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萬年人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杜氏見他如此忙碌,不禁為他的健康狀況而憂心忡忡,時常精心烹製湯品送來。文哥對她的體貼溫柔,心中自是清楚,他常懷感激地溫柔親吻其手背,或是輕輕印上她的額頭,以此傳遞自己的深情厚意。

  而對於這般飽含深情的愛意,杜氏雖每每羞澀地稱其不妥,內心卻如浸蜜罐般甜滋滋的。日子一長,杜氏也會回吻他,而文哥發覺她的唇間總有一抹甜香。

  一周的時間轉瞬即逝。這日,生產隊的分工與計分制初步擬定了框架。文哥在郡守衙門待了幾個時辰,見暫無緊要事務,便欲回府邸休憩一日。此時,黃朝突然求見,原來是鄧家家主托他引薦,欲與文哥商議要事。

  文哥聽聞後,心中思索:這些家族在當地經營已久,根基深厚;自己雖無意阿諛奉承,卻也應秉持著能交好則不結怨的理念,於是便應允了與之一談。

  黃朝得令後立刻便前去傳達,文哥於衙門會客廳稍坐片刻,黃朝便引著鄧家家主前來。因之前有過會面,鄧家家主入內後,不但沒有絲毫的生疏,反而極為熟稔地向文哥寒暄問好。

  文哥作為久在三國混跡之人,自然一下看便出他今日必然懷有要事前來,當即在心中暗諷一句老狐狸,不過表面上他還是作著禮節性回應。而鄧家家主身為社交場上的老手,對於文哥極力壓制的情緒立刻便有察覺,不過秉著別沒明說他就當不知道的城府心理,鄧家家主也是毫無介懷,自顧自地訴說起自家人參生意之事來。

  文哥也不好點破,只得耐心聆聽許久,才等到他切入正題。原來鄧家家主今日前來,是欲向文哥獻上一支年號稱萬年份的珍貴人參。所謂「萬年人參」,文哥自是不信,畢竟他有一世可是頂級世家行列,見過最久的人參也不過數千年份。

  只見鄧家家主命人抬進一隻大箱,箱啟之後,內里有一層錦絲棉布裹著的匣子。鄧家家主小心翼翼地逐層拆開七八層錦絲棉布,終露出一支一米多長的黑色木匣。他將黑色匣子輕輕取出,置於桌面,而後緩緩開啟匣蓋。

  一支參身有杯口粗細、布滿細長參須且隱約呈小兒模樣的人參呈現眼前。這般品相的人參實屬罕見,鄧家竟能拿出如此珍貴之物,黃朝見之後震驚的目瞪口呆。

  文哥雖也被它的初始樣貌震驚,不過卻並未表露,畢竟以他的眼界經歷,一眼便看破其表象,那些根須不過是唬人的,其實也不過數千年份的人參,雖也珍貴,卻非不可多得,而鄧家家主自是將文哥的神情盡收眼底,心中不由對其更加捉摸不透。

  似為表誠意,他讓黃朝隨意掐取一絲人參根須,交予自己。鄧家家主將根須放入口中,細細咀嚼後咽下,以此證明人參無虞。

  文哥心中冷笑,你將毒藥不下在根須處不就行了,況且諒你也不會幹這麼蠢的事情,除非你一家老小不想活了。他心中雖如此想,臉上卻沒任何變化,只是將人參收下後,徑直詢問起其來意。原來鄧家家主此番真正目的,是欲與文哥商討南陽的管理事宜。

  他知曉文哥手下文吏不足,難以有效治理南陽,故而想要他將南陽的治理事務交予他們世家安排,即由鄧家及其他世家子弟出任南陽郡府官職。後續收益則由文哥與他們家族按六四比例分成。

  文哥斂去心中驚愕,目光冷峻地審視鄧家家主。心中想著:今日這人參,他決意收下;至於南陽治理之事,即便他無久留南陽之意,也斷不能草率交予世家。

  鄧家家主目光與之對視,一時間,場面陷入僵局。良久後,文哥見這老狐狸不露絲毫破綻,終是率先開口:「南陽後續稅收,我可捨棄;南陽官職,我將明碼標價出售。看在鄧老爺贈參之情,鄧家可優先挑選,並享八折優待。」

  聞聽文哥欲售南陽官職且放棄稅收,鄧老爺眼中光芒一閃。不過,他旋即察覺不妥,迅即換上笑容,問道:「將軍可是欲離南陽?」

  「我從未有此言語。本將軍只是不願與諸位世家勾心鬥角、費盡心機,索性售予爾等。」

  文哥這般解釋,令鄧家家主頗難揣測其心思,遂又問道:「那將軍可有何擔保?」

  「請問鄧老爺,您欲要何擔保?」

  「將軍可否立下字據?」

  「哈哈哈!鄧老爺向我這反賊索要字據,豈不為天下人所笑!」

  鄧家家主一時被慣性思維所縛,經文哥點醒,縱其城府深沉,亦難免面露尷尬之色。

  文哥繼而補充道:「鄧老爺前來尋我,自是信我為人,知曉我與那張曼成不同。」

  此點文哥所言不虛。鄧家家主早將文哥底細查探清楚。他得知文哥乃於近期自南陽城外三十里的李家烏堡崛起。

  文哥攻克李家烏堡後,未傷堡內眾人性命,而是與李家達成交易。儘管李家有心隱瞞此事,然人多口雜,消息終是走漏。

  至於文哥與李家少奶奶之事,亦為諸家族知曉。彼時,各家族皆以為此不過一尋常黃巾賊。

  直至近日,他們才探得文哥取得糧草物資後並未私藏,反倒每日向流民施粥,其隊伍亦因此迅速壯大。若早知曉此情形,當時亦不會將文哥視作尋常黃巾賊。

  且文哥收取世家物資後,未加刁難,徑直釋放世家俘虜。諸家族詳查文哥行徑後,對其有了初步評判:此子志向遠大、思維縝密、眼界頗高,堪稱雄主。

  否則,在利益誘惑之下,文哥彼時完全有能力收物資而扣人質,轉而向眾家主索要更多利益。彼時眾家主淪為階下囚,無力反抗,只能聽憑文哥處置。

  再者,文哥得物資後,隊伍經武裝,大可再攻世家烏堡,將財物洗劫一空。然文哥皆未為之,足見其目光長遠,不會因短期利益而損毀自身信譽。

  故而,鄧家家主未再糾結此事,轉而懇請另一件事。原來文哥俘獲的一萬六千家兵之中,有部分竟是各家族直系子弟,此事頗出文哥意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