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番外:《決戰:華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23年的大年初一。

  此時的我國,已然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多年,伴隨著各項綜合實力的增強,世界地位已經處在無可撼動的境地。

  自然,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是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這一天,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也是在這一天,各大城市的電影院之中,也是基本上全都爆滿了。

  沒辦法,春節檔,作為最重要的一個電影上映的檔期,每年的春節檔電影總票房,基本上都能占到全年總票房的20%以上,也因此,春節檔電影,可謂是大片雲集。

  而也是在這一天,一部大場面的史詩級電影,登上了大熒幕。

  而這部電影的名字,便是:《決戰:華北》

  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是描述的抗戰時期的華北解放戰役。

  根據介紹,這部電影的群演,是從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首次動用部隊參與演出的電影。

  而且,整部電影之中,可謂是大牌雲集,光是客串的影視界的演員和明星,便多達兩百位。

  可以說,這部電影就是今年春節檔最受期待的電影之一了。

  而林國偉是一名公司即將倒閉,並且負債上億元的創業失敗者。

  此時的林國偉,手裡叼著一根泰山牌香菸,看著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林國偉出生於91年,從小到大,都是品學兼優且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五好青年。

  高考的時候,林國偉被雄安工業大學錄取,學的是材料工程專業,在校期間,林國偉仍然是一個走到哪裡都能發光發熱的人,追他的女孩,能從校門口排到宿舍樓。

  而林國偉也是找到了他所愛的女孩。

  在學校學習了兩年半以後,正好當時部隊春季校園徵兵,林國偉心血來潮,便是選擇保留學籍,報名參軍了。

  入伍後,林國偉也是各項表現極其優異,深受上級領導的喜愛,只是,在兩年兵役服役期滿後,便是選擇了回到大學繼續學習。

  回到學校以後,林國偉認為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了,便是開始了創業。

  因為部隊的經歷,再加上其之前學習的知識,創業的初期,雖然艱難,但他都挺了過來。

  並且,在大學畢業後,便是和相愛多年的女孩結了婚。

  在度過最艱難的創業初期後,林國偉的公司,也是越做越大,接連撞見了好幾個風口,而因為他之前的經歷,他深刻明白,只有合作,才能共贏,所以,他願意與同伴分享勝利果實,同伴們也因此,都是緊緊地跟隨著林國偉的腳步。

  最鼎盛的時候,林國偉的公司,市值一度超過20個億。

  而他林國偉本人的身家,也是一度超過了五個億。

  要知道,伴隨著我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頭號經濟體之後,經濟紅利便是已經開始了。

  連續數年的時間,我國的物價幾乎都沒有太大的波動。

  但人民的工資和生活水平,基本上卻是一年一個變化。

  某種意義上說,如果以原時空我國的貨幣價值計算的話,本時空的一元,基本上相當於原時空同時期的2-2.5元。

  而林國偉,也是一度成為親戚朋友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只是,人的一生,似乎註定不可能一帆風順。

  他們公司,正陷入到一款新材料的研究工作,絕大多數資金都投入到了新材料的研究工作之中。

  原本,他們舊的材料還能夠繼續為他們盈利的,這樣一來,哪怕新材料投入了大量資金,他們公司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只是,就在這個時候,德國的一家材料公司,研究出了一款能夠完美替代他們舊材料,並且,性能還要稍微好一些的材料,並且,價格還並不比他們舊的材料貴。

  如此一來,他們公司一下子就出現了入不敷出的情況了。

  堅持了大半年的時間以後,新材料遲遲沒能突破,舊材料已經賣不出去了。

  銀行伴隨著還款日的臨近,也是開始催收貸款。

  如此一來,到了昨天的時候,公司終於是再也堅持不下去了。

  昨天是除夕,在和幾位奮鬥了幾年的老友喝了個酩酊大醉後,便算是吃了散夥飯了。


  今天早上一醒過來,林國偉便是漫無目的的行走在這座城市之中,新年的喜慶,似乎沒有沖淡其心中的絲毫憂愁。

  此刻,他行走在街道上,突然,聽到旁邊的廣播之中傳來的聲音。

  原本在愣神的林國偉,愣愣的轉頭看向旁邊的商城,緊跟著便是看到商場大屏幕上播放的電影預告,鬼使神差的,林國偉便是從兜里掏出來了五十塊錢,看著手裡的五十塊錢,林國偉張了張嘴,這似乎是他身上最後的50塊錢了。

  他的銀行卡已經被凍結了,如今,全身上下,只剩下了這五十塊錢的現金了。

  這是妻子在昨天早上的時候,取得現金。

  昨天作為散夥飯,自然是他請客,結果付完帳以後,全身上下就只剩下這五十塊錢的現金了。

  林國偉看著大屏幕上的預告片,似乎是下定了某種決心,隨即便是走進了電影院。

  他隨便選擇了一個後排靠角落的位置,買了票,便是走進了電影院之中。

  此刻的影廳之中,基本上都已經坐滿了人。

  畢竟是春節檔,又是大年初一,自然是觀影人數最多的時候。

  對此,林國偉絲毫不感到意外。

  等待著的時候,林國偉打量了一下觀眾。

  有情侶,有帶著孩子一起看電影的家庭,也有一些中年男男女女。

  當然了,也有像他一樣獨自一人走進電影院的觀影者。

  整個電影院之中,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突然,原本還在播放著其他電影的預告片的大熒幕上,突然暗了下來,緊跟著,影廳之中的燈光暗了下來。

