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機緣
霞生周山,清輝眷水,鶴夢孤千年。
也應似舊,青燈玄經,梅落拂煙波。
五載歲月,眨眼便過。
徐丹陽站在李桐閉關禁室前,猶如腳踏炙鐵,反覆踱步不止,金果也只能侍立在旁,斟酌著要不要出言安撫。
孟伯陽著孑然立於一旁,依舊是那副生人勿進的樣子,盯著禁室久而不語。
徐丹陽猛然駐步,望向自己師兄,急聲問道:「說句話,孟伯陽,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孟伯陽搖了搖頭:「道藏中未曾提及過修「鴻蒙經」能到這般地步的,我也不知。」
「你也不知?你不是遍閱道藏,最後選出了這突破之法嗎?」徐丹陽焦急難當:「如今怎麼好似成算不大了般?」
也無怪徐丹陽如此失態,現下的閉關禁室外數十丈內,已儘是鴻濛沆茫,所覆之處,以神識都難以窺探其中,金果曾冒險進入其間,頓陷混沌頑空之態,可見其中兇險。
若非金果踏入前激發了通訊靈符,怕是已經陷入其中難以自拔,待到徐丹陽將他施法扯出時,他才從無知無覺、無思無為的虛無中醒轉來。
如今回想起來金果仍覺後怕,那種修為寂止,神思寂無,連生死與時光都失去了意義的感覺著實讓人心生懼意。
亦或許,身處那鴻蒙中,連感覺的意義也不復存在。
孟伯陽並不以師弟的冒犯而生怒,皺眉解釋道:「李桐的劍意獨一無二,只有寥寥數種相近的,凝劍丹要以劍意做骨,無從考量便不知緊要訣竅,此乃變數之一。
其次你找子愚鑄劍丸,天材地寶半點不吝惜,他也是個憨直的,半點餘力不留。那劍丸鑄出便有靈性,上乘寶物對主人負擔便大,又減幾分成算。
而以雙劍丸凝丹者甚少,修行「鴻蒙經」凝丹的整個太清仙宮中不過二三,兩者同修者絕無先例,會發生何等事,誰人又能說得清?」
徐丹陽聽得眉角直跳,思索一番後,取出一柄金呂乾絲拂塵,真炁運轉間就要向禁室走去。孟伯陽現狀,腳踏劍步擋在了他身前。
「你要作甚?」
「先把桐兒救出,以丹藥養護好,再尋萬全之法凝丹。」
「謬極!修道豈有萬全之法!」孟伯陽劍眉倒豎,凜冽之意從周身激出,顯然也是動了怒:「他是劍修!劍道求真,不成則死!他若無這等覺悟,便配不上他這身機緣!」
徐丹陽耷拉了眉眼,踉蹌向後退了兩步,緩緩抬起手,翹起拇指震聲道:
「你清高,你了不起!好個孟伯陽,你於劍道是桃李天下了,死個把徒弟也不心疼,我呢?我怎對的起師父囑託?」
他聲調越發高昂,身上的真炁也隨鼓盪長袍傾瀉而出,竟也隱有森然意。
「讓開!你若還顧及我倆師兄弟的情誼,便不要阻我!」
兩位道君針鋒相對,僅是逸散的真炁與劍炁交錯處,便已經是莫大的威能。旁邊的金果連忙縱身躍走,以他修為,一道餘波也能令他重傷。
而在禁室之中,李桐正身處一片混沌之中,他早非修行時的盤坐樣子,而是如嬰孩般抱膝蜷縮,懸浮於鴻蒙至炁內。
虛而不化,滯而不通,陰沉陽靜,連丹田內景都凝固不動,整個人仿佛是陷入了時停之中。
這般說來也不準確,鴻蒙之中,本就無時間的概念。
李桐費勁心思,蘊出了這片鴻矇混沌,卻無力將其破開。如若無外力相助,他或許會困於此處萬載,直到神魂泯滅,留下一具完整道體。
如此看來「鴻蒙經」根本就是卷不能修行之法,它要求修習者結出鴻蒙,而被困在其中之人卻又無法自行辟開這片天地。
孟伯陽曾經告訴過李桐,破開這鴻蒙的契機人盡不同,鴻蒙中知覺思為全無,誰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破開的,自然也沒有經驗參照。
自己勘破這道法的契機到底是什麼?
李桐連思考的能力都被剝奪,自然也無法解開這個謎題。
好在,天意又降臨了。
「李桐」從虛空中走出,張望了下周遭的混沌,不由得苦笑搖頭。
「我居然會選這種功法修煉,若非我只是一道念想,豈不是也被拘在其中了?」
不錯,作為被觀想出的「玄君」,「李桐」本就是個特例,他既是頑空,卻非無知至愚,所以既能不受鴻蒙影響,又能行動。
可他不過是一道念想,既無實體,也無真炁,又如何斬開鴻蒙?
