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他是什麼樣的人
三人在密室之中剛弄清楚龍泉之秘的線索,原先等在外面的眾人,此時也一起來到密室之內。
「等了老半天也不見你們出來,還以為你們遇到了危險,可讓俺們好一陣擔心。」
「可不是咋地,怎麼說這裡都是埋人的地方,呆的久了,真叫人瘮得慌。」
傾國傾城跟隨在張子凡的左右,兩人性格大大咧咧,幾乎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抱歉,讓你們擔心了,我們走吧。」
「哎呀,這就走啦?那我們下一站去哪?」
「伽椰寺。」
眾人聞言,不再追問,於是相繼離開冰冢,朝著伽椰寺所在的位置出發。
鳳翔,歧王府。
「歧王,近幾日為何不見秦辰?」
已經連續好幾天了,奧姑有意無意路過那座小院,都沒有發現經常坐在石桌邊上的那個人。
對於她來說,少了一位能夠說得上話的人,會讓自己的俘虜生活變得更加無趣。
所以在妙成天按照慣例,當著她的面看著她喝完藥液,奧姑就直奔女帝住所,問了起來。
奧姑的實力要比女帝高出不少,如果不是每七日服用能讓人無法運氣的藥液,在如今的岐國,可沒有人能壓得住奧姑。
這也是女帝之所以敢給奧姑行動自由的底氣所在。
「他走了。」
「走了?去哪了?」
奧姑並沒弄明白女帝的意思,好在女帝似乎聽出了奧姑的疑惑,慵懶的轉過身,看向奧姑。
「他本就不是我岐國之人,也不是我的下屬,他去哪裡,我如何得知?」
「他不是你岐國之人?」
這個消息倒是完全出乎了奧姑的預料,沒想到帶著岐國軍隊打敗了漠北之敵,還俘虜了自己的將軍,竟然不是岐國的人?!
隨即奧姑像是想起了什麼,滿是不解的盯著女帝。
「那你就更不應該放他離去了啊?即便你不說,這段時間我也發現了。整個岐國除了你這個女扮男裝的歧王,也就小貓兩三隻。
人才如此匱乏,為何會放任秦辰這樣的人離開?在我看來,你既然都能讓他帶領岐軍出戰,也不是隨意猜忌之人才對。」
對於歧王是一位女子的事實,奧姑早就發現了。
只是身為俘虜,再加上女帝也對她禮遇有加,並未逼迫,所以奧姑一直沒有點破罷了。
奧姑的這番話,女帝聽聞之後,面上卻是罕見的浮現一抹無奈之意。
「你說的這些,難道我還不知道嗎?」
「暫且不提數日前謀劃鳳翔城防,定計汴州,設下陽謀引誘李存勖入局,解除鳳翔城危局之事。
就是此前的朔方城之難,也是秦辰一手為之,如果不是他擊退漠北之敵,朔方要是丟了,岐國北境還有何地可守?」
「等等!朱友貞不是主動退兵的嗎,怎麼還和秦辰這傢伙扯上關係了?」
奧姑身在歧王府,也只是知道朱友貞帶著二十萬梁軍退兵了,並不知道朱友貞退兵的原因。
此刻聽到女帝的話,這才大致知道原因。
「朱友貞退兵,是因為大梁皇城所在的汴州,遭到了晉國的李存勖攻伐,所以才不得不放棄伐岐。
而李存勖之所以敢直接從潞州毫無徵兆的兵發汴州,是因為秦辰主動向他透露了這個消息。
我們幫他拖住朱友貞數日,為他爭取前往汴州的時間。否則就算李存勖敢攻打汴州,也不會在這麼快的時間裡有所行動。」
「原來如此!那秦辰離開岐國,歧王為何不留住他?」
「留?拿什麼留?」
「權力、金錢、美色,這些不都是男人的追求嗎?」
在奧姑看來,天下間的男子所求,莫過於此。
雖然她自小在漠北長大,但是中原書籍通讀無數,對於世俗之人的看法,也是有所了解的。
「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這麼簡單,那就好辦了。只是這世間,總有些人的志向,是和其他人有所不同的。
我給了他在岐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他拒絕了;晉州一戰,他打下一州之地,拱手相讓,毫無留戀;我以幻音坊九天聖姬中的絕色雙姝許之,他沒有絲毫動搖。
朔方一戰,我向他賜銀十萬兩,他分文未取,盡皆賞賜給了麾下將士,撫恤戰死的將士家屬。甚至就連賣了五千繳獲戰馬的銀錢,都被他用在了朔方城的建設之上。
你說這樣的人,我該拿什麼去拉攏他,留下他?」
這世間,還真有這樣的人嗎?