  林國偉知道,電影正式開始了。

  伴隨著熟悉的龍標,緊跟著,便是熟悉的軍隊標。

  很顯然,這是部隊協助拍攝的。

  此前林國偉因為公司的事情,對於外界的事情,幾乎絲毫不關心,此刻才突然想到,這似乎是21世紀以來,首部有部隊協助演出的電影。

  而電影的出品公司,則是長春電影製片廠。

  對此,林國偉也沒有絲毫意外,雖然伴隨著市場經濟的出現,除了國資的三大電影製片廠之外,也是湧現了一大批其他的電影公司,但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從始至終,一直都是穩坐軍事戰爭類電影的頭把交椅。

  鏡頭一開始,是一道背影,正在爬山,待到鏡頭轉換,大家才看出來,這人正是唐老師飾演的大統領,此時,熒幕之中的人物,正在一步步的走上寶塔山的山頂。

  伴隨著熒幕之中的人物爬到山頂,就見此刻天邊的盡頭處,正是一副日出的景象。

  伴隨著太陽越升越高,初升的朝陽,照射在了他的臉上。

  看到這一幕,所有人都是明白,這一幕,大概率是為了致敬經典之作大決戰而拍攝的。

  是的,這一次,我國也是拍攝了大決戰的電影,詳細解讀了本時空三大戰役的具體細節。

  雖然演職員因為種種原因有所變化,但總歸還是那些個人,所以,一些劇情和原時空有著相似的地方。

  就比如這個登山望遠的開場。

  緊跟著,畫面開始切換。

  然後,隨著畫面的變化,旁邊也是開始出現了字幕。

  同時,一個聲音響起。

  「我的父親曾經告訴我,整個抗戰,如果硬要劃分階段的話,那就只能劃分成兩個階段,那就是挨打階段和打回去階段。」

  「什麼是挨打階段呢?43年春節之前,全是挨打階段,不僅僅是在抗戰的時候在挨日本鬼子的打,也是在挨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的各國列強的打,而當時間來到43年春節以後,這個情況,卻是發生了變化...」

  而在此刻的字幕之中,一幕幕畫面過去。

  從九一八事變,到第一次淞滬會戰,再到七七盧溝橋事變抗戰全面爆發,再之後的國軍組織的四次大的會戰,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

  戰鬥進行到這裡,國家領土一寸寸的丟失,軍隊成千上萬的陣亡。

  直到這個時候,畫面一黑,緊跟著,一個聲音突然出現...

  「我始終認為,戰略反攻的時機就要到來了,這個時機很近了,但是,部隊不能冒進,絕對不能在這樣的關頭和日軍進行大規模的衝突,讓各部隊做好部署,絕對不要打草驚蛇,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要冷靜!」


  伴隨著這個聲音落下,就見鏡頭從下到上,慢慢的照應到一間會議室之中。

  而伴隨著鏡頭的轉動,能夠看到,幾個孩子,正在玩鬧,而其中一個孩子,有些好奇的趴在窗戶縫裡,向著房間之中看著。

  「小二郎,又跑來偷聽什麼呢?」

  緊跟著,畫面給到房間之中,一個看著二三十歲的八路軍,正在給會議室之中的人員開會。

  而在這個時候,一個字幕出現在了這人的旁邊。

  ——張浩,時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副司令員

  是的,這人扮演的,正是張浩。

  張浩這個角色的駕馭難度,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一個二十多歲就指揮百萬雄師作戰的頂級戰神,可不是什麼人都能演的。

  其他的將領,做出指揮作戰的時候,都已經是三四十歲,甚至是四五十歲了,別說長得像了,就連演的像都不是什麼難事。

  但張浩不一樣,他做出百萬軍隊指揮的時候,才二十多歲,讓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去演這樣的張浩,屬實是有些難為人了。