好在此間,還有一把位格尚在鴻蒙之上的利物。
「機緣巧合?巧合機緣?」
「李桐」輕呵了一聲,從李桐懷中喚出了那把古樸殘劍,握在手中。
「若是能辟開這混沌,我也該到了「照景生心」的境界了吧。」
自語罷了,「李桐」舉起手中的殘劍,狠狠朝著周邊斬出,殘劍所過之處鴻蒙頓開,化作陰陽兩炁,清者上升,濁者沉降。
李桐身上的鴻蒙一除,睫毛立刻顫動起來,眼看就要睜眼。「李桐」也鬆開劍柄,任憑其回到李桐懷中,隨後邁步與自己合為一體。
這鴻蒙可不能全靠殘劍來破開,不然就失了效果。
隨著李桐醒來,他立刻覺察到了漸漸又要閉合而來鴻蒙,他下意識的揮出劍炁,朝著周邊斬去。
而斬出的劍意像是划過一片虛無,無法阻攔鴻蒙絲毫,李桐這才想起了孟伯陽的教導,連忙在劍炁上附著上了「逆亡敕」的劍意,再次斬出。
這次的劍炁總算是辟開了鴻矇混沌,而那些揮出的劍炁,也連同分離的陰陽二氣向李桐丹田聚來,很快就附著於那兩枚劍丸之上。
凝丹開始了!
李桐卻絲毫不敢掉以輕心,接下來他要一邊辟開混沌,一邊觀想丹田中的劍丸,同時將聚集到丹田中的炁與劍丸相合。
而且他與他人不同,他有兩枚劍丸,所以得謹慎的將玄白二炁分開,分別合於相對應的劍丸,這又為這次凝劍丹增添了不少難度。
現下能不能成,就要看李桐的道基是否穩固,亦或者是他家底如何了。
李桐從儲物囊中掏出一壺「混元一炁丸」,咬開塞子,徑直吞下數粒。
論家底,他還真不怵!
在外閉關處外,兩位道君已經劍拔弩張,眼看師兄弟就要同室操戈,將陳年舊怨一併算清了。
就在這時,一直猶豫著要不要去請人幫忙的金果卻高聲喊道:
「師父,師伯,你們看那鴻蒙炁是不是退了一尺?」
金果向來是老實憨厚的,不會無故誑語,兩位道君連忙收了神通,齊齊看了過去。
以修仙者的目力,便是短了毫釐也難逃他們察覺,更何況短了一尺。
連孟伯陽這個萬年冷臉的,也面露激動之色:「他破妄了!他要開始凝丹了!」
如此浩蕩的鴻蒙,如若李桐真的能統統辟開,那到底能成就何等丹基?
也應似舊,青燈玄經,梅落拂煙波。
五載歲月,眨眼便過。
徐丹陽站在李桐閉關禁室前,猶如腳踏炙鐵,反覆踱步不止,金果也只能侍立在旁,斟酌著要不要出言安撫。
孟伯陽著孑然立於一旁,依舊是那副生人勿進的樣子,盯著禁室久而不語。
徐丹陽猛然駐步,望向自己師兄,急聲問道:「說句話,孟伯陽,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孟伯陽搖了搖頭:「道藏中未曾提及過修「鴻蒙經」能到這般地步的,我也不知。」
「你也不知?你不是遍閱道藏,最後選出了這突破之法嗎?」徐丹陽焦急難當:「如今怎麼好似成算不大了般?」
也無怪徐丹陽如此失態,現下的閉關禁室外數十丈內,已儘是鴻濛沆茫,所覆之處,以神識都難以窺探其中,金果曾冒險進入其間,頓陷混沌頑空之態,可見其中兇險。
若非金果踏入前激發了通訊靈符,怕是已經陷入其中難以自拔,待到徐丹陽將他施法扯出時,他才從無知無覺、無思無為的虛無中醒轉來。
如今回想起來金果仍覺後怕,那種修為寂止,神思寂無,連生死與時光都失去了意義的感覺著實讓人心生懼意。
亦或許,身處那鴻蒙中,連感覺的意義也不復存在。
孟伯陽並不以師弟的冒犯而生怒,皺眉解釋道:「李桐的劍意獨一無二,只有寥寥數種相近的,凝劍丹要以劍意做骨,無從考量便不知緊要訣竅,此乃變數之一。
其次你找子愚鑄劍丸,天材地寶半點不吝惜,他也是個憨直的,半點餘力不留。那劍丸鑄出便有靈性,上乘寶物對主人負擔便大,又減幾分成算。
而以雙劍丸凝丹者甚少,修行「鴻蒙經」凝丹的整個太清仙宮中不過二三,兩者同修者絕無先例,會發生何等事,誰人又能說得清?」
徐丹陽聽得眉角直跳,思索一番後,取出一柄金呂乾絲拂塵,真炁運轉間就要向禁室走去。孟伯陽現狀,腳踏劍步擋在了他身前。
「你要作甚?」
「先把桐兒救出,以丹藥養護好,再尋萬全之法凝丹。」
「謬極!修道豈有萬全之法!」孟伯陽劍眉倒豎,凜冽之意從周身激出,顯然也是動了怒:「他是劍修!劍道求真,不成則死!他若無這等覺悟,便配不上他這身機緣!」
