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賤買良田,花園堤決口!(第二更求追讀!)
林長青像是拎小雞似的,拎著縣丞,和湯鳳梅一起,迅速來到了縣城外的一座破舊的土地廟裡。
他鬆開手,故意變了聲音,問道,「你剛才和應厚說的強行收購平民田地的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縣丞此時已經明白,自己是遇到強人了。
他不過是一個文官,一階實力,一路上他拼命掙扎,也掙扎不脫,此時已經放棄了逃跑的想法了。
他看了眼林長青,冷聲道,「你問這個幹什麼?」
啪!
林長青直接一巴掌扇了上去,將縣丞的臉都扇歪了。
「不回答我的問題,反而反問我?給你臉了?」
林長青冷聲道,「老老實實回答我的問題,不然的話,我會讓你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唰!
他拔出腰間長刀,抵住了縣丞的脖子。
縣丞感受到脖子上的冰涼,瞬間慫了,連忙求饒,「好漢饒命!好漢饒命!我說,我全都說!此事和我沒什麼關係,是知縣應厚讓我去辦的,最開始是要百姓們今年別種稻穀了,改種桑樹,但是百姓們都不照辦,後來上面改了命令,說是要買平民的田地,改種桑樹,養蠶繅絲。」
林長青皺眉道,「田地是百姓的根基,他們怎麼可能賣田?」
縣丞連忙說道,「誰說不是呢?可是知縣大人非讓我去做,我也沒辦法。」
林長青問道,「應厚沒說為什麼讓你這樣做?」
應厚答道,「這倒是說了,他說上面給江南行省各地都派發了上交布匹的任務,清河縣等地方不僅要上交布匹,還要有大量田地桑蠶繅絲,因此知縣大人不得不收購百姓的田地。」
林長青繼續問道,「收田地的錢從何而來?」
應厚答道,「一部分是上面給的,一部分是知縣大人從縣庫挪用的,不過最大的一部分是鄉紳們捐的。」
林長青詫異道,「那些一毛不拔的鄉紳們會捐錢?」
應厚點頭道,「不僅捐,而且還捐的很賣力,因為收了田地後,會按照捐錢多寡,分給他們的。」
「原來如此,我就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百姓的錢三七分成,豪紳的錢如數奉還。」
林長青冷笑一聲,說道,「讓百姓們不種稻穀,改種桑樹,百姓們自然不會幹,畢竟種了稻穀至少還能收穫糧食,可種了桑樹,一兩年內都沒有糧食可收,他們吃什麼?」
「至於賣出田地?百姓們自然不會幹!他們的田地,是大夏太祖以及先帝們分給他們的,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怎麼可能會賣?今年賣了,他們能吃飽了,可是明年怎麼辦?後年怎麼辦?日子還過不過了?」
縣丞連忙解釋道,「知縣大人已經給出了解決方案,他們可以進城給大戶人家做工,給織造坊等工坊打工啊,照樣能過得不錯。」
啪!
林長青朝著縣丞的臉上又來了一巴掌,「說的都是屁話!先不說城鎮裡有沒有那麼多工作崗位,就算有,可給人做工,看人臉色,受人欺壓,哪有自己種地存糧好?更何況,那些大戶給的工錢,還不一定夠工人吃用的!」
「假如你是尋常百姓,你本來家中有地,夠吃夠喝,現在突然把你的地買了,讓你去給人做工,你干不干?說實話!」
縣丞想了想,搖了搖頭。
「那不就得了?」
林長青問道,「你們買地的價格是多少?」
縣丞答道,「按照田地的好壞,下等田三十兩一畝,中等田六十兩一畝,上等田一百兩一畝,不過由於長平鎮、烏雲鎮等幾個鎮子的很多田地都被洪水淹了,所以價格降為下等田十五兩一畝,中等田三十兩一畝,上等田五十兩一畝。」
林長青回憶起之前的記憶,眼中閃爍著寒芒,「雖然哪些地方的田地被淹了,但現在距離發洪水的時間已經過去快兩個月了,水患早就沒了,田地和平常的田地沒有任何不同,你們卻只給一半的價格?為什麼?!」
湯鳳梅接過話茬,說道,「那些地方的百姓,很多因為水災流離失所,家中儲糧被大水沖的一乾二淨,迫於生計,只能賤賣田地,換糧充飢,可是據我所知,這幾個鎮子的糧食,價格也比之前高了很多。」
林長青迅速回憶之前的記憶,很快發現湯鳳梅所言非虛。
長平鎮的糧食,價格確實比之前貴了快一倍了!
