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伐蜀地求穩固自保
郭崇韜眼中的血絲,又多了幾道。
「義父,我給你揉揉。」徐宇用著眼保健操那一套,幫郭崇韜揉起眼睛來。
不知是李存勖的意思還是劉玉娘的意思,郭崇韜在此派去勸阻的一個親信,一去不返,幾天沒有動靜,聽聞傳言,是被仗刑而死了,理由則是簡單的欺君犯上之罪。
徐宇從郭從謙那裡聽來這消息時,也免不得被驚嚇了那麼一下,至於嗎?義父也是象徵性地再勸一下,何必下這麼狠手?
「郭從謙,居然沒想到啊,有朝一日,偏偏是你那伶人的天賦,幫了老夫我知道宮裡邊的情況。」
「有郭樞密賞識,是我的榮幸,在下直入主題吧,那劉玉娘依然對您意見很大,不論是在伶人還是各方官員的面前,都毫不遮掩地攻訐您,這樣坐以待斃下去,恐朝中就……」
徐宇越想越覺心寒,古代的世界,果然時時刻刻都是刀光劍影。
也是覺得之前出給師傅那些將人看得太簡單的計策有些後悔,反省起來。
「我知曉了。」
後世的世界爾虞我詐並不算少的,只是並不會這樣陽謀般地捅破窗戶紙來,手段也沒有那麼直接。
「丫頭,你這是哪裡學來的?還真有些舒服啊。」
「亂捏的。」
「哎,亂捏的,也是,接下來,老夫我也只能亂走了。」
「郭公,這麼說……」
「郭從謙,老夫我要走一步險棋,既然陛下與劉玉娘已成定局,那麼,我等就只能爭取陛下長子魏王李繼岌。」
「魏王實力尚淺,且其本人也沒有多少威望,郭公,您真要投靠與他麼?」
「現在既不觸動陛下與皇后,又能稍微穩住陣腳的辦法,只有此法了,況且那劉玉娘,也是很寵幸李繼岌的。」
「看來,也只能這樣了。」
「碰巧,之前高季興入朝拜見陛下時,談說過伐蜀之事,我也做過一些準備,那我們也好以此為由頭來拉攏那魏王。」
「既然如此,那我便回去宮中準備牽線搭橋去了。」
「嗯,暫且就如此辦吧。」
郭從謙推門走出。
「真沒想到,會是到了這個地步。」
徐宇一心聽著,算是明白了伴君如伴虎這句話。
心情有些低落,輕嘆了一聲。
「丫頭,無事,等我與那儲君結伴而行,也就沒事了,畢竟,這皇位還是只會落到男人身上,陛下應當是懂這一點的。」
「唉,也是怪我,要是之前沒勸義父你退讓,或許就不至於是這樣了。」
「這擔子還落不到你身上,老夫這般做無怨無悔,這你來我往的天下,本就少不了你爭我搶,願賭服輸乃是常態,如果這魏王我也爭取不到,那我們就回晉陽去吧,只是這國家落入那群逆反之人手裡,還真是有些不甘心啊。」
「要是我是個男子就好了,這樣義父你還能教我些東西,也好幫忙處理處理事情。」
郭崇韜久違地哈哈大笑起來,「你這臭丫頭,弄點威力大的鞭炮就囂張起來了,樞密院裡的事情,可不是教個幾年能教完的,我連郭廷誨都指望不上,你就別來瞎摻和了。」
「唉。」
不能不承認,非男子之身,在這個時代,已經先天地少了很多優勢了,又不如劉玉娘那樣在皇室中地位不淺,徐宇政治地位更是低得不行,義父沒把她當做手段嫁出去,已經很感恩戴德了。
不說自己學沒學過那些東西,而且義父還不讓自己參與政治,自己也不打算以出賣色相來獲取權力,於是就算擠著頭皮也是擠不進去了。
徐宇的情況就是這麼尷尬,只是在邊緣上看著,想進去,一是被義父阻擋著,二是沒有實力也沒有經驗。
但郭崇韜又與徐宇敞開心扉談了起來,
