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方臘
緊趕慢趕之下,這韓世忠與王寧一行人,也是終於在天黑之前趕到了那方臘的漆園之中。
到了此處之後,幾人剛下馬車,還不等韓世忠開口問接下來該往哪走,便見那漆園外站著的幾個漢子,朝著他們圍了過來。
說起來也奇怪,在韓世忠看來他們眼前的這漆園護衛實在是過於嚴密了些。
除了此時那朝著他們幾個圍過來的漢子之外,韓世忠的目光甚至隱隱撇到了在那園子之中,似乎還聳立著幾個高聳的箭塔。
雖然說鄉紳豪族把自家的護工加以武裝,形成一股私人武裝力量這種事情,無論放在哪個朝代都是常事。
但是其一般指的也不過是給自己家的護工配上幾杆長槍,或是鋼刀之類的東西以把我們這些綠林強盜,或者膽大些的佃農罷了。
但方臘家漆園前這上前圍住自己等人的幾個漢子,明顯是與上述不符。
這幾個漢子不僅腰間掛著鋼刀,從其身上敞開的衣襟里,更是能隱隱約約的看到裡面似乎著著皮甲。
要知道無論在什麼時候,私藏甲衛可都是一件足以掉腦袋的事情。
而這方臘竟然毫不掩飾的給自家的護工都披上了甲,再加上其暗地裡又搞了什麼個摩尼教,韓世忠立刻便覺得這方臘所圖不小。
心中如此想,韓世忠在看那朝著自己圍過來的幾個漢子,眼神之中明顯就戒備了許多。
只不過這圍上來的幾個漢子,卻似乎是與那王寧相識。
只見他們在看清來人是王寧之後,幾個漢子之中,立刻有一個年長一些的男人站了出來,對著王寧抱了一拳,然後開口說道:
「王大夫,您怎麼又回來了,是出了什麼事情嗎?」
沒有直接回答這漢子的話,王寧只是擺了擺手對著其開口回道:
「趕快帶我去見十三郎,我有要事與其相商。」
方臘別稱方十三,所以王寧此時口中的這十三郎,自然就是韓世忠這些日子來一直朝思暮想,但卻未能得見一面的方臘。
而那年長一些的漢子,眼見這王寧是會有急事要找這家的老爺,於是當下也不耽擱,立刻便要領著其朝著漆園內走去。
只不過王寧在動身之前,卻是又突然想到了什麼,又趕忙轉身指了指站在自己身後的王佳佳和韓世忠,開口和其小聲的吩咐了一句:
「這二人,一個是我女兒,一個是,唉,算是半個女婿吧。」
「你先安排人把他們兩個安頓好,記住找一個幽靜一點的地方,他們二人現在還不知道那事,明白了嗎?」
聽了王寧這話,這漢子也是立刻點了點頭。在回了一聲是之後,便立刻伸手招呼過兩個人,打算讓他們帶著韓世忠和王佳佳到別處去。
「那誰,你和佳佳先跟著他們在這莊園裡休息一下,我先去找一位故友談一點事情,等一會兒便會去找你們。」
說完這,王寧也不等韓世忠和王佳佳回應,立刻便邁開腳步,跟著那眼前的漢子朝著漆園裡面走了進去。
王寧和這漢子進了漆園裡面,但二人四周的防衛不僅沒有絲毫減弱,反而是越往裡走變得越嚴密了起來。
甚至隱隱約約的,不時有著一陣陣類似於演兵沙場上的操練之聲,透過那一排排嚴密的漆樹傳出來。
只不過對此,王寧似乎也是見怪不了,只見其並沒有理會這些,只是跟在自己面前的那漢子身後一昧地向前走去。
然後在七拐八拐之下,他們二人在走了,有一會兒功夫,這才終於來到了一處院子前。
漢子上前敲了敲門,在說明了來人是王寧之後,不多時那院門被從裡面推了開來,然後便見一個濃眉方臉,留著短須的漢子從裡面走了出來。
「王世伯,您怎麼又回來了,怎麼難不成世伯您改主意了嗎?」
這從院子裡走出來的漢子自然就是方臘,而其之所以會說這話,則是因為昨日他找王寧過來時,曾透露過近幾日想要造反的事情。
並且言語之間也透露過想要拉著王寧一塊造反的意圖,只不過被王寧給拒絕了。
所以今日在眼見這王寧又趕了回來,才會有此一問。
「唉,十三郎,咱們還是進去說吧。」
沒有直接回應這方臘的話,王寧只是擺了擺手,然後也不夠做客氣,直接便邁開腳步朝著那小院之中走了進去。
