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這錢來的是不是有點容易?
接下來一段時間,到六月份,李龍基本上每隔一個星期才去一趟山里,會給孫家強送一些物資。
讓他有些意外的是,孫家強還真就在山裡呆著了,每天沒事就去采蘑菇。
他不光采羊肚菌,還採其他蘑菇,采來的其他蘑菇他也不敢吃,放在案子上曬著,就等李龍過來看。
李龍過來看的時候發現,孫家強采的蘑菇也是五花八門,也是到這個時候李龍才發現,這山裡有這麼多的蘑菇,他也不認識。
他也只能把認識的能吃的蘑菇挑出來給孫家強「科普」一下,至於其他的,扔了吧。
讓李龍有些意外的是,六月初山裡有些地方竟然就已經開始長黑虎掌菌了,雖然個頭不大,但還真就有了。
李龍有些開心,就給孫家強說了,讓他後面羊肚菌沒了的時候,多關注點這種蘑菇,說不便宜。
至於孫家強采的羊肚菌,他問李龍收不收,收的話就拿走。
李龍自然是收的,稱了一下,這一個多星期孫家強采的羊肚菌有兩公斤多不到三公斤的樣子。眼下收購站那裡羊肚菌的價格李龍還沒問過,去年好像二十多塊一公斤,李龍便按十五塊一公斤收他的,不到三公斤給了四十塊錢。
孫家強就挺高興,這比在親戚家打工要強太多了。
他拿了其中的三十塊錢,剩下的給李龍說算房租和那些物資的錢。
李龍也就這樣算了。
除了在山裡的日子,李龍還去了一趟牧業隊的留守點。因為這段時間沒打獵,他是直接去往縣裡民族人的肉攤那裡買了一頭羊一剖兩半,一半放在哈里木的母親那裡,一半放在了玉山江的家裡。
孩子們見了李龍依然很高興。他們會用已經很不錯的普通話和李龍說自己的學習情況,這裡的變化。李龍依然能看到時不時的有人到兩家壓井這裡打水,看得出來整個村子裡再打壓井的並不多。
或者說幾乎沒有。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掏得起打壓井的錢,或者有些人已經習慣了,反正事情也不多,要麼去河邊打水,要麼去這兩家壓水,也不算費什麼功夫。
哈里木的母親,老太太看李龍來也很高興,張羅著要給李龍做飯,李龍讓孩子給解釋,他家裡媳婦懷著孩子,不能停留太久。
給兩家不光帶了羊肉,還帶了米麵油鹽茶等生活用品,包括給孩子的學習用品,這些都是帶熟了的,每次過來都會想著。
幾個孩子是真心高興,畢竟其他留守的牧業隊家屬可就沒這個待遇。
從牧業隊留守點回來後,李龍就開始把剩下的那些貝母,以及這次從山裡拿回來的羊肚菌都收拾出來,徹底晾乾,並且清理乾淨後,拿到了收購站。
羊肚菌的價格沒漲多少,一級二十八塊錢一公斤。李龍還順嘴問了一句黑虎掌菌的價格,讓他有些意外的是這種大產量的蘑菇價格不僅沒漲,竟然還降了一點兒,變成了二十塊錢一公斤。
乾貨。
和預期有點不一樣啊。
不過定價權目前在人家手裡,他也沒辦法。
最後一批貝母賣完後,回到大院,顧曉霞午睡的時候,李龍開始進行貝母的盤點。
原本如果沒有那個搶劫的事情,李龍在最後幾天預計貝母能收到近八百公斤左右的乾貨,這些乾貨能賣將近四萬塊錢。每公斤乾貨的成本在十五塊錢左右,也就是說,淨利潤在兩萬多塊錢,距離三萬還有點差距。
但從搶劫犯的窩點收穫的七袋子貝母,雖然不是完全的干,而且也不是特別的乾淨,但就這七袋子貝母給了李龍近三百公斤的乾貨,最終這一個貝母季下來,李龍向收購站賣了差不多一噸的乾貝母。
