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上交,後事 【求追讀】
來到永康醫館前,陳安發現大門緊閉。
但旁邊的小門卻微微開著,透出一絲光亮。
邁步走了進去,一位醫館護衛立刻迎了上來。
護衛面露疑惑,問道:「陳安藥師,今日不是休沐了,而且如今天色已經晚了,過來醫館是有什麼事情嗎?」
陳安神色凝重,直言不諱地說道:「我有急事要見劉管事,我老師已經成功研製出了藥方。」
聽到這話,醫館護衛眼中閃過一絲欣喜,連忙說道:「陳安藥師,請隨我來,我這就帶您去白雲武館的藥師研究臨時聚集點。」
說著,他轉身引路,帶著陳安匆匆離開了醫館。
兩人穿過十幾條幽靜的街道,終於來到了一處戒備森嚴的大別院前。
別院四周高牆聳立,院門口站著幾名身材魁梧的守衛,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
每一個守衛,都是古銅色的皮膜。
也就是說,最低也是煉皮如鐵的存在。
顯然,對於這件事情,清河縣城的高層,極其的重視。
醫館護衛與門口的守衛簡短交涉後,順利地引領著陳安進入了大別院。
他們穿過幾道迴廊,來到了一間稍顯隱蔽的小房間前。
此事,劉青銘正在其中端坐,黑眼睛都熬出來了。
顯然,上面的人,給了他很大的壓力。
這也正常,永康醫館是他負責的產業。
城中出現這樣的事情,一日不研究出解決方案,則壓力會日漸增強。
不過劉青銘有這種的壓力,其他三大醫館的負責人也有。
當看到醫館的護衛陪同陳安到來時,劉青銘的眉頭微皺,臉上露出了幾分不解之色。
然而,陳安卻毫不遲疑地迅速走上前來。
將關於吳林研究出解毒藥方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述說出來。
不過只提到了吳林以身試藥,最終因此提前離世。
對於其他的事情,卻是守口如瓶,沒有透露半個字。
聽到陳安的解釋,劉青銘面色凝重。
思考再三後,鄭重的說道:「陳安,吳林藥師大義,此事我一定會上報上去。」
「醫館方面必定大肆宣傳吳林藥師的事跡,清河縣城的百姓,必然會銘記於心。」
作為永康醫館的劉家人,他什麼事情沒見過。
陳安沒有一來到這裡,就直接拿出藥方。
只能說明,有所求。
從他的話語裡,通篇都是描述吳林。
自然求得是吳林身後的名聲。
這事情經過他判斷,問題不大,自然給出承諾。
聞言,陳安默默地點了點頭。
然後從懷中取出了裝有解藥的瓶子和一張藥方,遞給了劉青銘。
「劉管事,這些東西就拜託您了。」
「至於老師的後事,我還得儘快找人安排妥當,為他尋找一塊風水寶地,讓他得以安息。」
劉青銘接過瓶子和藥方,沉聲說道:「陳安,吳林藥師的後事,我會來安排。」
「這事情你本身就不熟,很多方方面面的習俗,你考慮不到。」
「這樣吧,你先回去為吳林藥師守夜,等會就有人過去。」
陳安面露感激,道謝一聲:「那就勞煩劉管事了,我就先告辭了。」
說完,他便轉身離開了藥師研究臨時聚集點,匆匆趕回了三號宅子。
不一會兒,便有人陸陸續續地趕來。
他們按照清河縣城的喪事傳統,開始有條不紊地布置起來。
陳安作為吳林唯一的弟子,自然是身披麻衣,頭戴孝帽,盡顯哀思。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陳安將吳林的藥方上交之後。
清河縣城的資深藥師們,便連夜進行了測試。
那些原本昏迷不醒的人,服用過解藥之後,紛紛甦醒過來。
整個清河縣城的局勢,瞬間得到了緩解。
但是,白雲武館的館主,卻中毒過久死了。
不過這只是清河縣城的各大勢力,才會關注的事情。
街頭巷尾,紛紛議論的是吳林,言語間儘是感激和敬佩。
三天之後。
吳林的出殯之日,終於來臨。
這一日,劉家的家主劉霖,以及縣令周束。
均親臨現場,為吳林敬上一炷香。
縣令周束,身材頎長,面容清癯,一襲青衣襯托出他的文人氣質。
眉宇間透露出沉穩,而嘴角則掛著淡淡的笑意,仿佛能包容世間的悲歡離合。
他緩步走到靈前,莊重地上了香。
然後走到陳安面前,溫言說道:「陳安,吳林藥師的事跡,我會命人詳細記入縣誌,讓其他流芳百世。」
吳林以身試藥,加速了自身的死亡,卻將一場大危機化解。