對此方臘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跟在這王寧的後面默默的走進了院中。
等到了這院子裡的大廳里,王寧先是提起桌子上放的茶壺給自己倒了杯茶,潤了潤這一路上被風吹得有些乾渴的喉嚨。
毫不在意形象地長長出了一口氣之後,這才又轉頭盯著自己身旁剛剛坐下的方臘開口問道:
「十三郎,你說此番若是咱們起事,那能有多大的把握推翻偽朝?」
許是沒料到這王寧會突然有此一問,那方臘在愣了有小半盞茶的時間之後,才幽幽地開口回道:
「王世伯,實不相瞞,此番起事世侄至少有六成的把握。」
「哦,你就如此自信?」聞言,這王寧也是有些狐疑地看了那坐在自己身旁的方臘一眼。
「你要知道,如今這偽朝雖然是偽帝昏庸且奸臣當道,但汴梁京中卻仍是有著七十萬禁軍。」
「而在那邊境之地,更是有著種家軍,府家軍,折家軍等一眾久在戰爭之中磨練出來的百戰之兵。」
「世侄你就這麼有把握能憑藉這江南一隅之地,來抗擊這大宋這百餘年來攢下的家底?」
「更別說這偽朝的偽帝剛剛滅了那西夏,此時國威正盛,世侄你現在起義難道不是以卵擊石?」
王寧自認為自己這話說的不假,可不料那方臘在聽了之後卻是不憂反笑。
「哈哈。」
直接從椅子身上站起了身來,方臘一邊拿起那王寧剛剛放下的茶杯,一邊開口回道:
「世伯此言差矣,在小侄看來世伯您剛剛所說的那些,完全就不需要擔心。」
「先說那汴梁城中的所謂七十萬禁軍,這大宋的百姓不知其真貌,但世伯您還能不曉嗎?」
「其雖然號稱是大宋精銳,但內地里早就是不堪一戰的腐朽之兵了,也就平日裡能騙一騙那昏庸的偽帝,和不知情的百姓罷了。」
「再論那邊境之地的各種邊軍,先不說他們還要防備著遼國,吐蕃,甚至草原上的蒙古人。」
「就算是他們真的有那空閒下來的兵力,世伯你覺得那偽帝就會放心讓他們的人馬,進入這大宋的腹地嗎?」
「再換一種說法,世伯若你是那邊境的百年將門的族長,眼見世侄我在江南起事,大宋境內亂成一團。」
「世伯你是會選擇帶兵南下剿滅世侄我,還是會趁這難得的機會,從大宋的身上狠狠撕下一塊肉來?」
聽著方臘這話,王寧也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畢竟方臘所說的那樣,那邊境的種家和折家等將門世家的軍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算不得是大宋的兵馬。
這些將門世家有許多可是自唐朝以來就駐守在邊境的,一些世家存在的時間可能比大宋建國的日子還要長一些。
若是到時候,這宋國境內真的發生大亂,他們保不齊就會難免生出些別的想法。
而眼見這王寧似乎聽進去了自己的話,那方臘也是趁熱打鐵的說道:
「而至於世伯你剛剛所說的那什麼國威正盛,民心所向嘛,就更是無稽之談了。」
「世伯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們江南最近是怎樣的境況。」
「那偽帝的名聲恐怕也就在那汴梁城內能好上一點,出了那片地界,這宋朝的百姓哪個不是想要嚼其骨,食其肉?」
「而且此次西夏一戰,其看似是打了一場漂亮的大勝仗,但可也掏空了這偽朝的國庫。」
「所以在小侄我看來此番咱們起義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俱全,萬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說著,這方臘還特意頓了頓,然後又看了一眼那尚且坐著的王寧,意味深長地說道:
「更何況世伯您別忘了,咱們在朝中,還有您的族兄王大人做內應呢。」
到了此處之後,幾人剛下馬車,還不等韓世忠開口問接下來該往哪走,便見那漆園外站著的幾個漢子,朝著他們圍了過來。
說起來也奇怪,在韓世忠看來他們眼前的這漆園護衛實在是過於嚴密了些。
除了此時那朝著他們幾個圍過來的漢子之外,韓世忠的目光甚至隱隱撇到了在那園子之中,似乎還聳立著幾個高聳的箭塔。
雖然說鄉紳豪族把自家的護工加以武裝,形成一股私人武裝力量這種事情,無論放在哪個朝代都是常事。
但是其一般指的也不過是給自己家的護工配上幾杆長槍,或是鋼刀之類的東西以把我們這些綠林強盜,或者膽大些的佃農罷了。
但方臘家漆園前這上前圍住自己等人的幾個漢子,明顯是與上述不符。
這幾個漢子不僅腰間掛著鋼刀,從其身上敞開的衣襟里,更是能隱隱約約的看到裡面似乎著著皮甲。
要知道無論在什麼時候,私藏甲衛可都是一件足以掉腦袋的事情。
而這方臘竟然毫不掩飾的給自家的護工都披上了甲,再加上其暗地裡又搞了什麼個摩尼教,韓世忠立刻便覺得這方臘所圖不小。
心中如此想,韓世忠在看那朝著自己圍過來的幾個漢子,眼神之中明顯就戒備了許多。
只不過這圍上來的幾個漢子,卻似乎是與那王寧相識。
只見他們在看清來人是王寧之後,幾個漢子之中,立刻有一個年長一些的男人站了出來,對著王寧抱了一拳,然後開口說道:
「王大夫,您怎麼又回來了,是出了什麼事情嗎?」
沒有直接回答這漢子的話,王寧只是擺了擺手對著其開口回道:
「趕快帶我去見十三郎,我有要事與其相商。」
方臘別稱方十三,所以王寧此時口中的這十三郎,自然就是韓世忠這些日子來一直朝思暮想,但卻未能得見一面的方臘。
而那年長一些的漢子,眼見這王寧是會有急事要找這家的老爺,於是當下也不耽擱,立刻便要領著其朝著漆園內走去。
只不過王寧在動身之前,卻是又突然想到了什麼,又趕忙轉身指了指站在自己身後的王佳佳和韓世忠,開口和其小聲的吩咐了一句:
「這二人,一個是我女兒,一個是,唉,算是半個女婿吧。」
「你先安排人把他們兩個安頓好,記住找一個幽靜一點的地方,他們二人現在還不知道那事,明白了嗎?」
聽了王寧這話,這漢子也是立刻點了點頭。在回了一聲是之後,便立刻伸手招呼過兩個人,打算讓他們帶著韓世忠和王佳佳到別處去。
「那誰,你和佳佳先跟著他們在這莊園裡休息一下,我先去找一位故友談一點事情,等一會兒便會去找你們。」
說完這,王寧也不等韓世忠和王佳佳回應,立刻便邁開腳步,跟著那眼前的漢子朝著漆園裡面走了進去。
王寧和這漢子進了漆園裡面,但二人四周的防衛不僅沒有絲毫減弱,反而是越往裡走變得越嚴密了起來。
甚至隱隱約約的,不時有著一陣陣類似於演兵沙場上的操練之聲,透過那一排排嚴密的漆樹傳出來。
只不過對此,王寧似乎也是見怪不了,只見其並沒有理會這些,只是跟在自己面前的那漢子身後一昧地向前走去。
然後在七拐八拐之下,他們二人在走了,有一會兒功夫,這才終於來到了一處院子前。
漢子上前敲了敲門,在說明了來人是王寧之後,不多時那院門被從裡面推了開來,然後便見一個濃眉方臉,留著短須的漢子從裡面走了出來。
「王世伯,您怎麼又回來了,怎麼難不成世伯您改主意了嗎?」
這從院子裡走出來的漢子自然就是方臘,而其之所以會說這話,則是因為昨日他找王寧過來時,曾透露過近幾日想要造反的事情。
並且言語之間也透露過想要拉著王寧一塊造反的意圖,只不過被王寧給拒絕了。
所以今日在眼見這王寧又趕了回來,才會有此一問。
「唉,十三郎,咱們還是進去說吧。」
沒有直接回應這方臘的話,王寧只是擺了擺手,然後也不夠做客氣,直接便邁開腳步朝著那小院之中走了進去。
對此方臘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跟在這王寧的後面默默的走進了院中。
