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面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旁邊的陳飛聽得津津有味,心中對AlphaFold,或者說是AI,充滿了嚮往。這種新技術所帶來的革命性變化,讓他從原來對科研的滿腹牢騷,到現在對科研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在這種濃厚的學術氛圍中,討論似乎永無止境。然而,就在這時,陳飛突然聞到了一股濃郁的咖啡香氣。原來,在長廊的另一側,茶歇區已經悄然準備好,再次歡迎「學術蝗蟲」們光臨。

  長廊中央的茶歇桌上,擺滿了新鮮出爐的糕點和水果,幾台冰淇淋機旁邊排起了隊。陳飛走上前,取了一杯香濃的咖啡,邊品嘗邊繼續觀察周圍的討論。他看到,幾位教授也走到了茶歇區,邊享用點心邊繼續與學生們交流。

  「陳飛!」忽然,身後一位同學喊道,「這邊有草莓口味的冰淇淋,來試試吧!」

  陳飛笑著走過去,拿起了一個裝滿草莓冰淇淋的杯子,冰涼的甜味瞬間在口中化開,仿佛為這一天的學術討論增添了一絲輕鬆愉快的色彩。

  茶歇區再次被同學們包圍,幾乎所有人都一邊討論課題,一邊享用美食。教授們也不例外,他們端著咖啡杯,偶爾插入學生們的討論,或提出自己的見解,或耐心解答問題。

  酒足飯飽之後,陳飛和同學們漫步在湖邊大學的校園內,這裡可是無數生命科學學子年輕時就想來的聖地,在這裡短短几天,與其說是夏令營,不如說是吃飯訓練營,茶歇和冰淇淋,陳飛一直有堅持在吃。

  終於,學術蝗蟲們迎來了他們的選拔,所有人都坐在一個大教室內,等待著助教點名,隨後一個個進入他們將要參加面試的場地。

  「陳飛同學,可以前往面試場地了。」一位助理教授站在門口,溫和地叫道,陳飛點點頭,起身走去。

  陳飛站在湖邊大學那棟標誌性的主教學樓外,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己略顯緊張的心情。這是他進入湖邊大學夏令營的最後一關,必須好好把握。

  他回憶著自己準備的內容,尤其是面試官可能會提問的幾個重點問題,確保自己已經瞭然於心。

  面試室很寬敞,四位教授坐在長桌後面,面前擺著陳飛的申請材料。

  每位教授的神情都很專注,似乎已經做足了功課。桌旁的大窗戶外,陽光透進來,灑在桌上,整個房間顯得十分明亮。

  陳飛走到房間中央,穩住心神,開口:「下午好教授們,我是來自海城大學的陳飛,非常榮幸能參加湖邊大學的夏令營。」

  一位年長的教授首先開口,聲音洪亮但不失親切:「請從你的科研項目開始吧,這樣大家能更深入了解你的研究。」

  陳飛輕輕鬆了口氣,微笑著點了點頭,介紹自己的科研項目:

  「我的研究課題主要集中在通過新型藥物激活特定位點來抑制癌細胞增殖。我們實驗室發現了一種新型的靶向藥物,它能夠在特定位點上激活重要信號通路,從而阻斷癌細胞的生長。」

  教授們仔細聆聽,偶爾翻看陳飛遞交的材料。陳飛不時停頓,觀察他們的反應。幾位教授的神情變得越來越專注,顯然對他的研究有了興趣。

  一位年輕的教授打破了沉默,問道:「你提到的藥物是如何確保只作用於目標位點,而不發生脫靶效應的呢?」

  陳飛對此早有準備,立刻回答道:

  「我們通過引入標準的藥物結合位點和對照組,進行了一系列的藥物反應實驗。

  具體來說,我們使用了一個已經確認的無活性突變體位點作為對照,檢測藥物在該突變體位點上是否仍然會產生作用。

  如果藥物沒有對突變體產生影響,而在標準位點上表現出強效反應,就可以確定藥物的特異性。」

  教授們頻頻點頭,顯然對陳飛的思路十分認同。另一位資深教授接著問:「你在實驗中遇到過什麼挑戰?這些挑戰是如何被克服的?」

  陳飛微微一笑,這是他最擅長的部分:

  「最大的挑戰是藥物篩選初期,很多候選藥物的靶向性並不理想。我們初始篩選的藥物雖然有很強的結合能力,但在一些其他非靶向位點也有顯著作用。

  後來我們通過調整篩選標準,篩掉那些容易發生脫靶的藥物,最終鎖定了最理想的藥物。」

  聽完他的回答,教授們對視了一眼,顯然對陳飛的解決問題能力印象深刻。

  「你提到未來計劃繼續深入研究該藥物的機制,那麼你覺得這個藥物最有可能應用在哪些領域呢?」另一位教授繼續提問。

  「首先,這種藥物在癌症治療上有很大的潛力,」陳飛回答道,

  「特別是在那些對常規治療產生耐藥的癌症類型中,這類靶向藥物可以為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療選擇。未來我也計劃探索它在其他類型癌症中的應用,尤其是難治性的癌症。」

  幾位教授微笑著表示贊同,最後一位教授提出了一個更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假設我們給你更多的資源和實驗條件,你會如何進一步優化這個藥物的設計?或者,你覺得你的研究方向還有哪些突破點?」

  陳飛沒有絲毫猶豫,充滿自信地回答:「我認為接下來最重要的是研究藥物的代謝路徑以及在人體內的具體作用機制。

  通過更多的臨床前試驗,我們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藥物在體內如何被吸收、分布以及代謝,優化其藥效和半衰期。

  此外,探索與其他治療方法的聯合作用也非常值得關注,特別是在多重治療方案中的協同效應。」

  最後,陳飛來到了最後一頁ppt,有些自嘲的對著面試老師說:「這是我來湖邊大學之前準備的未來研究方向,但是我來到這裡之後,意識到了整個湖邊大學的老師都在擁抱AI這樣的新變化,所以我也不想再去講我原來準備的這些學術垃圾了。

  我也希望未來可以擁抱AI帶來的變化,用最新的生產力加速我自己的科研之路,也很感謝湖邊大學的這段旅程,這真的給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