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汴都十大世家
劉檀伸出左手,欣賞著殷紅又尖銳的甲蔻看向徐榻,「駙馬,皇城司換了新仵作嗎?」
徐榻淺笑點頭,眼神輕蔑,「換了有些日子了,以前的仵作退休了,聽說這女仵作乃皇城司前仵作裴季閨女,女承父業。」
「有意思,難得看到顧大人與女子親近,竟然只是個破仵作,還以為哪家小姐,當真無趣。」劉檀失望的瞥向離去的二人。
「公主是沒留意她衣著,白色司袍,這種人沒必要留意。」
「也是。」劉檀輕撥珠翠。
看著前面開道的僕從「叮囑那些廢物速度點,這般速度,到翠珠閣約莫都晌午了!」
徐榻安撫劉檀,「不著急,前面拐彎就到了。」
裴敬回頭,見馬車已不見蹤影,這才鬆了一口氣,那長公主給自己的感覺看著溫和,但不好相與,不是因為她方才笑著說自己不配與她行禮,而是從心底的感覺,覺得這人危險,不想靠近。
想起昨日顧大人夜裡提到的駙馬都尉徐榻同裴大夫同去的寧州和交州。
「他就是駙馬都尉?」裴敬回頭仰視顧大人。
聞言,顧桓低頭,裴敬仰頭時,腦袋正好依靠在自己胸口。
「嗯,他就是駙馬都尉,徐榻,出自汴京十大世家的為首的白家。」
「白家?」
想起她什麼都不知道,耐心解釋,「嗯,十大世家分別是,汝南白氏、隴西李氏、琅琊王氏、陳郡謝氏、京兆韋氏、河內司馬司、譙國桓氏、清河崔氏、河東裴氏,弘農楊氏。」
「徐榻便是出自世家白家,乃白氏下任家主白歆的兄弟,雖是為弟,是如今白氏家主白午今婢女徐殷之子,非正室所出,因徐氏用手段才懷上的徐榻,白家並不承認,不能入族譜,隨了母姓,知者不多。」
見裴敬對都尉駙馬和白家感興趣,顧桓繼續解釋,「白氏一族實行一妻一夫制,聽聞白家家主因婢女徐殷一事與主母離了心,故而嫡系只有白歆一個嫡子,再無所出。」
「白午今羞愧悲憤,白氏竭力栽培,白歆年少博學,當初與我齊名,拜讀過他的文章,確乃不二之才,可惜白家從不入仕故而極少見他露面,雖有素聞,才學齊名,但我也至今未見其人,不知是何模樣。」
「那其他世家呢?」阿父說自己也出自河東裴氏,前世族譜自己也是河東裴姓,馬背屍骨光祿大夫裴頌之裴更是出自河東裴氏,莫不是出自一宗?
「入仕世家也有,河東裴氏乃其中翹楚,京城嫡系裴大夫一支,和依舊安穩的裴嫡系一支裴明之,裴家祖籍清河裴氏,京中乃最初嫡系嫡長支,目前清河郡是裴家二子分支以及庶出嫡系。」
顧桓頓了頓,見裴敬轉頭目不轉睛盯著自己,眼眸中皆是自己倒影,不自在的抿了抿唇,緊了韁繩。
「還有呢?」怎麼說著說著又停了。
顧桓別過頭輕咳了一聲,清冷的嗓音再度響起,「京城裴氏倒台身故的乃嫡系嫡子裴頌之,無事的是裴氏嫡支次子裴明之。」
「裴氏一向嫡系嫡支走仕,次子入家族,如果裴家掌家的家主乃裴頌之胞弟裴明之,裴氏嫡系二子,自出生後便會送往主家培養接任下任家主,嫡子培養入仕,送出去的便與入仕的斷絕關係,不相往來,形成兩個獨立的體系,不至於那一方出事斷絕整個家族,這也是世家百年存下來的手段之一。」
裴敬震撼,也明白了,也就是說,世家最初嫡支一人以及庶出皆回老家,住在大本營,嫡系嫡子入仕,嫡二子必須送入汴京裴氏,也就是最初的二子手中培養,結合嫡二子一系的人才培養京城本家裴氏,加上入仕途的裴氏。
一共分為三支,清河郡不動如山的作為血脈根本和底牌裴氏,京城掌握財富和世家底蘊的裴氏,以及為朝廷輸送人才自身入仕不脫軌當朝的裴氏。
這種深謀遠略,可見初代裴氏不世之才和深謀遠略,以及整個裴氏家族幾百年來的執行能力。
「裴氏嫡二子送入成家,那本家嫡子不是也該繼承世家嗎,這又如何算?」裴敬基本理解,但這裡她有些看不懂。
顧桓深深看了一眼裴敬,能看到此處,確實敏銳異常,「京城世家裴氏會吸納清河郡裴氏和嫡系第二子,京城裴氏能坐上家主之位乃三裴競爭,能者居之。」
裴敬點頭,她懂了,「也通過這些可以加深裴氏三支的緊密程度,不可分割又皆獨立,不管哪一行出事都不傷根基對吧?」
顧桓看向裴敬,意味深長,「對,如今裴頌之一系都沒了,裴頌之若有一女存活,第一子必須冠以裴姓,培養入仕,繼承裴氏入仕一脈,第二子送入本家,若無女存活,那入世家的裴氏二子需生下一子培養入仕,之後斷絕關係,運轉三系。」
裴敬啞然,還有這種操作?