這事情,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屬於極具正面的事情。
作為縣令的周束,自然要做些表態。
陳安聞言,謝道:「多謝周縣令。」
周束點頭微笑,轉身離去。
那從容不迫的背影,似乎盡顯文人風骨。
隨後,劉霖家主也上前慰問陳安,沉聲道:「陳安,接下來的兩個月,你可以繼續休沐,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
「你的月錢,我會吩咐下去,一分不少地發給你。」
頓了頓,劉霖繼續說道:「由於吳林藥師的大義,醫館方面也會宣揚他的事跡。」
「他的藥方,解除了清河縣城的一場大危機,但他本人已經逝去,而你作為他的唯一弟子,後續醫館會獎賞你三千兩銀票。」
因為吳林的事跡,在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
永康醫館和劉家,在整個縣城的風評,都會處於一個極好的情況。
此長彼消,其他三大世家就會暫時處於下風。
聞言,陳安點了點頭,謝道:「多謝劉家主。」
劉霖滿意地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至於其他三大世家的家主,自然不會到場。
吳林說到底終究不是他們的人,不可能和劉霖一樣重視。
但由於吳林的貢獻,還是派了代表。
時辰一到,起棺出宅的時刻終於來臨。
棺木被四位抬棺人抬出宅子,準備踏上最後一段旅程。
達善巷附近,早已聚集了密密麻麻的百姓。
都是自發地來到這裡,默默地等待著,只為送吳林最後一程。
送葬的隊伍沿著預先定好的路線,緩緩前行。
陳安作為吳林的唯一弟子,緊跟在棺木的旁邊,步履沉重。
送葬隊伍最終來到了城外的一座幽靜的小山上。
這裡風景秀麗,環境清幽,是一處風水寶地。
來到這裡,棺木緩緩降入預先挖好的墓穴之中。
陳安站在一旁,目光緊緊地跟隨著棺木的下落。
隨後泥土漸漸覆蓋棺木,直到最後一絲光亮也被隔絕。
一塊的石碑被豎立在墳前,上面刻著吳林的名字和生平事跡,字跡工整而有力。
隨著時間的流逝,送葬的隊伍漸漸散去,只留下陳安孤獨地站在墳前。
但旁邊的小門卻微微開著,透出一絲光亮。
邁步走了進去,一位醫館護衛立刻迎了上來。
護衛面露疑惑,問道:「陳安藥師,今日不是休沐了,而且如今天色已經晚了,過來醫館是有什麼事情嗎?」
陳安神色凝重,直言不諱地說道:「我有急事要見劉管事,我老師已經成功研製出了藥方。」
聽到這話,醫館護衛眼中閃過一絲欣喜,連忙說道:「陳安藥師,請隨我來,我這就帶您去白雲武館的藥師研究臨時聚集點。」
說著,他轉身引路,帶著陳安匆匆離開了醫館。
兩人穿過十幾條幽靜的街道,終於來到了一處戒備森嚴的大別院前。
別院四周高牆聳立,院門口站著幾名身材魁梧的守衛,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
每一個守衛,都是古銅色的皮膜。
也就是說,最低也是煉皮如鐵的存在。
顯然,對於這件事情,清河縣城的高層,極其的重視。
醫館護衛與門口的守衛簡短交涉後,順利地引領著陳安進入了大別院。
他們穿過幾道迴廊,來到了一間稍顯隱蔽的小房間前。
此事,劉青銘正在其中端坐,黑眼睛都熬出來了。
顯然,上面的人,給了他很大的壓力。
這也正常,永康醫館是他負責的產業。
城中出現這樣的事情,一日不研究出解決方案,則壓力會日漸增強。
不過劉青銘有這種的壓力,其他三大醫館的負責人也有。
當看到醫館的護衛陪同陳安到來時,劉青銘的眉頭微皺,臉上露出了幾分不解之色。
然而,陳安卻毫不遲疑地迅速走上前來。
將關於吳林研究出解毒藥方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述說出來。
不過只提到了吳林以身試藥,最終因此提前離世。
對於其他的事情,卻是守口如瓶,沒有透露半個字。
聽到陳安的解釋,劉青銘面色凝重。
思考再三後,鄭重的說道:「陳安,吳林藥師大義,此事我一定會上報上去。」
「醫館方面必定大肆宣傳吳林藥師的事跡,清河縣城的百姓,必然會銘記於心。」
作為永康醫館的劉家人,他什麼事情沒見過。
陳安沒有一來到這裡,就直接拿出藥方。
只能說明,有所求。