等到了這院子裡的大廳里,王寧先是提起桌子上放的茶壺給自己倒了杯茶,潤了潤這一路上被風吹得有些乾渴的喉嚨。
毫不在意形象地長長出了一口氣之後,這才又轉頭盯著自己身旁剛剛坐下的方臘開口問道:
「十三郎,你說此番若是咱們起事,那能有多大的把握推翻偽朝?」
許是沒料到這王寧會突然有此一問,那方臘在愣了有小半盞茶的時間之後,才幽幽地開口回道:
「王世伯,實不相瞞,此番起事世侄至少有六成的把握。」
「哦,你就如此自信?」聞言,這王寧也是有些狐疑地看了那坐在自己身旁的方臘一眼。
「你要知道,如今這偽朝雖然是偽帝昏庸且奸臣當道,但汴梁京中卻仍是有著七十萬禁軍。」
「而在那邊境之地,更是有著種家軍,府家軍,折家軍等一眾久在戰爭之中磨練出來的百戰之兵。」
「世侄你就這麼有把握能憑藉這江南一隅之地,來抗擊這大宋這百餘年來攢下的家底?」
「更別說這偽朝的偽帝剛剛滅了那西夏,此時國威正盛,世侄你現在起義難道不是以卵擊石?」
王寧自認為自己這話說的不假,可不料那方臘在聽了之後卻是不憂反笑。
「哈哈。」
直接從椅子身上站起了身來,方臘一邊拿起那王寧剛剛放下的茶杯,一邊開口回道:
「世伯此言差矣,在小侄看來世伯您剛剛所說的那些,完全就不需要擔心。」
「先說那汴梁城中的所謂七十萬禁軍,這大宋的百姓不知其真貌,但世伯您還能不曉嗎?」
「其雖然號稱是大宋精銳,但內地里早就是不堪一戰的腐朽之兵了,也就平日裡能騙一騙那昏庸的偽帝,和不知情的百姓罷了。」
「再論那邊境之地的各種邊軍,先不說他們還要防備著遼國,吐蕃,甚至草原上的蒙古人。」
「就算是他們真的有那空閒下來的兵力,世伯你覺得那偽帝就會放心讓他們的人馬,進入這大宋的腹地嗎?」
「再換一種說法,世伯若你是那邊境的百年將門的族長,眼見世侄我在江南起事,大宋境內亂成一團。」
「世伯你是會選擇帶兵南下剿滅世侄我,還是會趁這難得的機會,從大宋的身上狠狠撕下一塊肉來?」
聽著方臘這話,王寧也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畢竟方臘所說的那樣,那邊境的種家和折家等將門世家的軍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算不得是大宋的兵馬。
這些將門世家有許多可是自唐朝以來就駐守在邊境的,一些世家存在的時間可能比大宋建國的日子還要長一些。
若是到時候,這宋國境內真的發生大亂,他們保不齊就會難免生出些別的想法。
而眼見這王寧似乎聽進去了自己的話,那方臘也是趁熱打鐵的說道:
「而至於世伯你剛剛所說的那什麼國威正盛,民心所向嘛,就更是無稽之談了。」
「世伯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們江南最近是怎樣的境況。」
「那偽帝的名聲恐怕也就在那汴梁城內能好上一點,出了那片地界,這宋朝的百姓哪個不是想要嚼其骨,食其肉?」
「而且此次西夏一戰,其看似是打了一場漂亮的大勝仗,但可也掏空了這偽朝的國庫。」
「所以在小侄我看來此番咱們起義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俱全,萬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說著,這方臘還特意頓了頓,然後又看了一眼那尚且坐著的王寧,意味深長地說道:
「更何況世伯您別忘了,咱們在朝中,還有您的族兄王大人做內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