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玉人歸
九月的乾元山與別的時節並無不同,萬年的皚皚雪山伴著凜冽寒風。
大雪紛飛之景伴著翻湧的雲霧如幻如真,可那乾元山頂卻落雪即融也不留丁點痕跡。
祭祀的篝火在今年熊熊燃起,濃煙被烈風裹挾,支岔著緩緩爬向山頂,卻久久不肯散去。
山腳的人們朝著篝火跪拜以求來年避災避難、風調雨順。
因為他們都知道一個傳說,乾元山頂有座廟,那裡供奉著救苦救難的神仙。
人們卻不敢進這乾元山,因著一個又一個的傳說在乾元山下流傳。
有說不知多少年前,有過有氣盛的少年不顧長輩的勸阻一定要進山試上一試,或是頑皮的孩童冒失的闖進山中,卻再也沒有人見過他們出來。
也有說那神仙曾經一劍削去山峰,砸出了幽墨谷。
可沒曾想過,這些事傳出去被外人知道,他們竟以為此山乃仙家隱修之處,掀起了一股訪仙熱潮。
於是神仙惱了,日月倒轉,大地戰慄,山崖崩裂,唯一的通天之路就此被毀去。
從那以後,人們就開始每年拜山,也沒人再敢進入乾元山。
幽墨谷上,一道士伴著紛飛大雪,騰雲駕霧朝著乾元山飛去。
初過雲霽,那道士從天踏雲而落,透過大雪見山頂上一間破廟,廟旁立著座只剩一半只身子四隻腳立著的雕像,而廟裡面除了密布的蛛網,再無他物。
秀珠輕輕點地,道士便落在廟前,看著眼前這破敗之景,她心中不由泛起一陣心酸。
不知已經過去太多年月了!歷史早已被遺失,化為神話,可如今連記得這些傳說的人都寥寥無幾。
她大手一揮,破廟卻毫無變化,道士詫異一聲,抬腳欲踏入廟內,卻沒曾想那雕像突然撲了過來,舉起前爪拍向道士,道士趕緊抬手結出一印,卻直接被拍飛。
可下一秒道士又出現在遠處的天空上,看著那雕像慢慢走回原位,她的手激動得止不住的顫抖,死死盯著那雕像,待那雕像又回到原處後,道士還愣在原地。
回過神,她立刻從身上抽出一筒竹籤,口朝下的倒著搖簽筒,可竹籤卻不往下落。
於是道士愈搖愈烈,雙手緊握竹筒於正心,身上泛出縷縷金光,道袍飛舞。
竹籤撞得嘩嘩的響,明明身邊大雪紛飛,可道士卻青筋爆起,大汗淋漓。
終於道士堅持不住,簽筒脫手而飛,但就在最後一刻,一支竹籤從筒中飛出。
道士心中一驚,不敢看那簽文,急忙閉上眼。
見那簽飄浮在空中,但她只是大口大口的喘著氣。
待她緩過來後,整理道袍,雙手向廟執禮,大聲道:「靈雲子願受此中因果,望老君成全!」。
話語剛剛落下之時,一道雷霆直接將竹籤劈得粉碎。
乾元山中發出轟然巨響,頓時岩石飛濺,煙塵四起,隨後便出現一陣悠悠聲音說道:「前山有路忽東西,後山有路卻無道。隨緣自取,龍虎成。」
道士整理衣袖,朝著那破廟重重拜下:「靈雲子敬拜!」
她拿回那簽筒,收回懷中,取出三支香,點燃,插在了廟前。道士又朝著那雕像一拜,隨後便消失在大雪裡。
可惜她走得太急了!如天上之音又道:「風弄竹聲,只道金佩響;月移花影,疑是玉人來。」
時過境遷,除了那道士,沒人知道那日乾元頂上發生了什麼。
現已是子夜,一輪圓月掛在天際,明亮月光透過竹林,灑在地上斑斑點點的,照在了一個約莫十歲孩童的臉上。
他穿著寬大過分的衣服,面色蒼白眉頭緊鎖,像是在熟睡遇見噩夢一般,身體一起一伏的。
慢慢的他的眉毛舒展開來,睜開了眼,呆了一陣後用手支撐著站起來身。
他抬頭看向了月亮,然後看了下四周,他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在這裡,也不知道這裡是哪。
肚子傳來的響聲提醒他該去找點吃的,剛剛邁出一步就踩在了褲腳上,失去平衡的他重重摔在了地上,寬大的鞋子也飛了出去。
他默默爬了起來,心想「已經沒有人能扶我起來了。」
他別起褲腳,重新穿好了鞋,伴著月光,拖著滑稽的裝束慢慢朝一個方向走去。
沒走多久,便發現一座四面通透的涼亭,那亭中僅有一石凳與一石桌,十分簡陋,但那亭頂作勢欲飛的白龍顯得格格不入。
這是誰家園林,好奇怪的風格,少年想到。向旁邊看去,一條幽靜蜿蜒小路從涼亭中向前延申出去。
走進涼亭,看見桌上擺著黑白的圓潤石子。
他曾經聽說過,這是棋,是那些修道的人用來修身養性的,了了幾眼後少年便沿著那小路走去。
天已微微亮了,少年還在竹林中繼續走著。
忽見幾盞燈火混雜著照進竹林,少年加快了腳步。
一條磅礴大江立刻映入眼帘,浪花翻湧飛舞,旁邊一簡潔竹屋,四周圍著籬笆,與竹林一起,這宏偉大江與幽靜竹屋顯得十分突兀。
忽然少年感覺有人拍了下自己的肩膀,他急忙轉頭看去。
原來是一精神矍鑠的老人,歲月在老人的臉上布滿了痕跡,左臉頰上還有著一道不小的疤痕,讓人疑惑的是他那墨黑的頭髮,讓人懷疑這真是位老人?