總價算下來是五萬塊錢左右。
不過最後這三百公斤乾貨李龍也沒打算獨吞,雖然波拉提說只要兩千,其中一千七還在李龍這裡存著,但李龍打算至少得給人家分個三五千的。
就衝波拉提沒把他說出去,就這一點,李龍就不能薄待了人家。
剛認識波拉提的時候,李龍並不怎麼看得上這個人。毛病多,事多,還酗酒。
但有些時候,越底層的人反而越仗義,仗義每多屠狗輩嘛。
李龍覺得主要還是讀了書會讓人變得理性,瞻前顧後,考慮的比較多,思想就沒那麼單純了。
當然,那些有了堅定信仰的讀書人是不一樣的,他們是特殊材料做的,和普通人不一樣。他們做的事情,普通人做不到,李龍也做不到。
所以李龍打算就把錢留在這裡,至于波拉提所說的想在縣城買個房子的事情,他肯定要幫忙,添錢也要幫上。
其實波拉提把他說出來對他的影響也不大,最多就是有點麻煩而已。
但人家既然保了,而且還把這個看得挺重,那李龍就覺得,得讓波拉提知道他保的這個價值。
後面去山裡沒碰到波拉提,李龍原還想著要碰到了,問清楚他們家在哪裡,然後可以去給他家裡送一些東西。
反正後面有機會。
這樣算下來,貝母這一項,賺了差不多三萬多塊錢,主要還是成本真沒計劃的那麼高。他大部分貝母還是用物資換的,其中的肉是他自己打的,其他的物資買過來的時候兩頭賺,所以算是賺的不少。
他賺一筆存一筆,反正現在這些錢,再加上原來就有的兩萬多,存單上已經有六萬多塊錢了。
這麼多錢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到找哪裡去投資,就先放著吧。
反正現在利息也高。
雖然在家裡呆著看著閒了,但雜事也多了。
李龍眼下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扶著顧曉霞在院子裡,或者街面上轉一轉。這時候路況不是很好,顧曉霞這月份大了,也不敢再開著吉普車到處去轉,所以活動範圍主要還就在大院子附近。
最多去市場那裡轉一轉,看看人間煙火。
大部分時間還是在院子裡,有狗,有狍鹿子,還有刺蝟在院子裡活動,其實也不寂寞。
麻煩的就是隨著麥季的臨近,接下來幾乎每天都有人過來找他買收割機的。
還都是附近的農戶,有些人說了去到奎屯那邊,人家就不給他們賣。
李龍被煩得不行,有些人開著拖拉機過來了,乾脆就想把他院子裡的收割機給拉走。
「你去拉一車回來不就行了?」顧曉霞能看出來李龍的表情很不耐煩,便笑著說道:
「一兩天我也不會有啥問題。我爸,楊大姐都在呢。」
「那我也不放心。」雖然預產期還有大半個月,但李龍知道這時候生孩子比後世可不一樣,醫療技術沒那麼發達,顧曉霞懷的又是兩個,還是小心點為好。
「那他們天天過來,我也煩啊。」顧曉霞說道,「你就去一趟,拉一車回來,好歹能清靜幾天,一來一回,也就是兩天的事情。」
李龍不想離開兩天。
不過倒也不是沒解決的辦法。
中午吃完飯,顧曉霞午睡的時候,李龍讓楊大姐照看著,他開著吉普車去了運輸公司。
「你說要再跑一趟?晚上?」馬隊長看著李龍,問道,「往哪跑,還是山里嗎?」
「不。下班就走,我想去趟奎屯,兩輛車,拉貨。汽車跑得快,今天晚上能回來。」
李龍的想法就是用運輸公司的卡車去拉,拉的多而且還快,當天晚上就能回來——雖然回來的晚點兒,但不耽誤明天的事情。
「這要是去奎屯,那運費……」
