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長留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離曲水不遠的一個村子,這裡房子舊舊的,原本一群老漢老太住著,也沒多少生活氣。

  舊舊的神廟缺少打理,一道變幻著的,顯得虛幻的虛影飄在上頭,他是長留,他還沒死。

  這幾日夜裡都無強橫邪祟來襲,甚至整體壓力還比不上從前,他都能夠應對。

  具體是曲水裡發生了其他變故,還是大荒大發神威,他並不清楚。

  原本他在滅亡邊緣有兩個危機,一是上述,另一則是原本的村民們因為走上歧路,或拐或買,獻祭活人,結果遭那些祭品給復仇了。

  這導致他失去了香火來源,沒了根基。

  但,這也發生了變化。

  他「目光」幽幽地看著村子院內,有人影活動。

  那不是定遠鎮遷來救命的,而是那些祭品。

  他們並沒有走,或者說沒有全走……

  煙兒現在穿在身上的已經不是當初那套粉綠衣裙了,而是髒髒舊舊的襖子,她臉上的妝粉也早就洗淨了,此時露出真容,骨相姣好,但臉色偏黃還帶著點斑,遠沒之前亮眼,不過神情臉色卻也是天差地別。

  此時的煙兒嘴角帶著淡淡的笑,與從前浮誇不同,現在這是發自內心的,明明也沒想著什麼,但就是帶著笑,

  現在這老漢村已經被他們「鳩占鵲巢」了。

  他們幹的是土匪行徑,但卻毫無心理負擔。

  這群人是如何欺負他們的,他們一點都不會忘記,且不提有的是被拐來的,就算是被買的,那就該被他們如牲畜一般餵給邪祟?

  而且,他們從落到老漢村手上,受過的虐待與折磨遠不止於此。

  邪祟沒了,他們人多勢眾,老漢村那些人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復仇的火蓋住了他們殺人的恐懼。

  再之後,他們又在老漢村翻找出了藏著的錢財。

  由於來歷跟腳各不相同,因此出路去留便有了不同。

  有的人拿了錢走了,或許還有值得團聚的家人,或許是擔心報復,或許是對這裡有陰影,也或許是害怕邪祟而想到城裡。

  然而留下來的也不少,其中就有煙兒等幾位原本青樓女子。

  她們都是無處可去的人。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總共留下來十五人。

  然而就這樣「鳩占鵲巢」不是長久之計,好在裡面有能人,帶上錢財去了鎮上,一頓疏通,加之老漢村人已死,竟真讓他們入了長留村戶籍。

  另外,由於領頭的遲遲沒回去,也沒有消息,從前老漢村的搬到城裡的人回過村來看情況,來鬧,但沒鬧出結果,反倒差點被群情激奮的「土匪」們給打死。

  之後,就沒人來了,由於失了領頭人,又失了邪祟相助的他們,站不穩跟腳,得罪的仇家又多,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搖搖欲墜。

  總之,雖有波折,雖花了些錢財,但意義也是重大的——他們有了家。

  不過由於規矩限制,不讓女人分田地屋基,所以現在都掛在幾個男人名下的。

  但他們許諾,將來若是女人嫁走會給其他補償,或是有了兒娃,定轉讓回去。

  雖然有隱患、不公平,但也是權宜之計了,煙兒現在很滿足。

  這是第一次,她有了自己的「家」。

  不是小時候那冰冷噩夢般的屋,不是那終日只能透窗看巷的小小的樓。

  雖然這裡很爛,聽不到城裡的喧鬧,看不到城裡的燈火繁華,這裡要自己耕種,要自己洗衣做飯,但她很喜歡。

  現在她有自己的一座小小的屋子,她還養了一個女娃。

  那日跪在她身旁的、也是同在樓里被買下的女娃。

  說是「養」,其實更像是互相依靠。

  煙兒直起腰,抹了把臉,手上帶著些灰,弄得臉也沾了灰,她很喜歡。

  「棗兒,把簸箕拿出來給我。」

  很快,一個十歲左右女娃跑了出來,身子瘦小,頭髮乾枯,臉色蠟黃,現在看著卻很精神。

  「煙兒姐,給。」

  被喚做棗兒的女娃將簸箕遞給煙兒,也同她一起干起了活,手腳很是麻利。

  她原本不叫棗兒,叫牛招娣,但因為喜歡吃棗,便被煙兒姐改了現在這個名字。


  至於還姓不姓牛,煙兒姐讓她自己慢慢想。

  她原本想跟著這位好姐姐一起姓,但煙兒姐卻記不得自己姓什麼了。

  棗兒無家可歸,她爹娘都已經過世了,在記憶里,她爹娘對她並不好,辱罵拳打腳踢是常有的。

  她有時也恨自己不是男娃,是賠錢貨,拖累爹娘。

  爹娘死後,她還有阿婆,阿婆過得苦但對她很好,後來阿婆死了。

  她到了大伯家。

  她勤幹活,不敢吃多,大伯沒打她,只是罵她,她以為可以在大伯家長大了。

  然後她被賣了,她那時知道了不打她是因為打了她就不好賣了。

  於是,她好像不是賠錢貨了,不過這個錢沒到爹娘手裡,沒能燒給阿婆,大伯也養了她一陣,給他也行。

  她進了城,雖不是第一次進城了,但卻是第一次到那花花綠綠的樓里去,在那裡吃的比之前都好。

  那裡的婆婆很兇,那裡學的東西很怪。

  她知道了那裡是幹什麼的,她不喜歡那裡,但那裡能給她飯吃。

  在那樓里,她也沒待久,又被買走了,婆婆說她運氣好,要去富人家過好日子了。

  但她卻被關了起來,被鞭子打,被送到了這兒,又被鞭子打,然後就要被送給邪祟吃。

  但是,有一個紅嫁衣神仙,來救了他們。

  她,棗兒,也有家了。

  ……

  時至中午,留在長留村的新長留村人都聚到了院子裡。

  有人從鎮上回來,帶上了買回來的供品。

  他們齊齊整整,獻上供品,跪在長留神廟前,虔心敬拜。

  這是一群各異的人,留下的原因不同,曾經經歷的苦難也各不同,現在相聚在了一起,成了同村人,組成了新的長留村。

  拜完之後,村民們沒有散去,供品也還留下了一半。

  他們齊齊到了院子南邊邊緣,那個方向對著曲水河。

  他們又齊齊將供品擺好,心懷敬畏與感激地跪拜了下去。

  對著曲水河,不是拜河神,而是拜那夜的那席紅嫁衣。

  在他們眼中,那就是神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