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君臣之間的互相暗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65章 君臣之間的互相暗示

  薛家皇商的身份是這次大做文章的關鍵,皇商犯法,處罰即可,薛家認罰,交議罪銀子,一套流程下來,其他的都該過去了。

  但是個別官員做的事情,實在太下作了。

  不但傷及了薛家的根本,還傷及了皇家的顏面。

  方頌以【驚聞皇商薛家生變】開頭,以【嗚呼哀哉,薛家之破,天家尚且不能護其周全,余者如何?】為結尾!

  賈璉看罷,拍案叫絕,這哥們是懂行業痛點的!

  奏摺遞上去之後,承輝帝很認真的看完,沉思不語。

  薛家起於為太祖經營,祖上是太祖身邊親信之人,屬於家奴。

  後太祖開恩,賜了身份,得以做大。如今頂著一個皇商的身份,成了被殺豬的對象,皇帝的臉上確實不好看。

  承輝帝立刻把寧克給叫來了,奏摺就差甩他臉上了,語氣生硬:「自己看!」

  寧克看完後沉默不語,承輝帝瞪眼問:「怎麼不說話?」

  寧克:「微臣無話可說!」

  【嗯?居然不自辯?這……。】承輝帝心念一轉,覺得事情不對。

  「愛卿先下去吧!」承輝帝沒有繼續追究,他還是了解寧克的。

  等寧克退下,轉過頭,承輝帝叫來裘世安:「去查一查究竟!」

  裘世安一看奏摺:「不必查了,如果是戶部的官,應該是那幾個宗親在做手腳。」

  大周是不限制宗親為官的,只不過這宗室裡頭,人才稀有。以戶部為例,七八個宗室在裡面,都是蔭官。沒一個正經科舉出來的。

  這些人的官不大,但管的事情很要緊,比如庫房,後勤之類的部門。

  平時沒事的時候,這些人撈一點,改善家庭條件,承輝帝是當真看不見的。

  現在被彈劾了,還是那種用齷齪手段殺豬的行為,那就很難當做看不見了。

  「去,傳忠順王!」

  忠順王也是無妄之災,到了皇帝跟前,被他劈頭蓋臉一頓臭罵,然後把奏摺甩他臉上:「看你管的宗室!都幹了點啥?」

  忠順王捏著鼻子承受了成噸傷害後,總算是知道原因了,認真的看完後,一時也是很無奈。

  宗室嘛,有本事沒本事的,生活上都要講排場。這習慣的時間長了,手頭緊是很正常的。

  說實話,這幫人除了宗室的身份,真的沒啥可拿的出手的。

  「皇兄恩賜了一個聯合經營的玻璃買賣後,大傢伙的日子算是好過了許多。此事,還是夏家的跟腳,他們幾個也許並不知道究竟。」

  重新獲得了承輝帝的任用後,忠順王可謂小心翼翼,他還是挺護著宗室的,因為他知道,皇帝也很在意宗室,過的太差了,皇帝沒臉。

  所以,他沒跟著破口大罵,也沒推卸責任,而是先給宗室們開脫。

  「是夏家的問題?」承輝帝其實不信他的鬼話,但是怎麼說呢,有個能為宗室開脫的理由,那就足夠了。

  「確實如此,畢竟薛家的銀子,那是夏家的閨女搬家去的,夏家拿銀子孝敬宗室,也是為了自家的買賣。」

  忠順王一看摸准了脈門,立刻順著這個思路繼續解釋。

  「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這等婦人,恨不得把夫家搬空了,不守婦道,可惡。」忠順王又加了一刀。

  承輝帝稍稍沉吟:「不要妄下結論,先去問問清楚!」

  擺擺手,打發了忠順王,承輝帝的氣也順了一些。宗室的事情始終非常頭疼,主要是沒有出色的人才。

  皇室不禁宗室做官,也不禁宗室出來做事,做買賣也不禁,沒出五服的每個月也有祿米,這已經很寬容了。

  可是怎麼說呢,可能是皇帝一脈,奪了其他宗室的靈氣,這幫人總之就是沒啥出息。忠順王都是好的。

  身為皇帝,也不能不管宗室,那是要被民間戳脊梁骨的,但是他們這事情做的太過分了,也不能不處置。

  承輝帝一時半會沒想好,到底該如何處置,只能先看看。

  無論如何,還是要給他們找一條出路。

  說起宗室,承輝帝還是有點生氣,皇家軍校招生,宗室給了十幾個名額,結果送過去的全是紈絝,根本熬不住軍校的訓練艱苦。


  一個月的時間,跑了個就剩下一根獨苗。這幫人就一句話,養廢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類似的情況不是個別,而是一大片。幾代皇帝的安排下,好七八十號宗室在各個部門一些不要緊的位子上做官,都不大,七品到頭了。