奧姑自己不清楚秦辰是否是歧王口中所描述的那般人。
自己對秦辰是什麼樣的印象?
是朔方城下,孤身一人跳下城頭,直面無數漠北敵軍,血殺八方,屠盡身前敵酋的那個執拗瘋魔?
是單手執刀,面對自己毫不退卻半步,即便是身中鐵箭,右肩貫穿,也毫不在乎的那個鐵血守將?
是大軍奇襲,一夜犁平漠北五萬大軍,奠定勝局之後,眉頭也不皺一下,就要坑殺萬敵的血手人屠?
還是鳳翔城內,面對城外二十萬梁國大軍壓境,沒有絲毫慌亂,恍如一切盡在胸中,智珠在握,七日退敵的狡狐謀主?
奧姑不知道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他,亦或者,其實每一個都是他?
「不求權力、美色、金錢......像他這樣的人,就沒有所求之物了嗎?」
女帝聽到奧姑這般如同囈語的問話,卻是輕輕一笑。
「還是有的。」
「同樣的問題,我也曾親口問過他,你知道他是怎麼回答我的嗎?」
「他是如何回答的?」
想起當初就在王府之內,自己曾親口問出的那個問題,以及秦辰所給的回答。
女帝學著秦辰當時的口吻還有神態,看向奧姑。
「此生所求,不過是天下太平罷了。」
「像他這樣的人,所求的,竟是天下太平?」
「有何不可?天下間有多少人一直都把天下太平四字掛在嘴上,但是真正的孤身入局,敢為天下先的人,又有幾個?」
女帝身為岐國的掌控者,所見之人形形色色,自然知道有些人逞的是口舌之能,而身體力行者,不過寥寥數人。
便如秦辰這般,更是鳳毛麟角,舍之其誰?
「等了老半天也不見你們出來,還以為你們遇到了危險,可讓俺們好一陣擔心。」
「可不是咋地,怎麼說這裡都是埋人的地方,呆的久了,真叫人瘮得慌。」
傾國傾城跟隨在張子凡的左右,兩人性格大大咧咧,幾乎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抱歉,讓你們擔心了,我們走吧。」
「哎呀,這就走啦?那我們下一站去哪?」
「伽椰寺。」
眾人聞言,不再追問,於是相繼離開冰冢,朝著伽椰寺所在的位置出發。
鳳翔,歧王府。
「歧王,近幾日為何不見秦辰?」
已經連續好幾天了,奧姑有意無意路過那座小院,都沒有發現經常坐在石桌邊上的那個人。
對於她來說,少了一位能夠說得上話的人,會讓自己的俘虜生活變得更加無趣。
所以在妙成天按照慣例,當著她的面看著她喝完藥液,奧姑就直奔女帝住所,問了起來。
奧姑的實力要比女帝高出不少,如果不是每七日服用能讓人無法運氣的藥液,在如今的岐國,可沒有人能壓得住奧姑。
這也是女帝之所以敢給奧姑行動自由的底氣所在。
「他走了。」
「走了?去哪了?」
奧姑並沒弄明白女帝的意思,好在女帝似乎聽出了奧姑的疑惑,慵懶的轉過身,看向奧姑。
「他本就不是我岐國之人,也不是我的下屬,他去哪裡,我如何得知?」
「他不是你岐國之人?」
這個消息倒是完全出乎了奧姑的預料,沒想到帶著岐國軍隊打敗了漠北之敵,還俘虜了自己的將軍,竟然不是岐國的人?!
