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學校開業
并州。
蕭逸塵收到了錦衣衛傳回的關於新羅的消息,他雖然放心鐵木必烈的軍事行動,但也派了錦衣衛跟著,以便隨時向他匯報戰況。
消息很詳細,蕭逸塵嘴角不由露出笑容。
第一戰,鐵木必烈就大獲全勝,雖然還沒有攻下卑沙城,但卻給新羅造成了大量的傷亡。
新羅並無真意境出現,讓蕭逸塵也放了心,只要沒有真意境,他派去的幾名大宗師足以擋住新羅的高手。
「十郎,今天是新學校的開學儀式,你要去看看嗎?」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韓紫韻的聲音。
蕭逸塵起身出去,便見除了韓紫韻外,其餘女眷也都在外面,笑意盈盈地看著他。
「走,去看看。」
蕭逸塵開口,在大夏成立之初,蕭逸塵便給慕月璃提出了修建學校,醫院的計劃。
慕月璃自然沒有什麼意見,撥了銀兩下去,聘用了不少木匠,石匠,泥瓦匠修建。
蕭逸塵則是回憶他上小學時學過的課本,寫了三字經,算術兩本書,讓韓紫韻去找書局進行印刷。
現在學校終於修好了,他肯定要去看看。
教育是蕭逸塵很看重的,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這個時代的百姓大多愚昧,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愚弄。
就如當初的白蓮教,那些老百姓真的相信死了會得到無生老母的照顧,去真空家鄉。
教育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
蕭逸塵深知,若無系統的教導,百姓便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難以明辨方向。
通過學習,能讓大夏子民掌握各類技藝,或精於農事,提升糧食產量;或擅長手工,創造精美器物。
更重要的是,學校中的思辨之學,能錘鍊思維,激發創新靈感,日後面對困境,方能機智化解,而非束手無策。
當然要達到這個程度,需要很長的時間,畢竟學校招收的都是孩童。
不多時,蕭逸塵帶著女眷來到了新修的學校。
之前他在忠勇城辦過學校,但規模不大,老師也只有三人,而現在修的這學校是按照小學六年制修建的,占地很大。
學校外面已經擠滿了百姓,朝廷開辦學校的事,已經傳遍了整個京城,都知道今天是招生的日子,因此一大早就有很多百姓帶著孩童趕來。
朝廷政策已經下發,所有適齡的孩童都可以進入學校學習,每學期收取五兩銀子,一年十兩銀子,包一頓午飯。
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好事。
這個時代的孩童想要上學,那就要去私塾,而私塾的費用雖然也不是太貴,但一年也要花費掉二三十兩銀子。
一年十兩銀子還包午飯,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而且如果家裡實在太窮,還可以給官府申請,只要調查屬實,可以減免全部費用。
而學生在學校里只要功課優異,還可以獲得獎學金。
這更是讓眾多百姓興奮,從來沒有聽說過上學還能掙錢的,而且獎學金的設置朝廷也已經公布了。
一共設置了10等獎,一等獎百兩銀子,依次遞減。
當獎學金公布出來時,京城的百姓都不敢相信,一等獎居然獎勵一百兩,這可是一個家庭幾年的收入。
這就更加讓這些百姓願意將孩子送來上學,只要在期末考試中獲得前十名,那就能獲得獎學金。
一年考兩次,如果都得第一名,靠著獎學金就能發家致富。
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事,因此京城百姓讓孩子上學的熱情高漲。
此刻學校大門已經被堵得水泄不通。
「侯爺來了!」
有人喊了一句,頓時所有百姓向著後面看來,便見蕭逸塵帶著女眷站在他們身後,一眾百姓急忙向著兩邊讓開,臉上有著恭敬之色,直接彎腰行禮,嘴裡齊喊「見過侯爺。」
不行跪拜禮也是蕭逸塵給慕月璃建議的,動不動就跪讓蕭逸塵很反感,慕月璃雖然覺得不跪拜體現不出統治階級的特權。
但蕭逸塵都這麼說,她也只能同意。
蕭逸塵笑呵呵的道:「不用多禮了,你們都排好隊,不要擁擠,只要是6到10歲的孩童都可以入學。」
說完帶著眾女眷向著學校大門走去。
這學校是按照蕭逸塵的設計修建,放眼望去,學校占地極廣,格局規整,雖不見高樓林立,卻都是寬敞明亮的平房,錯落分布其間,別有一番恢宏大氣之感。
進入裡面,寬敞的操場映入眼帘,地面由平整光滑的青石板鋪就,四周遍植松柏,棵棵高大挺拔,翠綠欲滴,四季常青。