  這幫人但凡能做的出色一點,皇帝都有臉給他們升個官啥的,結果是一個都沒有,每次出問題,他們都跑不掉。

  畢竟說是不要緊,實際上這些職務都有個特點,管實物。

  前一陣子,盯上研發司的事情,就有宗室在背後推波助瀾。說句不好聽的,研發司太適合宗室來經營了。

  如果交給宗人府來運作,二十年內,承輝帝都不要為宗室的生活質量擔憂。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在賈璉手裡興旺發達的研發司,到了宗室的手裡,十有八九成為富了幾個人的買賣,底層宗室,跟著喝湯都夠嗆。

  正是因為太了解他們了,承輝帝才不支持他們的舉動。總不能培育一塊肥肉,你們就分一塊吧?

  思之再三,承輝帝還是叫來裘世安,讓他去傳賈璉。

  賈璉來到後,承輝帝開門見山:「戶部幾個宗室,折騰薛家的事情,你知道吧?」

  賈璉點點頭:「微臣知道!」

  承輝帝滿意的點點頭:「你不錯,顧全大局。只是宗室的問題,總不能一直這樣下去,軍校生給了名額,就剩下一根獨苗還在裡頭。宗室不出人才,這是問題的根本。前明有宗室帶來的巨大負擔,本朝已經在極力不免了,卻依舊很難一勞永逸。」

  賈璉明白皇帝的意思了,只能先安危他:「陛下,人和人不一樣,這裡頭有生下來就不一樣,還有父母和家庭環境影響的不一樣。以微臣之見,還是要抓教育。宗室也好,庶民也罷,這一輩子吃不了讀書的苦,就得吃別的苦。陛下應該集中資源抓教育,搞好教育,人才便是有源頭的活水。」

  承輝帝聽著有點不高興,擺擺手:「那都是後話了,眼前的事情先想點法子。」

  賈璉明白了,點點頭:「辦法有,朝廷出船,他們自己出本錢,出去跑海貿唄。南洋太遠,不願意冒險,那就跑東瀛和朝鮮。還可以跟著出張家口,做點草原的買賣。再不濟,去遼東權幾塊地,租人種也好,自己種也行。總而言之,不想吃苦,坐家裡等錢從天上掉下來,沒那好事。」

  聽到賈璉沒提遼東的商路,承輝帝知道他的意思,那是東平王勢力的命根子,去遼東經營買賣,那真是會遇見馬賊的。

  「朕尋思,口外也好,關外也罷,搞一個經營的牌照,無牌經營,官府可以徹查。」承輝帝動了歪念頭。

  賈璉一聽這話,立刻攔著他:「陛下,您為宗室好的心思,微臣能理解,這麼幹,後人就只會罵您一個。」

  承輝帝勃然色變,怒視賈璉:「賈不器,好好說話。」這也是痛點來的,畢竟是個皇帝都在乎身後名。不然哪來的那麼長的廟號。

  賈璉一點都不擔心,不緊不慢的解釋:「陛下,按照您的思路,限量發牌照。好,宗室拿了牌照,會自己去跑商麼?肯定是租出去掙錢了。呆家裡多舒服的,誰樂意出去風餐露宿?運氣不好還要遇見馬賊,性命不保。商人租了牌照,這本錢怎麼回來?只能在買賣上做手腳,夾帶走私,偷稅漏稅,虧的是朝廷。更有甚者,不能合法經營了,鋌而走險,或為盜賊,或行走私。」

  「屁話,朝廷不限制牌照,商人就不走私了?偷稅漏稅,是商人的惡習。」承輝帝找到了漏洞反擊賈璉。

  賈璉心說,您是不知道某個時期批條的威力。那真是,有條子,有貨物,沒條子,都白扯。多少人就靠倒騰批條,都掙老錢了。

  「陛下,您心裡應該很明白微臣的意思,朝廷不該為宗室養閒人。否則,與前明何異?」

  承輝帝的堅持給賈璉一句話打穿了,氣急敗壞的四處找東西,要砸著孫子。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賈璉依舊笑眯眯的:「陛下,要不微臣站近一點?」

  承輝帝破防了,揮手道:「滾蛋!朕不想看見你的臉。」

  賈璉笑嘻嘻的告退,出來後不禁長嘆一聲,生怕別人沒看見一樣。

  君臣之間的交流,並沒有那麼簡單,薛家的事情也算事?

