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魑魅魍魎各懷鬼胎
(求追讀,求月票,求收藏……)
早已等候多時的蘇寒山也不矯情,雖說這些人都是諸侯國世子公主以及山下的世俗宗師人物,但既然被大師兄招來,想來諸多原委,大師兄已與眾人說明白了。
他與眾人抱拳致以謝意,便領著一行人進了營帳。
南姜國的山河形貌圖這幾日已被蘇寒山反反覆覆研究了百遍,尤其沿著七百里鳳麟河兩岸的各個山川河流城鎮,更是標註的密密麻麻。
這幾日他反覆思量,以河神靈素逃走的一縷殘魂的位置為中心,再結合龍驤城漲水的時間點,分別向上游和下游進行了漲水根源所在位置的推演和排查。總共找出了八個可疑點,包括河神府邸在內,用『疑』字標註。
蘇寒山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思慮再三,覺得鳳麟河不會平白無故漲水,定然還是與那河神靈素逃走的殘魂有著莫名的關聯。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理下去,靈素那縷殘魂逃走之後,到龍驤城開始漲水之前,這個時間段內,以靈素殘魂的速度,最遠能躲到上游或下游的何處?這便是八個可疑點的來源。
蘇寒山指著那些用『疑』字標註的位置說道:「諸位,我們經過多重排查,最終認定鳳麟河漲水的根源極有可能是一些山上手段所致。例如一些能夠釋放水源的寶物,或者是能夠掌控這種力量的某些人,山上人,在暗中搗鬼。這幾處位置便是我所標記的可能存在異常的地方,需要各位能協心同力,摸查一遍。」
圍著南姜山河形貌圖的一眾人靠前查看,目光在蘇寒山所指的幾個地方稍作停留,便有人問道,「你既然說大水泛濫的原因很可能是山上寶物或者山上人在暗中作祟,要我等前去摸查,豈不是羊入虎口?」
開口質疑的正是蘇唐世子蘇解語。
隨後有人附和說道,「是啊,我們普遍不過是五重山境的修為,如何應付得了潛藏暗處,而且修為很可能是四景之境的山上人?這豈不是拿我等性命在開玩笑?」先前在三里長街被韓貂寺一句話懟的啞口無言的北狄世子又再次發表了心中所想。
「就是。蘇唐和北狄世子所言不無道理。」
「我們可以去救助或者疏散受困於大水的南姜百姓,但蘇神官也不能愚弄我等,擺明挖著坑讓我等心甘情願鑽進去。」
「誰知道這是不是你們南姜所布之局,故意借孫先生的名義引我們入局,行包藏禍心之事?」
「防人之心不可無。蘇神官不說清楚,我們是不會平白無故被當做箭靶驅使的。」
蘇寒山平靜的目光在蘇解語身上逗留了許久,然後沒有任何神情波瀾,從這些人身上一一掃過。
他本以為藉助上虞之威和大師兄之名,可以震懾住這些本就一團散沙各懷鬼胎的傢伙,為己所用。但沒想到還是低估了這群人。
南姜周圍十數個諸侯國,有敵有友,這些人中,真心想幫助受困於大水的黎民百姓的,無論敵友,恐怕寥寥無幾。
這就是人心。
上位者的人心。
五月桃聽不下去這些『污言穢語』,反駁說道:「你們都是諸侯國世子公主,為何如此冷血?現在受災受困的,可都是無辜的蒼生百姓啊。」
蘇解語冷笑說道:「這位姑娘所言差矣,非是我等冷血無情,只是大家各為其主,立場本就不同,蒼生百姓也得分是誰家的蒼生百姓。就拿師藍世子來說,燭余和南姜兩國乃是世仇之國,糾纏數百年,兩國之間多少年來征戰死傷的百姓何止百萬。你覺得師藍世子會不計前嫌,背叛拋棄自己國家的子民,去拯救南姜的百姓嗎?」
許多目光齊齊望向師藍橋。
人群里師藍橋瞪了蘇解語一眼,心想我又沒說話,你拉扯我作甚?
