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離別
第397章 離別
沅州與虞州交界之處,由於常年乾旱所致,植被荒蕪。
大風吹過,荒漠飛沙。
淬火門戶在黃沙之中隱現。
先前的桃源小村,屬實不是說話交談之地,大量沅州鐵騎聽從調遣,正在包圍此地。雖然陳獨失去意識,孟克儉身死道消,但畢竟鐵騎後方還有杜允忠坐鎮,一旦讓納蘭玄策意識到不對,再想離開,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轟隆隆隆.」
火主從門戶中踏出,揮袖拂散漫天沙粒。
光火繚繞,化為一片無垢之域。
「我所能做的並不多,如今送二位至此,再之後的路,便要自己去走。」
「自此地南下,二百餘里,可以返回衢江。」
火主道:「想要返回梵音寺,可能稍遠一些,繼續東行,跨越三大州—不過陳駟目前尚未甦醒,虞州鐵騎這邊情報不明,以妙真兄的手段,
隱去姓名,氣息,這一程也不算太難。」
「多謝閣下出手相助。」
妙真抱著密雲,緩緩踏出門戶。
他看看面前黃沙,神色有些恍惚,懷中小沙彌已經陷入沉睡之中。
這趟出使,終於要迎來一個終點。
破開棲霞山殺局。
接下來的麻煩,便小了許多。
妙真回過頭來,認真問道:「謝兄,此處方便你返回褚國麼?」
謝玄衣緊隨其後,也踏出門戶,望著面前茫茫大漠,平靜說道:「不必擔心我。」
上一世。
他曾一人一劍,遨遊四境,褚離兩座王朝的地圖,早就爛熟於心。
妙真無聲笑了笑。
也是。
比起謝玄衣,他更應該擔心自己.—
這次相見,他看出了謝玄衣身上氣息的不同。
謝玄衣破境晉升陰神了!
但與自己的「強行破境」不同,這個年輕人是將生之道則參悟圓滿,才進行的破境。
妙真看著眼前的黑衫年輕人,眼神複雜。
他雖是佛門修土,卻是性格剛猛,痴迷武學,
此次西渡,本想領略大褚年輕豪傑的手段,最後再與鈞山一決高下。
可如今來看—·
自己似乎已經沒這個必要了。
這一世,已不是屬於他的盛世。
生滅成境,神胎內斂。
妙真知道,如今的謝玄衣,已經踏過了最難的那道「天塹」,這傢伙的修為境界,即便是轉世真人,也要自愧弗如。
大穗劍宮在多年淪落之後,終於要迎來氣運噴薄之日。
「這少年郎,也得辛苦小謝山主了。」
火主望著門戶那邊,警惕環顧四周,提拎著沉甸甸傘劍正在艱難邁步的褚果,忍不住傳音問道:「小傢伙知道自己的身世了麼?」
「不知。」
謝玄衣搖了搖頭:「不過以他的資質,恐怕很快就能猜出來。」
「畢竟是褚國龍脈之嗣。」
火主感慨說道:,「言辛先生在他神魂中留下的「封禁」,想來很快就要解開了。這些年我常去平芝城,陳鏡玄讓我不要打擾他的生活,所以我便遠遠看著,從不干預——-這小子命挺好,有人疼有人愛,若是留在褚國,說不定連性命都保不住。」
說到這,火主覺察到謝玄衣神色有些不對,
謝玄衣幽幽開口問道:「當年把褚果送到平芝城祖屋的那個人是你?為什麼選在那裡?」
「為什麼這麼問?」
火主有些茫然。
火主隱隱約約似乎明白了些原因,他的神念降臨桃源小村時,看到了許多木碑。
「將褚果送至離境,乃是言辛先生的主意。」
火主連忙解釋道:「我只是負責將人送到地圖標記之處-此後的事情,便與我無關。言辛先生告訴我,褚果需要時間成長,等到他回歸褚國,
朝堂局勢只會比當年更加嚴峻,有些道理,書樓教不了,便只有讓時間去教。生離死別,這些都是必然經歷的事情。」
火主誤會了自己的意思。
謝玄衣本想解釋,但念頭初起,就又落下。
