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有人記掛著,挺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四小隊,傍晚,陶家。

  從打瓜地里開著拖拉機突突突回來的陶大強開進院子後就減了油門,是怕把自己的閨女秀秀。

  娃娃已經大半歲了,陶建設給做了木頭的床,這時候還在床里爬著玩,抱著自己的腳在那裡啃著。

  楊苹苹在門口坐著,扭頭就能看到女兒,手裡拿著布料在縫著什麼。

  家裡雖然有縫紉機,但有些衣服太小不好用,就直接手縫。

  陶大強熄火後,把拖拉機里的工具取下來放好,就在院子裡臉盆架子上取過洗臉盆,把裡面的水隔著花牆倒進菜地,然後去壓井那裡打了一盆水好好洗洗。

  「打瓜苗咋樣?」楊苹苹問道。

  「長的挺好。我哥那邊草都拔光了,過來幫著我幹了一會兒。」陶大強拿毛巾擦臉,毛巾曬的太干,他便把毛巾浸水裡泡了泡,提起來擰乾後再擦,邊擦邊說道:

  「龍哥說口裡有些地方潮的很,毛巾放外面搭著都幹不了,還能發霉——這咋可能嘛,這大夏天太陽那麼強,毛巾哪可能曬不干?」

  「可能地方不一樣吧?你記不記得上學的時候說啥梅雨天,那要天天下雨哩?」楊苹苹聽村里老人似乎說過什麼陰雨連綿的,她好歹比陶大強還多上幾年學。

  「那有空可得去看看。不過不能住,沒太陽咋行?」陶大強隨意的聊著天,還把身子也擦了擦。這幹了一天的活,身上還是挺多汗。

  擦完身子,陶大強走過去,看楊苹苹手裡的活問道:

  「這是給秀秀做的衣服?這衣服是不是有點小了?」

  「這可不是,這是給龍哥家裡的孩子準備的。」楊苹苹拿起來給陶大強比劃了一下,得意的說道,「咱家能過現在這樣,還有拖拉機開,多虧龍哥。

  這曉霞要生孩子了,隊裡送紅雞蛋的肯定不少,那他家肯定不缺,我就想著做兩身衣服吧。娃娃長的快,那衣服費得很,多備點總沒壞處。」

  「對著哩。不過我聽說啊,曉霞好像懷的是雙,」陶大強低聲說道,「倆!」

  「啥?倆?」楊苹苹吃驚的說道,「啥時候生說了沒有?準不準?」

  「八九不離十吧?」陶大強進屋去逗了逗秀秀,邊逗邊說道。

  「那我得再做一身……」楊苹苹加快了手頭的動作,「曉霞要生的話,還得幾天吧?」

  「是得幾天。」

  「那來得及。」楊苹苹放下心來。

  她把手頭的這個縫好後,立刻進屋,在案子上開始裁布。

  現在有陶大強看著孩子,她正好專心做。

  四小隊的有些人感覺不到,楊苹苹家就在三小隊,感受的太清楚了。

  雖然兩個隊就是隔著一條葦溝,但兩邊的生活不說天差地別吧,至少普通家人生活,那真就不一樣。

  四小隊這邊,幾乎家家戶戶,一年四季,日常生活是不怎麼缺錢的——不是說真到了小康財務自由的那種不缺,是日常買個油鹽,補充日用品什麼的,真就不缺。

  都說生活是量入為出,三小隊是真的就量著花——一年到頭,真正能有錢的,就是麥收季,和秋天其他作物熟了收了賣了之後。

  冬天雖然偶爾也能有個進項,但絕大多數人是真就沒那個能耐,也沒那個心思去搞其他的。

  所以一到開春,要買農資,種子化肥都得準備,機耕費水費,孩子上學的雜費等等。

  都是要錢的。

  日子比頭幾年好過,但也過得緊緊巴巴的。

  有人串門甚至還在懷念生產隊時期,說那時候至少種子化肥啥的不用自己買。

  當然,這也是個笑話,眼下天天吃細糧,那時候天天吃粗糧,肯定是進步了的,但三小隊在花錢方面,就和其他大多數村子一樣,一年是比一年好,但比四小隊還是差的遠。

  四小隊這邊,日常情況下,家家戶戶都是有餘錢的,就說一個最簡單的衡量,四小隊的自行車數量是三小隊的兩三倍不止。

  拖拉機沒法比較,到現在三小隊還沒一家買了小四輪拖拉機呢。

  楊苹苹時不時的會回娘家,所以感觸最深。自己的娘家算是在三小隊不錯了,但過得真不如四小隊普通的人家——

  歸根結柢,就是李龍每年至少三次,會給四小隊的人搞來活,讓他們掙到錢。


  說實話楊苹苹是真心想不通隊裡為啥還有人說李家的壞話。她不止一次在娘家村里聽到村幹部說如果自己村裡有李龍這樣的人,那不得把人給供起來?

  身在福中不知福吧。

  楊苹苹反正知道自己嫁到了陶家,是真的過上了好日子。

  她也知道陶家以前過的啥日子,沒生孩子之前陶大強晚上睡覺的時候就經常說。

  陶大強雖然平時話說,但結婚之後,還是會把自己以前的事情經常給媳婦說的。

  所以楊苹苹是真心感謝李龍,感謝李家,是真心想著要給李龍即將出世的孩子做件好衣服。

  她還八卦的去鄉里偷偷看過吳淑芬,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始終想不通為什麼這個人不喜歡李龍。

  她自然不知道,陶大強也不會給她說李龍以前是啥樣的人。

  村里其他人家,也有不少的在討論著給李龍和顧曉霞的孩子送點什麼東西。

  關係一般的就會想著準備一些染了紅皮的雞蛋,關係好的就會和楊苹苹一樣,準備衣服或者鞋子,或者帽子之類的。

  這邊女人生孩子坐月子的時候,看望的也都是結過婚的女人,送的基本上都是染紅了皮的雞蛋。

  四小隊不缺雞蛋,家家戶戶不怎麼需要用雞蛋換錢去家用,所以雞蛋基本上就是留給家裡吃。

  畢竟雞蛋有營養,這個不用宣傳也知道。早上炒雞蛋,煮雞蛋,燒個雞蛋茶,缺個雞蛋蒜,或者辣子炒雞蛋等等。

  有雞蛋的時候,有孩子上學的那做早飯就容易多了。

  小孩子還學會用泥巴把雞蛋包起來,燒一堆火燒著吃。

  他們也試過直接把雞蛋放在火堆里燒著呼民,結果就是雞蛋爆了。

  所以後來村裡有人去南疆旅遊,看到那邊的烤雞蛋,會很新奇,而且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跑野外烤火吃雞蛋,烤著比燒著好啊。

  至少不會爆。

  石城產科住院部里,顧曉霞住的病房裡有兩個產婦。

  另外一個是石城本地兵團人,丈夫是兵團八師機關的,戴眼鏡,看著挺斯文。

  這人比李龍年紀略大一點兒,妻子和顧曉霞相當,在知道李龍將有兩個孩子的時候,對李龍抱以羨慕的目光。

  梁月梅陪著顧曉霞在院子裡轉,那個男人和李龍兩個在病房門口聊著。

  「看你樣子不像是在農村的,瑪縣哪裡工作?」那個人給李龍遞了枝煙,李龍擺擺手,示意了一病房裡面,那個男人說道:

  「不需要那麼注意吧?」不過還是把煙放進了煙盒裡。

  「供銷社的。」李龍說道,「職工。」

  對方明顯表情就帶著一點矜持了,笑著說道:

  「我是機關辦公室的,幹部。你這還是挺疼媳婦的,捨得掏錢讓媳婦進這裡來。孩子起名了沒有?」

  「起了,」李龍笑著說道,「男孩就叫俊明,女孩就叫俊菁。」

  李家有族譜,不過李青俠給孩子起名字就沒完全按族譜來的,李龍是安字輩,大哥和他兩個都沒按字輩來。

  倒是一直生活在老家村裡的那些人都是按字輩來的,比如俊山俊峰。

  村子大了,人名難免會重,況且他們這一族不僅在一個村子,據說修族譜的時候,覆蓋的是四方四省十幾個村子,重名的多了。

  因為懷的是雙,所以他起名其實也是雙的,男孩叫俊明,俊偉,女孩叫俊菁,俊嬋。

  這是大名。

  小名男孩叫昊昊,明明;女孩叫月月,星星。

  反正把天上的占全了。

  這是李龍沒事和顧曉霞兩個一起商量的。顧曉霞還有些擔心,說得問問兩邊的家長吧。

  李龍就想著任性一回,自己的孩子,自己起名就是了。

  「你起的聽著還怪好聽的。」那個人聽著李龍給起的名字也是愣了一下,這年頭起名男孩都是什麼兵啊,軍啊,山啊,峰啊之類的;女孩都是娟啊,霞啊,梅啊,英啊什麼的。

  這小伙子起名段位明顯要高一截啊。

  他給自己的孩子起的就是山,兩個字的,姓秦名山。沒想女孩名,大家都說是男孩。

  這麼一說,他覺得自己給起的名字,是不是有點……得改改了?


  李龍看這名字就把對方給意外了一下,也挺得意。上一世沒自己的孩子,這一世有了,那麼頭回當爹,任性一回唄!

