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節大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初九這夜,顧瑾之睡不著。

  心裡百感交集,居然生出幾分膽怯來。

  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難以入睡。

  她眼睜睜聽著時間到了子時,又到了丑時。等寅初的鐘聲響起,顧瑾之爬起身來。

  裡屋臨窗的小炕上,睡著祝媽媽和霓裳。

  顧瑾之輕手輕腳,下了床。

  一盞昏燈,淡影綽綽。燈影照著繡幕的紋路,像情思縷縷。

  顧瑾之的動作雖輕,到底吵醒了祝媽媽。

  祝媽媽喊了霓裳起來。

  滿院子的丫鬟婆子們,都在寅初就起來,打掃庭院。

  貼身的丫鬟們服侍顧瑾之盥沐。

  穿著中衣的顧瑾之,披散了濃密的頭髮,坐在繡凳上,等著宮裡的女官來替她裝扮。

  祝媽媽怕顧瑾之冷,拿了件湖水染煙色銀線軟稠披風給顧瑾之。

  顧瑾之起身穿了。

  「姑娘,你坐……」霓裳讓又顧瑾之坐在繡凳上,把幾個大丫鬟都叫到了屋子裡。

  祝媽媽也在一旁。

  她臉上帶著笑,眼睛卻濕了,糾正霓裳的話:「以後不要叫姑娘,都要改口叫王妃……」

  幾個丫鬟全部跪下,喊了王妃。

  顧瑾之讓她們起身。

  「王妃,今日巳正,我們就要跟著眾人去廬州。等您三朝回門,我們不能給您磕頭。」祝媽媽道,「先給您磕頭。到了廬州。咱們再服侍您和王爺。」

  她們今天都有動身,往廬州去。

  前幾日送嫁妝的時候,有些陪房已經跟著去了。

  顧瑾之用慣的幾個大丫鬟都沒有走。

  「都起來,快起來。」顧瑾之道,「不過小別幾月。以後到了廬州,咱們還是一處……」

  祝媽媽幾個道是。

  可是到底捨不得,幾個人都淚眼婆娑的。

  而後,滿屋子的小丫鬟、婆子們,都進來給顧瑾之磕頭。行了禮。

  行禮過後,眾人都紛紛散去。到了辰正,宮裡會派女官來。

  顧瑾之的穿著打扮,都是宮裡的女官負責,這些下人們皆要迴避,給宮裡人騰出地方來。

  顧瑾之受了眾人的禮。

  芷蕾端了晨膳來。

  顧瑾之用了膳。穿了件褙子,就起身去了母親那邊請安。

  父母都在等著。

  庶弟顧琇之昨日也從嵩山書院趕到了家裡。

  煊哥兒和琇哥兒站在一處。

  滿了三歲的十弟和十一弟也立在一旁,乖巧聽話。

  顧瑾之的眼淚,頓時如瀑,滾滾落下來。

  照樣俗禮,她需得給父母拜別。

  她這麼一哭。宋盼兒就忍不住。

  顧延臻更是唏噓。

  「別哭,別哭。」宋盼兒自己眼淚磅礴。還勸顧瑾之,「大喜的日子,要高高興興的。」

  可是聲音,很是悲痛。

  顧瑾之大婚過後,要在宮裡住三個月。

  三個月後,她就要跟著朱仲鈞,前往廬州的王府。除非她有了身孕,不能顛簸。

  這麼一去。相見更是遙遙無期。

  「我的兒。」宋盼兒越想,越覺得悲從心中來,「你這麼一去,以後就要靠自己,娘顧不得你了。」

  顧瑾之哭倒在母親懷裡。

  煊哥兒也哭了,上前來緊緊摟住了顧瑾之的腰。

  琇哥兒對顧瑾之沒那麼深的感情,可是大家都哭了,他的無動於衷就顯得很薄情,於是他努力擠出幾滴淚。

