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剛入暗影會就有任務?
「蒼蒼雲樹直參天,萬水千山拜眼前。環顧中原誰是主,從容騎馬上峰巔。」
段小樓和張牧之並排騎著馬,走在山路上,他對張牧之苦笑道:
「這是我二十三歲時寫的打油詩,那時我豪氣干雲,還以為袁世凱是救國良藥,可如今已過十年,我已三十有三,如今卻公開反袁。」
張牧之道:「將軍日夜操勞,千萬別累壞了身子啊!」
段小樓搖搖頭:「我知道自己的身體,我一直有喉疾,不礙事。等我擊敗他的軍隊,再去就醫也來得及!」
張牧之沒有說話,只是嘆了口氣,握緊了自己的手槍。
「好!這條過了!」鄭正秋喊道。
周圍一圈全是看熱鬧的鵝城居民,一個個光著膀子,也就得虧這裡四季如春。
隨著團隊人員逐漸恢復健康,電影的拍攝也終於提上了日程。
此時,由於龍雲說好的軍隊還沒來,戰爭的大場面還未開拍,鄭正秋準備先把其他幕拍攝出來。
張牧之坐在一邊吸著悶煙,段小樓走上前去,道:
「牧之兄,如何垂頭喪氣?」
張牧之吐出白煙,看了眼段小樓道:「此時此刻,正如彼時彼刻!」
段小樓好奇道:「竟能如此相似?」
張牧之點點頭:「那時,我就是這麼勸松坡將軍的,可他哪怕知道自己身體急需修養,卻仍投身於護國戰爭之中,直到燃盡了自己。」
段小樓道:「我聽聞松坡將軍勝利後東渡日本,卻在日本傳來了噩耗?」
張牧之第一次爆了粗口:「TMD,我就跟在他身邊,我看,就是日本人故意把他治死了!
民國四年授勳,松坡將軍排在第三,只有孫黃二人在他前頭!後來日本人要簽《二十一條》,要不是松坡將軍逼死了袁世凱,說不定那條約就簽了!日本人能不恨他嗎?」
段小樓猶豫道:「可我聽說,蔡鍔將軍對自己的防護很用心。」
張牧之怒道:「那有什麼用!他是去就醫的,我在床邊守著,哪裡知道裡面都放了什麼藥?
還有人說是因花柳病死的,我TMD恨不得去崩了這種人,總有一群陰溝里的老鼠,要故意曲解、抹黑英雄。」
段小樓眉頭一皺,這手段和暗影會還真有些相似!
段小樓繼續問道:「對了,我還有個問題比較好奇,你是蔡鍔將軍的手槍隊長,可為什麼現在成了麻匪?」
張牧之吸完了最後一口煙,又道:
「松坡將軍死後,我升了職,雖然權力更大了,可隊伍風氣卻漸漸不對了,是從最頂層開始變壞的。
上行下效,不少我曾經的戰友開始享樂,忙於爭權奪利,忙著算計,忙著賺錢!
於是,我就從裡面退了出來,落草為寇,每天搶搶那些為富不仁的奸商、士紳,倒是更他娘的舒坦!」
段小樓瞅著他這股勁,哪裡是舒坦的樣子?
張牧之的兩場戲份已經演完,他站起身道:
「明天記得來參加葬禮,他娘的,胡萬也算是風光大葬了!」
「我猜你想在葬禮上動手?」段小樓問。
張牧之笑道:「知我者修俠也!我想替天行道,他黃四郎不是說,張麻子劫他的煙土嗎?這次我把他人一起劫了!」
段小樓皺眉道:「可是有用嗎?死了個黃四郎,還有個蘭七郎,他們不過是一個手套。」
張牧之卻神秘一笑:「還記得我想和你坦白的第二件事嗎?」
「你肯說了?」段小樓好奇道。
「不急,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張牧之搖搖頭。
段小樓恨不得給他個中指,但他還是說道:
「我得提醒你,聽說黃四郎找了個替身!」
張牧之聞言,面色嚴肅的抱拳一禮,謝道:「這個消息很重要!」
等張牧之走後,段小樓又繼續開始了拍攝,直到快到夜裡才結束。
眾人收拾好器械,而段小樓也脫掉戲服,拿起自己的衣服。
他一摸口袋,卻發現多了一張紙條。
打開掃了眼,卻馬上抬頭環顧四周。
最後,又把紙條放回口袋。
一旁的阮玲玉發現了他的異常,連忙道:
「樓哥哥,怎麼了?」
段小樓笑笑:「沒事,不是什麼大事,丟了一個銅板。」
段小樓只當做沒看過這個紙條。
因為上面寫著兩行字:
「唐在昆明拍戲中,可殺之。
如完成此任務,可晉升為匠師。」
落款還是那個三指圖。
果然,他們不遺餘力的要混亂華夏,這如意算盤又打到雲南了!
