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瞎眼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長安城實則如一座沉默的火山,內里涌動著熾熱且危險的岩漿,隨時可能噴薄而出,將一切吞噬於無盡的混亂與紛爭之中。

  皇甫冥在這暗流涌動的日子裡,依舊沉浸於與鬼谷四位傳人的切磋練武之中。每一次的交鋒,都是一次對武藝極限的挑戰,也是他走向強大之路的堅實腳步。閒暇之時,他總會前往二姐皇甫慕青所收養的乞丐與孩子們的居所。那些孩子眼中的純真與對未來的憧憬,仿佛是這黑暗權謀世界中的一抹亮色,讓他在冰冷的權力爭鬥中感受到一絲溫暖與慰藉。他會耐心地傾聽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看著他們在簡陋的庭院中嬉戲玩耍,內心深處的某些柔軟之處被悄然觸動,也更加堅定了他守護身邊之人,在這複雜局勢中闖出一片天地的決心。

  黃泉司的成建中與尤南研也在長安城中四處奔走。成建中以其沉穩內斂的行事風格,有條不紊地打理著黃泉司的各項事務,確保其在這多事之秋能夠正常運轉,不被各方勢力所輕易滲透與操控。而尤南研則充分發揮其在江湖中的人脈與消息渠道,如同一隻敏銳的獵鷹,在長安的大街小巷中穿梭,為皇甫冥尋覓著江湖中的高手奇人。他們深知,在這即將到來的風暴之中,唯有不斷擴充己方的實力,才能在險象環生的權力棋局中擁有一席之地。

  皇甫笙則周旋於世家之間,猶如一位在荊棘叢中小心翼翼前行的行者。他面帶微笑,言辭得體,與世家族人和官員把酒言歡,看似只是尋常的社交往來,實則在不動聲色地觀察著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試圖從那看似不經意的談笑風生中,分辨出哪些是太子的黨羽,哪些又是皇后的親信。每一次的聚會,每一次的交談,都像是一場無聲的較量,他的眼神如炬,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表情與言辭漏洞,在這看不見硝煙的情報戰場上默默耕耘。

  然而,這份表面的平靜終究被打破。兩條密信如同一對突如其來的驚雷,在靠山王府的上空炸響,震得王府上下人心惶惶。一條密信是黑奴麾下的虎衛探查所得,另一條則由天龍衛四大龍衛老二銀腿漢帶回。當老王妃展開其中一條密信閱讀之後,頓時臉色煞白,冷汗浸濕了她的衣衫。她強自鎮定,立刻對黑奴吩咐道:「快去進宮請御醫,此事萬不可張揚,務必嚴守秘密,莫要讓任何人察覺異樣。」黑奴領命而去,腳步匆匆,身影很快消失在王府的迴廊之中。

  與此同時,皇甫慕青帶著另一條密信進宮面見皇帝。皇帝在御書房中接過密信,展開細讀,只見其眉頭漸漸緊鎖,臉上的疲倦之色愈發濃重。待讀完之後,他對皇甫慕青說道:「去把靠山王和丞相諸葛宮夜請進宮來,還有,把齊王藍英也一併叫來。」皇甫慕青領命退下。皇帝坐在龍椅之上,陷入了沉思。這密信中的內容,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若處理不當,必將引發長安城乃至整個王朝的劇烈動盪。

  在皇甫慕青離去之後,皇帝又對狗兒大監下達了旨意:「你親自前往江南傳旨,令武信侯韓信率領手下鹿鳴軍趕赴青龍關。再告知長公主,讓她率領墨羽軍回青龍關。務必叮囑他們二人,一定要將呂甲弟牢牢看住,若有必要,可剝奪其軍權,由韓信暫代青龍關守將之職。速去,不得有誤。」狗兒大監趕忙跪地領命,隨後便匆匆出了皇宮,踏上了南下的路途。

  不多時,靠山王皇甫笙和丞相諸葛宮夜來到了太極殿。只見皇帝面容憔悴,眼神中滿是疲憊與憂慮。皇帝微微抬手,示意二人上前,隨即將密信遞給他們。「兩位愛卿,且看看這密信,說說你們有何想法。」皇帝的聲音低沉而沙啞,仿佛帶著無盡的壓力。