很顯然。
火主並不知曉「陸鈺真」在褚果成長中起到的作用。
他輕嘆一聲,一筆帶過:「我會把褚果送回褚境書樓選好安全的地址了麼?」
「錢三在江負責接引。只要回歸褚境,接下來的事情,便無需擔心了火主沉聲說道:,「如今的陳鏡玄已非當年,小謝山主負責將褚果接回邊境,書樓負責安排去處。」
「好。」
謝玄衣點了點頭,不再多言。
「二位」
火主將眾人送至大漠,也不準備過多停留。
他的身份本就特殊,如今現身一次,即便沒有拋頭露面,也會引起諸多懷疑。
熊熊烈火在粗糙黃沙之中燃起。
火主抱拳行了一禮,低聲道:「在下還有要事在身,先行一步。返程之路殊為不易,二位千萬保重。」
妙真還了一禮。
謝玄衣則是點了點頭。
赤紅光火在大漠之中消散,那扇淬火門戶就此化為灰燼。
火主離去之時,沒有忘記將這一路橫渡虛空的氣息,痕跡,也盡皆抹去少年郎褚果蹲在大漠沙山之上,愁眉苦臉,撐著傘,擋著里啪啦的沙塵。
「又不是生離死別,有必要聊這麼久麼?」
少年郎嘴裡還叼著一根野草。
他望著不遠處。
一襲黑衫,一件僧袍,在黃沙大漠之中獵獵作響,肆意翻飛。
火主離去之後。
謝玄衣並沒有和妙真就此分別。
在見過法誠的殘念之後,謝玄衣有一些問題,想要當面問問妙真,只是這些話,不方便當著鄧白漪和褚果的面說。
「謝施主,恭喜。」
兩人到了大漠遠處。
妙真主動開口,他望著謝玄衣,神情之中滿是誠懇:「神胎圓滿,生滅盡皆凝境。即便貧僧修行兩世,亦是沒有見過天資這般橫溢之人。」
這一世甦醒,他聽到世人對謝玄衣的盛讚,心中最開始有些不屑。
如今,這份不屑逐漸消散,變成了敬重。
謝玄衣搖了搖頭,不以為然。
他輕描淡寫地說道:「三分倔強,三分僥倖,三分運氣使然。」
生滅凝境,證道神胎,的確有不少運氣成分。
如若棲霞山一戰,孟克儉沒有壓住自己的「滅之道則」,那麼他便和妙真一樣,為了求生,強行破境。
如此一來。
這前所未有的陰神普境,便不復存在。
沅州與虞州交界之處,由於常年乾旱所致,植被荒蕪。
大風吹過,荒漠飛沙。
淬火門戶在黃沙之中隱現。
先前的桃源小村,屬實不是說話交談之地,大量沅州鐵騎聽從調遣,正在包圍此地。雖然陳獨失去意識,孟克儉身死道消,但畢竟鐵騎後方還有杜允忠坐鎮,一旦讓納蘭玄策意識到不對,再想離開,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轟隆隆隆.」
火主從門戶中踏出,揮袖拂散漫天沙粒。
光火繚繞,化為一片無垢之域。
「我所能做的並不多,如今送二位至此,再之後的路,便要自己去走。」
「自此地南下,二百餘里,可以返回衢江。」
火主道:「想要返回梵音寺,可能稍遠一些,繼續東行,跨越三大州—不過陳駟目前尚未甦醒,虞州鐵騎這邊情報不明,以妙真兄的手段,
隱去姓名,氣息,這一程也不算太難。」
「多謝閣下出手相助。」
妙真抱著密雲,緩緩踏出門戶。
他看看面前黃沙,神色有些恍惚,懷中小沙彌已經陷入沉睡之中。
這趟出使,終於要迎來一個終點。
破開棲霞山殺局。
接下來的麻煩,便小了許多。
妙真回過頭來,認真問道:「謝兄,此處方便你返回褚國麼?」
謝玄衣緊隨其後,也踏出門戶,望著面前茫茫大漠,平靜說道:「不必擔心我。」
上一世。
他曾一人一劍,遨遊四境,褚離兩座王朝的地圖,早就爛熟於心。
妙真無聲笑了笑。
也是。
比起謝玄衣,他更應該擔心自己.—
這次相見,他看出了謝玄衣身上氣息的不同。
謝玄衣破境晉升陰神了!
