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提升待遇
陳堯的雷霆手段很快見效,僅僅一周之內,就有十幾個員工因疑似與其他公司有私下接觸而被查出。
這些員工的職位和部門各不相同,從市場部的小職員,到技術中心的資深工程師,覆蓋了公司的各個領域。
每一次調查的結果都令公司員工感到震驚,有人開始私下議論,不知道下一個被帶走的人會是誰,整個公司瀰漫著一股緊張兮兮的氣氛。
「這太誇張了,」一個員工在微信群里抱怨,「我感覺身邊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商業間諜。」
另一位員工回復道:「沒錯,現在我連上個廁所都要先申請時間。」
儘管如此,陳堯的態度絲毫未變。
他強調:「在商言商,敵人隨時可能出現,我們必須保護自己的權益。」
然而,在嚴格的篩查下,一些本來屬於正常的工作交流也被視為可疑行為,比如市場部的員工李明就因為向其他公司推薦自己的服務而被叫進了安保科。
「我只是在做我的本職工作,」李明在面對質詢時辯解道,「我沒有泄露公司任何機密信息!」
保安冷冷地回答:「誰能證明呢?你的行為太可疑了。」
李明被這個回應搞得目瞪口呆,他是一名忠誠的老員工,為藍星科技工作了兩年。
但在這次嚴厲的排查中,似乎沒有人不被懷疑。
這件事很快傳到了陳堯的耳朵里,他思考了一會兒,然後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決定。
第二天早上,所有員工都收到了一封來自陳堯的全員郵件。
郵件內容很簡單:「我很抱歉,公司近期過于敏感的行為可能給你們帶來了不必要的困擾。「
「即日起,取消所有的額外安全檢查,」陳堯寫道,「我們將恢復正常的商務交流,我希望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我的歉意。」
這個聲明在員工中引起了熱烈的討論,有人鬆了一口氣,認為老總終於恢復了理智。
但也有人質疑:「他這麼快就改變了主意,是不是太兒戲了?」
陳堯的直覺告訴他,正面衝突永遠是最後的手段。
如果能讓員工們感覺到公司的關心和尊重,那麼將來萬一遇到更大的麻煩時,他們才可能真正地團結一心。
「先穩住他們,」陳堯對自己說,「等解決了那些內鬼,就可以開始真正的變革了。」
果然,隨著安全檢查的取消和福利的提升,公司的氛圍逐漸變得更加和諧。
員工們驚訝地發現,在經歷了這緊張的幾天後,他們似乎重新找到了工作的樂趣。
「我以前總覺得待在這裡是為了賺錢,」一個年輕的女產品經理笑著說,「但現在,我開始覺得自己是為了一份事業在努力。」
她的感慨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心聲,曾經被壓抑的情緒開始慢慢釋放,公司內部充滿了朝氣和活力。
但陳堯心中的緊迫感並沒有減少,他知道,那些潛在的威脅並沒有離開。
他需要在保持公司表面繁榮的同時,暗中展開調查,找出那些被收買的員工,並採取果斷措施。
為此,他開始實施一系列隱蔽的行動。
他安排了自己的心腹負責全面檢查公司的網絡系統,並僱傭了一家專業的調查公司,暗中收集所有可疑員工的證據。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但就在這時,一個小插曲差點壞了大事。
那天,陳堯像往常一樣查看監控錄像。
忽然,他注意到一個普通員工的工作電腦上閃過幾行奇怪的代碼。
這個發現讓他立刻警覺起來,他下令立即調查這個員工的背景,結果顯示他曾在競爭對手的公司實習過。
陳堯立即召見了這個員工,對方的反應很平靜,甚至沒有表現出任何慌亂。
他說自己只是在試用一些新技術,並保證不會再犯。
陳堯盯著這個員工看了一會兒,最後還是放了他。
畢竟,他現在需要的是穩定人心,而不是再度引發員工的不安。
「好的,」陳堯最後說,「但我希望你明白,我可以隨時讓你吃官司。」
這名員工點頭答應,然後離開了辦公室。
陳堯望著他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這种放任的做法可能會帶來危險,但他現在別無選擇。
公司的士氣剛剛好轉,他不能冒著再次失去信任的風險進行大規模調查。
但令他欣慰的是,在其他方面的調查進展順利,在仔細排查下,他們鎖定了另外兩名涉嫌泄密的員工。
在處理這兩名員工的過程中,陳堯展現出了驚人的決斷力。
他沒有公開宣布開除,而是在兩人的直屬上司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更換了他們的職位。
這種處理方式既維護了公司的形象,又達到了警告其他人的目的,整個過程中,除了陳堯和幾個親信,沒有其他人知曉。
「我們要讓所有人都感覺藍星科技現在一切如常,只有這樣,背叛者才會放鬆警惕。」
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內部的反間諜行動漸漸步入正軌。
三名內部嫌疑人被告上了法院,沒有問題的員工也表現出更高的忠誠度和積極性。
這一切,在明面上都沒有任何人察覺到,公司的福利持續增加,員工的待遇越來越好,就連張雯和她的同事都開始感受到了陳堯的良苦用心。
「也許,老闆真的改變了主意,」張雯一天晚上對同事說,「我們公司未來真的能變成希望的那個樣子。」
同事贊同地點頭:「希望如此,無論如何,現在的工作環境真的很舒服。」
然而,就在公司內部一片祥和之際,外部壓力也在不斷增大。
隨著《遺蹟》的公測時間臨近,玩家們對這款神秘大作的期待值越來越高。
但藍星科技卻始終不肯透露任何實質性信息,這反而更加激發了人們的想像力。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陳堯的壓力其實從未減少,他必須在保證公司內部穩定的同時,還要應對市場的迫切需求。