「契丹不是將那渤海國攻滅了麼?我們也只能做出對策,入秋後契丹可能會有些動靜,不過,戰事之後,契丹應當會重做準備,緊接出兵雖然可能,但概率不大,而蜀地富饒,其主無能,我們可趁此機會拿下蜀地,而後補充國庫糧草,來年也可有與契丹作戰的物資準備。」
說是想隱退,談起兵戎之事,郭崇韜依然興趣不減當年,也是展現出了郭崇韜的武將本性。
「蜀地……我看過的兵書里說,蜀地不好打的啊,那裡四面都是崇山峻岭,其北只有漢中一條路徑,東邊長江也不在我們唐國境內,而且關隘也很狹窄,這要怎麼打?」徐宇手上的動作慢了一些。
郭崇韜摸著鬍子笑而不語,過了一會才繼續。
「丫頭,為父就再教你一個道理,這世界上所有的仗都是人來打的,若是掌軍之人無才,那再有糧草物資的軍隊也只會潰不成軍。而蜀地現在的國主王衍昏聵之名天下皆知。」
「掌軍之人無才?」
幾年前的李存勖,郭崇韜還是很敬佩的,敢做敢為,能把握戰場上的瞬息萬變,可如今,他還是否有那樣的能力……
「這句話,你自去悟吧,倒是這按捏的手法,丫頭你倒是得教教我,還怪舒服的。也就與你這個丫頭能痛痛快快聊點真東西了。」
郭崇韜其實與李存勖是一類人,都是本該死在戰場之上的人,可偏偏活了下來,又不懂得安定時代該如何在朝野中騰挪,於是一個不知所措,一個失了脊樑。
再過幾日,大雨重又衝破了黃河一些地方的堤壩,黃水再次奔騰遠去,不知傾覆多少生靈。
而郭崇韜趁一日李存勖上朝,登殿說明蜀地富饒可補國庫,伐蜀必要和戰略意義,又推舉了李繼岌做那都統主帥。
可似乎又中了一連環計。
朝中原來晉國的重臣,如李嗣源李存審那些他信得過的人,在西北防範契丹,契丹此時發展迅速,不好調動也不該調動。
而那些後來的梁國舊臣他也信不過,於是當李存勖詢問誰為副帥時,他居然一時間回答不上來。
陰差陽錯地,郭崇韜反而成了那伐蜀的副帥,為招討使,這樣一來,擾亂了他的計劃,他以為派些康延孝那樣有些能力的將領過去,只要沒有什麼大的變故就能拿下。
可現在這樣被趕鴨子上趟,親自前去,他也不知道到底是該全力以赴以表忠心還是該稍稍坐事不管了。
若是做得有所保留,劉玉娘就可用著滅梁時的激進打法來對比,讓李存勖懷疑可能心存二心,那時就是百口難辯。
若是毫無保留、盡職盡責,倒是符合他一貫的作風,也算對得起陛下,或許還算有出路,就是為李繼岌樹立的目的,就算落空了。
屋外的雨下得郭崇韜很是心煩,這陽謀,他破不了,兩頭都是死局,一面有「前後不一,包藏禍心」的理由,一面有可能會有「獨領大權,掌兵在外」的理由。
郭崇韜,怕了,但是他從來不喜歡小人行徑,既然陛下任他為重任,那必然是還有些信任的,他願意賭一賭,那第一種路,他也從未走過也不願走,第二條路,好歹是光明磊落還有皇權在背。
而且若是戰果豐厚,回來之後,李存勖的信任,一定會更加深入,那時,是進是退,餘地也會大些。
或者。
就回晉陽去吧。
這個朝堂,一日日在其中攪和,實在難待,有些應接不暇,讓人心力憔悴了。
摸著臉上的皺紋,看著身旁小憩的徐宇,伸手上去捏了捏她的臉蛋,又撫摸青烏。
「都花甲老人了,還在這裡堅持什麼呢?」
「義父,我給你揉揉。」徐宇用著眼保健操那一套,幫郭崇韜揉起眼睛來。
不知是李存勖的意思還是劉玉娘的意思,郭崇韜在此派去勸阻的一個親信,一去不返,幾天沒有動靜,聽聞傳言,是被仗刑而死了,理由則是簡單的欺君犯上之罪。
徐宇從郭從謙那裡聽來這消息時,也免不得被驚嚇了那麼一下,至於嗎?義父也是象徵性地再勸一下,何必下這麼狠手?