隨即奧姑像是想起了什麼,滿是不解的盯著女帝。
「那你就更不應該放他離去了啊?即便你不說,這段時間我也發現了。整個岐國除了你這個女扮男裝的歧王,也就小貓兩三隻。
人才如此匱乏,為何會放任秦辰這樣的人離開?在我看來,你既然都能讓他帶領岐軍出戰,也不是隨意猜忌之人才對。」
對於歧王是一位女子的事實,奧姑早就發現了。
只是身為俘虜,再加上女帝也對她禮遇有加,並未逼迫,所以奧姑一直沒有點破罷了。
奧姑的這番話,女帝聽聞之後,面上卻是罕見的浮現一抹無奈之意。
「你說的這些,難道我還不知道嗎?」
「暫且不提數日前謀劃鳳翔城防,定計汴州,設下陽謀引誘李存勖入局,解除鳳翔城危局之事。
就是此前的朔方城之難,也是秦辰一手為之,如果不是他擊退漠北之敵,朔方要是丟了,岐國北境還有何地可守?」
「等等!朱友貞不是主動退兵的嗎,怎麼還和秦辰這傢伙扯上關係了?」
奧姑身在歧王府,也只是知道朱友貞帶著二十萬梁軍退兵了,並不知道朱友貞退兵的原因。
此刻聽到女帝的話,這才大致知道原因。
「朱友貞退兵,是因為大梁皇城所在的汴州,遭到了晉國的李存勖攻伐,所以才不得不放棄伐岐。
而李存勖之所以敢直接從潞州毫無徵兆的兵發汴州,是因為秦辰主動向他透露了這個消息。
我們幫他拖住朱友貞數日,為他爭取前往汴州的時間。否則就算李存勖敢攻打汴州,也不會在這麼快的時間裡有所行動。」
「原來如此!那秦辰離開岐國,歧王為何不留住他?」
「留?拿什麼留?」
「權力、金錢、美色,這些不都是男人的追求嗎?」
在奧姑看來,天下間的男子所求,莫過於此。
雖然她自小在漠北長大,但是中原書籍通讀無數,對於世俗之人的看法,也是有所了解的。
「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這麼簡單,那就好辦了。只是這世間,總有些人的志向,是和其他人有所不同的。
我給了他在岐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他拒絕了;晉州一戰,他打下一州之地,拱手相讓,毫無留戀;我以幻音坊九天聖姬中的絕色雙姝許之,他沒有絲毫動搖。
朔方一戰,我向他賜銀十萬兩,他分文未取,盡皆賞賜給了麾下將士,撫恤戰死的將士家屬。甚至就連賣了五千繳獲戰馬的銀錢,都被他用在了朔方城的建設之上。
你說這樣的人,我該拿什麼去拉攏他,留下他?」
這世間,還真有這樣的人嗎?
奧姑自己不清楚秦辰是否是歧王口中所描述的那般人。
自己對秦辰是什麼樣的印象?
是朔方城下,孤身一人跳下城頭,直面無數漠北敵軍,血殺八方,屠盡身前敵酋的那個執拗瘋魔?
是單手執刀,面對自己毫不退卻半步,即便是身中鐵箭,右肩貫穿,也毫不在乎的那個鐵血守將?
是大軍奇襲,一夜犁平漠北五萬大軍,奠定勝局之後,眉頭也不皺一下,就要坑殺萬敵的血手人屠?
還是鳳翔城內,面對城外二十萬梁國大軍壓境,沒有絲毫慌亂,恍如一切盡在胸中,智珠在握,七日退敵的狡狐謀主?
奧姑不知道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他,亦或者,其實每一個都是他?
「不求權力、美色、金錢......像他這樣的人,就沒有所求之物了嗎?」
女帝聽到奧姑這般如同囈語的問話,卻是輕輕一笑。
「還是有的。」
「同樣的問題,我也曾親口問過他,你知道他是怎麼回答我的嗎?」
「他是如何回答的?」
想起當初就在王府之內,自己曾親口問出的那個問題,以及秦辰所給的回答。
女帝學著秦辰當時的口吻還有神態,看向奧姑。
「此生所求,不過是天下太平罷了。」
「像他這樣的人,所求的,竟是天下太平?」
「有何不可?天下間有多少人一直都把天下太平四字掛在嘴上,但是真正的孤身入局,敢為天下先的人,又有幾個?」
女帝身為岐國的掌控者,所見之人形形色色,自然知道有些人逞的是口舌之能,而身體力行者,不過寥寥數人。
便如秦辰這般,更是鳳毛麟角,舍之其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