「運費按你說的來。」李龍自然明白,「油我來加。」
「這麼說,啥時候?」
「要是沒事的話,今天晚上就行。」李龍說道。
馬隊長翻了翻桌子上的那沓調度表,看完後說道:
「今天晚上不行,隊裡的汽車今天去州里拉貨,回來的比較完,後天吧,後天上午有事,下午沒啥事,你們可以稍早點走,這樣回來了早點兒,至於運費……一輛車五十。」
「行。」李龍答應下來。
回去晚飯的時候,李龍把這事和顧博遠給說了一下。
顧博遠覺得也行,他邊吃邊說道:
「到時你去你的,我留在院子裡,有啥事有我呢。」
四小隊,太陽落山的時候,拖拉機轟隆隆的開回到了李家的院子裡。
李建國熄火,梁月梅從後斗子上下來,解開頭巾。
「幹完了?」已經餵完豬的杜春芳問道。
李娟和李強兩個也從屋子裡出來,幫著母親從拖拉機車斗子上把幹活的工具取下來。
「幹完了。」李建國應了一聲,他們是去打瓜地里鋤草。打瓜苗長的不錯,就是地里草挺多。
眼下澆水是大水漫灌,又沒有塑料薄膜壓著,地里的草長的很快,隔段時間就得鋤一遍。
眼下除草劑應用不是很普遍,有些像蘆葦、牛筋草之類的很頑固,表面的草鋤掉後,要不了多久就會再長出來。
還有那種野莧菜,一棵草到秋天的時候能長出幾千種子來,哪怕其中百分之一發芽,也會給種地的帶來很大的麻煩。
所以想要莊稼好,定期鋤草是難免的——最好就是澆完水後幾天,地里沒完全乾,這時候鋤草也容易一些。
李青俠從前院過來。雖然李龍和顧曉霞不經常住,但前院會經常收拾,菜也種的不錯。
原本李青俠的意思是他跟著去地里幹活,李建國和梁月梅都沒讓。
老兩口能把家裡幫著顧著,地里的活他們兩個能幹過來。
地里的活幹完了,傍晚在院子裡乘涼的時候,梁月梅就說道:
「明天咱們去縣裡看看曉霞吧。快要生了,現在也不知道情況咋樣了。」
「那是得看看。」李建國點點頭,「明天是周末,咱們一家人都去。」
說完他抬頭看向李青俠和杜春芳。
「都去都去,」李青俠點點頭,「正好明天一早把網一取,這魚也不賣,帶著過去給小龍他們。」
杜春芳也點點頭。雖然她有些「好逸惡勞」,但作為婆婆,兒媳婦要生產了,還是得去看看,而且坐月子的時候,她應該是去照顧的。
其實梁月梅本身也沒想著讓婆婆照顧,她想著家裡大活幹完了,李建國也編抬把子回來了,等顧曉霞生了後,她去照顧月子。
她甚至一開始就沒想著讓杜春芳照顧顧曉霞,倒不是她看不上杜春芳,主要是自己的這個婆婆,真不是能照顧人的人啊。
而且顧曉霞算是她看著長大的,雖然名義上算弟媳婦,其實跟兒媳婦差不多。顧曉霞又沒媽,怎麼說也得她來。
這事她早就想好了,只不過是這個時候才準備提出來。
她相信李建國肯定是會同意的。畢竟李建國其實在頭幾年,也是把李龍當兒子養的。
只是沒想到這個小弟弟就在這兩三年裡,突然一下子長大了,不需要大哥照顧了。
甚至在一段時間,開始反哺大哥大嫂這邊,一開始還讓李建國有些不適應起來。
不管怎麼說,顧曉霞要生孩子,李家這邊肯定是要出人的。
「那就這麼定了。」李建國說道,「娟,強強,你們兩個早點睡,明天也去看你小叔和小嬸子。」
對門陸家幹活回來的稍晚一些。他們目前還買不起拖拉機,馬車從地里回來的時候,車上除了坐著人,還有一大捆草。這是給馬晚上餵的,都已經成習慣了。
等那邊安頓妥當,陸英明和陸大嫂兩個就走到李家院子裡來,一起聊天。
正在灶台那裡烤著鹹魚乾的李強把烤好的拿起來給大家分,陸英明和陸大嫂也有。