當然身為燭余世子,他不會在這種時候選擇沉默隱忍。畢竟茲事體大,南姜與燭余本是世仇之國,此時形勢,他若不反駁或者辯解幾句,說不準接下來就有人懷疑南姜水患是燭余的手筆了。
這些人各自一副嘴臉,看似外表光鮮,實則陰險的很。
有了先前在風波莊和蘇寒山、蘇解語等人打交道的經驗,師藍橋這次寵辱不驚,並且寸步不讓,也有咄咄逼人之勢,說道:「蘇世兄如此抗拒,是不是因為令母妃無故慘死風波莊,至今兇手不明,因而對蘇神官或者南姜恨之入骨?」
師藍橋語不驚人死不休,一石激起千層浪。
蘇唐妃子死在風波莊的消息原本並沒有傳揚開,《風物誌》也好,蘇寒山在京河府繩之以法大司命也罷,都省略了這無關緊要的部分。
因此營帳里許多人都不曾聽過這個消息,一時間覺得既驚訝,又有趣。看來事情並不像表面那麼簡單……
而儒士陸昭則是另一副心情,對於師藍橋此時的表現,他露出刮目相看的神色。
因為師藍橋不僅用一句話巧妙化解了自己的危機,同時又以牙還牙,點出蘇唐妃子橫死風波莊的事跡,隱隱將矛頭指向南姜蘇寒山,這一石二鳥的手段,不可謂不高明。真正到了青出於藍勝於藍的地步。
隨著師藍橋曝出驚人之語,營帳里便開始亂作一團,都是竊竊私語,噁心嘴臉。就是聰慧如蘇寒山,此時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制止這些魑魅魍魎。
於是他只能向大師兄求助。
五月桃也滿臉急切之色,望向一直沉默不語的大師兄,「大師兄,你快說句話吧。」
似乎這會兒,所有人都忘記了營帳之內還有孫厭生的存在。
隨著五月桃一聲『大師兄』的呼喚,營帳里瞬時間安靜下來,一百多道目光同時望向孫厭生……哦不對,是同時尋找孫厭生。
孫厭生呢?
那些目光找了好一會兒,才從人群最後方看到了那道不知何時被擠了出去的白袍身影。
孫厭生正在出神想一件事。
他在想到底是誰、什麼時候把自己擠出來的?剛才明明站在山河形貌圖前的呀?
他的目光從眾人身上一掃而過,最後確認了北狄世子那張臉,心想「原來是這個傢伙趁我不注意把我擠出去的。」
於是在一百多道好奇的目光下,孫厭生走到北狄世子面前,真誠的問道,「你是不是有些害怕?要真是這樣的話,你就別去了。」
北狄世子眨了眨眼,有點兒茫然。
他看孫厭生神色真誠無比,語氣平靜柔和,眼裡更沒有韓貂寺那樣的寒光和殺意,不由泛起了嘀咕。
孫先生這話是什麼意思?
他生氣了嗎?
可不能直接開罪他呀!
可他到底是讓我去,還是不讓我去呢?
他抓著腦袋,百思不得解。
早已等候多時的蘇寒山也不矯情,雖說這些人都是諸侯國世子公主以及山下的世俗宗師人物,但既然被大師兄招來,想來諸多原委,大師兄已與眾人說明白了。
他與眾人抱拳致以謝意,便領著一行人進了營帳。
南姜國的山河形貌圖這幾日已被蘇寒山反反覆覆研究了百遍,尤其沿著七百里鳳麟河兩岸的各個山川河流城鎮,更是標註的密密麻麻。
這幾日他反覆思量,以河神靈素逃走的一縷殘魂的位置為中心,再結合龍驤城漲水的時間點,分別向上游和下游進行了漲水根源所在位置的推演和排查。總共找出了八個可疑點,包括河神府邸在內,用『疑』字標註。
蘇寒山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思慮再三,覺得鳳麟河不會平白無故漲水,定然還是與那河神靈素逃走的殘魂有著莫名的關聯。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理下去,靈素那縷殘魂逃走之後,到龍驤城開始漲水之前,這個時間段內,以靈素殘魂的速度,最遠能躲到上游或下游的何處?這便是八個可疑點的來源。
蘇寒山指著那些用『疑』字標註的位置說道:「諸位,我們經過多重排查,最終認定鳳麟河漲水的根源極有可能是一些山上手段所致。例如一些能夠釋放水源的寶物,或者是能夠掌控這種力量的某些人,山上人,在暗中搗鬼。這幾處位置便是我所標記的可能存在異常的地方,需要各位能協心同力,摸查一遍。」
圍著南姜山河形貌圖的一眾人靠前查看,目光在蘇寒山所指的幾個地方稍作停留,便有人問道,「你既然說大水泛濫的原因很可能是山上寶物或者山上人在暗中作祟,要我等前去摸查,豈不是羊入虎口?」
開口質疑的正是蘇唐世子蘇解語。
