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匯款到了
辦退房手續的時候,服務員看到林嫣,一臉的恍然大悟。
原來是林嫣鄉下的男人和女兒。
這男人還真是痴情!林嫣都跟他離婚回城了,還巴巴的帶著女兒追來。
方明澈沒有理會她的眼神,淡定的又辦理了入住手續。
他把自己的行李箱放到招待所床下。
錢和票據他都隨身揣著。四個人住一間屋,東西更得格外注意。
不過,四個人沒住滿。目前就他一個人開房住了進來。
如果回頭沒人了,他就是一塊五享受了五塊的待遇。
然後,他用自行車推著顏顏和她的箱子,送母女倆回幸福里十二號院。
如果上輩子小舅子兩口子對顏顏好些,他是不吝於今天中午請他們下館子搓一頓的。
現在嘛,免了。
就是阿嫣說的,房子是老丈人的。他老人家開了口,讓外孫女住進去。
再說了,小舅子兩口子就是餵不飽的白眼狼。
不念人好的!
到了十二號院門口,方明澈塞了不少全國性的糧票和布票等其他票據給林嫣。
「顏顏在家吃住,如果你爸執意不肯收伙食費,你就時不時給家裡添置些東西。或者去國營飯店端碗紅燒肉回來大家一起吃。」
昨天丈母娘都明確說了,顏顏是判給他的。
林嫣點頭,「你真的不進去一起吃飯?」
「不了。你快進去吧。忙活一上午,該餓了。」
林嫣道:「還好啦。之前我也吃了兩個小籠包墊底。」
其實明澈是怕顏顏餓了,就坐下喊了一籠。顏顏吃了一個,她吃了兩個。
剩下的三個明澈就包圓了。
「下午你帶顏顏歇歇,我自己去找。這自行車借我用一下。」
BJ城太大了,還是騎著自行車去找房子更方便。
「行,你騎去吧。這車也是我爸的。」
林嫣牽著女兒,把箱子拎上一道進去。
「爸爸?」
「爸爸還有事,顏顏先跟著媽媽。」
進去之後,林懌就迎上來問道:「姐,你們找到房子了麼?」
「沒,壓根沒什麼人把房間租出來。你要是廣場附近有熟人,幫我留意一下。等你姐夫找到房子,我們就會復婚,搬出去。」
林懌點頭,這倒是不錯。
不過,「那要是沒找到,他不會住到咱家來吧?咱家可就這麼一點大。」
「不會,他連飯都不肯進來吃一頓。你蒸飯了麼?」
「還沒,我出去辦了點事。沒車很不方便,等公交車等半天呢。」
林嫣懶得和他多說。什麼辦事,就是去對象家裡了。
在家什麼活都不干,去那邊賣力氣。結果人家午飯都沒留他吃。
「那你等著,我這就開始做。顏顏,早上吃了蛋蛋,媽媽中午給你蒸豆腐羹啊。」
「好!」
林嫣把箱子拎進房間。然後安頓顏顏坐在廚房的一角看自己做飯。
不著急、慢慢做,反正她們母女都墊過底了。
方明澈這一找就找了七天,仍然沒有找到出租的房間。
他只能準備擴大範圍。
不過在這之前,還有個事要辦。
他托堂哥寄來的錢寄到旅館了。阿嫣說了郵差每次來送東西的時間,他就在門口等著。
匯款單上是有具體數額的,郵差都忍不住多看了他兩眼。
1900啊!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當下,如果有人肯賣房間,都夠買一間十三四平的單間了。
不過,方明澈肯定不急著買房。
哪怕日後會漲到二十萬一平,那也是四十年後的事了。
他得先拿著這1900做本錢去擺茶攤。
不過現在比起來,擺茶攤恐怕比租房子容易多了。
方明澈隨口道:「出差,單位的公款。」
不想太引人注目。
今天,顏顏跟著方明澈。阿嫣被街道辦通知去開會了。
關於回城知青安排工作的事。
所以,方明澈只能等著她散會回來。再拿上戶口簿和前幾天新辦的存摺一起去銀行存錢。
等林嫣進到招待所的房間看到1900的金額也愣了一下。
她想過方明澈去帶了兩次貨,錢肯定不止300了。
這是帶的什麼貨啊?才兩趟,300就變1900了?
