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二百五
「誰找你?」
沈衡不敢相信有人竟會不來找自己,反而去找阿豕買寒衣,這得有多想不開啊?
「是秦家小郎秦翊。」阿豕一臉促狹道:「他還讓我不要告訴你們。」
沈衡與妹妹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出算計。
「行啊,他出多少錢一件?想買多少?」有錢不賺王八蛋,沈昭才不在乎買東西的人是否為秦翊呢。
阿豕小聲道:「他說買五件,每件出二百錢,因為今日有鄉鄰在集市花二百錢買了一件,還說讓我不要透露是他購買的寒衣,之後給我一百錢封口費。」
沈衡忽地笑一聲,低聲對妹妹道:「阿昭,你說那秦翊是真愚蠢還是假聰明?」
沈昭想了想,說:「他這叫自以為是。」
她當然知道秦翊此舉的用意。
他在試探自己對他的態度。
如果自己將寒衣賣給他,就表示她余情未了;若是不賣,則兩人沒有轉圜餘地。
另有一種可能,則秦翊想揣摩沈家的經營模式,自己去掙前程。
因為這輩子沒了沈家給他出錢出力,以秦家那點家底,根本不足以為他謀個前途。
即便他有前世做官的經驗,但這裡是西北邊疆,遍地都是流放過來的世家子與大儒,他一個無依無靠的窮光蛋,指望在這些人裡頭展露頭角,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那咱們賣棉衣給他麼?」沈衡一臉興奮地問。
沈昭:「賣啊,為啥不賣?只不過棉衣的價格為二百五,少一錢都不行!」
沈衡笑開,轉頭對阿豕說:「你去跟他說,咱們寒衣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多少要掙點腳力錢,二百五一件不二價,他愛買不買!」
阿豕狂點頭:「好!我這就去告訴他!」說著飛奔出去。
不一會兒,阿豕又回來,悄悄道:「秦翊已經答應了,他問什麼時候可以拿到棉衣?」
沈昭想了想:「過些日子吧,等我爹回來再說。」
現在老爹回亭驛都要帶兩個包袱皮,回來時便會裝滿東西帶回家,只有那時自己才可以往外拿大批棉衣。
「哦。」阿豕又問:「那明早要我過來幫忙做豆腐嗎?」
沈昭:「咱們今晚就要做,等明日卯時,你們就用手推車推去望沙鄉售賣。」
效谷縣有四個鄉五個軍屯,分別是西鄉、魚離鄉、安樂鄉、望沙鄉;五個軍屯則是戍軍的種田駐紮之地,位置在疏勒河南岸與魚澤障一帶。
戍軍屯田與四鄉之間有個大集市,屬望沙鄉集市,離效谷縣城僅十幾里,每月初一與十五都有大集會,連居住在縣裡的官吏軍民都會過來買東西。
而明日就是十月初一,望沙鄉的大集,自家做的豆腐在那裡肯定好賣。
「那好,我回家搬一石豆子過來,吃過暮食再來推磨。」阿豕知道做豆腐前先要泡豆,等豆子泡漲才能磨豆漿。
沈昭:「不用你家豆子,菽豆由我家出,等掙到錢刨去豆子與秘制材料的本錢就行。」
自家現在別的沒有,黃豆可多了,回頭去集市售賣,大多數人們也會用豆子以物換物,所以根本不需要阿豕與堂哥家出菽豆。
阿豕暫時還不明白這些,只知道點頭應允:「行!就按照阿昭你說的來!」
沈衡則跑去屋裡找來一支禿了毛的筆,還有一小塊石墨,又去找來一塊木片,認認真真趴在小几上寫契約。
原本他不懂該怎麼寫,但妹妹知道啊,他只負責在妹妹的提示下寫字就行。
等他一筆一划寫好契書,沈昭與母親、阿豕三人已經挑揀好一石豆子,並將其泡在洗澡桶里。
沈德也趕過來,見二叔家水缸里的水不多,主動挑著擔子去取水。
接下來就等待豆子泡發了。
閒來無事,沈昭就呆在廂房刷銅鏡商城,看到什麼都想買下來。
自己終於攢夠一萬五,心裡踏實許多,餘下的錢她想給家裡置辦點日常用品。
比如抹臉的雪花膏,洗澡洗頭的沐浴露。
只不過小青提示她,含有沐浴露的水不能澆灌植物,更不能給羊飲用。
洗衣粉也是如此,小青還說,無論哪種洗衣粉洗衣液都會污染土地與水源,讓她深思熟慮後購買。
這話讓沈昭嚇一跳,立刻放棄購買洗衣用品的想法。
西北水源珍貴,人畜都離不開它,萬一因為一己之私污染了水,無異於投毒害人。
