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番外之歸梁(四)
第831章 番外之歸梁(四)
得,什麼好聽話等有空了再說吧!
蔡郡守匆匆推門而出,騎上自己的灰馬,領著一眾衙役去了鬧事的村落。
北地乾旱,開墾良田首先就得修建水渠。水源充足的時候,家家戶戶的土地都能澆上水。水源不足的時候,為了搶水,大打出手的不在少數。
蔡郡守今年處理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起了。
去了之後,先看有沒有死傷。還好,今日鬧騰的百姓有三個受了輕傷,沒鬧出重傷或人命來。
蔡郡守先鬆口氣,然後沉著臉下令,衙役們將領頭鬧事的百姓綁了起來。
蔡郡守也不回府衙,就這麼當著村民的面開始審問。
「府衙出的公告都看了沒有?」
「水渠里的水,不是哪一家哪一戶的,也不是哪一個村子的,都是府衙的。水渠里的水要計劃著用,不能搶,更不能因此生亂鬧事。」
「今日誰先動的手?罰半個月勞役,去挖水渠。」
「所有人都給本郡守聽著。再有下一回,整個村子都別想用水渠了。」
治理百姓,只說好話是不成的。該立威的時候,不能手軟。蔡郡守疾聲厲色地審完案子,就讓村民們都散了。
被罰勞役的八個漢子,都捆了手腳,直接送到修水渠的地方。那裡全是邊軍里的軍爺們,別說八個漢子,就是八十個八百個,也不敢鬧事。軍爺們可沒那麼好的脾氣,一瞪眼,就握拳揍人。
處理完這個村子的事,歸梁城裡又鬧了事端。這一回是同住一個院子的住戶鬧了矛盾。
從柔然部落活著回來的百姓,大多是青壯年男子,女子孩童少之又少。能破鏡重圓的夫妻,更是鳳毛麟角。一堆光棍漢,湊合著住在一處。短時間還好,時日一長,摩擦矛盾就都來了。
這也是短期之內無法解決的問題。想讓這麼多壯漢都成家,就得有許多年輕女子。女子數量太少,能婚配的男子只有一兩成,剩下的八九成,在未來幾年內大概率還是光棍。
蔡郡守也沒好法子,先將鬥毆的雙方都怒斥了一頓,同樣罰去修水渠。
這般忙碌到天黑,蔡郡守才拖著疲累的步伐回來。再處理一批公文,忙到深夜才睡下。隔日五更就起床,精神抖擻地出了府衙。
昭平八年春,歸梁城開墾出了四十萬畝良田。這一年的秋日,歸梁城大豐收。蔡郡守終於可以挺直腰杆收田賦了。
大梁田賦,一直都是五稅一。也就是說,每五斗糧食,要交一斗。女帝陛下登基五年後,將稅賦改為八稅一。今年又下了旨意,改為十稅一。
百姓們種上了高產糧種,收的糧食是以前的兩三倍。交的田稅又大大減少。這麼一加一減,百姓們家家都有餘糧,有了好日子。
於朝廷而言,田地產量上來了,十稅一收上來的田賦,和以前差不多,並不影響朝堂運轉。
各地秋賦入了國庫,戶部上下忙碌半個月,清點出了今年的帳目。
馮尚書看了之後,一張老臉如菊花般舒展,笑著進宮向天子稟報:「皇上,今年秋賦比去年多了一成。」
別小看這一成稅賦。大梁朝這麼大的疆土,秋賦能穩定收起來便是大功德。逐步且穩定地增長,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姜韶華難得見馮尚書喜形於色,笑著打趣:「這麼說來,今年戶部預算充足,朕可以讓軍隊再擴充一些兵力了?」
馮尚書思慮片刻:「各軍隊可以招募些新兵。」
姜韶華點點頭:「柔然死心不息,修養生息幾年,定然還會進犯邊關。朕打算,讓邊軍多招募新兵。」
邊軍一直都是死傷最多折損最重的軍隊。兩年前的國戰,邊軍損了將近五成,簡直快被打殘了。這兩年來不停招募新兵,勉強恢復了之前的兵力。新兵要操練,要實戰,要兵器要盔甲要戰馬,總之,樣樣都要消耗錢糧。
馮尚書不管這些,只負責籌措錢糧,算了一會兒,給了個比較精準的數字:「新增的兵力不超過兩萬人,還是養得起的。」
正經大事,朝廷要發明旨。
姜韶華吩咐下去,王舒王舍人便去擬旨,發往邊軍。
范大將軍接到聖旨後,喜不自勝:「太好了!皇上心裡一直惦記著我們邊軍哪!」
「皇上這般厚待邊軍,我們可不能負了皇恩。」
范大將軍一臉振奮:「皇上准我們邊軍落擴充兩萬人。還令劉將軍來替我們練兵。」
朝中姓劉的武將有幾個,范大將軍口中的這位劉將軍,正是南陽親衛營的劉恆昌。
這個書最近更新在##!!更新!