「嘿,強強真大方。」陸英明接過烤的乾乾的咸鯽魚乾,笑著夸道。
李強得意的笑著,然後又去拿了一大捧鹹魚干放在灶洞邊上烤著。
陸大嫂問起李家明天幹啥活,梁月梅就說明天去看顧曉霞。
「也對,曉霞該生了吧,生完是在縣裡坐月子,還是回來?」陸大嫂好奇的問道。
她猜測應該回來坐月子,畢竟在隊裡,杜春芳和梁月梅照顧著也方便一些。
再怎麼說顧曉霞是國家幹部,那也是隊裡出去的。在隊裡坐月子,至少隊裡這些婦女過來看也方便。
「不知道,聽小龍的吧。」梁月梅搖了搖頭,「可能在縣裡,畢竟離醫院近,有啥情況好處理。」
她是生過孩子的,當時是在家裡生的,自然知道生孩子的兇險,離醫院越近,自然是越好處理突發情況。
「縣裡啊,那誰去照顧?」陸大嫂的八卦心情還是那麼濃。
「我去。」梁月梅理所當然的說,「反正現在大活也乾的差不多,到時最多就是等七月份割麥。有收割機哩,不怕啥。」
生孩子輪到這個時候,也沒辦法。
杜春弱弱的說道:
「那該我去哩……」
「老娘,你在家裡呆著吧。」李建國笑笑,「到時娟她媽去就行。」
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第二天清早李青俠去取了網,一家人把魚摘了。陶建設聽說他們要去縣裡,那魚也不要了,就說給李龍他們拿過去。
陶建設也沒走,幫著把魚擇完,還把魚網都裝袋子拿回去,說李青俠沒空拾,他拿回去拾了,後面再下。
李家人把魚放桶里放好,吃過早飯,餵了豬,一家人收拾整齊,前後院摘了不少的菜放在拖拉機上,裝了一簍子雞蛋,抓了四隻雞綁著放袋子裡,然後就準備往縣裡去。
陸大嫂提了一些雞蛋過來交給坐上了車斗子的梁月梅:
「家裡沒啥好東西,這雞蛋拿著給曉霞補補身子。」
這時候的農村補身子就是雞蛋,和老母雞。
也沒其他啥好東西了。
拖拉機往西開的時候會碰到隊裡幹活的人,他們會停下來打招呼。
當知道李家人是去縣裡看快要生孩子的顧曉霞的時候,一個個都挺八卦,也挺樂和的。
作為改開之後隊裡第一個混得出人投地的一對年輕人,李龍和顧曉霞還是挺受大家關注的。眼下這兩人要有孩子了,這些年紀略大點兒的,也都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他們也都紛紛拍大腿,埋怨李建國應該說一聲,他們這些長輩應該帶些東西過去的。
甚至等李建國他們走了之後,中午有些人就打算一起結夥去看看,他們找的是陶家和謝家,畢竟這兩家有拖拉機,好拉人。
最後還是一些女人說了,還是等生了之後,到時再去看比較好一些。
這是習俗嘛。
大家之所以要去看,一大部分還是緣於這兩年受李龍的恩惠比較多,四小隊的日子明顯比其他小隊要富不少,雖然有些人眼皮子淺一些,但大多數人還是知道好歹的。
李建國開著拖拉機來到大院子的時候,李龍剛把一個要買收割機的人送走。
他已經答應了人家等三五天後過來拉收割機,那個人強烈要求把定金放下,李龍沒收,說到時肯定有。
畢竟兩輛汽車,怎麼也能拉回來十幾二十幾台的。
不差這一台兩台了。
李家人一到,院子裡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梁月梅第一個就發現顧曉霞的肚子大的有點不太正常,等大家都問完後,她悄悄問顧曉霞:
「是不是雙的?」