但也確實可以保證裴氏一族的長盛不衰,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姓氏能從遠古一直存到至今的原因之一吧。
見裴敬已消化,「入仕為首的是裴氏這支,其他世家家族沒裴氏這般複雜,除白氏特殊外,其他皆是庶子入仕,嫡系掌家,或嫡系嫡系不能掌家有才學者都可入仕。」
「目前入仕除去裴家,入仕的有隴西李氏、琅琊王氏、陳郡謝氏、京兆韋氏、河內司馬氏。」
「汝南白氏、譙國桓氏、弘農楊氏和清河崔氏四大家族至今都未有人入仕。」
「那就是說,此次裴氏裴大夫這一支全部覆滅了對吧,若要興起,必須讓送入裴氏主家的二子生子培養再斷絕關係送入仕。」裴敬無語。
顧桓淺笑,看向懸掛在馬匹一側的屍骨,「嗯,話是如此沒錯,他若有女存活,這活計便不會讓世家去做。」
「還能有活的嗎?」鬧這麼大,要真有活的估計也死了,這案子旁人可能不知道,自己從大人這裡掌握了一手資料,處處透著詭異,可見背後另有隱情。
聖人如果都不查了,以自己在皇城司這段時間的觀察,要麼確實毫無線索,沒法再查。
要麼牽扯太大,聖人暫且不想動,呆時機合適指不定想動一動。
但顧大人又說,這裴大人屍骨證詞他是要轉交聖人,雖不如外界所傳,也見聖人還是分神關注過這案子。
「到了,下馬。」裴敬回神,看向伸過來的手,本能的身體反應,隨即翻身下馬。
站穩後四下看了看,他們什麼時候出城的,這是哪裡?
四個人偷偷朝自己揮手,一身便衣,仔細看去,是皇城司的司使,叫不出名字但眼熟的緊。
估計就是大人讓幾人置辦棺木送至此處的,裴敬看向走在前面的顧大人,朝幾人偷偷揮手笑了。
取下屍骨,裴敬掏出兩根胡蘿蔔塞到踏雪嘴邊,踏雪聞味兒,一口吃下,親昵的朝裴敬拱了拱。
裴敬提著屍骨,一個沒留意,差點背拱倒,顧桓回頭,踏雪停止咀嚼,長著大大的眼睛看向顧桓,馬蹄無意識地上輕踏。
裴敬好笑的看了一眼踏雪,朝顧桓尷尬笑了笑,「有雪,沒太站穩。」
顧桓看去,雪下確實露出塊石頭,上面有滑動的腳印和薄薄冰凌,她一個姑娘跟在一群大老爺們身側當差確實不容易。
況且她對自己也有些仰慕,如果她失憶,裴季又捨不得說她,她還沉浸在「喪母」的悲痛中,如今又親自「驗屍裴頌之」說起來,若是男子都承受不住,何況她一個姑娘。
算了,這事兒不著急說,能多照顧便照顧一二,比之顧夢,她也大不了幾歲,還是個小姑娘,自己沒必要太苛刻。
「需要我扶著你嗎?」
徐榻淺笑點頭,眼神輕蔑,「換了有些日子了,以前的仵作退休了,聽說這女仵作乃皇城司前仵作裴季閨女,女承父業。」
「有意思,難得看到顧大人與女子親近,竟然只是個破仵作,還以為哪家小姐,當真無趣。」劉檀失望的瞥向離去的二人。
「公主是沒留意她衣著,白色司袍,這種人沒必要留意。」
「也是。」劉檀輕撥珠翠。
看著前面開道的僕從「叮囑那些廢物速度點,這般速度,到翠珠閣約莫都晌午了!」
徐榻安撫劉檀,「不著急,前面拐彎就到了。」
裴敬回頭,見馬車已不見蹤影,這才鬆了一口氣,那長公主給自己的感覺看著溫和,但不好相與,不是因為她方才笑著說自己不配與她行禮,而是從心底的感覺,覺得這人危險,不想靠近。
想起昨日顧大人夜裡提到的駙馬都尉徐榻同裴大夫同去的寧州和交州。