終於,在預定的發售日到來之前,陳堯召開了一次全公司大會。
這些員工的職位和部門各不相同,從市場部的小職員,到技術中心的資深工程師,覆蓋了公司的各個領域。
每一次調查的結果都令公司員工感到震驚,有人開始私下議論,不知道下一個被帶走的人會是誰,整個公司瀰漫著一股緊張兮兮的氣氛。
「這太誇張了,」一個員工在微信群里抱怨,「我感覺身邊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商業間諜。」
另一位員工回復道:「沒錯,現在我連上個廁所都要先申請時間。」
儘管如此,陳堯的態度絲毫未變。
他強調:「在商言商,敵人隨時可能出現,我們必須保護自己的權益。」
然而,在嚴格的篩查下,一些本來屬於正常的工作交流也被視為可疑行為,比如市場部的員工李明就因為向其他公司推薦自己的服務而被叫進了安保科。
「我只是在做我的本職工作,」李明在面對質詢時辯解道,「我沒有泄露公司任何機密信息!」
保安冷冷地回答:「誰能證明呢?你的行為太可疑了。」
李明被這個回應搞得目瞪口呆,他是一名忠誠的老員工,為藍星科技工作了兩年。
但在這次嚴厲的排查中,似乎沒有人不被懷疑。
這件事很快傳到了陳堯的耳朵里,他思考了一會兒,然後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決定。
第二天早上,所有員工都收到了一封來自陳堯的全員郵件。
郵件內容很簡單:「我很抱歉,公司近期過于敏感的行為可能給你們帶來了不必要的困擾。「
「即日起,取消所有的額外安全檢查,」陳堯寫道,「我們將恢復正常的商務交流,我希望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我的歉意。」
這個聲明在員工中引起了熱烈的討論,有人鬆了一口氣,認為老總終於恢復了理智。
但也有人質疑:「他這麼快就改變了主意,是不是太兒戲了?」
陳堯的直覺告訴他,正面衝突永遠是最後的手段。
如果能讓員工們感覺到公司的關心和尊重,那麼將來萬一遇到更大的麻煩時,他們才可能真正地團結一心。
「先穩住他們,」陳堯對自己說,「等解決了那些內鬼,就可以開始真正的變革了。」
果然,隨著安全檢查的取消和福利的提升,公司的氛圍逐漸變得更加和諧。
員工們驚訝地發現,在經歷了這緊張的幾天後,他們似乎重新找到了工作的樂趣。
「我以前總覺得待在這裡是為了賺錢,」一個年輕的女產品經理笑著說,「但現在,我開始覺得自己是為了一份事業在努力。」
她的感慨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心聲,曾經被壓抑的情緒開始慢慢釋放,公司內部充滿了朝氣和活力。
但陳堯心中的緊迫感並沒有減少,他知道,那些潛在的威脅並沒有離開。
他需要在保持公司表面繁榮的同時,暗中展開調查,找出那些被收買的員工,並採取果斷措施。
為此,他開始實施一系列隱蔽的行動。
他安排了自己的心腹負責全面檢查公司的網絡系統,並僱傭了一家專業的調查公司,暗中收集所有可疑員工的證據。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但就在這時,一個小插曲差點壞了大事。
那天,陳堯像往常一樣查看監控錄像。
忽然,他注意到一個普通員工的工作電腦上閃過幾行奇怪的代碼。
這個發現讓他立刻警覺起來,他下令立即調查這個員工的背景,結果顯示他曾在競爭對手的公司實習過。
陳堯立即召見了這個員工,對方的反應很平靜,甚至沒有表現出任何慌亂。
他說自己只是在試用一些新技術,並保證不會再犯。
陳堯盯著這個員工看了一會兒,最後還是放了他。
畢竟,他現在需要的是穩定人心,而不是再度引發員工的不安。
「好的,」陳堯最後說,「但我希望你明白,我可以隨時讓你吃官司。」
這名員工點頭答應,然後離開了辦公室。
陳堯望著他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這种放任的做法可能會帶來危險,但他現在別無選擇。
公司的士氣剛剛好轉,他不能冒著再次失去信任的風險進行大規模調查。
但令他欣慰的是,在其他方面的調查進展順利,在仔細排查下,他們鎖定了另外兩名涉嫌泄密的員工。
在處理這兩名員工的過程中,陳堯展現出了驚人的決斷力。
他沒有公開宣布開除,而是在兩人的直屬上司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更換了他們的職位。
這種處理方式既維護了公司的形象,又達到了警告其他人的目的,整個過程中,除了陳堯和幾個親信,沒有其他人知曉。
「我們要讓所有人都感覺藍星科技現在一切如常,只有這樣,背叛者才會放鬆警惕。」
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內部的反間諜行動漸漸步入正軌。
三名內部嫌疑人被告上了法院,沒有問題的員工也表現出更高的忠誠度和積極性。
這一切,在明面上都沒有任何人察覺到,公司的福利持續增加,員工的待遇越來越好,就連張雯和她的同事都開始感受到了陳堯的良苦用心。
「也許,老闆真的改變了主意,」張雯一天晚上對同事說,「我們公司未來真的能變成希望的那個樣子。」
同事贊同地點頭:「希望如此,無論如何,現在的工作環境真的很舒服。」
然而,就在公司內部一片祥和之際,外部壓力也在不斷增大。
隨著《遺蹟》的公測時間臨近,玩家們對這款神秘大作的期待值越來越高。
但藍星科技卻始終不肯透露任何實質性信息,這反而更加激發了人們的想像力。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陳堯的壓力其實從未減少,他必須在保證公司內部穩定的同時,還要應對市場的迫切需求。
終於,在預定的發售日到來之前,陳堯召開了一次全公司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