南陽親衛營在兩年前一戰成名,被譽為大梁第一精兵。劉恆昌聲名鵲起,甚至有人稱背地裡傳言,將來威遠公兼左大將軍退了,接替之人肯定是劉恆昌。
天子特意派了心腹武將前來,范大將軍非但沒覺得被冒犯,甚至是滿心歡喜。
劉恆昌前程遠大,不可能一直留在邊軍。就是來幫忙練兵。最多練個一年半載就回京城去了。
功勞是劉恆昌的,練出來的兵可都是邊軍精銳。說起來,還是他占了大便宜。
當然,這也是范大將軍性格使然。換了霸道的左大將軍,絕不會容忍自己麾下的將士聽別人號令。
一個月後,劉恆昌帶著五百人來了邊軍。這五百人,皆是從親衛營挑出來的精銳。劉恆昌一個人,不可能練出十萬精兵。這五百人,會被打散,分到邊軍的隊伍里做練兵校尉。一個人負責練兩百個士兵。
在來之前,劉恆昌特意囑咐眾親衛:「到了邊軍里,你們只管低頭練兵。邊軍具體事務,不得隨意插手,更不得胡亂生事。」
「記住,我們是奉皇上之命來邊軍練兵,不是來收編邊軍的,不能惹惱范大將軍。」
眾親衛齊齊點頭領命。
他們肯定不會亂來。收編邊軍什麼的,他們哪敢。
最多就是宣揚一下女帝陛下的神武和仁慈。邊軍將士們一顆心要是靠過來,這可怪不得他們。
……
得,什麼好聽話等有空了再說吧!
蔡郡守匆匆推門而出,騎上自己的灰馬,領著一眾衙役去了鬧事的村落。
北地乾旱,開墾良田首先就得修建水渠。水源充足的時候,家家戶戶的土地都能澆上水。水源不足的時候,為了搶水,大打出手的不在少數。
蔡郡守今年處理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起了。
去了之後,先看有沒有死傷。還好,今日鬧騰的百姓有三個受了輕傷,沒鬧出重傷或人命來。
蔡郡守先鬆口氣,然後沉著臉下令,衙役們將領頭鬧事的百姓綁了起來。
蔡郡守也不回府衙,就這麼當著村民的面開始審問。
「府衙出的公告都看了沒有?」
「水渠里的水,不是哪一家哪一戶的,也不是哪一個村子的,都是府衙的。水渠里的水要計劃著用,不能搶,更不能因此生亂鬧事。」
「今日誰先動的手?罰半個月勞役,去挖水渠。」
「所有人都給本郡守聽著。再有下一回,整個村子都別想用水渠了。」
治理百姓,只說好話是不成的。該立威的時候,不能手軟。蔡郡守疾聲厲色地審完案子,就讓村民們都散了。
被罰勞役的八個漢子,都捆了手腳,直接送到修水渠的地方。那裡全是邊軍里的軍爺們,別說八個漢子,就是八十個八百個,也不敢鬧事。軍爺們可沒那麼好的脾氣,一瞪眼,就握拳揍人。
處理完這個村子的事,歸梁城裡又鬧了事端。這一回是同住一個院子的住戶鬧了矛盾。
從柔然部落活著回來的百姓,大多是青壯年男子,女子孩童少之又少。能破鏡重圓的夫妻,更是鳳毛麟角。一堆光棍漢,湊合著住在一處。短時間還好,時日一長,摩擦矛盾就都來了。
這也是短期之內無法解決的問題。想讓這麼多壯漢都成家,就得有許多年輕女子。女子數量太少,能婚配的男子只有一兩成,剩下的八九成,在未來幾年內大概率還是光棍。
蔡郡守也沒好法子,先將鬥毆的雙方都怒斥了一頓,同樣罰去修水渠。
這般忙碌到天黑,蔡郡守才拖著疲累的步伐回來。再處理一批公文,忙到深夜才睡下。隔日五更就起床,精神抖擻地出了府衙。
昭平八年春,歸梁城開墾出了四十萬畝良田。這一年的秋日,歸梁城大豐收。蔡郡守終於可以挺直腰杆收田賦了。
