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子望氣,九江郡之行
驪山腳下。
大秦自始皇帝駕崩後,秦二世胡亥加緊了秦始皇陵的修陵進度,從各地徵召而來的刑徒,民夫,激增至七十萬之多。
離此地不遠處,兩名道家弟子路過,見到如此宏大的工程,其中一名老道嘆息道:「生前興師,死後動眾,民生凋零殆盡,大秦國運,必因此竭也!」
這時,在他身旁的一名年輕弟子道:「秦之衰敗,罪不在此,在人心也,二世暴虐,殘害手足,屠戮宗室,自毀長城,人心盡失,自取死路而已。」
老道深以為然,對年輕弟子道:「道臨,你隨為師學習,已有十數載,十八歲那年,你的『天子望氣術』已經初窺門徑,窺得東南有天子氣,如今,你的『天子望氣術』已經大成,可否再開天眼,替這天下,看一看著當初那天子氣的變化?」
道臨心中一動,天子望氣術,是道家至高術法。
修煉成功,可以凡人之肉眼,僥倖窺探天機。
此術法,修煉難度極高,而且對自身實力提升作用不大,相反,還會因為泄露天機,遭到天譴,所以,一般人根本修煉不下去,而且,沒有興趣修煉。
但道臨就是這其中的異類,他不僅天賦奇佳,而且對此頗有興趣。
終於,十八歲那年,他修煉小成,窺得天機,東南有天子氣。
此消息一出,天下震驚。
其中反應最大的,當屬秦始皇。
秦始皇三十七年,東巡,這個消息傳到了秦始皇的耳朵里,秦始皇便讓隨行術士查勘東南氣運。
這時,秦始皇的車駕剛好經過金陵,隨行的術士一看金陵山勢俊秀,地形險要,便對秦始皇道:「金陵有天子氣。」
秦始皇大為不悅,問破解之法。
術士道:「鑿山開河,以泄王氣。」
隨即,秦始皇下令,鑿山,引淮水貫穿金陵。
又將金陵改為秣陵,以此泄盡此地王氣。
如今,秦始皇已死,並且在他臨死之前,還鎮壓了東南的天子氣,但是其結果如何,有沒有改變東南氣運,道臨也想知道。
於是,他點頭答應,然後提氣運目,施展開「天子望氣術」。
只見道臨的目光漸逐漸縹緲,顏色也發生了變化,由黑白色逐漸變為金色。他金色的瞳孔之中,各種異象不停閃動,東南方,一朵碩大的五色彩雲翻騰洶湧,形似龍虎。
道臨正要查看那五色彩雲的具體位置,忽然,那五色彩雲一分為三,極速向著三個方向翻湧,以他目力搜尋,竟難以捕捉。
等他再想運功時,忽然,雲層中一道雷電激射而出,向著他這邊奔騰而來。
道臨心下大駭,驚道:「我偷窺天機,這是……?」
道臨來不及多想,迅速收攏目光,散去術法,但他還是慢了一步,在最後一刻,還是被那道雷電所傷,口中噴出一口鮮血。
「道臨,你怎樣了!」老道大驚失色,趕緊上來查看道臨的傷勢。
道臨慘笑一聲,道:「幸虧我提早收手,否則,必損十年陽壽。如今,只損三年道行,已是萬幸。」
老道聞言,心中一震,失語道:「道臨,都怪為師……」
他話未說完,道臨擺手道:「我輩道門眾人,本就是為救天下蒼生而生,些許道行,不足掛齒。」
——
九江郡,秦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壽春。
九江,此地以水澤眾多得名。地域遼闊,水系縱橫,為楚國舊地。
當初,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汝陰人鄧宗,得到這個消息之後,立刻聚起了數百人,殺官放食,以此來響應陳勝。
待到陳勝封王時,他已經是陳勝的座上賓了。
陳勝稱王后,指派葛嬰,率領大軍,攻打壽春,奪取此地。
而那日,季遂孟䮦被強行編入義軍隊伍,一番打聽,才得知,他們這支隊伍,歸屬於鄧宗管理,接到的命令,是攻打壽春。
「鄧宗,攻打壽春?」聽到這些,本來還有些鬱悶的季遂,難得的露出了一絲笑容。
歷史上,要說陳勝派出去的這幾路大軍,進軍最順利的,那就是鄧宗他們這一路了。
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當有三點。
其一,就是九江郡的的地理原因,九江郡水系發達,交通便利,但是同時,也有大片的沼澤,原始森林,以及瘴氣。這就導致,九江郡雖然地域遼闊,但卻人煙稀少。
