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曹公之威
「張將軍酒醉未醒,快扶張將軍回去歇息。」
陳興示意鮑出去扶。
劉備也是陰著臉,怒道:「張飛,不可胡言!快,既然他想睡,扶他回去睡個夠。」
夏侯博趕緊和鮑出一左一右,要扶張飛回去。
哪知張飛一下子推開二人,大聲吼道:「誰敢扶俺?」
又轉頭對劉備說:「大哥,曹……曹操他不自己來,派的是誰來?俺見見他。」
「快把他扶走。」劉備急忙下令。
但夏侯博和鮑出都站著不動,其餘兵士更不敢動。
他們都了解張飛的脾氣,搞不好自己會得罪他,以後少不了吃鞭子。
「你們去,把他扶走。」
劉備只好對自己身後的護衛吩咐。
這些護衛是劉備身邊的人,張飛想打也打不了,況且有劉備護著,倒是不用害怕。
四個護衛過去,有人在張飛耳邊低聲說:「張將軍,不要惹怒主公。」
張飛聽了一下子嚷道:「什麼主公?他是俺大哥,俺不會惹怒大哥。」
「那就趕緊回去睡覺,這是主公的命令。」
張飛看到劉備怒色滿面瞪著自己的樣子,酒一下子醒了許多,又看到陳軍師對自己打眼色,讓自己離開。
「諾,俺這就回去睡覺。」
張飛也不用人扶,轉身自行離開,劉備的四個護衛跟在身後。
「董使君,我這位兄弟向來如此,嗜酒如命,一喝醉酒就亂說話,屢教不聽,我也拿他沒辦法,還請使君寬諒!」
劉備看著張飛離開,連忙向董昭賠禮。
董昭冷笑一聲道:「劉將軍如此治軍,到底是怎麼打敗張繡的?」
「全憑曹公之威。」陳興在旁邊答道。
董昭想起來了,劉備能夠打敗張繡,確實是打著曹操的旗幟,又找人假冒曹操,憑著曹操的威望嚇住了敵兵。
「張飛今日冒犯了曹公和董使君,我以後一定嚴加管教。」劉備跟著說道。
「算了,怎麼管教部曲是你的事,不過,我看張將軍就很好嘛!」
董昭沒有因為張飛的醉話感到生氣,反而感到欣喜。
劉備有這樣不聽話,又愛鞭打士卒的將領,還是他的結義兄弟,對曹操來說是件好事。
最好一直這樣。
董昭派去巡營的人陸續回來,附耳稟報說營中並未藏匿其他士卒。
「看來劉將軍確實將涼州降兵都散去屯田了,劉將軍的兵馬軍紀嚴明,驍勇善戰,我看奪取襄陽也不是什麼難事,劉將軍是否已有渡江攻取襄陽的謀劃?」
「有,我已經命人在江邊打造戰船,不過我兵馬太少,等戰船打造好,再讓曹公遣兵渡江,攻取襄陽。」劉備答道。
「哈哈哈,好,那我們就等著劉將軍把戰船造好。」
董昭知道劉備不可能把戰船造好,因為劉表不會坐視不理,肯定會派水軍來搞破壞。
就算劉表讓你安心打造戰船,等到弄好也不知是什麼時候了。
董昭確定劉備的涼州降兵已經散去一半,劉備也讓董昭看到了自己兵馬的散漫無紀,雙方目的都已達到,各自滿意。
尤其是張飛的出現,雖然讓劉備感到生氣,同時又在心中暗喜。
張飛可以說是真實的把兵馬無紀完美的展現出來了。
「劉將軍,你未請示朝廷與曹公,擅自將南陽口賦起征年齡提高到十歲,你這是根本不把天子與曹公放在眼裡啊!」
兵馬之事已了,董昭又提起口賦之事。
劉備語塞,一時不知怎麼回答才好。
陳興假裝驚愕道:「如此善政,南陽百姓無不稱讚,劉將軍原以為天子與曹公必然同意,剛要遣人到許都稟報,難道曹公不同意此事嗎?」
「曹公並非不同意,只是稅賦之事,須由朝廷來定,非一個太守可定。」董昭說道。
劉備連忙說道:「此事是我心急和疏忽,只想為南陽百姓減輕負擔,卻沒想到這一點,以後若再有此類事件,我定會先向曹公請示。」
「嗯。」董昭點了點頭,又說,「聽說你們也開始屯田,帶我去看看吧。」
劉備又帶著董昭出了宛城,去查看屯田。
董昭看到,劉備所屯之田並不多,屯田民也只有二三萬人。
其中還有不少是老弱婦幼。
巡視一圈,確定其中沒有隱藏什麼貓膩,董昭便跟著劉備回城。
然後派人趕去鄧縣查看劉備的另一處屯田,他自己則留在宛城。
過了幾日,派去鄧縣查看的人回來稟報,說是鄧縣屯田人數更少,只有萬人左右,同樣有不少老弱婦幼。