從他的話語裡,通篇都是描述吳林。
自然求得是吳林身後的名聲。
這事情經過他判斷,問題不大,自然給出承諾。
聞言,陳安默默地點了點頭。
然後從懷中取出了裝有解藥的瓶子和一張藥方,遞給了劉青銘。
「劉管事,這些東西就拜託您了。」
「至於老師的後事,我還得儘快找人安排妥當,為他尋找一塊風水寶地,讓他得以安息。」
劉青銘接過瓶子和藥方,沉聲說道:「陳安,吳林藥師的後事,我會來安排。」
「這事情你本身就不熟,很多方方面面的習俗,你考慮不到。」
「這樣吧,你先回去為吳林藥師守夜,等會就有人過去。」
陳安面露感激,道謝一聲:「那就勞煩劉管事了,我就先告辭了。」
說完,他便轉身離開了藥師研究臨時聚集點,匆匆趕回了三號宅子。
不一會兒,便有人陸陸續續地趕來。
他們按照清河縣城的喪事傳統,開始有條不紊地布置起來。
陳安作為吳林唯一的弟子,自然是身披麻衣,頭戴孝帽,盡顯哀思。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陳安將吳林的藥方上交之後。
清河縣城的資深藥師們,便連夜進行了測試。
那些原本昏迷不醒的人,服用過解藥之後,紛紛甦醒過來。
整個清河縣城的局勢,瞬間得到了緩解。
但是,白雲武館的館主,卻中毒過久死了。
不過這只是清河縣城的各大勢力,才會關注的事情。
街頭巷尾,紛紛議論的是吳林,言語間儘是感激和敬佩。
三天之後。
吳林的出殯之日,終於來臨。
這一日,劉家的家主劉霖,以及縣令周束。
均親臨現場,為吳林敬上一炷香。
縣令周束,身材頎長,面容清癯,一襲青衣襯托出他的文人氣質。
眉宇間透露出沉穩,而嘴角則掛著淡淡的笑意,仿佛能包容世間的悲歡離合。
他緩步走到靈前,莊重地上了香。
然後走到陳安面前,溫言說道:「陳安,吳林藥師的事跡,我會命人詳細記入縣誌,讓其他流芳百世。」
吳林以身試藥,加速了自身的死亡,卻將一場大危機化解。
這事情,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屬於極具正面的事情。
作為縣令的周束,自然要做些表態。
陳安聞言,謝道:「多謝周縣令。」
周束點頭微笑,轉身離去。
那從容不迫的背影,似乎盡顯文人風骨。
隨後,劉霖家主也上前慰問陳安,沉聲道:「陳安,接下來的兩個月,你可以繼續休沐,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
「你的月錢,我會吩咐下去,一分不少地發給你。」
頓了頓,劉霖繼續說道:「由於吳林藥師的大義,醫館方面也會宣揚他的事跡。」
「他的藥方,解除了清河縣城的一場大危機,但他本人已經逝去,而你作為他的唯一弟子,後續醫館會獎賞你三千兩銀票。」
因為吳林的事跡,在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
永康醫館和劉家,在整個縣城的風評,都會處於一個極好的情況。
此長彼消,其他三大世家就會暫時處於下風。
聞言,陳安點了點頭,謝道:「多謝劉家主。」
劉霖滿意地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至於其他三大世家的家主,自然不會到場。
吳林說到底終究不是他們的人,不可能和劉霖一樣重視。
但由於吳林的貢獻,還是派了代表。
時辰一到,起棺出宅的時刻終於來臨。
棺木被四位抬棺人抬出宅子,準備踏上最後一段旅程。
達善巷附近,早已聚集了密密麻麻的百姓。
都是自發地來到這裡,默默地等待著,只為送吳林最後一程。
送葬的隊伍沿著預先定好的路線,緩緩前行。
陳安作為吳林的唯一弟子,緊跟在棺木的旁邊,步履沉重。
送葬隊伍最終來到了城外的一座幽靜的小山上。
這裡風景秀麗,環境清幽,是一處風水寶地。
來到這裡,棺木緩緩降入預先挖好的墓穴之中。
陳安站在一旁,目光緊緊地跟隨著棺木的下落。
隨後泥土漸漸覆蓋棺木,直到最後一絲光亮也被隔絕。
一塊的石碑被豎立在墳前,上面刻著吳林的名字和生平事跡,字跡工整而有力。
隨著時間的流逝,送葬的隊伍漸漸散去,只留下陳安孤獨地站在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