算了,還是使用草木灰吧,反正一樣能把衣服洗乾淨。
不過,抹臉的雪花膏還是得買兩瓶,自己一瓶阿娘一瓶。
西北風沙太大,氣候也乾燥,好多女人年紀輕輕就如中老年一般皺紋滿面。
選來選去,最後在小青的建議下買了一大罐醫用白凡士林軟膏,只花了十五個錢。
【親親所處地區過於乾旱,這種商品可緩解皮膚皴裂,性價比較高。】
小青神氣活現給她科普:【鑑於親親所在時空環境未受過破壞,小青建議您最好維持現狀,不要過多使用未來世界的化工產品。】
沈昭沒懂什麼意思,但隱約意識到小青在提醒自己,銅鏡內的很多物品都含有巨毒,自己必須謹慎購買。
傍晚,一大桶豆子泡好,阿豕與沈德趕來磨豆漿。
阿豕的父親與大堂嫂也過來幫忙,加上母親張山月一共六人,將院子與灶房都占滿,根本無需沈昭插手。
沈昭見狀,便將院子外的土坯往自己廂房搬,準備空閒時壘砌個火炕與火爐出來。
不過,壘炕前先得挖個地基,之後像砌牆一樣砌一圈,再抹上黃泥,這樣就不會漏煙。
小青可是說過,炭火內的一氧化碳會致死人,務必不能在密閉的空間內燃燒。
一晃到了天黑,幾人將豆子全部磨成豆漿,一部分已經過濾掉渣滓,開始在大鍋里熬煮。
等一鍋煮好,將其舀進木桶後,沈昭才將鹽滷遞給二兄,告訴他使用劑量,讓他自行勾兌。
點滷水時,沈衡全程沒有避著外人,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這鹽滷為何物。
不一會兒,一桶豆漿漸漸凝固,沈衡便將其舀進鋪著白紗布的木匣子內控水。
沈昭見他操作無誤,也不再過問。
第二日一早,天剛蒙蒙亮,阿豕父子倆趕到沈家,堂哥沈德也趕著牛車到來。
之後與沈衡將八板豆腐搬上牛車,幾人簇擁著牛車去瞭望沙鄉。
沈昭與母親沒去,今日她要找鄉鄰買點木料回來,再請秦二叔打制幾件家具擺設。
別看秦二叔殘疾,他自幼便學會很多匠人的手藝,不僅會做家具,還會編制各種器皿。
前世自己成親的物品,大多都是請他做的。
只可惜秦章沒有趁手的工具,也沒有本錢,不然僅靠這兩樣手藝就能賺的盆滿缽滿。
沈衡不敢相信有人竟會不來找自己,反而去找阿豕買寒衣,這得有多想不開啊?
「是秦家小郎秦翊。」阿豕一臉促狹道:「他還讓我不要告訴你們。」
沈衡與妹妹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出算計。
「行啊,他出多少錢一件?想買多少?」有錢不賺王八蛋,沈昭才不在乎買東西的人是否為秦翊呢。
阿豕小聲道:「他說買五件,每件出二百錢,因為今日有鄉鄰在集市花二百錢買了一件,還說讓我不要透露是他購買的寒衣,之後給我一百錢封口費。」
沈衡忽地笑一聲,低聲對妹妹道:「阿昭,你說那秦翊是真愚蠢還是假聰明?」
沈昭想了想,說:「他這叫自以為是。」
她當然知道秦翊此舉的用意。
他在試探自己對他的態度。
如果自己將寒衣賣給他,就表示她余情未了;若是不賣,則兩人沒有轉圜餘地。
另有一種可能,則秦翊想揣摩沈家的經營模式,自己去掙前程。
因為這輩子沒了沈家給他出錢出力,以秦家那點家底,根本不足以為他謀個前途。
即便他有前世做官的經驗,但這裡是西北邊疆,遍地都是流放過來的世家子與大儒,他一個無依無靠的窮光蛋,指望在這些人裡頭展露頭角,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那咱們賣棉衣給他麼?」沈衡一臉興奮地問。
沈昭:「賣啊,為啥不賣?只不過棉衣的價格為二百五,少一錢都不行!」
沈衡笑開,轉頭對阿豕說:「你去跟他說,咱們寒衣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多少要掙點腳力錢,二百五一件不二價,他愛買不買!」
阿豕狂點頭:「好!我這就去告訴他!」說著飛奔出去。
不一會兒,阿豕又回來,悄悄道:「秦翊已經答應了,他問什麼時候可以拿到棉衣?」
沈昭想了想:「過些日子吧,等我爹回來再說。」
現在老爹回亭驛都要帶兩個包袱皮,回來時便會裝滿東西帶回家,只有那時自己才可以往外拿大批棉衣。
