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陽謀
第907章 陽謀
孫承宗萬萬沒想到這居然是錦衣衛的密奏,奏摺上的落款被朱慎錐特意掩去了,可奏摺的內容卻讓孫承宗嚇了一跳。
等一目三行看完奏摺後,孫承宗整個人都不好了,他下意識抬頭朝著朱慎錐望去,似乎想詢問這奏摺中所說的究竟是真是假。
朱慎錐也不說話,直接朝著還有幾本冊子指去,讓他繼續看。孫承宗乾咽了一下,拿起那幾本冊子再看,越看他的臉色越是難看,雙手也情不自禁顫抖起來。
「該殺!該殺!」
孫承宗的眼一下就紅了,咬牙切齒罵道,他怎麼都沒想到江南居然有人相互勾結做出了這等勾當。
一些東林黨的官員和地方士紳還有江南商人居然暗中勾結遼東建奴,大肆販賣物資給建奴,而且這些物資的數量實在驚人,其種類也讓人觸目驚心。
其中不僅有糧食、茶葉、布匹這些普通物資,還有鋼鐵、箭矢、盔甲等軍械物資,甚至就連火炮和其他火器也有不少,林林種種有幾十種,每種數額巨大,牽連的人更不在少數。
孫承宗在當薊遼督師的時候就制定下了對遼東戰術的策略,為了封鎖遼東,逼迫建奴不戰自潰,孫承宗可是花了極大的力氣,好不容易才逼得當初努爾哈赤幾乎陷入絕境。
假如再多給孫承宗幾年……不!甚至只要一兩年的時間,努爾哈赤的後金就自己崩潰了,等到那時候解決遼東建奴徹底收復遼東不在話下。可偏偏那時候因為黨爭的緣故孫承宗被迫去職,而隨著他離開遼東,繼承者包括後來的袁崇煥直接改變了他的戰術策略,從而導致功虧一簣。
對於這件事,孫承宗一直耿耿於懷,也時常為之惋惜。而現在隨著朱慎錐掌控大明之後,對於遼東的戰事進行了重新布置,雖說因為國力和財政的緣故大明在遼東依舊保持守勢,並沒有主動進行和大清的決戰,可從目前戰術布置來看,朱慎錐採取了和孫承宗當年一樣的辦法,那就是對建奴進行軍事和經濟上的雙重封鎖,以此來不斷削弱建奴的實力,為後續決戰做好準備。
由於這個原因,孫承宗對朱慎錐很是認可,同樣也少了許多牴觸。在他看來,不管是誰當皇帝,只要是朱家的子孫,大明依舊是大明,而現在情況明顯朱慎錐這個永明皇帝遠比崇禎皇帝強得不少,大明在這樣的皇帝手中,中興指日可待。
可他萬萬沒想到朝廷在實施對建奴封鎖的同時,江南的官員、士紳和商人居然私下干起了如此賣國行徑。假如這些巨量的物資源源不斷通過海路由朝鮮運入遼東的話,那麼大明對大清的封鎖就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
前方在打仗,後方自己人私通敵人扯後腿,甚至出賣國家為己牟利,這樣的舉動實則難以想像,如此作為如何不讓孫承宗憤怒之極?