「賣工作的錢你沒給咱爸麼?」那也還是太多。
「給了啊。」
這房間這一周,來來去去很多人。只有方明澈一直在這兒住著。
這會兒又沒人了。上午那兩個人走了,下午的人還沒住進來。
「那怎麼會有這麼多?」
方明澈摸摸鼻子,「我跟堂哥借了700。」
林嫣抬手打了他胳膊一下,「萬一出事,你想賠到什麼時候?不許再做這麼冒險的事了。」
「那天不就答應你了麼。走吧,先去郵電局取錢,然後直接存進去。」
為了安全考慮,那天林嫣直接在郵政銀行開的摺子。
這樣都不用出門,直接就取錢、存錢了。
離得不遠,兩人抱著女兒過去。
「你不問問我去開會情況啊?」
「肯定是說國有的廠礦安排不了,讓大家能自己想到辦法的,就自己想辦法。要不等不靠,給組織上減輕負擔。」
林嫣點頭,「讓你說著了。還說街道辦也會繼續給我們想辦法。實在安排不下去,會想法子開設集體性質的單位接納我們。」
如今工作是有鄙視鏈的,肯定國企工人比集體企業的強。
集體企業的工人,以後在婚姻市場肯定是不如國企工人的。
當然,肯定比擺地攤的強。
這些年,街道辦也給轄區內的居民攬過一些諸如縫紐扣、糊火柴盒之類的活兒。
這些都掙不到什麼錢。
所以,大家並不是很看好集體單位。
方明澈略有些急。很快上頭就會搞攤派,一個街道辦負責轄區內所有回城知青的安置。
上輩子,街道辦搞過做衣服的、補鞋的、修車的攤子,集體性質的。
當然,也搞過大碗茶攤。
到時候,競爭可就大了。不過他不是怕競爭,是怕遲遲找不到房子,參與競爭的機會都沒有。
這會兒,上頭還沒攤派任務。沒把解決回城知青的工作和他們的待遇、榮譽等掛勾。
所以街道辦也還沒積極起來。
林嫣道:「我們一起回城的知青,已經有人拉著板板車走街串巷給人送蜂窩煤了。就拿著別人家的供應票去買了,然後給人送上門。一百塊蜂窩煤可以賺一塊錢的跑腿費。實在忙不過來的雙職工家庭,便接受了這種服務。聽說一天好的時候,也能掙個一兩塊。可是,身上、臉上都有些黑乎乎的。」
原來是林嫣鄉下的男人和女兒。
這男人還真是痴情!林嫣都跟他離婚回城了,還巴巴的帶著女兒追來。
方明澈沒有理會她的眼神,淡定的又辦理了入住手續。
他把自己的行李箱放到招待所床下。
錢和票據他都隨身揣著。四個人住一間屋,東西更得格外注意。
不過,四個人沒住滿。目前就他一個人開房住了進來。
如果回頭沒人了,他就是一塊五享受了五塊的待遇。
然後,他用自行車推著顏顏和她的箱子,送母女倆回幸福里十二號院。
如果上輩子小舅子兩口子對顏顏好些,他是不吝於今天中午請他們下館子搓一頓的。
現在嘛,免了。
就是阿嫣說的,房子是老丈人的。他老人家開了口,讓外孫女住進去。
再說了,小舅子兩口子就是餵不飽的白眼狼。
不念人好的!