這些老弱婦幼是陳興提前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給董昭的人看。
董昭這次出使南陽很滿意,確定劉備兵馬不多,屯田也不多,對自己也是恭敬不已。
他與劉備辭別,趕回許都向曹操稟報。
曹操聽說之後,大喜道:「嘿嘿,我了解劉玄德,他是一個敗則堅,勝則驕之人,也是一個重義之人!宛城之戰他勝斬張繡,因此驕滿,又任用張飛為將,他呀,能守住南陽就好了。」
劉備守不住徐州,又守不住小沛,現在憑藉曹操之威,僥倖得了南陽,能不能守住還未可知呢。
恰好此時袁術率兵渡河北上,侵擾陳國,曹操又對劉備放心,便讓夏侯惇率領兵馬趕回許都,只留下曹洪統領五千人馬屯住舞陰。
然後曹操親率大軍去討伐袁術。
此時已是建安二年九月。
自從董昭離開南陽之後,劉備立刻讓關羽回營,重整兵馬,提振士氣。
關平雖然只有十七歲,卻也武力不俗,跟在關羽身邊任為軍候。
張飛則是跟在劉備身邊,免得他在營中胡作非為。
造船也已經開始,眾人都忙碌不已。
陳興也沒閒著,除了讀書之外,開始籌劃勸說張羨反叛劉表的事情。
「主公,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啊?欠什麼東風?」
劉備不理解軍師說的話是什麼意思,疑惑問道。
陳興連忙解釋:「哦,我的意思是,我們已經準備好,現在該去拜訪長沙太守了。」
「嗯,軍師以為讓誰去長沙為妥?」
「我親自去。」
劉備擔心道:「此去長沙道遠,還要經過襄陽,軍師親自去我不放心啊!」
「主公若不放心,可讓張翼德與鮑文才隨我同往。」
如果有了張飛和鮑出保護,陳興也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劉備點頭道:「如此也好,軍師多帶些護衛同往。」
「諾。」
陳興拜別劉備,帶著張飛和鮑出,還有陳九和二十名護衛,離開宛城,往南而去。
陳興示意鮑出去扶。
劉備也是陰著臉,怒道:「張飛,不可胡言!快,既然他想睡,扶他回去睡個夠。」
夏侯博趕緊和鮑出一左一右,要扶張飛回去。
哪知張飛一下子推開二人,大聲吼道:「誰敢扶俺?」
又轉頭對劉備說:「大哥,曹……曹操他不自己來,派的是誰來?俺見見他。」
「快把他扶走。」劉備急忙下令。
但夏侯博和鮑出都站著不動,其餘兵士更不敢動。
他們都了解張飛的脾氣,搞不好自己會得罪他,以後少不了吃鞭子。
「你們去,把他扶走。」
劉備只好對自己身後的護衛吩咐。
這些護衛是劉備身邊的人,張飛想打也打不了,況且有劉備護著,倒是不用害怕。
四個護衛過去,有人在張飛耳邊低聲說:「張將軍,不要惹怒主公。」
張飛聽了一下子嚷道:「什麼主公?他是俺大哥,俺不會惹怒大哥。」
「那就趕緊回去睡覺,這是主公的命令。」
張飛看到劉備怒色滿面瞪著自己的樣子,酒一下子醒了許多,又看到陳軍師對自己打眼色,讓自己離開。
「諾,俺這就回去睡覺。」
張飛也不用人扶,轉身自行離開,劉備的四個護衛跟在身後。
「董使君,我這位兄弟向來如此,嗜酒如命,一喝醉酒就亂說話,屢教不聽,我也拿他沒辦法,還請使君寬諒!」
劉備看著張飛離開,連忙向董昭賠禮。
董昭冷笑一聲道:「劉將軍如此治軍,到底是怎麼打敗張繡的?」
「全憑曹公之威。」陳興在旁邊答道。
董昭想起來了,劉備能夠打敗張繡,確實是打著曹操的旗幟,又找人假冒曹操,憑著曹操的威望嚇住了敵兵。
「張飛今日冒犯了曹公和董使君,我以後一定嚴加管教。」劉備跟著說道。
「算了,怎麼管教部曲是你的事,不過,我看張將軍就很好嘛!」
董昭沒有因為張飛的醉話感到生氣,反而感到欣喜。
劉備有這樣不聽話,又愛鞭打士卒的將領,還是他的結義兄弟,對曹操來說是件好事。
最好一直這樣。
董昭派去巡營的人陸續回來,附耳稟報說營中並未藏匿其他士卒。
