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了這麼久我還沒有開始介紹我所處的這個高中,我們區里一共有5所高中,城東和菊中是我們當地里最好的兩所高中,其中城東當時是民辦高中,收費特別高,而足中就屬於公立高中,在我的印象中,不管是問身邊的哪個大人,不管推薦什麼高中,他們的回答肯定是「城東菊中」,我所幻想的也是這樣,我覺得只要去了這兩所學校肯定就是為家裡面爭了光,能去到這兩所學校的人肯定特別努力特別努力,我甚至身邊有一個表妹去了菊中過後再回來我連和他說話的勇氣都沒有了,我很害怕城東菊中的人會討厭我,也不指望著會有人看得起我,但是我內心一直對那些能考上這個學校的人懷有高度的尊敬還有羨慕,這就是當時我內心的想法。

  而我當時的初中是什麼情況呢,當時有城東菊中的人來我們學校宣傳,說會給我們學校一些名額去那裡,如果選上了可以不用參加中考考試,就是「指標到校」,我們那個年紀一共有四個班,大大概一共有130人左右,除去提前去職高的同學大概還有70到80人左右,可是這兩所學校的人給的指標加起來也才20個左右,著讓我這個平常考試考30名左右的確實有點苦惱,於是那段時間我拼命學校想要上這個學校,但是當時身邊被一些情情愛愛的東西一直困擾著,所以其實也不太對學習有什麼上進,結果導致兩邊都沒顧上來,一直到最後一次考試也還是30名左右,其實現在回頭來看,我當時確確實實改認真選擇其中一項,不管是什麼都應該認真堅持下去,實在是太過於優柔寡斷了。

  最後選擇學校的時候是在一個大會議室裡面,我第一次感受到可以自由放下升起的毛絨但硬實的座椅,也是第一次知道座椅旁邊還有一個小桌子可以展開來放東西,並且還有一個專門插水杯的地方,那天我還記得,我的父親也來了,學校也說了這麼大個事情可以家長進入學校和孩子們一起來選擇,我和他是挨著一起坐的,但是我很少和他講話,我還去問了一下身邊的同學要選什麼學校,故意去調侃一下。

  「你要選什麼學校啊,嗯哼」

  「哈哈哈哈,不曉得選不選得起哦,我可能只能選個三中了哈哈哈哈」

  但是我很明白這個道理,即使在初中,我也知道他可能是為了謙虛或者想安慰我,其實憑他的分數肯定能上那兩所學校的。

  我爸聽了就在旁邊來問我,很小心

  「那你想選什麼學校,一中二中三中哪個學校好點」

  「我可能就選一中吧,我不想坐車,我暈車,二中在市區裡面,三中感覺混混很多」

  「嗯嗯」他沒說話了。

  我爸對著方面的知識不了解,就連把這幾所學校的名字說出來都很難,只知道有個城東菊中,我知道他對我很失望,沒有達到他想要的預期。

  會議開始

  老師在主席台上講各個學校的優勢

  「請大家不要擔心,中考並不是唯一的十字路口,每個人人生都有很多條路,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有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上不了好學校就很懊悔,怕影響到孩子,其實不然……」

  後面的話放慢了語速

  「我們經歷中考後並不意味著相互分流,我們三年過後同樣會參加高考,同樣會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在這三年裡,無論你現在選的什麼,上了哪所學校,三年後你們還會在一起,還會再來一次高考。我要說的是,每個孩子都是一塊金子,是金子哪裡都可以閃亮,不要擔心學校不一樣,主要看的是你自己的心愿不願意去學習……」

  後面老師接著開始說其實每個老師教的東西都差不多,這是所處環境不一樣,努力的人一樣會努力,墮落的人同樣會墮落,主要看自己,這就是我所理解的。

  但是依然我打起不了信心,學校老師讓我們按照之前劃的隊伍站好,前面二十個左右的同學選城東菊中,後面的同學就在其他學校上選。

  我差不多30名左右

  黑板上面分別寫了五所學校,前20名可以選重點加上一所普通學校,意味著保底,而後面的只能選普通學校。

  每個人在不同學校下的區域寫下自己名字。

  我突然想起魯迅的這篇文章

  「阿!閏土哥,--你來了?

  我接著便有許多話,想要連珠一一般湧出:角雞、跳魚兒、貝殼、猹,...但又總覺得.被什麼擋著似的。單在腦裡面迴旋,吐不出口外去。

  「老爺!」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來。

  以後等我們來到各種高中後,發現再也沒有和其他高中的人說過話了……

  暑假接近過了三個月,開心激動,晃而忽曦,平淡,燥熱,煩悶不安,懊悔,這就是暑假的心理活動。

  我步入高中,確實對周圍一切感動驚奇,食堂有三樓,每一層樓的東西都不一樣,越到上面東西越好;教學樓只有一棟,「日」字形,一二樓是高一和一些社團的工作室,一樓還有一個廣播站,平時在課間操可以去點歌,然後在中午吃飯時可以播放,也可以寫下對某個人想說的話,三四樓是高二以及少部分高三學生,而5樓全是高三的。「日」字型的第一個「口」里有一個人造假山,一天到晚這個小瀑布都在流水;另一個「口」有一個小黃角樹,樹梢剛好過了二樓就沒了,「口」字剩下一點面積也沒什麼用處,一直留到我以後的畢業。教學樓每個樓梯轉角處都會有兩幅巨型學校的海報圖,裡面不僅包含國內頂尖大學,還有一些外國名校也收錄在內,比如國內清華北大浙大哈工大,國外哈佛劍橋牛津大之類的,三樓旁邊還有兩扇側門,平常可以從這些側門回到宿舍樓,寢室下面不遠處有一個公共廁所,全校的師生都只能在這裡方便,這些成了人流交集最大的地方,高一至高三各種魚龍混雜,斑斑劣跡自然是不言而喻,那公共廁所旁就是操場了,有一些體育健身器材和籃球羽毛球場,這個就不再多說了。而教學樓另一扇主門旁邊是一條石子小道,兩旁中滿了各種我叫不出名字的樹,石子路前方不遠轉角處就是「話吧」了,在然後是小賣部,在然後又到寢室。我思考這條路上的細節,每一處拐角都會驚起我記憶的漣漪,黃角樹,小賣部,人,花,草,一遍又一遍看見熟人打的招呼。

  在熟悉這條路之前誰也不會知道會走多少遍,日常反覆我走在這條路上,路上有同伴或者一人時我總喜歡找尋一些上次我沒看到的景象,新生的枝丫我用手臂去打一下,路上石子我踹一下,身邊的朋友換了又離,不同的人走了又來,日復一日我才發現自己就在這條路上走了三年之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