除了學生上課的教室外,還有老師宿舍,在修建學校的時候,大夏便發布告示,廣招天下有識之士來做老師。
每月20兩銀子,這可是高工資,因此報名者眾多。
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老師,而是要經過考核,通過考核後,還要去翰林院學習算術之類的東西。
這些都由大學士唐筠章教導,自從蕭逸塵解出了新羅使團出的算術題後,唐筠章便對阿拉伯數字十分感興趣。
因此在蕭逸塵有空的時候便來請教,蕭逸塵也樂意教他。
不僅教他算術,也教他天文地理,當唐筠章第一次知道他們所在的大地是圓的時,驚詫不已。
蕭逸塵教給他的知識仿佛為他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什麼萬有引力,什麼質量守恆,什麼動力加速度,這些東西他從未聽過。
甚至有段時間他就住在冠軍府內,蕭逸塵去打仗了,他便請教韓紫韻。
韓紫韻也會算術,教了唐筠章後,唐筠章直接喊她老師,將韓紫韻弄得怪不好意思的。
畢竟唐筠章年紀比她大多了。
不過唐筠章不以為意,達者為先嘛,他算是蕭逸塵教出來的第一個學生。
再由他去教導那些通過考核的老師。
大夏剛成立,這些老師都有一腔報國熱情,雖然只是教書育人,但他們也知道這些孩子以後就是大夏強大的根基。
此時都已經等在了學校內,見到蕭逸塵來了,急忙出來迎接。
「老師。」
唐筠章直接行禮,他是這學校的校長,讓他感到很榮幸。
蕭逸塵點頭道:「都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就開始讓那些百姓進來報名吧。」
「好了,就等著老師你過來呢。」
唐筠章笑呵呵的道。
不多時,學校大門打開,眾多百姓排著隊帶著孩子進來登記,交了錢後,領取學號,然後還能領兩套校服。
這讓眾多百姓更加高興,之前可沒有說還有校服,完全是意外之喜。
覺得這學校是真的好啊。
恨不得回去再多生幾個娃出來,然後送來上學。
看著這些百姓高興的樣子,蕭逸塵也高興,身在高位能為百姓做點事情他是很願意的。
這些孩童可都是大夏的未來。
現在只是小學,等到這種模式確實可行了,蕭逸塵便準備再修建初中,高中,大學。
逐步建立起教育體系。
現在只是在京城試點,反饋好的話,再逐步向全國鋪開,爭取讓大夏的孩童人人都能上學。
以後長大就能成為國家棟樑!
蕭逸塵收到了錦衣衛傳回的關於新羅的消息,他雖然放心鐵木必烈的軍事行動,但也派了錦衣衛跟著,以便隨時向他匯報戰況。
消息很詳細,蕭逸塵嘴角不由露出笑容。
第一戰,鐵木必烈就大獲全勝,雖然還沒有攻下卑沙城,但卻給新羅造成了大量的傷亡。
新羅並無真意境出現,讓蕭逸塵也放了心,只要沒有真意境,他派去的幾名大宗師足以擋住新羅的高手。
「十郎,今天是新學校的開學儀式,你要去看看嗎?」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韓紫韻的聲音。
蕭逸塵起身出去,便見除了韓紫韻外,其餘女眷也都在外面,笑意盈盈地看著他。
「走,去看看。」
蕭逸塵開口,在大夏成立之初,蕭逸塵便給慕月璃提出了修建學校,醫院的計劃。
慕月璃自然沒有什麼意見,撥了銀兩下去,聘用了不少木匠,石匠,泥瓦匠修建。
蕭逸塵則是回憶他上小學時學過的課本,寫了三字經,算術兩本書,讓韓紫韻去找書局進行印刷。
現在學校終於修好了,他肯定要去看看。
教育是蕭逸塵很看重的,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這個時代的百姓大多愚昧,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愚弄。
就如當初的白蓮教,那些老百姓真的相信死了會得到無生老母的照顧,去真空家鄉。
教育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
蕭逸塵深知,若無系統的教導,百姓便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難以明辨方向。
通過學習,能讓大夏子民掌握各類技藝,或精於農事,提升糧食產量;或擅長手工,創造精美器物。
更重要的是,學校中的思辨之學,能錘鍊思維,激發創新靈感,日後面對困境,方能機智化解,而非束手無策。
當然要達到這個程度,需要很長的時間,畢竟學校招收的都是孩童。
不多時,蕭逸塵帶著女眷來到了新修的學校。
之前他在忠勇城辦過學校,但規模不大,老師也只有三人,而現在修的這學校是按照小學六年制修建的,占地很大。
學校外面已經擠滿了百姓,朝廷開辦學校的事,已經傳遍了整個京城,都知道今天是招生的日子,因此一大早就有很多百姓帶著孩童趕來。