一心為國的孫承宗生平最恨的就是這樣的小人,多少國事都是因為這些小人所壞,以至大明變得如此。此時此刻,他深切感受到了剛前朱慎錐對東林黨的憤怒和一心要徹底解決東林黨問題的想法,如果他是朱慎錐的話,恐怕反應比朱慎錐更大,恨不得把整個東林黨連根拔起,把這些亂臣賊子統統送到菜市口砍掉腦袋。
深呼吸幾口氣,孫承宗強壓下怒火,對朱慎錐深深一禮:「陛下,老臣為剛前所言請罪……。」
「哎,先生不必如此,其實先生所說的也是老成謀國之道,先生剛才的話並沒過錯,雖國家有這樣的小人,但也有先生這樣的忠臣,東林黨也是一樣,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不能以東林黨的某些人所為,就把所有東林黨人都歸結於此。」
孫承宗羞愧難當,只能點頭稱是。同時,孫承宗再次主動請纓要去江南為皇帝辦這件事,既然手上有了這些確鑿的罪證,那麼這些人一個都跑不了,尤其是孫承宗作為東林黨人,以他出面清理門戶,更能省卻不少麻煩。
對於孫承宗的態度朱慎錐很是滿意,但朱慎錐依舊拒絕了孫承宗的主動請纓,理由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孫承宗年事已高不便千里迢迢去江南,而且這件事一旦要做就是大案要案,這些人在地方盤根錯節,關係網不小,而且這個案子不小,一旦知道孫承宗去江南是對付他們的,到時候狗急跳牆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
為了孫承宗的安全,這件事還是讓其他人去辦的更好。但孫承宗執意不肯,決定一定要參與其中,面對孫承宗的堅持朱慎錐只能退一步,說可以讓他參與,可依舊不能去南方,而且既然他前面已經答應了孫承宗不牽連過多,只打擊首惡,作為東林黨這邊需要孫承宗出面安撫,最好是東林黨內部配合朝廷解決這個問題。
只要處置了這些首惡,朱慎錐同意不牽連東林黨其他人,就算捲入不深,不知內幕者也可網開一面,這點算是朱慎錐作為皇帝的最大讓步了。
聽著朱慎錐的話,孫承宗心中感動萬分,覺得皇帝的誠意滿滿,他作為臣子感恩零涕,自然不會拒絕。並且孫承宗主動提出,如自己不能去江南的話,至少也應該派東林黨中沒有牽連的重臣去江南坐鎮,如此才能把這件事做好。
假如派的其他黨人,萬一藉此機會大興獄事反而適得其反。對這個建議朱慎錐表示認可,想了想提出了一個人選,問孫承宗如果讓錢謙益負責此事怎麼樣,孫承宗考慮了下,覺得錢謙益從身份地位和資格足夠,可問題在於錢謙益是一個典型的文人,而且在江南交友廣闊,一旦他心軟沒把事做到位,這樣就辦壞事了。
所以錢謙益可以是一個人選,但不能是唯一的人選,應該再給他派一個強力的副手,而實際卻由他的副手去辦這件事,這樣的話才能萬無一失。
「馬士英,此人你覺得怎樣?」朱慎錐問道。
「馬士英?此人可是之前的右僉都御史,宣府巡撫?」孫承宗回憶了下詢問道。
「正是他!」朱慎錐笑笑道:「他當年被彈劾後罷免了官職,後去了南京,崇禎年起復,現為鳳陽同知,不過身上還有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的加銜,而且馬士英此人雖不是東林黨,但同東林黨中不少人關係不錯,張錫鈞去南京之前在鳳陽見過馬士英,對他印象頗深,並舉薦此人給朕。」
孫承宗想了想覺得這人可以,馬士英的官職說高不高說低也不低,雖不是東林黨但對東林黨很是熟悉,不少朋友也是東林黨人,而且這個人他雖沒深交過,當年在京師也是見過幾面,是個機靈能幹的人物。
而且馬士英在江南多年,對於江南的情況很是了解,尤其是剛才朱慎錐提到張錫鈞特意在給皇帝的奏摺中提及了馬士英,聯想到之前皇帝派張錫鈞巡撫浙江,還有剛才的那些奏摺和罪證,孫承宗一下子就明白了什麼,看來這個馬士英應該已經是皇帝的人了,在張錫鈞到鳳陽的時候就主動投靠了過去,要不然也不會提出這個人選。
以錢謙益為主,馬士英為副,這樣一來人員配備就不成問題了。至於錢謙益會不會答應或者拒絕,這點孫承宗根本就沒放在心裡。他對錢謙益很是了解,錢謙益雖是東林黨的大佬,可他更好名,平日裡自譽為清流,喜歡高談闊論,對於做官很是熱衷。
而且錢謙益雖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卻家境殷實,平日裡好名,除了收取些下屬孝敬外對於黃白之物並不熱衷。再加上錢謙益這人很是惜命,是一個標準的自利主義者,這點旁人不知,他孫承宗卻是很清楚的。
