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養劍
洞府之內,李桐正調息吐納,周遭擺滿了各類靈丹妙藥,爐中也燃著上好的道息玉膏,為李桐提供著源源不斷的乾坤之炁。
丹田之內,兩枚盤旋的劍丸已徹底化作了李桐的劍丹。
乾陽者,取名為「洞昪」,洞洽青穹,昪照九州。
坤陰者,喚做為「太澌」,太一寰宇,澌然滅寂。
在兩枚劍丹輔之性命雙修,如今已經徹底將李桐的道體洗筋伐髓成了凝丹修士的強度。
隨之而來便是五識的提升,在突破了某種桎梏後,神識從靈台間生了出來。
這便是凝丹修士,已經徹底褪去了凡體的象徵。
有了神識能修習的真法更是愈發多起來,無怪乎內門門檻以凝丹為分,如若晉不入這般境界,就是眼見那至法也無從練起。
例如孟伯陽給自己這本「術神無漪」,便要以神識催動飛劍,攜御劍者飛行之法。這御劍術需對術藝一門有所鑽研,練到精深處,能以奇門九宮遁力任意挪移。
李桐已經琢磨了好幾日,算是領悟了些訣竅,今日正好要去孟伯陽處學劍,乾脆試試看。
走出洞府,李桐心念一動,純鈞符劍便從袖中飛出,蘊劍炁環繞李桐周身,帶著他縱身飛起。李桐掐了震宮訣,只見四周景色飛速倒退,不過數息間就到了戒律院的後山上。
好功法!
若非說有什麼缺陷,那便是這御劍的距離受李桐九宮格局大小限制,而這需得李桐提升術藝或是修為才能擴大。
若是超出格局之外,便要李桐再掐次訣了。
孟伯陽正在峰頂習劍台指點著孔元,見李桐來,便讓其自去悟了。
「「陰陽六經劍」你提前看過了沒?」
李桐拱手:「參悟了些,劍路倒也好學,也能使出些許威能。」
「不錯,今日帶你行一遍炁,回去多加練習即可。」孟伯陽點了點頭:「這六經劍分為陽爻和陰爻,有太陽、陽明、少陽、少陰、太陰、厥陰六劍,習成之後當劍虹使也可,當飛劍術使亦可,你便從陽爻練起吧。」
李桐點頭,先起太陽劍式,此劍正大光明,真光普照下照夜伏邪、萬魔辟易,是陽爻中殺力最盛一式,反倒是最好練的。
孟伯陽以指按住李桐竅穴,引導著他運行劍炁的時機和路線,並向他解釋著何處頓挫,何處勃發,所處劍式威能更盛。
「好,至陽池穴時便發劍虹!」孟伯陽驟然喝道。
李桐被他當頭棒喝,劍炁如沸,驟然貫出一道如煉劍虹,其勢不停,貫過數個刻籙假人,最後還是孟伯陽發出一道劍虹才將其截滅。
李桐打眼看去,那被穿過的假人身上有一熾亮劍痕,皆是被太陽劍力灼透。
孟伯陽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到了嗎,這才是上乘劍法,斂而不發,發而不顯。你和祁小子兩人那般以飛劍術對轟的鬥劍,真是醜陋的緊。」
李桐也是尷尬的摸了摸眉毛,明白師伯說的是當初自己祁江小比鬥劍之事,不過那時候頂多也只能接觸到外門劍法,那也是無奈之舉。
「師伯,這太陽劍虹可有別的用法?」李桐隨意詢問道。
「你師父讓我專程讓你來同我學這招,便是因為太清道君中,我最擅太陽劍式。」孟伯陽頷首,依舊是平靜模樣,絲毫沒有自誇的樣子:「皆因我從六劍經的太陽劍式中悟出了一式絕技,名為「寂陽劍指」。」
孟伯陽言罷,看向旁邊,李桐也順著他的視線看去,見到一座青石小山。
只見孟伯陽隨意拈指,太陽劍炁轟然而起,將整座峰頂都灼的滾燙,雖不見明火,但依稀可聞有東西焦干蜷曲的噼啪聲,連呼吸都猶如被炙烤五臟。
李桐還未反應過來,孟伯陽便曲指彈出,瞬間那噼啪聲都驟然而寂,此間的太陽之炁也隨之聚於他指尖一點。
轟!
