便拆分了全大明六成的土地,然後在地主們滴血的目光中,將之分給了淚如雨下的失地農民們……】
【「丞相的恩情還不完!」】
【兩京一十三省,所有因天災與貧窮而淪為佃戶或流民的人們,都如此哭喊道……正如當年曾給貧苦人們分發地主土地與財產的李自成一般,你也正在一步步的獲得大眾認可,成為一個真正被世人記住的人……】
【但,你不會止步於此。】
【崇禎七十八年,你發動天下有地的百姓,令其梳浚河道、興修水利,朝廷會給予相應錢糧。】
【崇禎七十九年,你從南洋引種了紅薯、玉米等高產作物,令不適合種植水稻、小麥的惡劣地區廣種高產作物,以此備荒。】
【崇禎八十年,北方大旱!你一邊組織賑災,一邊則遷徙內地數十萬災民前往遼東墾荒,填補被神皇屠得幾乎沒人的遼東沃土。】
【同年,你嚴肅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賦!」】
【崇禎八十一年,你開始命工匠自研蒸汽機,以圖未來步入工業化……】
【在你有形大手的調控下,死氣沉沉的大明江山開始逐漸復甦,全民熱火朝天的大搞建設,幾乎所有人都在這一連串變化中看到了對未來的希望!】
【我們的大明,正在蒸蒸日上!】
【而此時此刻,只有紫禁城中的黃袍人眉頭越來越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