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以靜制動
「原來那赤發魔女恰巧正在閉關,一時半會兒,該不會來找我麻煩……不知那幕後主使是否料到此節?」
李二魁心中稍松,又暗自計較一番,便朝著窗外揚聲道:
「來人,與我備些上好席面兒,莫要怠慢!」
誰知那白嫣冷淡擺手,卻是朝他搖頭道:「我不稀罕你這銀鉤峰的東西,與我幾粒辟穀丹便好。」
「辟穀丹?」
李二魁又是一愣,這勞什子辟穀丹,他可從來不曾見過,但只聽名字,他也多少猜到些作用。
但他在閉關之前,早就把這座清靜閣搜羅一番,除了一些裝飾家具,完全是乾乾淨淨,空空如也。
那喬立城的瑣碎東西,十有八九都在那屍身的錦囊之中,可絲毫都未曾留下,更別說是什麼丹藥了。
好在李二魁膽大心細,哈哈一笑,隨意扯個由頭,便糊弄過去:
「哈哈哈,那辟穀丹實在吃著沒趣兒,我和白師妹誤會一場,正好一同進些食膳,也好聊些閒話。」
那白嫣本想拒絕,但知道形勢所逼,不敢激怒對方,抿著嘴不再多言。
被李二魁恐嚇立威過的僕役下人們,不敢有絲毫忤逆,一會兒功夫,就接二連三端進來道道精美菜餚,把房間中間的桌案擺的滿滿登登。
有個知機的僕役,大著膽子走近過來,小心侍候左右,輕聲道:
「老爺未曾特意賜下靈藥食材,小的們只好斗膽置辦些炙焰紫魚,靈羽仙鶴脯,靈犀望月酥,翡翠參湯,桑葚酪,琉璃寶釀……」
眼前這些美食珍饈色彩紛呈,道道造型精美,異香撲鼻,令人一瞧便垂涎欲滴,
李二魁自打去了龍宮,幾乎片刻不得休閒,更未曾見過這等精緻菜餚,一眼瞧去,禁不住食慾大開,趕忙招呼白嫣請坐,抄起筷子便大快朵頤。
白嫣先前還生怕喬立城在飯菜中下藥,見他吃的爽快,這才稍稍去了戒心,用羅袖掩口,進了些飲食。
李二魁運筷如飛,風捲殘雲般卷了一堆美食,略略滿足了食慾。
他瞧著白嫣不緊不慢的進食,自覺氣氛有所緩和,猶不死心,趁機努力解釋:
「白師妹,真不是我把你擄掠至此,你看我這些時日以來,可曾對你動過手腳?」
「你被擄掠來之前,我剛剛從龍宮接親回返山門,自此一直閉關未出,清靜閣上下的僕役,都可為我作證。」
「沒錯,我喬立城的名聲是不大好聽,可也有敢作敢當的骨氣,你不要偏聽偏信,最後中了有心人的奸計……」
白嫣咽下了口果脯,不著痕跡的擦擦嘴角,聽著喬立城言辭懇切的努力解釋,對他的話連半句都不信。
她聽得喬立城還要繼續解釋,喋喋不休,沒完沒了,終於冷然駁斥道:
「敢作敢當?好……姑且不說你在外淫兇狠毒的名聲,既然非要讓我戳破你,那你就好好解釋吧。」
「你自說在龍宮接親,那新娘子呢?你自稱回返山門以來一直閉關,但清靜閣上下的僕役都是你的人,誰會信他們的鬼話?」
「還有,你既然說有人來誣陷你,那麼奸人又是誰呢?」
白嫣最後指著自己眉心之處,那道如拳印般的青白印記,忍不住發惱:
「而且連封印我法力的路數,都和先前的符篆一模一樣……喬立城,你這般作為,還敢說自己是敢作敢當,我看你的臉皮比城牆都厚!」
……
李二魁咂咂嘴,除了深恨那幕後主使之外,只得啞口無言。
「白嫣的姐姐的閉關,應該是在意料之外,我只要看好白嫣,不露出風聲,那來自白家的危禍短時間不會爆發,但想必那幕後主使一計不成,又要施展新手段……」
「這十七八日過去了,汪長老究竟去了何處,又要取什麼要緊物什?掌教真人飛升在即,定然會召集闔派弟子觀禮,他若不回來想法子,我如何能瞞過真人長老法目?」
「也罷,我暫且靜觀其變,大不了暴露身份,用青蓮前輩賜下的保命手段拼死一搏,想必局面也不會更壞了!」
他思緒翻湧,把最差的場面情形在心中預演一番,便平靜下來。
如今的白嫣暫時被封了法力,與凡夫俗子一般無二,根本不虞擔心被她打擾,李二魁命僕役收了宴席,便開始旁若無人,自顧自繼續習練起寒陰青玉拳。
天道酬勤,只有抓緊每一分時間苦練,才能積攢出爭鬥搏命的底氣,才能有望登臨巔峰,馳騁逍遙!