  其實承輝帝許諾一個鄉試主考的身份時,賈璉就猜到了一些皇帝的真實想法。

  一任主考下來,多半賈璉要外放了,不論去哪,京城的一攤子事情,肯定都得交出去。


  所以呢,賈璉再三躲閃,最後逼著說出【朝廷不該為宗室養閒人】的話,就是最嚴肅的回答。

  閒人是個好聽的說法,廢物才是真相。

  別的地方賈璉不知道,賈府裡頭的寶玉,不就是個廢物麼?

  廢物的特點是啥?沒有責任感啊,只想著自己過舒服日子。

  說起來,按照朝廷的制度,每個宗室都該有使命感的。現實就是養了一堆廢物。

  賈璉的意思,研發司可以交出來,但不能交給宗室,交給宗室必定就廢掉了。

  如果真有那麼一天,賈璉或許會放棄外放的機會。因為他太知道,科技進步帶來的生產力變化。

  薛家的事情,最終如何處理,承輝帝沒有給任何明示。

  忠順王還是以不變應萬變,反正先拖著再說。

  兩江總督的公文在二十天後送到,處罰非常的嚴厲,需繳納五十萬銀元的議罪銀子。

  處罰下來後,市面上到處都看到了薛家在賣產業,一些人打定主意,抻著薛蟠,低價入手。

  沒曾想,只聽到雷聲,不見雨點下來,薛家把議罪銀子都交上去了,也沒見薛蟠出來求爹爹告奶奶的賣產業。

  前腳薛蟠交了議罪銀子,後腳就一份狀紙告到了順天府,順便還給夏家送了一份休書,說明了休妻的理由。

  薛蟠的訴求很簡單,拿走多少銀子,還回多少,並給與相應數字的賠償。

  就是說,夏家拿走薛家十萬兩,那就得還二十萬,而且夏金桂還被休掉了。

  這樣的要求,夏家怎麼可能答應,自然是全力反擊。

  這個案子是順天府接的,府尹拿到狀子的時候,冷汗都下來了,還不能不接。

  好在順天府有靠山,府尹立刻去了親王府,求見李元。

  李元這一趟陝甘巡視下來,整個人都變黑變瘦了。

  氣質也變得的沉穩了許多,見了府尹,得知了細節後,李元乾脆的拒絕:「該怎麼判,就怎麼判,找孤作甚?」

  這話有點不好聽,意思就是,朝廷任命你為順天府尹,你有事情就推給我,要你何用?

  話是不好聽,但是順天府尹還是得了話的,出來後大肆宣揚,二殿下的原話如何。

  只能說,李元修煉的還不夠,被府尹小小的坑了一下。這事情要是放在以前,李元肯定不介意的,現在嘛,等著吧。

  順天府這邊當天開堂,當天審問,當天判決。

  不快不行,慢一點都怕節外生枝。

  結果自然是駁回了薛蟠的部分訴求,只要求夏家歸還十萬兩之後,賠償一萬兩。

  夏家反訴薛蟠無理由休妻,兩邊又對峙了一場,最後府尹判決,休妻是家事,薛蟠只要有合適的理由,就能休妻。現在看實際情況,薛蟠的理由是充分的。首先是不孝,夏金桂屢次頂撞薛姨媽,這理由就夠了。加之薛蟠出事後,夏金桂沒有留在家中等候,而是回了娘家,這就是人盡皆知的罪名。府尹判決後,案子倒是可以繼續上訴大理寺。就看夏家的選擇了。

  夏家當然不服,回去之後,繼續各種找關係,希望能打贏官司。

  不過夏家很快失望了,非但沒有人幫忙,反而不斷的接到暗示,你趕緊認慫吧,不然後果更嚴重。

  銀子花出去幾萬兩,事情是一點都沒有轉機,就得到了幾句還算有良心的暗示。

  夏家的心徹底涼了,沒有繼續上訴,而是真的再賣家產,先把薛家的銀子還了。

  當然這個賣家產,就是給人看的,夏家還是能拿出銀子的,只是不敢直接拿出來。

  遮遮掩掩的並沒有用,隨後夏家又經歷了一系列麻煩,又被迫拿出了幾十萬兩銀子,才算勉強度過難關,這都是後話了。

  薛家這邊,一個新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寶釵答應的事情,該如何面對王熙鳳,誰去說呢?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