  這個時候,李青俠其實在家裡也在琢磨著一件事情。

  他和陶建設兩個逮魚回來後,便給李建國說了。

  「啥?你說你秋里要回老家去?」

  李建國有點發愁,秋里正是忙的時候,自己又送不了。李龍到時候生了孩子,也沒辦法送啊。

  「我哪要你們送?」李青俠拍拍胸脯,「我回去是要有大事哩!」

  「啥大事?」李建國腦海里已經在想著秋里自己都有哪些事情,這些事情哪些是能調開的,哪一段時間能空出些日子來把老爹送回去。

  畢竟是老大,養著老爹,那就得管著。

  所以問這句「啥大事」其實也就是順嘴,心裡都沒想著會有啥大事,甚至都覺得老爹是在敷衍自己。

  「續家譜啊!」李青俠鄭重的說,「老家譜修的時候,小龍還小,你才剛結婚,安國還沒結哩。

  那時候家譜里就只有你們三兄弟的名,你妹子連名都沒有。現如今你家裡有娟有強強,安國那倆丫頭,小龍這也有孩子了,這不都得寫進去?」

  還別說,續家譜還真就是一件大事了。

  哪怕李安國覺得把老爹老娘接到這邊來生活,以後這一枝就一直在北疆了。

  但受的傳統教育的李建國同樣是想著能儘量把自己在世的時候這些親人都放在家譜上。

  至於後來家譜變成啥樣,那以後再說。身後事他肯定管不了,但眼下老爹說這是大事,還真就大事了。

  「那修家譜哪是那麼容易的事?」李建國想了想搖了搖頭,「咱是嫡支,但咱這村里又沒啥族長,家族的事情都是你們老幾個說了算。你一直在北疆,人家能聽你的說修就修?」

  重修家譜可不是小事,需要把家譜里上一次修的時候所記錄的那些各支都通知到,要讓其準備好材料。

  李家的家譜歷來都是石印,這光刻版都得花費一番功夫,可不是後世印刷的那種,東西一齊,電腦里一編直接就能搞成。

  麻煩著呢。

  「嘿,那不是我來之前就聽說要續,當時沒想那麼多。現在咋樣也不知道,不管續不續,我得先把這些後輩的名字給老家那邊說過去,續的時候才好有名字。」

  李青俠這件事情上很執著:「我有錢哩,到時修的時候我出錢,得把名字都寫上。」

  對於後世的年輕人來說,家譜啥的真就沒那麼重要,但在這個年代,重視的人還是占大多數。

  據說有一偏支聽說續家譜專門派人過來找,想把他們那一枝入到宗里去,就是認祖歸宗,可惜因為材料不足信,或者不完全,最後沒認成,哭著回去的。

  一個年代有一個年代的印記,可能在後世覺得這個有些可笑,但這個時候,這是很虔誠的事情。

  李建國原本還想著勸一勸,但這件事情不光是關係到李龍,還關係到自己的孩子,李娟和強強。

  必須得支持。

  他想了想說:

  「老爹,那就八月下回去。回去半個月,那時候麥子收了,苞米、打瓜還沒熟,小龍的孩子滿月出月子了,咱們這邊好走。」

  「半個月,行!」李青俠想想也行,「說好了,給族裡的錢我出,你可別管。這事你別摻和……」

  李建國不置可否的笑笑。

  顧曉霞住院的時候,李龍守夜,梁月梅住在李霞的院子裡,步行過去醫院,或者李龍接送。

  醫院裡這時候還沒能提供月子餐,雖然有食堂,但有些飯顧曉霞吃著不好,梁月梅就在李霞那裡做好了送過去。

  楊大姐雖然有心過去陪護,但醫院呆不了那麼多人,而且韓芳還沒放假,她也不能兩頭跑。

  這天下午準備給韓芳做晚飯的時候,就看到大院子門口坐著個人,邊上放著兩個大黑提包。

  楊大姐急忙過去問道:

  「同志,你找誰?」

  「我找……楊大姐啊?」孟海聽到動靜急忙站起來,笑著和楊大姐打了個招呼。

  他其實比楊大姐大,先前跟著李龍卸過抬把子,在院子裡吃過飯,所以就跟著李龍叫楊大姐。


  「你是那個孟……隊長?」

  「不是不是,我是孟海,清水河的民兵連長,」孟海笑著說,「李龍同志他們不在?」

  「去石城醫院了。」楊大姐一邊開門一邊說道,「曉霞不是快要生了嗎?拉醫院那邊,生的時候會好一些。」

  「噢噢……」孟海點點頭,明白為什麼這裡沒人了。

  「孟連長,進來吧。」楊大姐打開大門說道。

  「不進了不進了,」孟海急忙說道,「我就是過來看看,我知道李龍同志的妻子快要生了,帶一些我們村裡的東西過來看看。」

  他打開提包,裡面有雞蛋,曬的小魚乾,蜂蜜,蘑菇干,野草莓醬,還有小衣服、鞋子等等。

  滿滿的一大提包。

  孟海把提包交給楊大姐說:

  「這些東西你轉交給李龍同志吧,等過段時間我再來,這雞蛋是生的,因為不知道啥時候生,所以沒敢煮熟。」

  楊大姐這收了不是不收也不是,只是猶豫了一下,孟海已經轉身走了,包都不要了。

  楊大姐只能衝著他的背影喊了一聲:

  「李龍回來我給他轉告啊!」

  孟海走後,楊大姐把兩個提包放車子上推進去,這提包還挺沉的。

  回去把車子放好,她把兩個提包里的東西分門別類放在廚房裡,心頭也是感慨,李龍的人緣真好,這娃娃還沒生,就有人送東西過來了。

  李龍可不知道這些,這時候他在醫院裡正扶著顧曉霞散步呢。

  日子差不多到了,但孩子還不生,李龍也著急。好在醫院裡檢查都是正常的,那就只有這樣溜著。

  終於,顧曉霞感覺到了陣痛,她輕喊了一聲,李龍急忙半扶半抱著她往病房去,嘴裡還喊著護士。

  這是要生了。(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