「他就是駙馬都尉?」裴敬回頭仰視顧大人。
聞言,顧桓低頭,裴敬仰頭時,腦袋正好依靠在自己胸口。
「嗯,他就是駙馬都尉,徐榻,出自汴京十大世家的為首的白家。」
「白家?」
想起她什麼都不知道,耐心解釋,「嗯,十大世家分別是,汝南白氏、隴西李氏、琅琊王氏、陳郡謝氏、京兆韋氏、河內司馬司、譙國桓氏、清河崔氏、河東裴氏,弘農楊氏。」
「徐榻便是出自世家白家,乃白氏下任家主白歆的兄弟,雖是為弟,是如今白氏家主白午今婢女徐殷之子,非正室所出,因徐氏用手段才懷上的徐榻,白家並不承認,不能入族譜,隨了母姓,知者不多。」
見裴敬對都尉駙馬和白家感興趣,顧桓繼續解釋,「白氏一族實行一妻一夫制,聽聞白家家主因婢女徐殷一事與主母離了心,故而嫡系只有白歆一個嫡子,再無所出。」
「白午今羞愧悲憤,白氏竭力栽培,白歆年少博學,當初與我齊名,拜讀過他的文章,確乃不二之才,可惜白家從不入仕故而極少見他露面,雖有素聞,才學齊名,但我也至今未見其人,不知是何模樣。」
「那其他世家呢?」阿父說自己也出自河東裴氏,前世族譜自己也是河東裴姓,馬背屍骨光祿大夫裴頌之裴更是出自河東裴氏,莫不是出自一宗?
「入仕世家也有,河東裴氏乃其中翹楚,京城嫡系裴大夫一支,和依舊安穩的裴嫡系一支裴明之,裴家祖籍清河裴氏,京中乃最初嫡系嫡長支,目前清河郡是裴家二子分支以及庶出嫡系。」
顧桓頓了頓,見裴敬轉頭目不轉睛盯著自己,眼眸中皆是自己倒影,不自在的抿了抿唇,緊了韁繩。
「還有呢?」怎麼說著說著又停了。
顧桓別過頭輕咳了一聲,清冷的嗓音再度響起,「京城裴氏倒台身故的乃嫡系嫡子裴頌之,無事的是裴氏嫡支次子裴明之。」
「裴氏一向嫡系嫡支走仕,次子入家族,如果裴家掌家的家主乃裴頌之胞弟裴明之,裴氏嫡系二子,自出生後便會送往主家培養接任下任家主,嫡子培養入仕,送出去的便與入仕的斷絕關係,不相往來,形成兩個獨立的體系,不至於那一方出事斷絕整個家族,這也是世家百年存下來的手段之一。」
裴敬震撼,也明白了,也就是說,世家最初嫡支一人以及庶出皆回老家,住在大本營,嫡系嫡子入仕,嫡二子必須送入汴京裴氏,也就是最初的二子手中培養,結合嫡二子一系的人才培養京城本家裴氏,加上入仕途的裴氏。
一共分為三支,清河郡不動如山的作為血脈根本和底牌裴氏,京城掌握財富和世家底蘊的裴氏,以及為朝廷輸送人才自身入仕不脫軌當朝的裴氏。
這種深謀遠略,可見初代裴氏不世之才和深謀遠略,以及整個裴氏家族幾百年來的執行能力。
「裴氏嫡二子送入成家,那本家嫡子不是也該繼承世家嗎,這又如何算?」裴敬基本理解,但這裡她有些看不懂。
顧桓深深看了一眼裴敬,能看到此處,確實敏銳異常,「京城世家裴氏會吸納清河郡裴氏和嫡系第二子,京城裴氏能坐上家主之位乃三裴競爭,能者居之。」
裴敬點頭,她懂了,「也通過這些可以加深裴氏三支的緊密程度,不可分割又皆獨立,不管哪一行出事都不傷根基對吧?」
顧桓看向裴敬,意味深長,「對,如今裴頌之一系都沒了,裴頌之若有一女存活,第一子必須冠以裴姓,培養入仕,繼承裴氏入仕一脈,第二子送入本家,若無女存活,那入世家的裴氏二子需生下一子培養入仕,之後斷絕關係,運轉三系。」
裴敬啞然,還有這種操作?