白嫣開始見李二魁動作,還當他要撕破臉動手,大驚失色,不由為自己話語直白暗暗後悔。
好在對方原來是在習練功法,並無它意,她方才鬆了口氣,但撇過頭時,終於忍不住有疑惑浮現心頭:
「連這般情形,也沒有強行逼迫我……這喬立城還有什麼陰謀?」
「還是說,真是我誤會他了?」
白嫣如今法力被制,自知只憑自己肉身,連從這座銀鉤峰下去都難,也沒了逃脫的念頭。
她看了會兒窗欞外的庭院,實在無聊,不覺回頭,看向習練寒陰青玉拳的喬立城。
只見喬立城的身姿矯健,忽動忽靜,揮拳騰挪間,有幽藍色的寒陰之力,如雷霆般簇簇炸開,周圍的水汽與之相觸,便迅速凝結,化作細碎的冰晶,嘩嘩啦啦灑落滿地。
而每一團炸開的寒陰之力,竟又落在他身軀表面,化作愈發濃郁的青光,光芒流轉之間,仿若火焰燃燒,整個身軀在這青光的淬鍊下,隱隱散發出青玉光澤。
白嫣漸漸忽略了喬立城那副鐵鍋臉,黃鬍鬚的不堪尊容,目光緊盯著他體表流轉的青白光芒,訝異出神:
「我聽姐姐講過寒陰青玉拳,不光要耗費莫大苦功,煉寒陰之氣為己用,還要時刻提防寒氣阻塞經脈,凍結識海,所以浮雲山弟子們少有煉此功法的,大多都去選擇更易修行的符籙之道。」
「可這喬立城練能成這拳法訣要,也就罷了,我瞧他似乎更明悟出寒氣至柔至陰,青玉至剛至陽,剛柔並蓄,陰陽相濟的道理?」
李二魁心中稍松,又暗自計較一番,便朝著窗外揚聲道:
「來人,與我備些上好席面兒,莫要怠慢!」
誰知那白嫣冷淡擺手,卻是朝他搖頭道:「我不稀罕你這銀鉤峰的東西,與我幾粒辟穀丹便好。」
「辟穀丹?」
李二魁又是一愣,這勞什子辟穀丹,他可從來不曾見過,但只聽名字,他也多少猜到些作用。
但他在閉關之前,早就把這座清靜閣搜羅一番,除了一些裝飾家具,完全是乾乾淨淨,空空如也。
那喬立城的瑣碎東西,十有八九都在那屍身的錦囊之中,可絲毫都未曾留下,更別說是什麼丹藥了。
好在李二魁膽大心細,哈哈一笑,隨意扯個由頭,便糊弄過去:
「哈哈哈,那辟穀丹實在吃著沒趣兒,我和白師妹誤會一場,正好一同進些食膳,也好聊些閒話。」
那白嫣本想拒絕,但知道形勢所逼,不敢激怒對方,抿著嘴不再多言。
被李二魁恐嚇立威過的僕役下人們,不敢有絲毫忤逆,一會兒功夫,就接二連三端進來道道精美菜餚,把房間中間的桌案擺的滿滿登登。
有個知機的僕役,大著膽子走近過來,小心侍候左右,輕聲道:
「老爺未曾特意賜下靈藥食材,小的們只好斗膽置辦些炙焰紫魚,靈羽仙鶴脯,靈犀望月酥,翡翠參湯,桑葚酪,琉璃寶釀……」
眼前這些美食珍饈色彩紛呈,道道造型精美,異香撲鼻,令人一瞧便垂涎欲滴,
李二魁自打去了龍宮,幾乎片刻不得休閒,更未曾見過這等精緻菜餚,一眼瞧去,禁不住食慾大開,趕忙招呼白嫣請坐,抄起筷子便大快朵頤。
白嫣先前還生怕喬立城在飯菜中下藥,見他吃的爽快,這才稍稍去了戒心,用羅袖掩口,進了些飲食。
李二魁運筷如飛,風捲殘雲般卷了一堆美食,略略滿足了食慾。
他瞧著白嫣不緊不慢的進食,自覺氣氛有所緩和,猶不死心,趁機努力解釋:
「白師妹,真不是我把你擄掠至此,你看我這些時日以來,可曾對你動過手腳?」
「你被擄掠來之前,我剛剛從龍宮接親回返山門,自此一直閉關未出,清靜閣上下的僕役,都可為我作證。」