顧曉霞倒沒想到這個「大嫂」眼睛這麼尖,一下子就看出來了。(本章完)
讓他有些意外的是,孫家強還真就在山裡呆著了,每天沒事就去采蘑菇。
他不光采羊肚菌,還採其他蘑菇,采來的其他蘑菇他也不敢吃,放在案子上曬著,就等李龍過來看。
李龍過來看的時候發現,孫家強采的蘑菇也是五花八門,也是到這個時候李龍才發現,這山裡有這麼多的蘑菇,他也不認識。
他也只能把認識的能吃的蘑菇挑出來給孫家強「科普」一下,至於其他的,扔了吧。
讓李龍有些意外的是,六月初山裡有些地方竟然就已經開始長黑虎掌菌了,雖然個頭不大,但還真就有了。
李龍有些開心,就給孫家強說了,讓他後面羊肚菌沒了的時候,多關注點這種蘑菇,說不便宜。
至於孫家強采的羊肚菌,他問李龍收不收,收的話就拿走。
李龍自然是收的,稱了一下,這一個多星期孫家強采的羊肚菌有兩公斤多不到三公斤的樣子。眼下收購站那裡羊肚菌的價格李龍還沒問過,去年好像二十多塊一公斤,李龍便按十五塊一公斤收他的,不到三公斤給了四十塊錢。
孫家強就挺高興,這比在親戚家打工要強太多了。
他拿了其中的三十塊錢,剩下的給李龍說算房租和那些物資的錢。
李龍也就這樣算了。
除了在山裡的日子,李龍還去了一趟牧業隊的留守點。因為這段時間沒打獵,他是直接去往縣裡民族人的肉攤那裡買了一頭羊一剖兩半,一半放在哈里木的母親那裡,一半放在了玉山江的家裡。
孩子們見了李龍依然很高興。他們會用已經很不錯的普通話和李龍說自己的學習情況,這裡的變化。李龍依然能看到時不時的有人到兩家壓井這裡打水,看得出來整個村子裡再打壓井的並不多。
或者說幾乎沒有。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掏得起打壓井的錢,或者有些人已經習慣了,反正事情也不多,要麼去河邊打水,要麼去這兩家壓水,也不算費什麼功夫。
哈里木的母親,老太太看李龍來也很高興,張羅著要給李龍做飯,李龍讓孩子給解釋,他家裡媳婦懷著孩子,不能停留太久。
給兩家不光帶了羊肉,還帶了米麵油鹽茶等生活用品,包括給孩子的學習用品,這些都是帶熟了的,每次過來都會想著。
幾個孩子是真心高興,畢竟其他留守的牧業隊家屬可就沒這個待遇。
從牧業隊留守點回來後,李龍就開始把剩下的那些貝母,以及這次從山裡拿回來的羊肚菌都收拾出來,徹底晾乾,並且清理乾淨後,拿到了收購站。
羊肚菌的價格沒漲多少,一級二十八塊錢一公斤。李龍還順嘴問了一句黑虎掌菌的價格,讓他有些意外的是這種大產量的蘑菇價格不僅沒漲,竟然還降了一點兒,變成了二十塊錢一公斤。
乾貨。
和預期有點不一樣啊。
不過定價權目前在人家手裡,他也沒辦法。
最後一批貝母賣完後,回到大院,顧曉霞午睡的時候,李龍開始進行貝母的盤點。
原本如果沒有那個搶劫的事情,李龍在最後幾天預計貝母能收到近八百公斤左右的乾貨,這些乾貨能賣將近四萬塊錢。每公斤乾貨的成本在十五塊錢左右,也就是說,淨利潤在兩萬多塊錢,距離三萬還有點差距。
但從搶劫犯的窩點收穫的七袋子貝母,雖然不是完全的干,而且也不是特別的乾淨,但就這七袋子貝母給了李龍近三百公斤的乾貨,最終這一個貝母季下來,李龍向收購站賣了差不多一噸的乾貝母。
總價算下來是五萬塊錢左右。
不過最後這三百公斤乾貨李龍也沒打算獨吞,雖然波拉提說只要兩千,其中一千七還在李龍這裡存著,但李龍打算至少得給人家分個三五千的。