現在這件事這樣大,錢謙益一旦知道必然第一時間要撇清自己的關係,以免引火燒身,所以讓錢謙益出面很是妥當,再加馬士英在一旁協助,就更沒問題了。
無錯版本在讀!首一發一本小說。讀
就這樣,孫承宗一口答應了下來,表示他會去說服錢謙益辦理此事,自己雖不能去江南,不過在京師也能幫著皇帝處置後續工作。對於這個要求朱慎錐沒有拒絕,就把這件事託付給了孫承宗,由孫承宗以大學士的名義專門負責此事,直接向自己匯報,至於其他安排也交給了孫承宗,各衙門全力配合,包括錦衣衛在內徹查此案。
離開乾清宮的時候,孫承宗這才發現自己後背的內衣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打濕了,今天這事給他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而且這個案子接下來會引起什麼波瀾,孫承宗同樣很是擔心,可不管如何他已經盡了全力,至少把案子控制在了可控制的範圍內,也保住了東林黨的大部分人。
等出了乾清宮,孫承宗回頭望了一眼,心中暗暗佩服朱慎錐的手段,其實在和朱慎錐商議後續的時候他已經反應過來了,朱慎錐實際上從來沒有打算要對整個東林黨下手,一舉把東林黨徹底剷除,甚至在江南掀起腥風血雨的準備。
朱慎錐之前的所有表現和態度只是一個誘餌,或者說以此為契機順水推舟讓孫承宗包括還不得知此事的錢謙益等東林黨心甘情願幫著朝廷整頓內部,以達到分化瓦解東林黨的目的。
這是一個陽謀,也是一個無解的陽謀。
朱慎錐的手段高超,更對人心洞悉之深讓欽佩。為了保住整個東林黨,他們這些東林黨的大佬必須要做出選擇,而由東林黨自己出面也能避免整個東林黨的顛覆導致政局的不穩,再加上現在孫承宗主要負責,錢謙益帶著馬士英衝鋒陷陣,其他黨派也沒辦法插手其中,等處置了這個案子後,朝廷就能順勢把江南歸於中樞,東林黨在江南的根基也會大不如從前,真正的贏家只有一人,就是永明皇帝朱慎錐。
(本章完)
孫承宗萬萬沒想到這居然是錦衣衛的密奏,奏摺上的落款被朱慎錐特意掩去了,可奏摺的內容卻讓孫承宗嚇了一跳。
等一目三行看完奏摺後,孫承宗整個人都不好了,他下意識抬頭朝著朱慎錐望去,似乎想詢問這奏摺中所說的究竟是真是假。
朱慎錐也不說話,直接朝著還有幾本冊子指去,讓他繼續看。孫承宗乾咽了一下,拿起那幾本冊子再看,越看他的臉色越是難看,雙手也情不自禁顫抖起來。
「該殺!該殺!」
孫承宗的眼一下就紅了,咬牙切齒罵道,他怎麼都沒想到江南居然有人相互勾結做出了這等勾當。
一些東林黨的官員和地方士紳還有江南商人居然暗中勾結遼東建奴,大肆販賣物資給建奴,而且這些物資的數量實在驚人,其種類也讓人觸目驚心。
其中不僅有糧食、茶葉、布匹這些普通物資,還有鋼鐵、箭矢、盔甲等軍械物資,甚至就連火炮和其他火器也有不少,林林種種有幾十種,每種數額巨大,牽連的人更不在少數。
孫承宗在當薊遼督師的時候就制定下了對遼東戰術的策略,為了封鎖遼東,逼迫建奴不戰自潰,孫承宗可是花了極大的力氣,好不容易才逼得當初努爾哈赤幾乎陷入絕境。
假如再多給孫承宗幾年……不!甚至只要一兩年的時間,努爾哈赤的後金就自己崩潰了,等到那時候解決遼東建奴徹底收復遼東不在話下。可偏偏那時候因為黨爭的緣故孫承宗被迫去職,而隨著他離開遼東,繼承者包括後來的袁崇煥直接改變了他的戰術策略,從而導致功虧一簣。
對於這件事,孫承宗一直耿耿於懷,也時常為之惋惜。而現在隨著朱慎錐掌控大明之後,對於遼東的戰事進行了重新布置,雖說因為國力和財政的緣故大明在遼東依舊保持守勢,並沒有主動進行和大清的決戰,可從目前戰術布置來看,朱慎錐採取了和孫承宗當年一樣的辦法,那就是對建奴進行軍事和經濟上的雙重封鎖,以此來不斷削弱建奴的實力,為後續決戰做好準備。
由於這個原因,孫承宗對朱慎錐很是認可,同樣也少了許多牴觸。在他看來,不管是誰當皇帝,只要是朱家的子孫,大明依舊是大明,而現在情況明顯朱慎錐這個永明皇帝遠比崇禎皇帝強得不少,大明在這樣的皇帝手中,中興指日可待。
可他萬萬沒想到朝廷在實施對建奴封鎖的同時,江南的官員、士紳和商人居然私下干起了如此賣國行徑。假如這些巨量的物資源源不斷通過海路由朝鮮運入遼東的話,那麼大明對大清的封鎖就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
前方在打仗,後方自己人私通敵人扯後腿,甚至出賣國家為己牟利,這樣的舉動實則難以想像,如此作為如何不讓孫承宗憤怒之極?