只是因為他不缺錢,後來家中事務都由雲憐月管著,所以他才沒有意識到這裡面的信息。
前身的記憶里,發生水災後,官府確實發放了賑災糧,但數量極少,裡面甚至有一半都是麩子,是糠!
那是給畜生吃的東西!
可是官府卻發給了災民!
現在想來,官府當時根本就沒把災民當人看!
林長青心中暗忖:前身的父母親人,都是被那場大洪水淹死的,前身倖免於難,但也被采芳樓的錢富貴等人折磨死了。
前身進入捕班衙門之前,吃的就是官府發的所謂賑災糧,大半都是麥麩,就是糠!
那種味同嚼蠟難以下咽的感覺,至今還迴蕩在林長青的記憶中。
這時,湯鳳梅說道,「據我所知,兩個月前決口的那個堤壩,叫花園堤,是永江的一條支流所在,今年年初,應厚從朝廷那裡申請下來了一筆修堤款,用作補修花園堤所用,但是二月份的時候,花園堤卻決口了。」
林長青立刻說道,「應厚貪墨了那筆修堤款?」
湯鳳梅搖了搖頭,「這倒沒有,花園堤決口後,我和聶辰一起奉命調查了此事,我們也懷疑應厚貪墨了修堤款,但是經過我們的審訊,應厚沒有貪墨那筆錢,確實用來修堤了。」
「不過這也正常,欽天監雲清泉博士今年年初指出,今年江南行省地區會有較大降雨,也正因為欽天監的預測,所以朝廷才會給江南各地撥修堤款。」
「一旦決堤,出現災民還算好的,若是鬧的民變了,那就事大了,搞不好應厚的烏紗帽都要被摘掉,他不太可能在這種事情上亂搞。」
林長青疑惑道,「那為什麼花園堤還是決口了?」
他鬆開手,故意變了聲音,問道,「你剛才和應厚說的強行收購平民田地的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縣丞此時已經明白,自己是遇到強人了。
他不過是一個文官,一階實力,一路上他拼命掙扎,也掙扎不脫,此時已經放棄了逃跑的想法了。
他看了眼林長青,冷聲道,「你問這個幹什麼?」
啪!
林長青直接一巴掌扇了上去,將縣丞的臉都扇歪了。
「不回答我的問題,反而反問我?給你臉了?」
林長青冷聲道,「老老實實回答我的問題,不然的話,我會讓你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唰!
他拔出腰間長刀,抵住了縣丞的脖子。
縣丞感受到脖子上的冰涼,瞬間慫了,連忙求饒,「好漢饒命!好漢饒命!我說,我全都說!此事和我沒什麼關係,是知縣應厚讓我去辦的,最開始是要百姓們今年別種稻穀了,改種桑樹,但是百姓們都不照辦,後來上面改了命令,說是要買平民的田地,改種桑樹,養蠶繅絲。」
林長青皺眉道,「田地是百姓的根基,他們怎麼可能賣田?」
縣丞連忙說道,「誰說不是呢?可是知縣大人非讓我去做,我也沒辦法。」
林長青問道,「應厚沒說為什麼讓你這樣做?」
應厚答道,「這倒是說了,他說上面給江南行省各地都派發了上交布匹的任務,清河縣等地方不僅要上交布匹,還要有大量田地桑蠶繅絲,因此知縣大人不得不收購百姓的田地。」
林長青繼續問道,「收田地的錢從何而來?」
應厚答道,「一部分是上面給的,一部分是知縣大人從縣庫挪用的,不過最大的一部分是鄉紳們捐的。」
林長青詫異道,「那些一毛不拔的鄉紳們會捐錢?」
應厚點頭道,「不僅捐,而且還捐的很賣力,因為收了田地後,會按照捐錢多寡,分給他們的。」
「原來如此,我就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百姓的錢三七分成,豪紳的錢如數奉還。」
林長青冷笑一聲,說道,「讓百姓們不種稻穀,改種桑樹,百姓們自然不會幹,畢竟種了稻穀至少還能收穫糧食,可種了桑樹,一兩年內都沒有糧食可收,他們吃什麼?」
「至於賣出田地?百姓們自然不會幹!他們的田地,是大夏太祖以及先帝們分給他們的,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怎麼可能會賣?今年賣了,他們能吃飽了,可是明年怎麼辦?後年怎麼辦?日子還過不過了?」
縣丞連忙解釋道,「知縣大人已經給出了解決方案,他們可以進城給大戶人家做工,給織造坊等工坊打工啊,照樣能過得不錯。」
啪!