隨後有人附和說道,「是啊,我們普遍不過是五重山境的修為,如何應付得了潛藏暗處,而且修為很可能是四景之境的山上人?這豈不是拿我等性命在開玩笑?」先前在三里長街被韓貂寺一句話懟的啞口無言的北狄世子又再次發表了心中所想。
「就是。蘇唐和北狄世子所言不無道理。」
「我們可以去救助或者疏散受困於大水的南姜百姓,但蘇神官也不能愚弄我等,擺明挖著坑讓我等心甘情願鑽進去。」
「誰知道這是不是你們南姜所布之局,故意借孫先生的名義引我們入局,行包藏禍心之事?」
「防人之心不可無。蘇神官不說清楚,我們是不會平白無故被當做箭靶驅使的。」
蘇寒山平靜的目光在蘇解語身上逗留了許久,然後沒有任何神情波瀾,從這些人身上一一掃過。
他本以為藉助上虞之威和大師兄之名,可以震懾住這些本就一團散沙各懷鬼胎的傢伙,為己所用。但沒想到還是低估了這群人。
南姜周圍十數個諸侯國,有敵有友,這些人中,真心想幫助受困於大水的黎民百姓的,無論敵友,恐怕寥寥無幾。
這就是人心。
上位者的人心。
五月桃聽不下去這些『污言穢語』,反駁說道:「你們都是諸侯國世子公主,為何如此冷血?現在受災受困的,可都是無辜的蒼生百姓啊。」
蘇解語冷笑說道:「這位姑娘所言差矣,非是我等冷血無情,只是大家各為其主,立場本就不同,蒼生百姓也得分是誰家的蒼生百姓。就拿師藍世子來說,燭余和南姜兩國乃是世仇之國,糾纏數百年,兩國之間多少年來征戰死傷的百姓何止百萬。你覺得師藍世子會不計前嫌,背叛拋棄自己國家的子民,去拯救南姜的百姓嗎?」
許多目光齊齊望向師藍橋。
人群里師藍橋瞪了蘇解語一眼,心想我又沒說話,你拉扯我作甚?
當然身為燭余世子,他不會在這種時候選擇沉默隱忍。畢竟茲事體大,南姜與燭余本是世仇之國,此時形勢,他若不反駁或者辯解幾句,說不準接下來就有人懷疑南姜水患是燭余的手筆了。
這些人各自一副嘴臉,看似外表光鮮,實則陰險的很。
有了先前在風波莊和蘇寒山、蘇解語等人打交道的經驗,師藍橋這次寵辱不驚,並且寸步不讓,也有咄咄逼人之勢,說道:「蘇世兄如此抗拒,是不是因為令母妃無故慘死風波莊,至今兇手不明,因而對蘇神官或者南姜恨之入骨?」
師藍橋語不驚人死不休,一石激起千層浪。
蘇唐妃子死在風波莊的消息原本並沒有傳揚開,《風物誌》也好,蘇寒山在京河府繩之以法大司命也罷,都省略了這無關緊要的部分。
因此營帳里許多人都不曾聽過這個消息,一時間覺得既驚訝,又有趣。看來事情並不像表面那麼簡單……
而儒士陸昭則是另一副心情,對於師藍橋此時的表現,他露出刮目相看的神色。
因為師藍橋不僅用一句話巧妙化解了自己的危機,同時又以牙還牙,點出蘇唐妃子橫死風波莊的事跡,隱隱將矛頭指向南姜蘇寒山,這一石二鳥的手段,不可謂不高明。真正到了青出於藍勝於藍的地步。
隨著師藍橋曝出驚人之語,營帳里便開始亂作一團,都是竊竊私語,噁心嘴臉。就是聰慧如蘇寒山,此時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制止這些魑魅魍魎。
於是他只能向大師兄求助。
五月桃也滿臉急切之色,望向一直沉默不語的大師兄,「大師兄,你快說句話吧。」
似乎這會兒,所有人都忘記了營帳之內還有孫厭生的存在。
隨著五月桃一聲『大師兄』的呼喚,營帳里瞬時間安靜下來,一百多道目光同時望向孫厭生……哦不對,是同時尋找孫厭生。
孫厭生呢?
那些目光找了好一會兒,才從人群最後方看到了那道不知何時被擠了出去的白袍身影。
孫厭生正在出神想一件事。
他在想到底是誰、什麼時候把自己擠出來的?剛才明明站在山河形貌圖前的呀?
他的目光從眾人身上一掃而過,最後確認了北狄世子那張臉,心想「原來是這個傢伙趁我不注意把我擠出去的。」
於是在一百多道好奇的目光下,孫厭生走到北狄世子面前,真誠的問道,「你是不是有些害怕?要真是這樣的話,你就別去了。」
北狄世子眨了眨眼,有點兒茫然。
他看孫厭生神色真誠無比,語氣平靜柔和,眼裡更沒有韓貂寺那樣的寒光和殺意,不由泛起了嘀咕。
孫先生這話是什麼意思?
他生氣了嗎?
可不能直接開罪他呀!
可他到底是讓我去,還是不讓我去呢?
他抓著腦袋,百思不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