一心為國的孫承宗生平最恨的就是這樣的小人,多少國事都是因為這些小人所壞,以至大明變得如此。此時此刻,他深切感受到了剛前朱慎錐對東林黨的憤怒和一心要徹底解決東林黨問題的想法,如果他是朱慎錐的話,恐怕反應比朱慎錐更大,恨不得把整個東林黨連根拔起,把這些亂臣賊子統統送到菜市口砍掉腦袋。
深呼吸幾口氣,孫承宗強壓下怒火,對朱慎錐深深一禮:「陛下,老臣為剛前所言請罪……。」
「哎,先生不必如此,其實先生所說的也是老成謀國之道,先生剛才的話並沒過錯,雖國家有這樣的小人,但也有先生這樣的忠臣,東林黨也是一樣,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不能以東林黨的某些人所為,就把所有東林黨人都歸結於此。」
孫承宗羞愧難當,只能點頭稱是。同時,孫承宗再次主動請纓要去江南為皇帝辦這件事,既然手上有了這些確鑿的罪證,那麼這些人一個都跑不了,尤其是孫承宗作為東林黨人,以他出面清理門戶,更能省卻不少麻煩。
對於孫承宗的態度朱慎錐很是滿意,但朱慎錐依舊拒絕了孫承宗的主動請纓,理由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孫承宗年事已高不便千里迢迢去江南,而且這件事一旦要做就是大案要案,這些人在地方盤根錯節,關係網不小,而且這個案子不小,一旦知道孫承宗去江南是對付他們的,到時候狗急跳牆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
為了孫承宗的安全,這件事還是讓其他人去辦的更好。但孫承宗執意不肯,決定一定要參與其中,面對孫承宗的堅持朱慎錐只能退一步,說可以讓他參與,可依舊不能去南方,而且既然他前面已經答應了孫承宗不牽連過多,只打擊首惡,作為東林黨這邊需要孫承宗出面安撫,最好是東林黨內部配合朝廷解決這個問題。
只要處置了這些首惡,朱慎錐同意不牽連東林黨其他人,就算捲入不深,不知內幕者也可網開一面,這點算是朱慎錐作為皇帝的最大讓步了。
聽著朱慎錐的話,孫承宗心中感動萬分,覺得皇帝的誠意滿滿,他作為臣子感恩零涕,自然不會拒絕。並且孫承宗主動提出,如自己不能去江南的話,至少也應該派東林黨中沒有牽連的重臣去江南坐鎮,如此才能把這件事做好。
假如派的其他黨人,萬一藉此機會大興獄事反而適得其反。對這個建議朱慎錐表示認可,想了想提出了一個人選,問孫承宗如果讓錢謙益負責此事怎麼樣,孫承宗考慮了下,覺得錢謙益從身份地位和資格足夠,可問題在於錢謙益是一個典型的文人,而且在江南交友廣闊,一旦他心軟沒把事做到位,這樣就辦壞事了。
所以錢謙益可以是一個人選,但不能是唯一的人選,應該再給他派一個強力的副手,而實際卻由他的副手去辦這件事,這樣的話才能萬無一失。
「馬士英,此人你覺得怎樣?」朱慎錐問道。
「馬士英?此人可是之前的右僉都御史,宣府巡撫?」孫承宗回憶了下詢問道。
「正是他!」朱慎錐笑笑道:「他當年被彈劾後罷免了官職,後去了南京,崇禎年起復,現為鳳陽同知,不過身上還有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的加銜,而且馬士英此人雖不是東林黨,但同東林黨中不少人關係不錯,張錫鈞去南京之前在鳳陽見過馬士英,對他印象頗深,並舉薦此人給朕。」