  到了辰初,宋媽媽和海棠提醒,宮裡替顧瑾之著裝的女官快要到了。

  大家這才抹了淚。

  顧家一早就重新在大門口陳設了幕次,迎接婚禮的正副使和女官等人,又在中堂設了香案。

  到了辰初一刻,女官成姑姑,帶著三十多名宮女和幾名太監,到了顧家。


  顧家禮樂鞭炮相迎。

  宋盼兒在香案前,給成姑姑行了禮。

  成姑姑也還了禮。

  太監宣讀了聖旨,大意是命成姑姑為今日的引禮內官。

  成姑姑接旨後,宋盼兒親自把她請到了顧瑾之的院子。

  顧瑾之的冠服,早在發冊禮物中,已經送到了顧家,此刻正擺在裡屋的大炕上。

  成姑姑帶著人進來,顧家的丫鬟們都退了出去。

  ####

  九月初十這日,朱仲鈞需做四件事:早上起來,先去太和殿,接受皇帝的祝福和告誡,這稱為「醮戒」。顧瑾之也需要「醮戒」,由她的父母訓言。

  第二件,就是親迎顧瑾之。

  第三件,帶著顧瑾之,去奉天殿祭拜列祖列宗,這叫做「廟見」。

  最後,就是喝合卺酒,大婚完成。

  繁瑣的大婚程序,每一步都不能出錯。

  一大清早,內官就送了親王的袞冕,服侍朱仲鈞穿上。

  親王袞衣和冕,顏色與圖案皆有定製。

  像這些冠服,除了祭祀和大婚,很少穿到,很麻煩。

  朱仲鈞耐著性子,任由內官幫他穿戴。

  內官先給朱仲鈞穿了領口繡有黼紋的素紗中衣,而後就是外衣,上身著五章青衣,下著四章纁裳,系了四章蔽膝;衣裳穿著好了之後,系了大帶,大帶上懸掛兩組玉佩,玉佩上描金雲龍紋,佩下附有四彩小綏;又懸四彩大綏。腳上穿赤舄鞋。

  衣裳和配飾穿戴整齊之後,內官給朱仲鈞頭上戴了五彩玉珠九旒冕。

  穿戴整齊,禮樂開道,朱仲鈞先到了中宮,給太后行禮。

  而後,上了太和殿,接受皇帝的「醮戒」。

  顧瑾之在家裡,也要接受父母的醮戒。告誡她要孝順婆婆,體貼丈夫等。

  皇帝對王爺的訓言,也是類似:成親之後,上事父母,下承嗣業等語。

  一直到了巳正,醮戒才完成。

  皇帝的承天門外,停著親王的象輅,這是朱仲鈞迎娶顧瑾之的座駕。

  象輅是種大車,像個簡易的房子。用八匹馬拉著。

  普通的新郎親迎新娘子,都是騎馬,親王卻是乘象輅。。

  儀仗開道,朱仲鈞又午門正門出來,到了承天門,乘坐象輅。過了御橋,到了顧瑾之家門口。

  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朱仲鈞坐在象輅里,想著顧瑾之現在是什麼模樣,心頭似嬌花怒放。

  他忍不住笑,眼睛彎了起來。

  從來到這裡。遇到了顧瑾之,走到今天。雖然沒有大風大浪,卻也顛簸磕絆。

  他又要娶顧瑾之了……

  帶著這種美好的心情,朱仲鈞在顧瑾之家門口的幕次前下了車。

  主婚者和正副使忙出來迎接,給朱仲鈞行四拜禮。

  而後,主婚者走在親王身後,將親王送到顧家的中堂。

  顧家的中堂,擺設了香案。

  妃母宋盼兒立於香案之右。主婚者立於香案之左。

  朱仲鈞向香案獻帛。

  鼓樂再起,內官引正妃顧瑾之到了中堂。

  顧瑾之頭戴九翬四鳳冠。身穿青紵絲繡翟衣,青紗繡蔽膝,大帶上繫著一副五色線棉綏,上有有個青紅羅采結全的玉環;又繫著白玉鉤碾鳳文佩,腳上穿著青紵絲舄鞋,上面綴了六顆珍珠。