大梁田賦,一直都是五稅一。也就是說,每五斗糧食,要交一斗。女帝陛下登基五年後,將稅賦改為八稅一。今年又下了旨意,改為十稅一。
百姓們種上了高產糧種,收的糧食是以前的兩三倍。交的田稅又大大減少。這麼一加一減,百姓們家家都有餘糧,有了好日子。
於朝廷而言,田地產量上來了,十稅一收上來的田賦,和以前差不多,並不影響朝堂運轉。
各地秋賦入了國庫,戶部上下忙碌半個月,清點出了今年的帳目。
馮尚書看了之後,一張老臉如菊花般舒展,笑著進宮向天子稟報:「皇上,今年秋賦比去年多了一成。」
別小看這一成稅賦。大梁朝這麼大的疆土,秋賦能穩定收起來便是大功德。逐步且穩定地增長,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姜韶華難得見馮尚書喜形於色,笑著打趣:「這麼說來,今年戶部預算充足,朕可以讓軍隊再擴充一些兵力了?」
馮尚書思慮片刻:「各軍隊可以招募些新兵。」
姜韶華點點頭:「柔然死心不息,修養生息幾年,定然還會進犯邊關。朕打算,讓邊軍多招募新兵。」
邊軍一直都是死傷最多折損最重的軍隊。兩年前的國戰,邊軍損了將近五成,簡直快被打殘了。這兩年來不停招募新兵,勉強恢復了之前的兵力。新兵要操練,要實戰,要兵器要盔甲要戰馬,總之,樣樣都要消耗錢糧。
馮尚書不管這些,只負責籌措錢糧,算了一會兒,給了個比較精準的數字:「新增的兵力不超過兩萬人,還是養得起的。」
正經大事,朝廷要發明旨。
姜韶華吩咐下去,王舒王舍人便去擬旨,發往邊軍。
范大將軍接到聖旨後,喜不自勝:「太好了!皇上心裡一直惦記著我們邊軍哪!」
「皇上這般厚待邊軍,我們可不能負了皇恩。」
范大將軍一臉振奮:「皇上准我們邊軍落擴充兩萬人。還令劉將軍來替我們練兵。」
朝中姓劉的武將有幾個,范大將軍口中的這位劉將軍,正是南陽親衛營的劉恆昌。
這個書最近更新在##!!更新!
南陽親衛營在兩年前一戰成名,被譽為大梁第一精兵。劉恆昌聲名鵲起,甚至有人稱背地裡傳言,將來威遠公兼左大將軍退了,接替之人肯定是劉恆昌。
天子特意派了心腹武將前來,范大將軍非但沒覺得被冒犯,甚至是滿心歡喜。
劉恆昌前程遠大,不可能一直留在邊軍。就是來幫忙練兵。最多練個一年半載就回京城去了。
功勞是劉恆昌的,練出來的兵可都是邊軍精銳。說起來,還是他占了大便宜。
當然,這也是范大將軍性格使然。換了霸道的左大將軍,絕不會容忍自己麾下的將士聽別人號令。
一個月後,劉恆昌帶著五百人來了邊軍。這五百人,皆是從親衛營挑出來的精銳。劉恆昌一個人,不可能練出十萬精兵。這五百人,會被打散,分到邊軍的隊伍里做練兵校尉。一個人負責練兩百個士兵。
在來之前,劉恆昌特意囑咐眾親衛:「到了邊軍里,你們只管低頭練兵。邊軍具體事務,不得隨意插手,更不得胡亂生事。」
「記住,我們是奉皇上之命來邊軍練兵,不是來收編邊軍的,不能惹惱范大將軍。」
眾親衛齊齊點頭領命。
他們肯定不會亂來。收編邊軍什麼的,他們哪敢。
最多就是宣揚一下女帝陛下的神武和仁慈。邊軍將士們一顆心要是靠過來,這可怪不得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