孫承宗想了想覺得這人可以,馬士英的官職說高不高說低也不低,雖不是東林黨但對東林黨很是熟悉,不少朋友也是東林黨人,而且這個人他雖沒深交過,當年在京師也是見過幾面,是個機靈能幹的人物。
而且馬士英在江南多年,對於江南的情況很是了解,尤其是剛才朱慎錐提到張錫鈞特意在給皇帝的奏摺中提及了馬士英,聯想到之前皇帝派張錫鈞巡撫浙江,還有剛才的那些奏摺和罪證,孫承宗一下子就明白了什麼,看來這個馬士英應該已經是皇帝的人了,在張錫鈞到鳳陽的時候就主動投靠了過去,要不然也不會提出這個人選。
以錢謙益為主,馬士英為副,這樣一來人員配備就不成問題了。至於錢謙益會不會答應或者拒絕,這點孫承宗根本就沒放在心裡。他對錢謙益很是了解,錢謙益雖是東林黨的大佬,可他更好名,平日裡自譽為清流,喜歡高談闊論,對於做官很是熱衷。
而且錢謙益雖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卻家境殷實,平日裡好名,除了收取些下屬孝敬外對於黃白之物並不熱衷。再加上錢謙益這人很是惜命,是一個標準的自利主義者,這點旁人不知,他孫承宗卻是很清楚的。
現在這件事這樣大,錢謙益一旦知道必然第一時間要撇清自己的關係,以免引火燒身,所以讓錢謙益出面很是妥當,再加馬士英在一旁協助,就更沒問題了。
無錯版本在讀!首一發一本小說。讀
就這樣,孫承宗一口答應了下來,表示他會去說服錢謙益辦理此事,自己雖不能去江南,不過在京師也能幫著皇帝處置後續工作。對於這個要求朱慎錐沒有拒絕,就把這件事託付給了孫承宗,由孫承宗以大學士的名義專門負責此事,直接向自己匯報,至於其他安排也交給了孫承宗,各衙門全力配合,包括錦衣衛在內徹查此案。
離開乾清宮的時候,孫承宗這才發現自己後背的內衣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打濕了,今天這事給他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而且這個案子接下來會引起什麼波瀾,孫承宗同樣很是擔心,可不管如何他已經盡了全力,至少把案子控制在了可控制的範圍內,也保住了東林黨的大部分人。
等出了乾清宮,孫承宗回頭望了一眼,心中暗暗佩服朱慎錐的手段,其實在和朱慎錐商議後續的時候他已經反應過來了,朱慎錐實際上從來沒有打算要對整個東林黨下手,一舉把東林黨徹底剷除,甚至在江南掀起腥風血雨的準備。
朱慎錐之前的所有表現和態度只是一個誘餌,或者說以此為契機順水推舟讓孫承宗包括還不得知此事的錢謙益等東林黨心甘情願幫著朝廷整頓內部,以達到分化瓦解東林黨的目的。
這是一個陽謀,也是一個無解的陽謀。
朱慎錐的手段高超,更對人心洞悉之深讓欽佩。為了保住整個東林黨,他們這些東林黨的大佬必須要做出選擇,而由東林黨自己出面也能避免整個東林黨的顛覆導致政局的不穩,再加上現在孫承宗主要負責,錢謙益帶著馬士英衝鋒陷陣,其他黨派也沒辦法插手其中,等處置了這個案子後,朝廷就能順勢把江南歸於中樞,東林黨在江南的根基也會大不如從前,真正的贏家只有一人,就是永明皇帝朱慎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