他暗暗生怒,這暗影會也太不把他當人看了。
這任務布置出來,明顯就是要他去搞暗殺。可唐乃是一省之長,身邊肯定戒備森嚴。
哪怕真被自己殺死,事後怎麼逃離現場,是更大的難題,暗影會也沒提供任何助益。
——你能逃出來,就說明你有能力。逃不出來,我許諾給你的晉升,也沒有辦法實現。
這個任務,肯定是不可能去做的。
「不過,這張紙條是怎麼到我口袋裡的?這些拍電影的中間,有他們的人?還是那些在一旁看熱鬧的人?」
段小樓心中有些發寒,哪怕是在雲南,對方也依舊有手段能找上他。
夜裡時,他卻收到了另一封來信,落款是漢卿。
信里寫到郭松齡反奉事件,終於結束。
郭松齡叛亂之後,起初大軍一路高歌、勢如破竹,奉軍兵敗如山,潰不成軍。
張作霖只好向日本關東軍求援,背後約定的條件可想而知。
最後雖然終結了叛亂,但這場內亂導致奉系損兵折將,十餘萬兵馬白白消耗。
更關鍵的是,奉系精銳銳減,五虎將死了兩位、叛逃一位,人才凋零。
要知道打仗靠的就是精銳,這樣一來,雖然奉系實力依然不弱,可也只能收攏擴張的腳步。
信中張學良語氣消沉,這場叛亂,對他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郭松齡反叛的原因他也知道了,是郭松齡在訪日時,日方「不小心」,透露了張作霖要簽訂賣國協議,可這事兒的實際情況,郭松齡並不了解。
只是聽說張大帥賣國,便怒不可遏。這也是他起兵的一個重要導火索。
經此一役,張學良不但自身威信下降,很多老將也對他心生不滿。
如今奉系兵力,已不足以覆蓋全部勢力範圍,只好把精兵調入關內,以應對蠢蠢欲動的其他軍閥。
信的最後,張學良對東北表示了擔憂,也希望段小樓有時間可以去東北講武堂,擔任一段時間的武術教練。
段小樓讀完這封信,悵然若失,他這才了解,某些未來,似乎現在就已經確定好了。
他望向窗外的月亮。
時代的洪流中,每個人都如此渺小,身不由己。或許只有那極少數的幾人,才能在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等等,似乎還有個機會!他的歷史記憶里,還依稀記得一個大事件!
段小樓和張牧之並排騎著馬,走在山路上,他對張牧之苦笑道:
「這是我二十三歲時寫的打油詩,那時我豪氣干雲,還以為袁世凱是救國良藥,可如今已過十年,我已三十有三,如今卻公開反袁。」
張牧之道:「將軍日夜操勞,千萬別累壞了身子啊!」
段小樓搖搖頭:「我知道自己的身體,我一直有喉疾,不礙事。等我擊敗他的軍隊,再去就醫也來得及!」
張牧之沒有說話,只是嘆了口氣,握緊了自己的手槍。
「好!這條過了!」鄭正秋喊道。
周圍一圈全是看熱鬧的鵝城居民,一個個光著膀子,也就得虧這裡四季如春。
隨著團隊人員逐漸恢復健康,電影的拍攝也終於提上了日程。
此時,由於龍雲說好的軍隊還沒來,戰爭的大場面還未開拍,鄭正秋準備先把其他幕拍攝出來。
張牧之坐在一邊吸著悶煙,段小樓走上前去,道:
「牧之兄,如何垂頭喪氣?」
張牧之吐出白煙,看了眼段小樓道:「此時此刻,正如彼時彼刻!」
段小樓好奇道:「竟能如此相似?」
張牧之點點頭:「那時,我就是這麼勸松坡將軍的,可他哪怕知道自己身體急需修養,卻仍投身於護國戰爭之中,直到燃盡了自己。」
段小樓道:「我聽聞松坡將軍勝利後東渡日本,卻在日本傳來了噩耗?」
張牧之第一次爆了粗口:「TMD,我就跟在他身邊,我看,就是日本人故意把他治死了!
民國四年授勳,松坡將軍排在第三,只有孫黃二人在他前頭!後來日本人要簽《二十一條》,要不是松坡將軍逼死了袁世凱,說不定那條約就簽了!日本人能不恨他嗎?」
段小樓猶豫道:「可我聽說,蔡鍔將軍對自己的防護很用心。」
張牧之怒道:「那有什麼用!他是去就醫的,我在床邊守著,哪裡知道裡面都放了什麼藥?
還有人說是因花柳病死的,我TMD恨不得去崩了這種人,總有一群陰溝里的老鼠,要故意曲解、抹黑英雄。」
段小樓眉頭一皺,這手段和暗影會還真有些相似!