如此大的疆域,想要完全控制,所需要的兵力,是不可估量的,這就導致秦滅楚之後,然後占領了此地,但是統治力量,還是相對薄弱。
這就導致楚人一旦作亂,秦軍根本沒有足夠的力量去鎮壓。
其二,這裡本就是楚人的大本營,在此地作戰,可以最大程度上上獲得楚人的支持,此消彼長,作戰優勢極大。
其三,就是陳勝稱王所帶來影響力,陳勝稱王之後,楚人反秦信心大增,而且為了響應陳勝,許多郡縣,已經出現殺官造反的行動。
這一點,在《陳涉世家》有相應的記錄:「諸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基於以上三點,當鄧宗帶領義軍到達壽春的時候,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輕易的將其拿下了。
而且,就因為鄧宗這一路義軍,太過於順利,反而引出了事端。
季遂他們跟著義軍一路南下,沿途所過,楚地的百姓皆是夾道相望,簞食壺漿,喜迎王師。
天天吃飽飯,這樣的好日子,可把孟䮦給美壞了,之前季遂曾對他說過,陳勝稱王之後,必定要,當時,他也答應了要跟季遂離開。
可是,事不遂人願,還沒等他們行動,便被派到了這裡。
起初,孟䮦還有些抗拒。
但是,後來也就適應了。
隨著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他感覺,季遂只說對了一半,那就是陳勝確實是開始發兵滅秦了。
至於季遂說的另一半,陳勝會走向衰敗。
這在孟䮦看來,依照如今的形勢,這似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對季遂的推崇和信服。
在他看來,季遂是人,不是神,人難免有看走眼的時候,這很正常。
所以,他準備找個機會,好好的和季遂談談,看看他有沒有改變心意,願不願意留下來。
這天,眾人都在休息,孟䮦來到營帳,輕輕拍拍季遂的肩膀,擠眉弄眼,示意他跟自己出去。
季遂看到孟䮦的示意,雖然不知道他要幹什麼,但還是輕輕的起身,跟著孟䮦來到了外面。
大秦自始皇帝駕崩後,秦二世胡亥加緊了秦始皇陵的修陵進度,從各地徵召而來的刑徒,民夫,激增至七十萬之多。
離此地不遠處,兩名道家弟子路過,見到如此宏大的工程,其中一名老道嘆息道:「生前興師,死後動眾,民生凋零殆盡,大秦國運,必因此竭也!」
這時,在他身旁的一名年輕弟子道:「秦之衰敗,罪不在此,在人心也,二世暴虐,殘害手足,屠戮宗室,自毀長城,人心盡失,自取死路而已。」
老道深以為然,對年輕弟子道:「道臨,你隨為師學習,已有十數載,十八歲那年,你的『天子望氣術』已經初窺門徑,窺得東南有天子氣,如今,你的『天子望氣術』已經大成,可否再開天眼,替這天下,看一看著當初那天子氣的變化?」
道臨心中一動,天子望氣術,是道家至高術法。
修煉成功,可以凡人之肉眼,僥倖窺探天機。
此術法,修煉難度極高,而且對自身實力提升作用不大,相反,還會因為泄露天機,遭到天譴,所以,一般人根本修煉不下去,而且,沒有興趣修煉。
但道臨就是這其中的異類,他不僅天賦奇佳,而且對此頗有興趣。
終於,十八歲那年,他修煉小成,窺得天機,東南有天子氣。
此消息一出,天下震驚。
其中反應最大的,當屬秦始皇。
秦始皇三十七年,東巡,這個消息傳到了秦始皇的耳朵里,秦始皇便讓隨行術士查勘東南氣運。
這時,秦始皇的車駕剛好經過金陵,隨行的術士一看金陵山勢俊秀,地形險要,便對秦始皇道:「金陵有天子氣。」
秦始皇大為不悅,問破解之法。
術士道:「鑿山開河,以泄王氣。」
隨即,秦始皇下令,鑿山,引淮水貫穿金陵。
又將金陵改為秣陵,以此泄盡此地王氣。
如今,秦始皇已死,並且在他臨死之前,還鎮壓了東南的天子氣,但是其結果如何,有沒有改變東南氣運,道臨也想知道。
於是,他點頭答應,然後提氣運目,施展開「天子望氣術」。
只見道臨的目光漸逐漸縹緲,顏色也發生了變化,由黑白色逐漸變為金色。他金色的瞳孔之中,各種異象不停閃動,東南方,一朵碩大的五色彩雲翻騰洶湧,形似龍虎。
道臨正要查看那五色彩雲的具體位置,忽然,那五色彩雲一分為三,極速向著三個方向翻湧,以他目力搜尋,竟難以捕捉。