老人打量了兩眼少年的奇裝異服,看見了他臉上凝固的血痕,慢慢開口:「小友夜訪此處,所為何事?」
少年回過神來,急忙開口:「我從家鄉逃難而來,在路邊小歇,一睜眼便到了那竹林中。」
老者有些詫異:「逃難,你從哪兒來?天災人禍?」一連問出幾個問題。
「我家在..在?」少年竟然想不起自己家在哪。
家成了一個夢幻泡影般的存在,他記得自己的父母,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
他記得父親有時會帶他去抓魚,當他不小心摔倒時,父親會哈哈大笑,而母親則白了父親一眼,走過去抱起他,問問摔疼沒,輕輕揉著那傷口,雖無富貴,但那恬靜的一家人就是少年的幸福。
可如今他不記得家在哪了。
他低下頭,越是努力回憶,可那記憶消失得越快。終於,他想起了一些,他想起了一條白龍。
突然少年想起了被大火照亮的山,那是村子被點燃的大火!
他想起大火中父親和母親為了他被魘魔殺害,想起了大火中自己的哭聲,原來他的家已經沒了。
老人就靜靜站在那,等著他回答。
終於,少年抬起頭,哭喪著臉說道:「我不記得了,我不記得我家在哪裡了,我只記得村子被魘魔毀了,只剩我了,我沒家了……」
淚水終於衝垮了他最後的防線,止不住的往下落。
老人頓時束手無策,只能安慰道:「孩子,你先好好休息,先別哭好嗎?」
少年卻要將所有的悲傷宣洩出來。
老人低吼一聲「別,別哭了!」
「哎,真是難辦」老人輕嘆一聲,舉起右手伸出食指輕輕點在少年額頭,少年慢慢倒了下去。
老人上前扶住少年,然後將他抱起,一瞬就回到竹屋中,將他放到床上,然後又用右手按住他的眉心,沒過一會便收回了手,徑直走出屋去。
大雪紛飛之景伴著翻湧的雲霧如幻如真,可那乾元山頂卻落雪即融也不留丁點痕跡。
祭祀的篝火在今年熊熊燃起,濃煙被烈風裹挾,支岔著緩緩爬向山頂,卻久久不肯散去。
山腳的人們朝著篝火跪拜以求來年避災避難、風調雨順。
因為他們都知道一個傳說,乾元山頂有座廟,那裡供奉著救苦救難的神仙。
人們卻不敢進這乾元山,因著一個又一個的傳說在乾元山下流傳。
有說不知多少年前,有過有氣盛的少年不顧長輩的勸阻一定要進山試上一試,或是頑皮的孩童冒失的闖進山中,卻再也沒有人見過他們出來。
也有說那神仙曾經一劍削去山峰,砸出了幽墨谷。
可沒曾想過,這些事傳出去被外人知道,他們竟以為此山乃仙家隱修之處,掀起了一股訪仙熱潮。
於是神仙惱了,日月倒轉,大地戰慄,山崖崩裂,唯一的通天之路就此被毀去。
從那以後,人們就開始每年拜山,也沒人再敢進入乾元山。
幽墨谷上,一道士伴著紛飛大雪,騰雲駕霧朝著乾元山飛去。
初過雲霽,那道士從天踏雲而落,透過大雪見山頂上一間破廟,廟旁立著座只剩一半只身子四隻腳立著的雕像,而廟裡面除了密布的蛛網,再無他物。
秀珠輕輕點地,道士便落在廟前,看著眼前這破敗之景,她心中不由泛起一陣心酸。
不知已經過去太多年月了!歷史早已被遺失,化為神話,可如今連記得這些傳說的人都寥寥無幾。
她大手一揮,破廟卻毫無變化,道士詫異一聲,抬腳欲踏入廟內,卻沒曾想那雕像突然撲了過來,舉起前爪拍向道士,道士趕緊抬手結出一印,卻直接被拍飛。
可下一秒道士又出現在遠處的天空上,看著那雕像慢慢走回原位,她的手激動得止不住的顫抖,死死盯著那雕像,待那雕像又回到原處後,道士還愣在原地。
回過神,她立刻從身上抽出一筒竹籤,口朝下的倒著搖簽筒,可竹籤卻不往下落。
於是道士愈搖愈烈,雙手緊握竹筒於正心,身上泛出縷縷金光,道袍飛舞。
竹籤撞得嘩嘩的響,明明身邊大雪紛飛,可道士卻青筋爆起,大汗淋漓。
終於道士堅持不住,簽筒脫手而飛,但就在最後一刻,一支竹籤從筒中飛出。
道士心中一驚,不敢看那簽文,急忙閉上眼。
見那簽飄浮在空中,但她只是大口大口的喘著氣。
待她緩過來後,整理道袍,雙手向廟執禮,大聲道:「靈雲子願受此中因果,望老君成全!」。
話語剛剛落下之時,一道雷霆直接將竹籤劈得粉碎。