  她的臉上,抹了鮮紅的胭脂,平添了嫵媚。

  朱仲鈞看得眼睛都收不回來。

  她安詳的表情,靜靜低垂著眼帘,和前世穿著雪色婚紗的她,重合了成了一個人。

  朱仲鈞的心,沸騰了起來。

  王妃進入中堂,立於妃母之下。

  主婚者行八拜禮。

  而後,朱仲鈞引顧瑾之出顧家中堂。

  宋盼兒看著顧瑾之轉身,踏過了中堂的門檻,眼眶裡打轉的眼淚,簌簌落下來。

  她掩面,將淚水抹盡。

  顧瑾之的鳳轎,停在中門之內。


  內官跪下,聽王爺揭簾。

  朱仲鈞揭開了轎簾。

  顧瑾之入鳳轎。

  升鳳轎直大門口,朱仲鈞入象輅。

  象輅升起,鳳轎尾隨,震天響的鞭炮禮樂一齊奏響,離開了顧家的大門口,徐徐往皇宮而去。

  兩車有點距離。

  朱仲鈞的象輅,先到了承天門。

  他先行,入了內宮,到了奉天殿。

  奉天殿舉行「廟見」,拜祖宗。

  而後,顧瑾之的鳳轎也到了承天門。鳳轎降,內官揭簾,顧瑾之步行進了皇宮,到了午門。

  在午門重新升轎,到了奉天殿。

  奉天殿早已陳設牲醴祝帛訖。

  內官引導著顧瑾之和朱仲鈞,行了「廟見」禮。

  到了這裡,朱仲鈞和顧瑾之都有點疲憊了。

  時間也到了半下午。

  如今就只剩下合卺禮。

  合卺禮在曦蘭殿舉行。

  曦蘭殿升了王位和妃位。

  成姑姑請顧瑾之和朱仲鈞先拜位。

  兩人分別行了兩拜禮,這才坐下。

  接下來的合卺禮,和外頭普通人家成親的合卺禮大同小異。

  顧瑾之和朱仲鈞喝了合卺酒,用了饌食,大禮成全,入了洞房。

  最後的合卺禮完成,天色已經黑了下來。

  內官們退了出去,內殿點滿了燭火,光明如晝。

  所以的禮節都完成了,小宮女來替朱仲鈞和顧瑾之更衣。

  「累麼?」朱仲鈞悄聲問顧瑾之。

  顧瑾之低聲回答:「還好。你累不累?」

  朱仲鈞笑,道:「不累,人逢喜事精神爽。」

  顧瑾之就沒有再回答。

  小宮女替她脫了繁重的冠服,顧瑾之只感覺身上退了副盔甲般,少了千斤重,人也舒服了不少。

  她一抬頭,看到兩個嬤嬤站在她面前,含笑看著他們。

  顧瑾之不明所以,看了眼朱仲鈞。

  朱仲鈞也不知道這是什麼規矩。

  兩人穿著中衣,小宮女們打了水給兩人淨面淨手。

  盥沐一番,兩個嬤嬤仍在。

  而小宮女們都退到了門口。

  顧瑾之看了眼朱仲鈞。

  朱仲鈞搖搖頭。

  「請王爺、王妃安寢。」嬤嬤們跪下,給顧瑾之和朱仲鈞又行了一禮,「奴婢服侍王爺王妃……」

  顧瑾之心裡隱約明白了什麼……

  這兩個嬤嬤,是不是要看著他們洞房?

  顧瑾之又看了眼朱仲鈞。

  朱仲鈞只得直接問:「兩位嬤嬤是哪個宮裡的?」

  「奴婢都是坤寧宮的。」一個嬤嬤回答,「由奴婢兩人服侍王爺王妃落帕……」

  朱仲鈞看了眼喜床上的元帕,也明白過來,頓時大怒。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