  丞相諸葛宮夜接過密信,仔細閱讀之後,眉頭緊皺,一臉疑惑地說道:「陛下,臣從未聽聞赫連家有如此人物。大金國赫連氏一族的人員情況,臣等雖不敢說了如指掌,但也略知一二。可這密信中提到的瞎眼少年,臣實在是毫無頭緒。在這長安城之中尋找這樣一個身份神秘之人,無異於大海撈針。即便臣與國師施展算天神術,也未必能夠覓得其蹤跡。這赫連南山,究竟是何方神聖?為何此前我們竟未得到絲毫消息?難道他是聞人惑心的兒子?可若是如此,為何他會突然出現在長安,且與這諸多事情有所關聯?」丞相的話語中充滿了困惑與不安,他深知,這突如其來的神秘人物,極有可能成為打破現有權力平衡的關鍵因素。

  靠山王皇甫笙也陷入了沉思。他在腦海中快速梳理著自己所掌握的各方情報,試圖從那紛繁複雜的信息中找到一絲關於赫連南山的線索。「陛下,臣以為此事極為蹊蹺。這瞎眼少年的出現,或許背後有著更為複雜的勢力在操控。他既然能在我們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潛入長安,必然有著不為人知的手段與目的。臣建議,立刻加派密探在城中暗中查訪,同時,也要加強對各重要據點的守衛,以防不測。」皇甫笙的眼神中透著冷峻與果斷,在這危機時刻,他展現出了作為靠山王的沉穩與睿智。在太極殿內,凝重的氛圍如實質般瀰漫,眾人的心思皆被那密信中的神秘瞎眼少年所牽扯。此時,齊王藍英打破沉默,神色凝重地開口道:「陛下,此事臣已暗中調查有段時日了。自皇甫冥現身青龍關起,臣便覺其中疑點重重。彼時臣與太子北巡,恰逢他將王春文一家屠盡滿門,此等巧合,實在令人難以釋懷。王家雖可能因心虛而未敢公然尋釁,但這一切發生得太過順遂,仿佛冥冥中有一股無形之力在悄然布局。」


  藍英稍作停頓,繼續說道:「於是,臣心生疑慮,派人前往山海關深入探查皇甫冥的底細。可誰能料到,派去之人竟無一歸來,仿若石沉大海,音信全無。這般結果,實在是太過蹊蹺,超乎常理。」

  皇甫笙聽聞,眉頭緊鎖,立刻反駁道:「這不可能!他習得背嵬軍的訓練之法,必定是父親的子嗣無疑。」

  藍英微微搖頭,目光深邃地回應:「臣並非質疑他的身份,只是這諸多事件環環相扣,恰似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推動著我們前行。您且細想,如今大商的呂家、王家與你們靠山王府之間矛盾漸生,局勢愈發緊張,而這背後似乎有一股勢力蓄意挑起爭端,妄圖讓我們幾方相互爭鬥,且爭鬥愈烈愈好,其居心叵測,無非是想令大商在這場內耗中元氣大傷。」

  皇帝坐在龍椅之上,面容冷峻,眼神中透露出沉思之色,他緩緩開口道:「藍英,你且將調查所得詳細道來,莫要遺漏任何細節。」

  藍英應了一聲,整理思緒後說道:「陛下,那日李府壽宴,臣留意到前去祝壽的九門之人。經臣仔細查探,發現那九門的門長竟是瞎眼之人。這瞎眼門長與那密信中提及的瞎眼少年是否有所關聯?亦或是他們背後同屬一股神秘勢力?這一切都如同迷霧,籠罩在臣心頭,揮之不去。」

  丞相諸葛宮夜撫著鬍鬚,若有所思地說道:「若真如齊王所言,那這股勢力的布局可謂是極為精巧且深謀遠慮。他們先是借皇甫冥之手挑起王家之事,引得各方關注與猜疑,再以九門之人的出現增添疑雲。如此一來,長安城的各方勢力皆被捲入這漩渦之中,人心惶惶,局勢漸趨失控。」

  皇甫笙沉吟片刻,說道:「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要儘快查明這瞎眼少年與九門瞎眼門長的真實身份,以及他們背後究竟是何方神聖。或許可從九門內部入手,尋找知曉內情之人,順藤摸瓜,揭開這背後隱藏的驚天陰謀。」

  皇帝微微點頭,認可了皇甫笙的提議:「皇甫愛卿所言有理。此事就交由你與齊王共同負責,務必小心行事,莫要打草驚蛇。朕料想,這背後的勢力既能策劃如此精密的布局,定非等閒之輩,想必在暗處還有諸多眼線與後手。」