乾脆利落的巨響後,那座小山被抹除了。
不是融化,也不是崩裂炸開,而是在剎那之間無影無蹤了。
李桐目瞪口呆的看著那空曠的地面,這才感覺有滴滴雨絲落下,原來是剛剛被蒸發的水氣在此刻才迴轉來。
孟伯陽轉了過來,看著眼前的小師侄,淡淡說道:「這招只有我大弟子習得了,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李桐木然的閉上嘴,點了點頭。
接下來就是反覆的習練其中訣竅,孟伯陽雖平日裡看起來不近人情,可論及教徒弟,幾乎是事無巨細,連感悟和心得都細分各類的細細講來。
李桐又練又悟,搞的是是頭昏腦漲,才勉強做到蓄積一瞬。
欲速則不達,孟伯陽也沒指望李桐能一次就學會,簡單吩咐了幾句剛剛的錯漏之處,便打發他回去休息。
見李桐從儲物囊御出自己符劍,他才不經意的眉頭一皺。
「你該弄個養劍物了,符劍尚還好,以後有了自己飛劍,若是放在儲物囊中難免會有靈炁虧損,靈炁有缺、鈍了劍鋒,生死之間便要丟命。」
李桐見他說的嚴肅,這才想起了那件被自己遺忘許久之物。
「師伯,這葫蘆可煉製養劍物嗎?」
孟伯陽接過那五寶葫蘆,端詳了一番後點了點頭:「雖說是後天供養出來的,但也算是稀罕物了,練個養劍葫蘆,養齊五行飛劍,五炁互益間亦有造化。」
李桐接回葫蘆,拱手道謝,御劍掐訣間又回返了玄寶院。
既然師伯提及了,他也早該把這葫蘆練成養劍物了,自己沒能救回白渡的殘魂,至少能用這件物事提醒自己,不要忘了這位生死兄弟。
找了好一圈,才看到的是忙的團團轉的金果,自從徐仙師把玄寶院大半事務都交由他後,過去還能抽空找好友品茗下棋的金果,也徹底沒了閒暇。
等到李桐所說,金果也是匆忙一瞥,隨即繼續在寫畫著丹方:
「小師弟,若說玄寶院有無門路給你煉這葫蘆,那自然是有,可那都是我與師父的。修道之人,財地法侶皆要齊備,你也該結識點自己『侶』了。」
李桐聽之,也覺得師兄說得有理,拱手告退後,便御劍往另一處去了。
孔元近來要閉關習劍,估摸著是沒這個空了。
不過他還有兩位相熟的劍友,不知兩人可否有閒暇。
丹田之內,兩枚盤旋的劍丸已徹底化作了李桐的劍丹。
乾陽者,取名為「洞昪」,洞洽青穹,昪照九州。
坤陰者,喚做為「太澌」,太一寰宇,澌然滅寂。
在兩枚劍丹輔之性命雙修,如今已經徹底將李桐的道體洗筋伐髓成了凝丹修士的強度。
隨之而來便是五識的提升,在突破了某種桎梏後,神識從靈台間生了出來。
這便是凝丹修士,已經徹底褪去了凡體的象徵。
有了神識能修習的真法更是愈發多起來,無怪乎內門門檻以凝丹為分,如若晉不入這般境界,就是眼見那至法也無從練起。
例如孟伯陽給自己這本「術神無漪」,便要以神識催動飛劍,攜御劍者飛行之法。這御劍術需對術藝一門有所鑽研,練到精深處,能以奇門九宮遁力任意挪移。
李桐已經琢磨了好幾日,算是領悟了些訣竅,今日正好要去孟伯陽處學劍,乾脆試試看。
走出洞府,李桐心念一動,純鈞符劍便從袖中飛出,蘊劍炁環繞李桐周身,帶著他縱身飛起。李桐掐了震宮訣,只見四周景色飛速倒退,不過數息間就到了戒律院的後山上。
好功法!