「哦。」阿豕又問:「那明早要我過來幫忙做豆腐嗎?」
沈昭:「咱們今晚就要做,等明日卯時,你們就用手推車推去望沙鄉售賣。」
效谷縣有四個鄉五個軍屯,分別是西鄉、魚離鄉、安樂鄉、望沙鄉;五個軍屯則是戍軍的種田駐紮之地,位置在疏勒河南岸與魚澤障一帶。
戍軍屯田與四鄉之間有個大集市,屬望沙鄉集市,離效谷縣城僅十幾里,每月初一與十五都有大集會,連居住在縣裡的官吏軍民都會過來買東西。
而明日就是十月初一,望沙鄉的大集,自家做的豆腐在那裡肯定好賣。
「那好,我回家搬一石豆子過來,吃過暮食再來推磨。」阿豕知道做豆腐前先要泡豆,等豆子泡漲才能磨豆漿。
沈昭:「不用你家豆子,菽豆由我家出,等掙到錢刨去豆子與秘制材料的本錢就行。」
自家現在別的沒有,黃豆可多了,回頭去集市售賣,大多數人們也會用豆子以物換物,所以根本不需要阿豕與堂哥家出菽豆。
阿豕暫時還不明白這些,只知道點頭應允:「行!就按照阿昭你說的來!」
沈衡則跑去屋裡找來一支禿了毛的筆,還有一小塊石墨,又去找來一塊木片,認認真真趴在小几上寫契約。
原本他不懂該怎麼寫,但妹妹知道啊,他只負責在妹妹的提示下寫字就行。
等他一筆一划寫好契書,沈昭與母親、阿豕三人已經挑揀好一石豆子,並將其泡在洗澡桶里。
沈德也趕過來,見二叔家水缸里的水不多,主動挑著擔子去取水。
接下來就等待豆子泡發了。
閒來無事,沈昭就呆在廂房刷銅鏡商城,看到什麼都想買下來。
自己終於攢夠一萬五,心裡踏實許多,餘下的錢她想給家裡置辦點日常用品。
比如抹臉的雪花膏,洗澡洗頭的沐浴露。
只不過小青提示她,含有沐浴露的水不能澆灌植物,更不能給羊飲用。
洗衣粉也是如此,小青還說,無論哪種洗衣粉洗衣液都會污染土地與水源,讓她深思熟慮後購買。
這話讓沈昭嚇一跳,立刻放棄購買洗衣用品的想法。
西北水源珍貴,人畜都離不開它,萬一因為一己之私污染了水,無異於投毒害人。
算了,還是使用草木灰吧,反正一樣能把衣服洗乾淨。
不過,抹臉的雪花膏還是得買兩瓶,自己一瓶阿娘一瓶。
西北風沙太大,氣候也乾燥,好多女人年紀輕輕就如中老年一般皺紋滿面。
選來選去,最後在小青的建議下買了一大罐醫用白凡士林軟膏,只花了十五個錢。
【親親所處地區過於乾旱,這種商品可緩解皮膚皴裂,性價比較高。】
小青神氣活現給她科普:【鑑於親親所在時空環境未受過破壞,小青建議您最好維持現狀,不要過多使用未來世界的化工產品。】
沈昭沒懂什麼意思,但隱約意識到小青在提醒自己,銅鏡內的很多物品都含有巨毒,自己必須謹慎購買。
傍晚,一大桶豆子泡好,阿豕與沈德趕來磨豆漿。
阿豕的父親與大堂嫂也過來幫忙,加上母親張山月一共六人,將院子與灶房都占滿,根本無需沈昭插手。
沈昭見狀,便將院子外的土坯往自己廂房搬,準備空閒時壘砌個火炕與火爐出來。
不過,壘炕前先得挖個地基,之後像砌牆一樣砌一圈,再抹上黃泥,這樣就不會漏煙。
小青可是說過,炭火內的一氧化碳會致死人,務必不能在密閉的空間內燃燒。
一晃到了天黑,幾人將豆子全部磨成豆漿,一部分已經過濾掉渣滓,開始在大鍋里熬煮。
等一鍋煮好,將其舀進木桶後,沈昭才將鹽滷遞給二兄,告訴他使用劑量,讓他自行勾兌。
點滷水時,沈衡全程沒有避著外人,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這鹽滷為何物。
不一會兒,一桶豆漿漸漸凝固,沈衡便將其舀進鋪著白紗布的木匣子內控水。
沈昭見他操作無誤,也不再過問。
第二日一早,天剛蒙蒙亮,阿豕父子倆趕到沈家,堂哥沈德也趕著牛車到來。
之後與沈衡將八板豆腐搬上牛車,幾人簇擁著牛車去瞭望沙鄉。
沈昭與母親沒去,今日她要找鄉鄰買點木料回來,再請秦二叔打制幾件家具擺設。
別看秦二叔殘疾,他自幼便學會很多匠人的手藝,不僅會做家具,還會編制各種器皿。
前世自己成親的物品,大多都是請他做的。
只可惜秦章沒有趁手的工具,也沒有本錢,不然僅靠這兩樣手藝就能賺的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