  「臣遵旨。」皇甫笙與齊王藍英齊聲領命。

  此時,太極殿內陷入短暫的沉默,眾人皆在思索著應對之策。片刻後,皇帝打破寂靜,對諸葛宮夜說道:「丞相,你對大商與周邊諸國的局勢較為熟悉,依你之見,若這股勢力意在破壞大商穩定,他們是否會與他國有所勾結?」

  諸葛宮夜沉思片刻,緩緩說道:「陛下,此可能性極大。大商如今雖國力強盛,但周邊諸國對我大商虎視眈眈者不在少數。若有他國暗中支持這股勢力,為其提供助力與庇護,那他們行事必將更加肆無忌憚。臣建議,可派遣密使前往諸國,探查是否有異常動靜,同時加強我大商邊境的戒備,以防不測。」

  「嗯,丞相考慮周全。此事便依丞相所言安排。」皇帝說道。

  而在靠山王府內,皇甫冥聽聞了齊王藍英在宮中所言之事,心中亦是波瀾起伏。他深知自己如今已深陷這複雜的局勢之中,且成為各方猜疑與關注的焦點。他想起自己在山海關的經歷,那些過往如同電影般在腦海中閃過,他越發覺得自己仿佛是被一股無形之力牽引至此,捲入這場權力與陰謀的風暴。

  「難道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嗎?還是說,從一開始我便被人算計?」皇甫冥喃喃自語道。他心中明白,若想在這困境中求得生機,唯有主動出擊,探尋真相。於是,他決定與鬼谷傳人商議,藉助他們的智慧與力量,一同調查這背後隱藏的秘密。

  鬼谷四位傳人聽聞此事後,皆神色凝重。其中一位傳人說道:「公子,此事錯綜複雜,絕非表面那般簡單。我們需從長計議,先從那九門瞎眼門長入手,或許能找到一些突破的線索。」

  皇甫冥點頭稱是:「就依諸位所言。我亦會動用王府與黃泉司的力量,全力配合調查。」

  在長安城中,各方勢力皆因齊王藍英的一番話而蠢蠢欲動。呂家與王家聽聞後,心中更是惶恐不安。呂家的皇后呂如萱在宮中坐立難安,她深知若真有一股勢力蓄意挑起爭端,且與自己家族作對,那呂家在這場爭鬥中恐將面臨滅頂之災。她急忙召來太尉呂凡一,商議應對之策。

  「父親,如今這局勢愈發危急。那齊王藍英在宮中所言,您也聽說了。我們必須想辦法自保,不能坐以待斃。」呂如萱焦急地說道。

  呂凡一眉頭緊皺,說道:「女兒,此事棘手。我們如今尚不清楚那股勢力的真正目的與實力。為今之計,唯有先穩住陣腳,加強家族的戒備,同時試圖與其他勢力暗中聯絡,探尋是否有合作的可能,共同對抗這未知的威脅。」

  而王家在得知消息後,亦是人心惶惶。家族中的長輩們齊聚一堂,商討對策。一位老者說道:「那皇甫冥之事本就蹊蹺,如今又牽扯出這許多事端。我們王家在這場爭鬥中已處於風口浪尖,若想全身而退,必須找到有力的證據,證明我們的清白,同時也要防範其他勢力的暗中襲擊。」

  眾人紛紛點頭,隨後便開始安排家族子弟加強戒備,同時派遣親信四處探尋消息,試圖在這混亂的局勢中找到一線生機。

  與此同時,那明月樓中的瞎眼青年似乎對這一切早有預料。他坐在屋內,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嘴角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樊老在一旁焦急地說道:「少爺,如今長安城因您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各方勢力皆在追查您的下落。我們是否要有所行動?」

  瞎眼青年淡然說道:「不必驚慌。他們如今不過是在盲目追尋,尚未觸及真相的邊緣。讓他們去折騰吧,待時機成熟,自會真相大白。」

  隨著各方勢力的行動逐漸展開,長安城的局勢愈發緊張複雜。街頭巷尾瀰漫著一股壓抑的氣息,百姓們雖不知上層權力爭鬥的詳情,但也能感受到這股不同尋常的氛圍,紛紛閉門不出,往日繁華熱鬧的長安城仿佛被一層陰霾所籠罩。而在這重重迷霧之中,那隱藏在背後的真相究竟何時才能浮出水面?各方勢力又將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權力博弈中何去何從?一切皆充滿了未知與變數,唯有那古老的城牆默默見證著這一切的發生,靜靜等待著命運的裁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