但與自己的「強行破境」不同,這個年輕人是將生之道則參悟圓滿,才進行的破境。
妙真看著眼前的黑衫年輕人,眼神複雜。
他雖是佛門修土,卻是性格剛猛,痴迷武學,
此次西渡,本想領略大褚年輕豪傑的手段,最後再與鈞山一決高下。
可如今來看—·
自己似乎已經沒這個必要了。
這一世,已不是屬於他的盛世。
生滅成境,神胎內斂。
妙真知道,如今的謝玄衣,已經踏過了最難的那道「天塹」,這傢伙的修為境界,即便是轉世真人,也要自愧弗如。
大穗劍宮在多年淪落之後,終於要迎來氣運噴薄之日。
「這少年郎,也得辛苦小謝山主了。」
火主望著門戶那邊,警惕環顧四周,提拎著沉甸甸傘劍正在艱難邁步的褚果,忍不住傳音問道:「小傢伙知道自己的身世了麼?」
「不知。」
謝玄衣搖了搖頭:「不過以他的資質,恐怕很快就能猜出來。」
「畢竟是褚國龍脈之嗣。」
火主感慨說道:,「言辛先生在他神魂中留下的「封禁」,想來很快就要解開了。這些年我常去平芝城,陳鏡玄讓我不要打擾他的生活,所以我便遠遠看著,從不干預——-這小子命挺好,有人疼有人愛,若是留在褚國,說不定連性命都保不住。」
說到這,火主覺察到謝玄衣神色有些不對,
謝玄衣幽幽開口問道:「當年把褚果送到平芝城祖屋的那個人是你?為什麼選在那裡?」
「為什麼這麼問?」
火主有些茫然。
火主隱隱約約似乎明白了些原因,他的神念降臨桃源小村時,看到了許多木碑。
「將褚果送至離境,乃是言辛先生的主意。」
火主連忙解釋道:「我只是負責將人送到地圖標記之處-此後的事情,便與我無關。言辛先生告訴我,褚果需要時間成長,等到他回歸褚國,
朝堂局勢只會比當年更加嚴峻,有些道理,書樓教不了,便只有讓時間去教。生離死別,這些都是必然經歷的事情。」
火主誤會了自己的意思。
謝玄衣本想解釋,但念頭初起,就又落下。
很顯然。
火主並不知曉「陸鈺真」在褚果成長中起到的作用。
他輕嘆一聲,一筆帶過:「我會把褚果送回褚境書樓選好安全的地址了麼?」
「錢三在江負責接引。只要回歸褚境,接下來的事情,便無需擔心了火主沉聲說道:,「如今的陳鏡玄已非當年,小謝山主負責將褚果接回邊境,書樓負責安排去處。」
「好。」
謝玄衣點了點頭,不再多言。
「二位」
火主將眾人送至大漠,也不準備過多停留。
他的身份本就特殊,如今現身一次,即便沒有拋頭露面,也會引起諸多懷疑。
熊熊烈火在粗糙黃沙之中燃起。
火主抱拳行了一禮,低聲道:「在下還有要事在身,先行一步。返程之路殊為不易,二位千萬保重。」
妙真還了一禮。
謝玄衣則是點了點頭。
赤紅光火在大漠之中消散,那扇淬火門戶就此化為灰燼。
火主離去之時,沒有忘記將這一路橫渡虛空的氣息,痕跡,也盡皆抹去少年郎褚果蹲在大漠沙山之上,愁眉苦臉,撐著傘,擋著里啪啦的沙塵。
「又不是生離死別,有必要聊這麼久麼?」
少年郎嘴裡還叼著一根野草。
他望著不遠處。
一襲黑衫,一件僧袍,在黃沙大漠之中獵獵作響,肆意翻飛。
火主離去之後。
謝玄衣並沒有和妙真就此分別。
在見過法誠的殘念之後,謝玄衣有一些問題,想要當面問問妙真,只是這些話,不方便當著鄧白漪和褚果的面說。
「謝施主,恭喜。」
兩人到了大漠遠處。
妙真主動開口,他望著謝玄衣,神情之中滿是誠懇:「神胎圓滿,生滅盡皆凝境。即便貧僧修行兩世,亦是沒有見過天資這般橫溢之人。」
這一世甦醒,他聽到世人對謝玄衣的盛讚,心中最開始有些不屑。
如今,這份不屑逐漸消散,變成了敬重。
謝玄衣搖了搖頭,不以為然。
他輕描淡寫地說道:「三分倔強,三分僥倖,三分運氣使然。」
生滅凝境,證道神胎,的確有不少運氣成分。
如若棲霞山一戰,孟克儉沒有壓住自己的「滅之道則」,那麼他便和妙真一樣,為了求生,強行破境。
如此一來。
這前所未有的陰神普境,便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