就衝波拉提沒把他說出去,就這一點,李龍就不能薄待了人家。
剛認識波拉提的時候,李龍並不怎麼看得上這個人。毛病多,事多,還酗酒。
但有些時候,越底層的人反而越仗義,仗義每多屠狗輩嘛。
李龍覺得主要還是讀了書會讓人變得理性,瞻前顧後,考慮的比較多,思想就沒那麼單純了。
當然,那些有了堅定信仰的讀書人是不一樣的,他們是特殊材料做的,和普通人不一樣。他們做的事情,普通人做不到,李龍也做不到。
所以李龍打算就把錢留在這裡,至于波拉提所說的想在縣城買個房子的事情,他肯定要幫忙,添錢也要幫上。
其實波拉提把他說出來對他的影響也不大,最多就是有點麻煩而已。
但人家既然保了,而且還把這個看得挺重,那李龍就覺得,得讓波拉提知道他保的這個價值。
後面去山裡沒碰到波拉提,李龍原還想著要碰到了,問清楚他們家在哪裡,然後可以去給他家裡送一些東西。
反正後面有機會。
這樣算下來,貝母這一項,賺了差不多三萬多塊錢,主要還是成本真沒計劃的那麼高。他大部分貝母還是用物資換的,其中的肉是他自己打的,其他的物資買過來的時候兩頭賺,所以算是賺的不少。
他賺一筆存一筆,反正現在這些錢,再加上原來就有的兩萬多,存單上已經有六萬多塊錢了。
這麼多錢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到找哪裡去投資,就先放著吧。
反正現在利息也高。
雖然在家裡呆著看著閒了,但雜事也多了。
李龍眼下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扶著顧曉霞在院子裡,或者街面上轉一轉。這時候路況不是很好,顧曉霞這月份大了,也不敢再開著吉普車到處去轉,所以活動範圍主要還就在大院子附近。
最多去市場那裡轉一轉,看看人間煙火。
大部分時間還是在院子裡,有狗,有狍鹿子,還有刺蝟在院子裡活動,其實也不寂寞。
麻煩的就是隨著麥季的臨近,接下來幾乎每天都有人過來找他買收割機的。
還都是附近的農戶,有些人說了去到奎屯那邊,人家就不給他們賣。
李龍被煩得不行,有些人開著拖拉機過來了,乾脆就想把他院子裡的收割機給拉走。
「你去拉一車回來不就行了?」顧曉霞能看出來李龍的表情很不耐煩,便笑著說道:
「一兩天我也不會有啥問題。我爸,楊大姐都在呢。」
「那我也不放心。」雖然預產期還有大半個月,但李龍知道這時候生孩子比後世可不一樣,醫療技術沒那麼發達,顧曉霞懷的又是兩個,還是小心點為好。
「那他們天天過來,我也煩啊。」顧曉霞說道,「你就去一趟,拉一車回來,好歹能清靜幾天,一來一回,也就是兩天的事情。」
李龍不想離開兩天。
不過倒也不是沒解決的辦法。
中午吃完飯,顧曉霞午睡的時候,李龍讓楊大姐照看著,他開著吉普車去了運輸公司。
「你說要再跑一趟?晚上?」馬隊長看著李龍,問道,「往哪跑,還是山里嗎?」
「不。下班就走,我想去趟奎屯,兩輛車,拉貨。汽車跑得快,今天晚上能回來。」
李龍的想法就是用運輸公司的卡車去拉,拉的多而且還快,當天晚上就能回來——雖然回來的晚點兒,但不耽誤明天的事情。
「這要是去奎屯,那運費……」
「運費按你說的來。」李龍自然明白,「油我來加。」
「這麼說,啥時候?」
「要是沒事的話,今天晚上就行。」李龍說道。
馬隊長翻了翻桌子上的那沓調度表,看完後說道:
「今天晚上不行,隊裡的汽車今天去州里拉貨,回來的比較完,後天吧,後天上午有事,下午沒啥事,你們可以稍早點走,這樣回來了早點兒,至於運費……一輛車五十。」
「行。」李龍答應下來。
回去晚飯的時候,李龍把這事和顧博遠給說了一下。
顧博遠覺得也行,他邊吃邊說道:
「到時你去你的,我留在院子裡,有啥事有我呢。」
四小隊,太陽落山的時候,拖拉機轟隆隆的開回到了李家的院子裡。
李建國熄火,梁月梅從後斗子上下來,解開頭巾。
「幹完了?」已經餵完豬的杜春芳問道。
李娟和李強兩個也從屋子裡出來,幫著母親從拖拉機車斗子上把幹活的工具取下來。
「幹完了。」李建國應了一聲,他們是去打瓜地里鋤草。打瓜苗長的不錯,就是地里草挺多。
眼下澆水是大水漫灌,又沒有塑料薄膜壓著,地里的草長的很快,隔段時間就得鋤一遍。
眼下除草劑應用不是很普遍,有些像蘆葦、牛筋草之類的很頑固,表面的草鋤掉後,要不了多久就會再長出來。
還有那種野莧菜,一棵草到秋天的時候能長出幾千種子來,哪怕其中百分之一發芽,也會給種地的帶來很大的麻煩。
所以想要莊稼好,定期鋤草是難免的——最好就是澆完水後幾天,地里沒完全乾,這時候鋤草也容易一些。
李青俠從前院過來。雖然李龍和顧曉霞不經常住,但前院會經常收拾,菜也種的不錯。
原本李青俠的意思是他跟著去地里幹活,李建國和梁月梅都沒讓。
老兩口能把家裡幫著顧著,地里的活他們兩個能幹過來。
地里的活幹完了,傍晚在院子裡乘涼的時候,梁月梅就說道:
「明天咱們去縣裡看看曉霞吧。快要生了,現在也不知道情況咋樣了。」
「那是得看看。」李建國點點頭,「明天是周末,咱們一家人都去。」
說完他抬頭看向李青俠和杜春芳。
「都去都去,」李青俠點點頭,「正好明天一早把網一取,這魚也不賣,帶著過去給小龍他們。」
杜春芳也點點頭。雖然她有些「好逸惡勞」,但作為婆婆,兒媳婦要生產了,還是得去看看,而且坐月子的時候,她應該是去照顧的。
其實梁月梅本身也沒想著讓婆婆照顧,她想著家裡大活幹完了,李建國也編抬把子回來了,等顧曉霞生了後,她去照顧月子。
她甚至一開始就沒想著讓杜春芳照顧顧曉霞,倒不是她看不上杜春芳,主要是自己的這個婆婆,真不是能照顧人的人啊。
而且顧曉霞算是她看著長大的,雖然名義上算弟媳婦,其實跟兒媳婦差不多。顧曉霞又沒媽,怎麼說也得她來。
這事她早就想好了,只不過是這個時候才準備提出來。
她相信李建國肯定是會同意的。畢竟李建國其實在頭幾年,也是把李龍當兒子養的。
只是沒想到這個小弟弟就在這兩三年裡,突然一下子長大了,不需要大哥照顧了。
甚至在一段時間,開始反哺大哥大嫂這邊,一開始還讓李建國有些不適應起來。
不管怎麼說,顧曉霞要生孩子,李家這邊肯定是要出人的。
「那就這麼定了。」李建國說道,「娟,強強,你們兩個早點睡,明天也去看你小叔和小嬸子。」
對門陸家幹活回來的稍晚一些。他們目前還買不起拖拉機,馬車從地里回來的時候,車上除了坐著人,還有一大捆草。這是給馬晚上餵的,都已經成習慣了。
等那邊安頓妥當,陸英明和陸大嫂兩個就走到李家院子裡來,一起聊天。
正在灶台那裡烤著鹹魚乾的李強把烤好的拿起來給大家分,陸英明和陸大嫂也有。
「嘿,強強真大方。」陸英明接過烤的乾乾的咸鯽魚乾,笑著夸道。
李強得意的笑著,然後又去拿了一大捧鹹魚干放在灶洞邊上烤著。