  也是好在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老化的程度有所減緩了。

  讓一個三十多歲的演員來演張浩,看著也不會存在出戲的問題就是了。

  劇情正式開始的第一幕,便是張浩就何時進行戰略反攻的問題,與整個晉察冀軍區的幹部進行會議。

  然後,會議形成了書面文件,遞交給了總部。

  這份文件很快引起了全黨全軍的關注。

  然後,劇情以這個小名叫小二郎,大名叫李振的孩子的視角,開始講述這場中國軍隊,對日軍正式發起反攻的戰役的經過。

  隨著劇情的推進,所有的觀眾,仿佛置身於那個年代。

  國家內憂外患,國府腐敗無能,且在對抗日軍的同時,也在進行著反紅。

  而日軍,仍然非常強大,裝備等條件,也是在整體上優於我軍。

  但是,在這種時候,張浩作為晉察冀軍區的副司令員,卻是已經開始計劃著要對日軍進行反擊了。

  在之後的劇情之中,我軍收復山西全境,將日軍逼退到華北平原之上。

  至此,華北戰役前的形勢,就算是正式形成了。

  隨後,劇情推進到蘇聯贏得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勝利。

  張浩立刻認為,反攻的時刻已經到來了,並且得到了大統領的認可,自此,戰略反攻,正式開始。

  之後就是各種戰場之上的大場面。

  在這一次的電影之中,我軍首次在電影之中,以空中拍攝的方法,真正意義的真實還原了我軍的進攻戰術。

  當看到我軍在戰場上真實展開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時候,所有軍迷才明白,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三三制戰術。

  劇情的高潮,聚集在坦克大戰的劇情之中。

  當坦克大戰的最後,以我軍贏得勝利的字幕結束的時候,整個電影院,都是一陣激動地鼓掌聲。

  看著眼前的一幕幕劇情,作為觀影者的林國偉,也是不禁回憶起了他所服役的部隊的經歷。

  是的,他曾經服役的連隊,便是這場坦克大戰之中的那個步兵部隊。

  至今,他的老連隊之中,還懸掛著由晉察冀軍區直接授予的『步坦協同尖刀連』連旗。

  而電影之中,華北戰役經歷一次次的戰鬥,其中孫成海繳獲日軍聯隊旗的劇情,也是在影視之中得以呈現。

  孫成海的指揮水平實在是有點有限,最終只是干到了副師級幹部以後,便是轉入到了地方公安部門工作。

  最終,孫成海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去世的。

  按說,一個副師級幹部,並不太可能被史冊專門記錄。

  但其繳獲日軍聯隊旗的舉動,足以令其在史冊上留名了。

  而後是支前民工的描述,數以百萬計的支前民工,為八路軍運輸各種物資,以支持我軍戰鬥下去。

  華北戰役的後半段,實際上和華北的關係已經不是太大了,更多的是高層的博弈。

  整個華北戰場的軍隊,在張浩的指揮下,猶如一台精密的戰爭機器,不僅僅是我軍的部隊,還包括日軍的部隊。


  是的,整個電影看下來,所有人都是有一種錯覺,那就是張浩不僅僅在指揮自己家的軍隊,同時也在指揮日軍。

  在哪地方攔截,然後往哪個方向趕,之後又在哪個地方派兵伏擊。

  整個戰場,敵我動態,無不被張浩精準的進行了預判。

  戰爭進行到最後階段的時候,對於日軍來說,華北已經完全守不住了,到處都是死棋,連一個活棋用的氣口都沒給留。

  日軍到了後面,也是明白了這一情況,也是不得不放棄了對華北戰場的援助,並且命令部隊,向著膠東半島地區總退卻,後續,就連關東軍對於華北地區的支援力度都是一下子降低了很多。

  直至最終,由我黨宣傳部門發布了華北大部分地區已經完成光復的消息。

  華北戰役至此才算是正式宣告結束了。

  電影的最後,是導演組採訪了很多經歷過華北戰役的抗戰老兵。

  一個個老人出場,都在對華北戰役的很多情況進行描述。

  只是很可惜,直到電影結束,也沒有採訪張浩的畫面出現。

  張浩在這一年,已經106歲的高齡了。

  但通過去年的一次消息看,張浩的身體還是很硬朗的。

  雖然張浩久經戰陣,但真要說起來,除了被炸的穿越的那一次以外,竟然沒有受過任何的內外傷。

  再加上,張浩一直以來養成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每天鍛鍊身體。

  如今一百多歲的高齡,日常都不太需要別人的照顧。

  看他的狀態,還指不定能活到什麼時候呢。

  當然了,這裡又跑題了。

  電影最後的最後,是決戰系列第二部電影《決戰Ⅱ:東北》的預告片,預計將於明年東北戰役發起的紀念日的時候上映。

  而看完了電影的林國偉,也是不由得恢復了一些信心。

  他想在過完春節後,回到他曾經服役過的部隊看一看,找一找那些曾經的回憶。

  也找一找他的初心。

  正在這個時候,電話突然響起來了。

  林國偉一看,是妻子的,便是接通了。

  「歪...」

  當聽到妻子所說的話的時候,一下子愣住了。

  「你說的是真的?」

  好半晌,林國偉掛斷電話。

  原來,妻子打電話過來,是告訴他,因為他的電話在看電影的時候關機了,所以最後人家聯繫到了他妻子。

  他們公司,不用破產清算了,因為他們公司被國資委相中了,國資委要以此前的市價收購他們公司51%的股份。

  至此,他們公司將要成為國有控股的公司了。

  此前他們遭遇的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這一刻,原本還有些陰沉的天空,突然出雲見日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