等他再想運功時,忽然,雲層中一道雷電激射而出,向著他這邊奔騰而來。
道臨心下大駭,驚道:「我偷窺天機,這是……?」
道臨來不及多想,迅速收攏目光,散去術法,但他還是慢了一步,在最後一刻,還是被那道雷電所傷,口中噴出一口鮮血。
「道臨,你怎樣了!」老道大驚失色,趕緊上來查看道臨的傷勢。
道臨慘笑一聲,道:「幸虧我提早收手,否則,必損十年陽壽。如今,只損三年道行,已是萬幸。」
老道聞言,心中一震,失語道:「道臨,都怪為師……」
他話未說完,道臨擺手道:「我輩道門眾人,本就是為救天下蒼生而生,些許道行,不足掛齒。」
——
九江郡,秦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壽春。
九江,此地以水澤眾多得名。地域遼闊,水系縱橫,為楚國舊地。
當初,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汝陰人鄧宗,得到這個消息之後,立刻聚起了數百人,殺官放食,以此來響應陳勝。
待到陳勝封王時,他已經是陳勝的座上賓了。
陳勝稱王后,指派葛嬰,率領大軍,攻打壽春,奪取此地。
而那日,季遂孟䮦被強行編入義軍隊伍,一番打聽,才得知,他們這支隊伍,歸屬於鄧宗管理,接到的命令,是攻打壽春。
「鄧宗,攻打壽春?」聽到這些,本來還有些鬱悶的季遂,難得的露出了一絲笑容。
歷史上,要說陳勝派出去的這幾路大軍,進軍最順利的,那就是鄧宗他們這一路了。
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當有三點。
其一,就是九江郡的的地理原因,九江郡水系發達,交通便利,但是同時,也有大片的沼澤,原始森林,以及瘴氣。這就導致,九江郡雖然地域遼闊,但卻人煙稀少。
如此大的疆域,想要完全控制,所需要的兵力,是不可估量的,這就導致秦滅楚之後,然後占領了此地,但是統治力量,還是相對薄弱。
這就導致楚人一旦作亂,秦軍根本沒有足夠的力量去鎮壓。
其二,這裡本就是楚人的大本營,在此地作戰,可以最大程度上上獲得楚人的支持,此消彼長,作戰優勢極大。
其三,就是陳勝稱王所帶來影響力,陳勝稱王之後,楚人反秦信心大增,而且為了響應陳勝,許多郡縣,已經出現殺官造反的行動。
這一點,在《陳涉世家》有相應的記錄:「諸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基於以上三點,當鄧宗帶領義軍到達壽春的時候,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輕易的將其拿下了。
而且,就因為鄧宗這一路義軍,太過於順利,反而引出了事端。
季遂他們跟著義軍一路南下,沿途所過,楚地的百姓皆是夾道相望,簞食壺漿,喜迎王師。
天天吃飽飯,這樣的好日子,可把孟䮦給美壞了,之前季遂曾對他說過,陳勝稱王之後,必定要,當時,他也答應了要跟季遂離開。
可是,事不遂人願,還沒等他們行動,便被派到了這裡。
起初,孟䮦還有些抗拒。
但是,後來也就適應了。
隨著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他感覺,季遂只說對了一半,那就是陳勝確實是開始發兵滅秦了。
至於季遂說的另一半,陳勝會走向衰敗。
這在孟䮦看來,依照如今的形勢,這似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對季遂的推崇和信服。
在他看來,季遂是人,不是神,人難免有看走眼的時候,這很正常。
所以,他準備找個機會,好好的和季遂談談,看看他有沒有改變心意,願不願意留下來。
這天,眾人都在休息,孟䮦來到營帳,輕輕拍拍季遂的肩膀,擠眉弄眼,示意他跟自己出去。
季遂看到孟䮦的示意,雖然不知道他要幹什麼,但還是輕輕的起身,跟著孟䮦來到了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