陸大嫂問起李家明天幹啥活,梁月梅就說明天去看顧曉霞。
「也對,曉霞該生了吧,生完是在縣裡坐月子,還是回來?」陸大嫂好奇的問道。
她猜測應該回來坐月子,畢竟在隊裡,杜春芳和梁月梅照顧著也方便一些。
再怎麼說顧曉霞是國家幹部,那也是隊裡出去的。在隊裡坐月子,至少隊裡這些婦女過來看也方便。
「不知道,聽小龍的吧。」梁月梅搖了搖頭,「可能在縣裡,畢竟離醫院近,有啥情況好處理。」
她是生過孩子的,當時是在家裡生的,自然知道生孩子的兇險,離醫院越近,自然是越好處理突發情況。
「縣裡啊,那誰去照顧?」陸大嫂的八卦心情還是那麼濃。
「我去。」梁月梅理所當然的說,「反正現在大活也乾的差不多,到時最多就是等七月份割麥。有收割機哩,不怕啥。」
生孩子輪到這個時候,也沒辦法。
杜春弱弱的說道:
「那該我去哩……」
「老娘,你在家裡呆著吧。」李建國笑笑,「到時娟她媽去就行。」
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第二天清早李青俠去取了網,一家人把魚摘了。陶建設聽說他們要去縣裡,那魚也不要了,就說給李龍他們拿過去。
陶建設也沒走,幫著把魚擇完,還把魚網都裝袋子拿回去,說李青俠沒空拾,他拿回去拾了,後面再下。
李家人把魚放桶里放好,吃過早飯,餵了豬,一家人收拾整齊,前後院摘了不少的菜放在拖拉機上,裝了一簍子雞蛋,抓了四隻雞綁著放袋子裡,然後就準備往縣裡去。
陸大嫂提了一些雞蛋過來交給坐上了車斗子的梁月梅:
「家裡沒啥好東西,這雞蛋拿著給曉霞補補身子。」
這時候的農村補身子就是雞蛋,和老母雞。
也沒其他啥好東西了。
拖拉機往西開的時候會碰到隊裡幹活的人,他們會停下來打招呼。
當知道李家人是去縣裡看快要生孩子的顧曉霞的時候,一個個都挺八卦,也挺樂和的。
作為改開之後隊裡第一個混得出人投地的一對年輕人,李龍和顧曉霞還是挺受大家關注的。眼下這兩人要有孩子了,這些年紀略大點兒的,也都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他們也都紛紛拍大腿,埋怨李建國應該說一聲,他們這些長輩應該帶些東西過去的。
甚至等李建國他們走了之後,中午有些人就打算一起結夥去看看,他們找的是陶家和謝家,畢竟這兩家有拖拉機,好拉人。
最後還是一些女人說了,還是等生了之後,到時再去看比較好一些。
這是習俗嘛。
大家之所以要去看,一大部分還是緣於這兩年受李龍的恩惠比較多,四小隊的日子明顯比其他小隊要富不少,雖然有些人眼皮子淺一些,但大多數人還是知道好歹的。
李建國開著拖拉機來到大院子的時候,李龍剛把一個要買收割機的人送走。
他已經答應了人家等三五天後過來拉收割機,那個人強烈要求把定金放下,李龍沒收,說到時肯定有。
畢竟兩輛汽車,怎麼也能拉回來十幾二十幾台的。
不差這一台兩台了。
李家人一到,院子裡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梁月梅第一個就發現顧曉霞的肚子大的有點不太正常,等大家都問完後,她悄悄問顧曉霞:
「是不是雙的?」
顧曉霞倒沒想到這個「大嫂」眼睛這麼尖,一下子就看出來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