徐丹陽耷拉了眉眼,踉蹌向後退了兩步,緩緩抬起手,翹起拇指震聲道:
「你清高,你了不起!好個孟伯陽,你於劍道是桃李天下了,死個把徒弟也不心疼,我呢?我怎對的起師父囑託?」
他聲調越發高昂,身上的真炁也隨鼓盪長袍傾瀉而出,竟也隱有森然意。
「讓開!你若還顧及我倆師兄弟的情誼,便不要阻我!」
兩位道君針鋒相對,僅是逸散的真炁與劍炁交錯處,便已經是莫大的威能。旁邊的金果連忙縱身躍走,以他修為,一道餘波也能令他重傷。
而在禁室之中,李桐正身處一片混沌之中,他早非修行時的盤坐樣子,而是如嬰孩般抱膝蜷縮,懸浮於鴻蒙至炁內。
虛而不化,滯而不通,陰沉陽靜,連丹田內景都凝固不動,整個人仿佛是陷入了時停之中。
這般說來也不準確,鴻蒙之中,本就無時間的概念。
李桐費勁心思,蘊出了這片鴻矇混沌,卻無力將其破開。如若無外力相助,他或許會困於此處萬載,直到神魂泯滅,留下一具完整道體。
如此看來「鴻蒙經」根本就是卷不能修行之法,它要求修習者結出鴻蒙,而被困在其中之人卻又無法自行辟開這片天地。
孟伯陽曾經告訴過李桐,破開這鴻蒙的契機人盡不同,鴻蒙中知覺思為全無,誰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破開的,自然也沒有經驗參照。
自己勘破這道法的契機到底是什麼?
李桐連思考的能力都被剝奪,自然也無法解開這個謎題。
好在,天意又降臨了。
「李桐」從虛空中走出,張望了下周遭的混沌,不由得苦笑搖頭。
「我居然會選這種功法修煉,若非我只是一道念想,豈不是也被拘在其中了?」
不錯,作為被觀想出的「玄君」,「李桐」本就是個特例,他既是頑空,卻非無知至愚,所以既能不受鴻蒙影響,又能行動。
可他不過是一道念想,既無實體,也無真炁,又如何斬開鴻蒙?
好在此間,還有一把位格尚在鴻蒙之上的利物。
「機緣巧合?巧合機緣?」
「李桐」輕呵了一聲,從李桐懷中喚出了那把古樸殘劍,握在手中。
「若是能辟開這混沌,我也該到了「照景生心」的境界了吧。」
自語罷了,「李桐」舉起手中的殘劍,狠狠朝著周邊斬出,殘劍所過之處鴻蒙頓開,化作陰陽兩炁,清者上升,濁者沉降。
李桐身上的鴻蒙一除,睫毛立刻顫動起來,眼看就要睜眼。「李桐」也鬆開劍柄,任憑其回到李桐懷中,隨後邁步與自己合為一體。
這鴻蒙可不能全靠殘劍來破開,不然就失了效果。
隨著李桐醒來,他立刻覺察到了漸漸又要閉合而來鴻蒙,他下意識的揮出劍炁,朝著周邊斬去。
而斬出的劍意像是划過一片虛無,無法阻攔鴻蒙絲毫,李桐這才想起了孟伯陽的教導,連忙在劍炁上附著上了「逆亡敕」的劍意,再次斬出。
這次的劍炁總算是辟開了鴻矇混沌,而那些揮出的劍炁,也連同分離的陰陽二氣向李桐丹田聚來,很快就附著於那兩枚劍丸之上。
凝丹開始了!
李桐卻絲毫不敢掉以輕心,接下來他要一邊辟開混沌,一邊觀想丹田中的劍丸,同時將聚集到丹田中的炁與劍丸相合。
而且他與他人不同,他有兩枚劍丸,所以得謹慎的將玄白二炁分開,分別合於相對應的劍丸,這又為這次凝劍丹增添了不少難度。
現下能不能成,就要看李桐的道基是否穩固,亦或者是他家底如何了。
李桐從儲物囊中掏出一壺「混元一炁丸」,咬開塞子,徑直吞下數粒。
論家底,他還真不怵!
在外閉關處外,兩位道君已經劍拔弩張,眼看師兄弟就要同室操戈,將陳年舊怨一併算清了。
就在這時,一直猶豫著要不要去請人幫忙的金果卻高聲喊道:
「師父,師伯,你們看那鴻蒙炁是不是退了一尺?」
金果向來是老實憨厚的,不會無故誑語,兩位道君連忙收了神通,齊齊看了過去。
以修仙者的目力,便是短了毫釐也難逃他們察覺,更何況短了一尺。
連孟伯陽這個萬年冷臉的,也面露激動之色:「他破妄了!他要開始凝丹了!」
如此浩蕩的鴻蒙,如若李桐真的能統統辟開,那到底能成就何等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