若非說有什麼缺陷,那便是這御劍的距離受李桐九宮格局大小限制,而這需得李桐提升術藝或是修為才能擴大。
若是超出格局之外,便要李桐再掐次訣了。
孟伯陽正在峰頂習劍台指點著孔元,見李桐來,便讓其自去悟了。
「「陰陽六經劍」你提前看過了沒?」
李桐拱手:「參悟了些,劍路倒也好學,也能使出些許威能。」
「不錯,今日帶你行一遍炁,回去多加練習即可。」孟伯陽點了點頭:「這六經劍分為陽爻和陰爻,有太陽、陽明、少陽、少陰、太陰、厥陰六劍,習成之後當劍虹使也可,當飛劍術使亦可,你便從陽爻練起吧。」
李桐點頭,先起太陽劍式,此劍正大光明,真光普照下照夜伏邪、萬魔辟易,是陽爻中殺力最盛一式,反倒是最好練的。
孟伯陽以指按住李桐竅穴,引導著他運行劍炁的時機和路線,並向他解釋著何處頓挫,何處勃發,所處劍式威能更盛。
「好,至陽池穴時便發劍虹!」孟伯陽驟然喝道。
李桐被他當頭棒喝,劍炁如沸,驟然貫出一道如煉劍虹,其勢不停,貫過數個刻籙假人,最後還是孟伯陽發出一道劍虹才將其截滅。
李桐打眼看去,那被穿過的假人身上有一熾亮劍痕,皆是被太陽劍力灼透。
孟伯陽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到了嗎,這才是上乘劍法,斂而不發,發而不顯。你和祁小子兩人那般以飛劍術對轟的鬥劍,真是醜陋的緊。」
李桐也是尷尬的摸了摸眉毛,明白師伯說的是當初自己祁江小比鬥劍之事,不過那時候頂多也只能接觸到外門劍法,那也是無奈之舉。
「師伯,這太陽劍虹可有別的用法?」李桐隨意詢問道。
「你師父讓我專程讓你來同我學這招,便是因為太清道君中,我最擅太陽劍式。」孟伯陽頷首,依舊是平靜模樣,絲毫沒有自誇的樣子:「皆因我從六劍經的太陽劍式中悟出了一式絕技,名為「寂陽劍指」。」
孟伯陽言罷,看向旁邊,李桐也順著他的視線看去,見到一座青石小山。
只見孟伯陽隨意拈指,太陽劍炁轟然而起,將整座峰頂都灼的滾燙,雖不見明火,但依稀可聞有東西焦干蜷曲的噼啪聲,連呼吸都猶如被炙烤五臟。
李桐還未反應過來,孟伯陽便曲指彈出,瞬間那噼啪聲都驟然而寂,此間的太陽之炁也隨之聚於他指尖一點。
轟!
乾脆利落的巨響後,那座小山被抹除了。
不是融化,也不是崩裂炸開,而是在剎那之間無影無蹤了。
李桐目瞪口呆的看著那空曠的地面,這才感覺有滴滴雨絲落下,原來是剛剛被蒸發的水氣在此刻才迴轉來。
孟伯陽轉了過來,看著眼前的小師侄,淡淡說道:「這招只有我大弟子習得了,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李桐木然的閉上嘴,點了點頭。
接下來就是反覆的習練其中訣竅,孟伯陽雖平日裡看起來不近人情,可論及教徒弟,幾乎是事無巨細,連感悟和心得都細分各類的細細講來。
李桐又練又悟,搞的是是頭昏腦漲,才勉強做到蓄積一瞬。
欲速則不達,孟伯陽也沒指望李桐能一次就學會,簡單吩咐了幾句剛剛的錯漏之處,便打發他回去休息。
見李桐從儲物囊御出自己符劍,他才不經意的眉頭一皺。
「你該弄個養劍物了,符劍尚還好,以後有了自己飛劍,若是放在儲物囊中難免會有靈炁虧損,靈炁有缺、鈍了劍鋒,生死之間便要丟命。」
李桐見他說的嚴肅,這才想起了那件被自己遺忘許久之物。
「師伯,這葫蘆可煉製養劍物嗎?」
孟伯陽接過那五寶葫蘆,端詳了一番後點了點頭:「雖說是後天供養出來的,但也算是稀罕物了,練個養劍葫蘆,養齊五行飛劍,五炁互益間亦有造化。」
李桐接回葫蘆,拱手道謝,御劍掐訣間又回返了玄寶院。
既然師伯提及了,他也早該把這葫蘆練成養劍物了,自己沒能救回白渡的殘魂,至少能用這件物事提醒自己,不要忘了這位生死兄弟。
找了好一圈,才看到的是忙的團團轉的金果,自從徐仙師把玄寶院大半事務都交由他後,過去還能抽空找好友品茗下棋的金果,也徹底沒了閒暇。
等到李桐所說,金果也是匆忙一瞥,隨即繼續在寫畫著丹方:
「小師弟,若說玄寶院有無門路給你煉這葫蘆,那自然是有,可那都是我與師父的。修道之人,財地法侶皆要齊備,你也該結識點自己『侶』了。」
李桐聽之,也覺得師兄說得有理,拱手告退後,便御劍往另一處去了。
孔元近來要閉關習劍,估摸著是沒這個空了。
不過他還有兩位相熟的劍友,不知兩人可否有閒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