「郭從謙,居然沒想到啊,有朝一日,偏偏是你那伶人的天賦,幫了老夫我知道宮裡邊的情況。」
「有郭樞密賞識,是我的榮幸,在下直入主題吧,那劉玉娘依然對您意見很大,不論是在伶人還是各方官員的面前,都毫不遮掩地攻訐您,這樣坐以待斃下去,恐朝中就……」
徐宇越想越覺心寒,古代的世界,果然時時刻刻都是刀光劍影。
也是覺得之前出給師傅那些將人看得太簡單的計策有些後悔,反省起來。
「我知曉了。」
後世的世界爾虞我詐並不算少的,只是並不會這樣陽謀般地捅破窗戶紙來,手段也沒有那麼直接。
「丫頭,你這是哪裡學來的?還真有些舒服啊。」
「亂捏的。」
「哎,亂捏的,也是,接下來,老夫我也只能亂走了。」
「郭公,這麼說……」
「郭從謙,老夫我要走一步險棋,既然陛下與劉玉娘已成定局,那麼,我等就只能爭取陛下長子魏王李繼岌。」
「魏王實力尚淺,且其本人也沒有多少威望,郭公,您真要投靠與他麼?」
「現在既不觸動陛下與皇后,又能稍微穩住陣腳的辦法,只有此法了,況且那劉玉娘,也是很寵幸李繼岌的。」
「看來,也只能這樣了。」
「碰巧,之前高季興入朝拜見陛下時,談說過伐蜀之事,我也做過一些準備,那我們也好以此為由頭來拉攏那魏王。」
「既然如此,那我便回去宮中準備牽線搭橋去了。」
「嗯,暫且就如此辦吧。」
郭從謙推門走出。
「真沒想到,會是到了這個地步。」
徐宇一心聽著,算是明白了伴君如伴虎這句話。
心情有些低落,輕嘆了一聲。
「丫頭,無事,等我與那儲君結伴而行,也就沒事了,畢竟,這皇位還是只會落到男人身上,陛下應當是懂這一點的。」
「唉,也是怪我,要是之前沒勸義父你退讓,或許就不至於是這樣了。」
「這擔子還落不到你身上,老夫這般做無怨無悔,這你來我往的天下,本就少不了你爭我搶,願賭服輸乃是常態,如果這魏王我也爭取不到,那我們就回晉陽去吧,只是這國家落入那群逆反之人手裡,還真是有些不甘心啊。」
「要是我是個男子就好了,這樣義父你還能教我些東西,也好幫忙處理處理事情。」
郭崇韜久違地哈哈大笑起來,「你這臭丫頭,弄點威力大的鞭炮就囂張起來了,樞密院裡的事情,可不是教個幾年能教完的,我連郭廷誨都指望不上,你就別來瞎摻和了。」
「唉。」
不能不承認,非男子之身,在這個時代,已經先天地少了很多優勢了,又不如劉玉娘那樣在皇室中地位不淺,徐宇政治地位更是低得不行,義父沒把她當做手段嫁出去,已經很感恩戴德了。
不說自己學沒學過那些東西,而且義父還不讓自己參與政治,自己也不打算以出賣色相來獲取權力,於是就算擠著頭皮也是擠不進去了。
徐宇的情況就是這麼尷尬,只是在邊緣上看著,想進去,一是被義父阻擋著,二是沒有實力也沒有經驗。
但郭崇韜又與徐宇敞開心扉談了起來,
「契丹不是將那渤海國攻滅了麼?我們也只能做出對策,入秋後契丹可能會有些動靜,不過,戰事之後,契丹應當會重做準備,緊接出兵雖然可能,但概率不大,而蜀地富饒,其主無能,我們可趁此機會拿下蜀地,而後補充國庫糧草,來年也可有與契丹作戰的物資準備。」