「沒錯,我喬立城的名聲是不大好聽,可也有敢作敢當的骨氣,你不要偏聽偏信,最後中了有心人的奸計……」
白嫣咽下了口果脯,不著痕跡的擦擦嘴角,聽著喬立城言辭懇切的努力解釋,對他的話連半句都不信。
她聽得喬立城還要繼續解釋,喋喋不休,沒完沒了,終於冷然駁斥道:
「敢作敢當?好……姑且不說你在外淫兇狠毒的名聲,既然非要讓我戳破你,那你就好好解釋吧。」
「你自說在龍宮接親,那新娘子呢?你自稱回返山門以來一直閉關,但清靜閣上下的僕役都是你的人,誰會信他們的鬼話?」
「還有,你既然說有人來誣陷你,那麼奸人又是誰呢?」
白嫣最後指著自己眉心之處,那道如拳印般的青白印記,忍不住發惱:
「而且連封印我法力的路數,都和先前的符篆一模一樣……喬立城,你這般作為,還敢說自己是敢作敢當,我看你的臉皮比城牆都厚!」
……
李二魁咂咂嘴,除了深恨那幕後主使之外,只得啞口無言。
「白嫣的姐姐的閉關,應該是在意料之外,我只要看好白嫣,不露出風聲,那來自白家的危禍短時間不會爆發,但想必那幕後主使一計不成,又要施展新手段……」
「這十七八日過去了,汪長老究竟去了何處,又要取什麼要緊物什?掌教真人飛升在即,定然會召集闔派弟子觀禮,他若不回來想法子,我如何能瞞過真人長老法目?」
「也罷,我暫且靜觀其變,大不了暴露身份,用青蓮前輩賜下的保命手段拼死一搏,想必局面也不會更壞了!」
他思緒翻湧,把最差的場面情形在心中預演一番,便平靜下來。
如今的白嫣暫時被封了法力,與凡夫俗子一般無二,根本不虞擔心被她打擾,李二魁命僕役收了宴席,便開始旁若無人,自顧自繼續習練起寒陰青玉拳。
天道酬勤,只有抓緊每一分時間苦練,才能積攢出爭鬥搏命的底氣,才能有望登臨巔峰,馳騁逍遙!
白嫣開始見李二魁動作,還當他要撕破臉動手,大驚失色,不由為自己話語直白暗暗後悔。
好在對方原來是在習練功法,並無它意,她方才鬆了口氣,但撇過頭時,終於忍不住有疑惑浮現心頭:
「連這般情形,也沒有強行逼迫我……這喬立城還有什麼陰謀?」
「還是說,真是我誤會他了?」
白嫣如今法力被制,自知只憑自己肉身,連從這座銀鉤峰下去都難,也沒了逃脫的念頭。
她看了會兒窗欞外的庭院,實在無聊,不覺回頭,看向習練寒陰青玉拳的喬立城。
只見喬立城的身姿矯健,忽動忽靜,揮拳騰挪間,有幽藍色的寒陰之力,如雷霆般簇簇炸開,周圍的水汽與之相觸,便迅速凝結,化作細碎的冰晶,嘩嘩啦啦灑落滿地。
而每一團炸開的寒陰之力,竟又落在他身軀表面,化作愈發濃郁的青光,光芒流轉之間,仿若火焰燃燒,整個身軀在這青光的淬鍊下,隱隱散發出青玉光澤。
白嫣漸漸忽略了喬立城那副鐵鍋臉,黃鬍鬚的不堪尊容,目光緊盯著他體表流轉的青白光芒,訝異出神:
「我聽姐姐講過寒陰青玉拳,不光要耗費莫大苦功,煉寒陰之氣為己用,還要時刻提防寒氣阻塞經脈,凍結識海,所以浮雲山弟子們少有煉此功法的,大多都去選擇更易修行的符籙之道。」
「可這喬立城練能成這拳法訣要,也就罷了,我瞧他似乎更明悟出寒氣至柔至陰,青玉至剛至陽,剛柔並蓄,陰陽相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