林長青朝著縣丞的臉上又來了一巴掌,「說的都是屁話!先不說城鎮裡有沒有那麼多工作崗位,就算有,可給人做工,看人臉色,受人欺壓,哪有自己種地存糧好?更何況,那些大戶給的工錢,還不一定夠工人吃用的!」
「假如你是尋常百姓,你本來家中有地,夠吃夠喝,現在突然把你的地買了,讓你去給人做工,你干不干?說實話!」
縣丞想了想,搖了搖頭。
「那不就得了?」
林長青問道,「你們買地的價格是多少?」
縣丞答道,「按照田地的好壞,下等田三十兩一畝,中等田六十兩一畝,上等田一百兩一畝,不過由於長平鎮、烏雲鎮等幾個鎮子的很多田地都被洪水淹了,所以價格降為下等田十五兩一畝,中等田三十兩一畝,上等田五十兩一畝。」
林長青回憶起之前的記憶,眼中閃爍著寒芒,「雖然哪些地方的田地被淹了,但現在距離發洪水的時間已經過去快兩個月了,水患早就沒了,田地和平常的田地沒有任何不同,你們卻只給一半的價格?為什麼?!」
湯鳳梅接過話茬,說道,「那些地方的百姓,很多因為水災流離失所,家中儲糧被大水沖的一乾二淨,迫於生計,只能賤賣田地,換糧充飢,可是據我所知,這幾個鎮子的糧食,價格也比之前高了很多。」
林長青迅速回憶之前的記憶,很快發現湯鳳梅所言非虛。
長平鎮的糧食,價格確實比之前貴了快一倍了!
只是因為他不缺錢,後來家中事務都由雲憐月管著,所以他才沒有意識到這裡面的信息。
前身的記憶里,發生水災後,官府確實發放了賑災糧,但數量極少,裡面甚至有一半都是麩子,是糠!
那是給畜生吃的東西!
可是官府卻發給了災民!
現在想來,官府當時根本就沒把災民當人看!
林長青心中暗忖:前身的父母親人,都是被那場大洪水淹死的,前身倖免於難,但也被采芳樓的錢富貴等人折磨死了。
前身進入捕班衙門之前,吃的就是官府發的所謂賑災糧,大半都是麥麩,就是糠!
那種味同嚼蠟難以下咽的感覺,至今還迴蕩在林長青的記憶中。
這時,湯鳳梅說道,「據我所知,兩個月前決口的那個堤壩,叫花園堤,是永江的一條支流所在,今年年初,應厚從朝廷那裡申請下來了一筆修堤款,用作補修花園堤所用,但是二月份的時候,花園堤卻決口了。」
林長青立刻說道,「應厚貪墨了那筆修堤款?」
湯鳳梅搖了搖頭,「這倒沒有,花園堤決口後,我和聶辰一起奉命調查了此事,我們也懷疑應厚貪墨了修堤款,但是經過我們的審訊,應厚沒有貪墨那筆錢,確實用來修堤了。」
「不過這也正常,欽天監雲清泉博士今年年初指出,今年江南行省地區會有較大降雨,也正因為欽天監的預測,所以朝廷才會給江南各地撥修堤款。」
「一旦決堤,出現災民還算好的,若是鬧的民變了,那就事大了,搞不好應厚的烏紗帽都要被摘掉,他不太可能在這種事情上亂搞。」
林長青疑惑道,「那為什麼花園堤還是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