說是想隱退,談起兵戎之事,郭崇韜依然興趣不減當年,也是展現出了郭崇韜的武將本性。
「蜀地……我看過的兵書里說,蜀地不好打的啊,那裡四面都是崇山峻岭,其北只有漢中一條路徑,東邊長江也不在我們唐國境內,而且關隘也很狹窄,這要怎麼打?」徐宇手上的動作慢了一些。
郭崇韜摸著鬍子笑而不語,過了一會才繼續。
「丫頭,為父就再教你一個道理,這世界上所有的仗都是人來打的,若是掌軍之人無才,那再有糧草物資的軍隊也只會潰不成軍。而蜀地現在的國主王衍昏聵之名天下皆知。」
「掌軍之人無才?」
幾年前的李存勖,郭崇韜還是很敬佩的,敢做敢為,能把握戰場上的瞬息萬變,可如今,他還是否有那樣的能力……
「這句話,你自去悟吧,倒是這按捏的手法,丫頭你倒是得教教我,還怪舒服的。也就與你這個丫頭能痛痛快快聊點真東西了。」
郭崇韜其實與李存勖是一類人,都是本該死在戰場之上的人,可偏偏活了下來,又不懂得安定時代該如何在朝野中騰挪,於是一個不知所措,一個失了脊樑。
再過幾日,大雨重又衝破了黃河一些地方的堤壩,黃水再次奔騰遠去,不知傾覆多少生靈。
而郭崇韜趁一日李存勖上朝,登殿說明蜀地富饒可補國庫,伐蜀必要和戰略意義,又推舉了李繼岌做那都統主帥。
可似乎又中了一連環計。
朝中原來晉國的重臣,如李嗣源李存審那些他信得過的人,在西北防範契丹,契丹此時發展迅速,不好調動也不該調動。
而那些後來的梁國舊臣他也信不過,於是當李存勖詢問誰為副帥時,他居然一時間回答不上來。
陰差陽錯地,郭崇韜反而成了那伐蜀的副帥,為招討使,這樣一來,擾亂了他的計劃,他以為派些康延孝那樣有些能力的將領過去,只要沒有什麼大的變故就能拿下。
可現在這樣被趕鴨子上趟,親自前去,他也不知道到底是該全力以赴以表忠心還是該稍稍坐事不管了。
若是做得有所保留,劉玉娘就可用著滅梁時的激進打法來對比,讓李存勖懷疑可能心存二心,那時就是百口難辯。
若是毫無保留、盡職盡責,倒是符合他一貫的作風,也算對得起陛下,或許還算有出路,就是為李繼岌樹立的目的,就算落空了。
屋外的雨下得郭崇韜很是心煩,這陽謀,他破不了,兩頭都是死局,一面有「前後不一,包藏禍心」的理由,一面有可能會有「獨領大權,掌兵在外」的理由。
郭崇韜,怕了,但是他從來不喜歡小人行徑,既然陛下任他為重任,那必然是還有些信任的,他願意賭一賭,那第一種路,他也從未走過也不願走,第二條路,好歹是光明磊落還有皇權在背。
而且若是戰果豐厚,回來之後,李存勖的信任,一定會更加深入,那時,是進是退,餘地也會大些。
或者。
就回晉陽去吧。
這個朝堂,一日日在其中攪和,實在難待,有些應接不暇,讓人心力憔悴了。
摸著臉上的皺紋,看著身旁小憩的徐宇,伸手上去捏了捏她的臉蛋,又撫摸青烏。
「都花甲老人了,還在這裡堅持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