「看來劉將軍確實將涼州降兵都散去屯田了,劉將軍的兵馬軍紀嚴明,驍勇善戰,我看奪取襄陽也不是什麼難事,劉將軍是否已有渡江攻取襄陽的謀劃?」
「有,我已經命人在江邊打造戰船,不過我兵馬太少,等戰船打造好,再讓曹公遣兵渡江,攻取襄陽。」劉備答道。
「哈哈哈,好,那我們就等著劉將軍把戰船造好。」
董昭知道劉備不可能把戰船造好,因為劉表不會坐視不理,肯定會派水軍來搞破壞。
就算劉表讓你安心打造戰船,等到弄好也不知是什麼時候了。
董昭確定劉備的涼州降兵已經散去一半,劉備也讓董昭看到了自己兵馬的散漫無紀,雙方目的都已達到,各自滿意。
尤其是張飛的出現,雖然讓劉備感到生氣,同時又在心中暗喜。
張飛可以說是真實的把兵馬無紀完美的展現出來了。
「劉將軍,你未請示朝廷與曹公,擅自將南陽口賦起征年齡提高到十歲,你這是根本不把天子與曹公放在眼裡啊!」
兵馬之事已了,董昭又提起口賦之事。
劉備語塞,一時不知怎麼回答才好。
陳興假裝驚愕道:「如此善政,南陽百姓無不稱讚,劉將軍原以為天子與曹公必然同意,剛要遣人到許都稟報,難道曹公不同意此事嗎?」
「曹公並非不同意,只是稅賦之事,須由朝廷來定,非一個太守可定。」董昭說道。
劉備連忙說道:「此事是我心急和疏忽,只想為南陽百姓減輕負擔,卻沒想到這一點,以後若再有此類事件,我定會先向曹公請示。」
「嗯。」董昭點了點頭,又說,「聽說你們也開始屯田,帶我去看看吧。」
劉備又帶著董昭出了宛城,去查看屯田。
董昭看到,劉備所屯之田並不多,屯田民也只有二三萬人。
其中還有不少是老弱婦幼。
巡視一圈,確定其中沒有隱藏什麼貓膩,董昭便跟著劉備回城。
然後派人趕去鄧縣查看劉備的另一處屯田,他自己則留在宛城。
過了幾日,派去鄧縣查看的人回來稟報,說是鄧縣屯田人數更少,只有萬人左右,同樣有不少老弱婦幼。
這些老弱婦幼是陳興提前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給董昭的人看。
董昭這次出使南陽很滿意,確定劉備兵馬不多,屯田也不多,對自己也是恭敬不已。
他與劉備辭別,趕回許都向曹操稟報。
曹操聽說之後,大喜道:「嘿嘿,我了解劉玄德,他是一個敗則堅,勝則驕之人,也是一個重義之人!宛城之戰他勝斬張繡,因此驕滿,又任用張飛為將,他呀,能守住南陽就好了。」
劉備守不住徐州,又守不住小沛,現在憑藉曹操之威,僥倖得了南陽,能不能守住還未可知呢。
恰好此時袁術率兵渡河北上,侵擾陳國,曹操又對劉備放心,便讓夏侯惇率領兵馬趕回許都,只留下曹洪統領五千人馬屯住舞陰。
然後曹操親率大軍去討伐袁術。
此時已是建安二年九月。
自從董昭離開南陽之後,劉備立刻讓關羽回營,重整兵馬,提振士氣。
關平雖然只有十七歲,卻也武力不俗,跟在關羽身邊任為軍候。
張飛則是跟在劉備身邊,免得他在營中胡作非為。
造船也已經開始,眾人都忙碌不已。
陳興也沒閒著,除了讀書之外,開始籌劃勸說張羨反叛劉表的事情。
「主公,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啊?欠什麼東風?」
劉備不理解軍師說的話是什麼意思,疑惑問道。
陳興連忙解釋:「哦,我的意思是,我們已經準備好,現在該去拜訪長沙太守了。」
「嗯,軍師以為讓誰去長沙為妥?」
「我親自去。」
劉備擔心道:「此去長沙道遠,還要經過襄陽,軍師親自去我不放心啊!」
「主公若不放心,可讓張翼德與鮑文才隨我同往。」
如果有了張飛和鮑出保護,陳興也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劉備點頭道:「如此也好,軍師多帶些護衛同往。」
「諾。」
陳興拜別劉備,帶著張飛和鮑出,還有陳九和二十名護衛,離開宛城,往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