但也確實可以保證裴氏一族的長盛不衰,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姓氏能從遠古一直存到至今的原因之一吧。
見裴敬已消化,「入仕為首的是裴氏這支,其他世家家族沒裴氏這般複雜,除白氏特殊外,其他皆是庶子入仕,嫡系掌家,或嫡系嫡系不能掌家有才學者都可入仕。」
「目前入仕除去裴家,入仕的有隴西李氏、琅琊王氏、陳郡謝氏、京兆韋氏、河內司馬氏。」
「汝南白氏、譙國桓氏、弘農楊氏和清河崔氏四大家族至今都未有人入仕。」
「那就是說,此次裴氏裴大夫這一支全部覆滅了對吧,若要興起,必須讓送入裴氏主家的二子生子培養再斷絕關係送入仕。」裴敬無語。
顧桓淺笑,看向懸掛在馬匹一側的屍骨,「嗯,話是如此沒錯,他若有女存活,這活計便不會讓世家去做。」
「還能有活的嗎?」鬧這麼大,要真有活的估計也死了,這案子旁人可能不知道,自己從大人這裡掌握了一手資料,處處透著詭異,可見背後另有隱情。
聖人如果都不查了,以自己在皇城司這段時間的觀察,要麼確實毫無線索,沒法再查。
要麼牽扯太大,聖人暫且不想動,呆時機合適指不定想動一動。
但顧大人又說,這裴大人屍骨證詞他是要轉交聖人,雖不如外界所傳,也見聖人還是分神關注過這案子。
「到了,下馬。」裴敬回神,看向伸過來的手,本能的身體反應,隨即翻身下馬。
站穩後四下看了看,他們什麼時候出城的,這是哪裡?
四個人偷偷朝自己揮手,一身便衣,仔細看去,是皇城司的司使,叫不出名字但眼熟的緊。
估計就是大人讓幾人置辦棺木送至此處的,裴敬看向走在前面的顧大人,朝幾人偷偷揮手笑了。
取下屍骨,裴敬掏出兩根胡蘿蔔塞到踏雪嘴邊,踏雪聞味兒,一口吃下,親昵的朝裴敬拱了拱。
裴敬提著屍骨,一個沒留意,差點背拱倒,顧桓回頭,踏雪停止咀嚼,長著大大的眼睛看向顧桓,馬蹄無意識地上輕踏。
裴敬好笑的看了一眼踏雪,朝顧桓尷尬笑了笑,「有雪,沒太站穩。」
顧桓看去,雪下確實露出塊石頭,上面有滑動的腳印和薄薄冰凌,她一個姑娘跟在一群大老爺們身側當差確實不容易。
況且她對自己也有些仰慕,如果她失憶,裴季又捨不得說她,她還沉浸在「喪母」的悲痛中,如今又親自「驗屍裴頌之」說起來,若是男子都承受不住,何況她一個姑娘。
算了,這事兒不著急說,能多照顧便照顧一二,比之顧夢,她也大不了幾歲,還是個小姑娘,自己沒必要太苛刻。
「需要我扶著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