段小樓繼續問道:「對了,我還有個問題比較好奇,你是蔡鍔將軍的手槍隊長,可為什麼現在成了麻匪?」
張牧之吸完了最後一口煙,又道:
「松坡將軍死後,我升了職,雖然權力更大了,可隊伍風氣卻漸漸不對了,是從最頂層開始變壞的。
上行下效,不少我曾經的戰友開始享樂,忙於爭權奪利,忙著算計,忙著賺錢!
於是,我就從裡面退了出來,落草為寇,每天搶搶那些為富不仁的奸商、士紳,倒是更他娘的舒坦!」
段小樓瞅著他這股勁,哪裡是舒坦的樣子?
張牧之的兩場戲份已經演完,他站起身道:
「明天記得來參加葬禮,他娘的,胡萬也算是風光大葬了!」
「我猜你想在葬禮上動手?」段小樓問。
張牧之笑道:「知我者修俠也!我想替天行道,他黃四郎不是說,張麻子劫他的煙土嗎?這次我把他人一起劫了!」
段小樓皺眉道:「可是有用嗎?死了個黃四郎,還有個蘭七郎,他們不過是一個手套。」
張牧之卻神秘一笑:「還記得我想和你坦白的第二件事嗎?」
「你肯說了?」段小樓好奇道。
「不急,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張牧之搖搖頭。
段小樓恨不得給他個中指,但他還是說道:
「我得提醒你,聽說黃四郎找了個替身!」
張牧之聞言,面色嚴肅的抱拳一禮,謝道:「這個消息很重要!」
等張牧之走後,段小樓又繼續開始了拍攝,直到快到夜裡才結束。
眾人收拾好器械,而段小樓也脫掉戲服,拿起自己的衣服。
他一摸口袋,卻發現多了一張紙條。
打開掃了眼,卻馬上抬頭環顧四周。
最後,又把紙條放回口袋。
一旁的阮玲玉發現了他的異常,連忙道:
「樓哥哥,怎麼了?」
段小樓笑笑:「沒事,不是什麼大事,丟了一個銅板。」
段小樓只當做沒看過這個紙條。
因為上面寫著兩行字:
「唐在昆明拍戲中,可殺之。
如完成此任務,可晉升為匠師。」
落款還是那個三指圖。
果然,他們不遺餘力的要混亂華夏,這如意算盤又打到雲南了!
他暗暗生怒,這暗影會也太不把他當人看了。
這任務布置出來,明顯就是要他去搞暗殺。可唐乃是一省之長,身邊肯定戒備森嚴。
哪怕真被自己殺死,事後怎麼逃離現場,是更大的難題,暗影會也沒提供任何助益。
——你能逃出來,就說明你有能力。逃不出來,我許諾給你的晉升,也沒有辦法實現。
這個任務,肯定是不可能去做的。
「不過,這張紙條是怎麼到我口袋裡的?這些拍電影的中間,有他們的人?還是那些在一旁看熱鬧的人?」
段小樓心中有些發寒,哪怕是在雲南,對方也依舊有手段能找上他。
夜裡時,他卻收到了另一封來信,落款是漢卿。
信里寫到郭松齡反奉事件,終於結束。
郭松齡叛亂之後,起初大軍一路高歌、勢如破竹,奉軍兵敗如山,潰不成軍。
張作霖只好向日本關東軍求援,背後約定的條件可想而知。
最後雖然終結了叛亂,但這場內亂導致奉系損兵折將,十餘萬兵馬白白消耗。
更關鍵的是,奉系精銳銳減,五虎將死了兩位、叛逃一位,人才凋零。
要知道打仗靠的就是精銳,這樣一來,雖然奉系實力依然不弱,可也只能收攏擴張的腳步。
信中張學良語氣消沉,這場叛亂,對他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郭松齡反叛的原因他也知道了,是郭松齡在訪日時,日方「不小心」,透露了張作霖要簽訂賣國協議,可這事兒的實際情況,郭松齡並不了解。
只是聽說張大帥賣國,便怒不可遏。這也是他起兵的一個重要導火索。
經此一役,張學良不但自身威信下降,很多老將也對他心生不滿。
如今奉系兵力,已不足以覆蓋全部勢力範圍,只好把精兵調入關內,以應對蠢蠢欲動的其他軍閥。
信的最後,張學良對東北表示了擔憂,也希望段小樓有時間可以去東北講武堂,擔任一段時間的武術教練。
段小樓讀完這封信,悵然若失,他這才了解,某些未來,似乎現在就已經確定好了。
他望向窗外的月亮。
時代的洪流中,每個人都如此渺小,身不由己。或許只有那極少數的幾人,才能在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等等,似乎還有個機會!他的歷史記憶里,還依稀記得一個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