朝廷政策已經下發,所有適齡的孩童都可以進入學校學習,每學期收取五兩銀子,一年十兩銀子,包一頓午飯。
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好事。
這個時代的孩童想要上學,那就要去私塾,而私塾的費用雖然也不是太貴,但一年也要花費掉二三十兩銀子。
一年十兩銀子還包午飯,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而且如果家裡實在太窮,還可以給官府申請,只要調查屬實,可以減免全部費用。
而學生在學校里只要功課優異,還可以獲得獎學金。
這更是讓眾多百姓興奮,從來沒有聽說過上學還能掙錢的,而且獎學金的設置朝廷也已經公布了。
一共設置了10等獎,一等獎百兩銀子,依次遞減。
當獎學金公布出來時,京城的百姓都不敢相信,一等獎居然獎勵一百兩,這可是一個家庭幾年的收入。
這就更加讓這些百姓願意將孩子送來上學,只要在期末考試中獲得前十名,那就能獲得獎學金。
一年考兩次,如果都得第一名,靠著獎學金就能發家致富。
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事,因此京城百姓讓孩子上學的熱情高漲。
此刻學校大門已經被堵得水泄不通。
「侯爺來了!」
有人喊了一句,頓時所有百姓向著後面看來,便見蕭逸塵帶著女眷站在他們身後,一眾百姓急忙向著兩邊讓開,臉上有著恭敬之色,直接彎腰行禮,嘴裡齊喊「見過侯爺。」
不行跪拜禮也是蕭逸塵給慕月璃建議的,動不動就跪讓蕭逸塵很反感,慕月璃雖然覺得不跪拜體現不出統治階級的特權。
但蕭逸塵都這麼說,她也只能同意。
蕭逸塵笑呵呵的道:「不用多禮了,你們都排好隊,不要擁擠,只要是6到10歲的孩童都可以入學。」
說完帶著眾女眷向著學校大門走去。
這學校是按照蕭逸塵的設計修建,放眼望去,學校占地極廣,格局規整,雖不見高樓林立,卻都是寬敞明亮的平房,錯落分布其間,別有一番恢宏大氣之感。
進入裡面,寬敞的操場映入眼帘,地面由平整光滑的青石板鋪就,四周遍植松柏,棵棵高大挺拔,翠綠欲滴,四季常青。
除了學生上課的教室外,還有老師宿舍,在修建學校的時候,大夏便發布告示,廣招天下有識之士來做老師。
每月20兩銀子,這可是高工資,因此報名者眾多。
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老師,而是要經過考核,通過考核後,還要去翰林院學習算術之類的東西。
這些都由大學士唐筠章教導,自從蕭逸塵解出了新羅使團出的算術題後,唐筠章便對阿拉伯數字十分感興趣。
因此在蕭逸塵有空的時候便來請教,蕭逸塵也樂意教他。
不僅教他算術,也教他天文地理,當唐筠章第一次知道他們所在的大地是圓的時,驚詫不已。
蕭逸塵教給他的知識仿佛為他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什麼萬有引力,什麼質量守恆,什麼動力加速度,這些東西他從未聽過。
甚至有段時間他就住在冠軍府內,蕭逸塵去打仗了,他便請教韓紫韻。
韓紫韻也會算術,教了唐筠章後,唐筠章直接喊她老師,將韓紫韻弄得怪不好意思的。
畢竟唐筠章年紀比她大多了。
不過唐筠章不以為意,達者為先嘛,他算是蕭逸塵教出來的第一個學生。
再由他去教導那些通過考核的老師。
大夏剛成立,這些老師都有一腔報國熱情,雖然只是教書育人,但他們也知道這些孩子以後就是大夏強大的根基。
此時都已經等在了學校內,見到蕭逸塵來了,急忙出來迎接。
「老師。」
唐筠章直接行禮,他是這學校的校長,讓他感到很榮幸。
蕭逸塵點頭道:「都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就開始讓那些百姓進來報名吧。」
「好了,就等著老師你過來呢。」
唐筠章笑呵呵的道。
不多時,學校大門打開,眾多百姓排著隊帶著孩子進來登記,交了錢後,領取學號,然後還能領兩套校服。
這讓眾多百姓更加高興,之前可沒有說還有校服,完全是意外之喜。
覺得這學校是真的好啊。
恨不得回去再多生幾個娃出來,然後送來上學。
看著這些百姓高興的樣子,蕭逸塵也高興,身在高位能為百姓做點事情他是很願意的。
這些孩童可都是大夏的未來。
現在只是小學,等到這種模式確實可行了,蕭逸塵便準備再修建初中,高中,大學。
逐步建立起教育體系。
現在只是在京城試點,反饋好的話,再逐步向全國鋪開,爭取讓大夏的孩童人人都能上學。
以後長大就能成為國家棟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