到了十二號院門口,方明澈塞了不少全國性的糧票和布票等其他票據給林嫣。
「顏顏在家吃住,如果你爸執意不肯收伙食費,你就時不時給家裡添置些東西。或者去國營飯店端碗紅燒肉回來大家一起吃。」
昨天丈母娘都明確說了,顏顏是判給他的。
林嫣點頭,「你真的不進去一起吃飯?」
「不了。你快進去吧。忙活一上午,該餓了。」
林嫣道:「還好啦。之前我也吃了兩個小籠包墊底。」
其實明澈是怕顏顏餓了,就坐下喊了一籠。顏顏吃了一個,她吃了兩個。
剩下的三個明澈就包圓了。
「下午你帶顏顏歇歇,我自己去找。這自行車借我用一下。」
BJ城太大了,還是騎著自行車去找房子更方便。
「行,你騎去吧。這車也是我爸的。」
林嫣牽著女兒,把箱子拎上一道進去。
「爸爸?」
「爸爸還有事,顏顏先跟著媽媽。」
進去之後,林懌就迎上來問道:「姐,你們找到房子了麼?」
「沒,壓根沒什麼人把房間租出來。你要是廣場附近有熟人,幫我留意一下。等你姐夫找到房子,我們就會復婚,搬出去。」
林懌點頭,這倒是不錯。
不過,「那要是沒找到,他不會住到咱家來吧?咱家可就這麼一點大。」
「不會,他連飯都不肯進來吃一頓。你蒸飯了麼?」
「還沒,我出去辦了點事。沒車很不方便,等公交車等半天呢。」
林嫣懶得和他多說。什麼辦事,就是去對象家裡了。
在家什麼活都不干,去那邊賣力氣。結果人家午飯都沒留他吃。
「那你等著,我這就開始做。顏顏,早上吃了蛋蛋,媽媽中午給你蒸豆腐羹啊。」
「好!」
林嫣把箱子拎進房間。然後安頓顏顏坐在廚房的一角看自己做飯。
不著急、慢慢做,反正她們母女都墊過底了。
方明澈這一找就找了七天,仍然沒有找到出租的房間。
他只能準備擴大範圍。
不過在這之前,還有個事要辦。
他托堂哥寄來的錢寄到旅館了。阿嫣說了郵差每次來送東西的時間,他就在門口等著。
匯款單上是有具體數額的,郵差都忍不住多看了他兩眼。
1900啊!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當下,如果有人肯賣房間,都夠買一間十三四平的單間了。
不過,方明澈肯定不急著買房。
哪怕日後會漲到二十萬一平,那也是四十年後的事了。
他得先拿著這1900做本錢去擺茶攤。
不過現在比起來,擺茶攤恐怕比租房子容易多了。
方明澈隨口道:「出差,單位的公款。」
不想太引人注目。
今天,顏顏跟著方明澈。阿嫣被街道辦通知去開會了。
關於回城知青安排工作的事。
所以,方明澈只能等著她散會回來。再拿上戶口簿和前幾天新辦的存摺一起去銀行存錢。
等林嫣進到招待所的房間看到1900的金額也愣了一下。
她想過方明澈去帶了兩次貨,錢肯定不止300了。
這是帶的什麼貨啊?才兩趟,300就變1900了?
「賣工作的錢你沒給咱爸麼?」那也還是太多。
「給了啊。」
這房間這一周,來來去去很多人。只有方明澈一直在這兒住著。
這會兒又沒人了。上午那兩個人走了,下午的人還沒住進來。
「那怎麼會有這麼多?」
方明澈摸摸鼻子,「我跟堂哥借了700。」
林嫣抬手打了他胳膊一下,「萬一出事,你想賠到什麼時候?不許再做這麼冒險的事了。」
「那天不就答應你了麼。走吧,先去郵電局取錢,然後直接存進去。」
為了安全考慮,那天林嫣直接在郵政銀行開的摺子。
這樣都不用出門,直接就取錢、存錢了。
離得不遠,兩人抱著女兒過去。
「你不問問我去開會情況啊?」
「肯定是說國有的廠礦安排不了,讓大家能自己想到辦法的,就自己想辦法。要不等不靠,給組織上減輕負擔。」
林嫣點頭,「讓你說著了。還說街道辦也會繼續給我們想辦法。實在安排不下去,會想法子開設集體性質的單位接納我們。」
如今工作是有鄙視鏈的,肯定國企工人比集體企業的強。
集體企業的工人,以後在婚姻市場肯定是不如國企工人的。
當然,肯定比擺地攤的強。
這些年,街道辦也給轄區內的居民攬過一些諸如縫紐扣、糊火柴盒之類的活兒。
這些都掙不到什麼錢。
所以,大家並不是很看好集體單位。
方明澈略有些急。很快上頭就會搞攤派,一個街道辦負責轄區內所有回城知青的安置。
上輩子,街道辦搞過做衣服的、補鞋的、修車的攤子,集體性質的。
當然,也搞過大碗茶攤。
到時候,競爭可就大了。不過他不是怕競爭,是怕遲遲找不到房子,參與競爭的機會都沒有。
這會兒,上頭還沒攤派任務。沒把解決回城知青的工作和他們的待遇、榮譽等掛勾。
所以街道辦也還沒積極起來。
林嫣道:「我們一起回城的知青,已經有人拉著板板車走街串巷給人送蜂窩煤了。就拿著別人家的供應票去買了,然後給人送上門。一百塊蜂窩煤可以賺一塊錢的跑腿費。實在忙不過來的雙職工家庭,便接受了這種服務。聽說一天好的時候,也能掙個一兩塊。可是,身上、臉上都有些黑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