乾元山中發出轟然巨響,頓時岩石飛濺,煙塵四起,隨後便出現一陣悠悠聲音說道:「前山有路忽東西,後山有路卻無道。隨緣自取,龍虎成。」
道士整理衣袖,朝著那破廟重重拜下:「靈雲子敬拜!」
她拿回那簽筒,收回懷中,取出三支香,點燃,插在了廟前。道士又朝著那雕像一拜,隨後便消失在大雪裡。
可惜她走得太急了!如天上之音又道:「風弄竹聲,只道金佩響;月移花影,疑是玉人來。」
時過境遷,除了那道士,沒人知道那日乾元頂上發生了什麼。
現已是子夜,一輪圓月掛在天際,明亮月光透過竹林,灑在地上斑斑點點的,照在了一個約莫十歲孩童的臉上。
他穿著寬大過分的衣服,面色蒼白眉頭緊鎖,像是在熟睡遇見噩夢一般,身體一起一伏的。
慢慢的他的眉毛舒展開來,睜開了眼,呆了一陣後用手支撐著站起來身。
他抬頭看向了月亮,然後看了下四周,他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在這裡,也不知道這裡是哪。
肚子傳來的響聲提醒他該去找點吃的,剛剛邁出一步就踩在了褲腳上,失去平衡的他重重摔在了地上,寬大的鞋子也飛了出去。
他默默爬了起來,心想「已經沒有人能扶我起來了。」
他別起褲腳,重新穿好了鞋,伴著月光,拖著滑稽的裝束慢慢朝一個方向走去。
沒走多久,便發現一座四面通透的涼亭,那亭中僅有一石凳與一石桌,十分簡陋,但那亭頂作勢欲飛的白龍顯得格格不入。
這是誰家園林,好奇怪的風格,少年想到。向旁邊看去,一條幽靜蜿蜒小路從涼亭中向前延申出去。
走進涼亭,看見桌上擺著黑白的圓潤石子。
他曾經聽說過,這是棋,是那些修道的人用來修身養性的,了了幾眼後少年便沿著那小路走去。
天已微微亮了,少年還在竹林中繼續走著。
忽見幾盞燈火混雜著照進竹林,少年加快了腳步。
一條磅礴大江立刻映入眼帘,浪花翻湧飛舞,旁邊一簡潔竹屋,四周圍著籬笆,與竹林一起,這宏偉大江與幽靜竹屋顯得十分突兀。
忽然少年感覺有人拍了下自己的肩膀,他急忙轉頭看去。
原來是一精神矍鑠的老人,歲月在老人的臉上布滿了痕跡,左臉頰上還有著一道不小的疤痕,讓人疑惑的是他那墨黑的頭髮,讓人懷疑這真是位老人?
老人打量了兩眼少年的奇裝異服,看見了他臉上凝固的血痕,慢慢開口:「小友夜訪此處,所為何事?」
少年回過神來,急忙開口:「我從家鄉逃難而來,在路邊小歇,一睜眼便到了那竹林中。」
老者有些詫異:「逃難,你從哪兒來?天災人禍?」一連問出幾個問題。
「我家在..在?」少年竟然想不起自己家在哪。
家成了一個夢幻泡影般的存在,他記得自己的父母,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
他記得父親有時會帶他去抓魚,當他不小心摔倒時,父親會哈哈大笑,而母親則白了父親一眼,走過去抱起他,問問摔疼沒,輕輕揉著那傷口,雖無富貴,但那恬靜的一家人就是少年的幸福。
可如今他不記得家在哪了。
他低下頭,越是努力回憶,可那記憶消失得越快。終於,他想起了一些,他想起了一條白龍。
突然少年想起了被大火照亮的山,那是村子被點燃的大火!
他想起大火中父親和母親為了他被魘魔殺害,想起了大火中自己的哭聲,原來他的家已經沒了。
老人就靜靜站在那,等著他回答。
終於,少年抬起頭,哭喪著臉說道:「我不記得了,我不記得我家在哪裡了,我只記得村子被魘魔毀了,只剩我了,我沒家了……」
淚水終於衝垮了他最後的防線,止不住的往下落。
老人頓時束手無策,只能安慰道:「孩子,你先好好休息,先別哭好嗎?」
少年卻要將所有的悲傷宣洩出來。
老人低吼一聲「別,別哭了!」
「哎,真是難辦」老人輕嘆一聲,舉起右手伸出食指輕輕點在少年額頭,少年慢慢倒了下去。
老人上前扶住少年,然後將他抱起,一瞬就回到竹屋中,將他放到床上,然後又用右手按住他的眉心,沒過一會便收回了手,徑直走出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