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
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
話表取經人一眾換取真經,將三藏真經換了禪經,唐僧拜別如來與佛眾,在四大金剛的護持下,駕著祥雲,往東土而歸。
唐僧在雲間,再謝行者。
行者用手著唐僧,說道:「師傅不必言謝,相互扶持罷。但不知師傅,可果真覺此真經,可救濟東土?」
唐僧合掌道:「徒弟安心,此真經,定可救濟眾生。」
豬八戒挑著擔子,道:「師父,你那真經乃是無字白本,怎個救濟?」
唐僧搖頭道:「八戒,你卻見不得真經,實乃一葉障目也。無字真經,
是為禪經,禪在明悟,而非文字,縱無人事,亦可見得。故此方為救濟眾生之經。」
豬八戒道:!「師父,我等取經,終乃為唐王所看,你說這般,乃師父你才知得,唐王如何能知,若是見不著有字真經,豈非見罪。」
唐僧說道:「待我與唐王分說,唐王定不怪罪,八戒你勿要憂心。」
豬八戒聞聽,不再言說。
唐僧問道:「今蒙我佛慈悲,我等將經文送往東土,定要再歸靈山,那時受封正果,往後徒弟你等,要往何處去?」
豬八戒道:「既是得了正果,那當是尋個山場,好生享受,晝夜尋歡,搞勞這十數年的勞累。」
唐僧望向沙悟淨,合掌道:「悟淨,你當如何?」
沙悟淨撓頭說道:「師父,我無有去處,但若功成,可得正果,當是去方寸山拜謝真人深恩,再是尋一處清淨的地兒,潛心修行,不使修行再亂。」
唐僧復望向行者,問道:「悟空,你當如何?」
行者笑道:「我自當歸於方寸山修行,侍奉於其中,保全恩義,一心修行,再不敢有誤。」
唐僧笑著點頭,聽進了三位徒弟所說。
行者問道:「師傅,你功成後,當去往何處?」
唐僧答非所問,說道:「徒弟,你覺我等行走這十萬八千里,上西天取經,共取多少真經?」
行者道:「真經正在此處,共有五千零四十八卷。」
唐僧道:「徒弟,這是一等真經,依我來看,我等尚有一份真經在身,
故我等取了二份真經。」
行者問道:!「師傅,怎有二份真經?」
唐僧道:「我等一路西行,行一十四遍寒暑,歷經千山萬水,受數十劫難,心中有明,遠離苦海,自取心中真經,以渡己身,此乃我等二份真經是也。」
行者聞聽,深深一拜,說道:「師傅所言甚是有理。」
唐僧說道:「我功成之後,當再行走於東土,救濟眾生,以將我之真經,傳與東土眾生。」
行者笑道:「師傅,你今時與往日,卻有不同。」
唐僧合掌道:「徒弟,你與往日相較,亦有不同。」
二人談說間,唐僧忽見前路行至一處,教他留神,他指定前路,說道:「徒弟,你且看,那前路可是法林?」
行者睜圓火眼金晴,細細一看,說道:「師傅,正是,正是!昔年在此教那白鹿攔道,險些教師傅你再無取經之心。」
唐僧合掌道:「幸是徒弟請來真人,方才教我能往前走去。徒弟,那前路有個莊子,其中有個李姓老者,曾與我相約,取經功成時,定要再會,今我等功成,當是去往,與之一見。」
行者聞聽,即上前攔下四大金剛,與之分說。
四大金剛聞聽,止住祥雲,說道:「不敢有違大聖,我等能止住,送一陣香風,使你等去往。我等但恐泄漏本相,便不與同往,只消呼喊,我等便再送大聖與聖僧去往東土。」
行考拜道:
「有節有共四大金剛遂起一陣香風,送取經人一眾,落至地上。
唐僧有些不適,跌跌撞撞,教行者扶著,方才站穩。
豬八戒四下張望,說道:「師父,今是到了何處,可是東土?」
沙悟淨說道:「二師兄,且看好了,此處非是東土,乃是我祖家外頭。」
豬八戒道:「你祖家在流沙河,那裡水響,此處不得水響,卻不知在何處。」
唐僧合掌上前,說道:「八戒,莫不成忘了法林?」
豬八戒一聽,說道:「我記起了,此處乃是法林,但那前路林子枯了,
我有些認不得。」
唐僧道:「昔日那法林前莊子李家老者與我等有恩情,且去與他敘舊,
言說我等功成歸來。」
豬八戒笑道:「師父果真念舊情,竟還記著。」
取經人一眾遂往前走,果見那莊子在那,行至莊子門首,行者上前叩門。
少頃間,有人開門,是個垂垂老矣的老者,但見取經人一眾,便是認得,說道:「長老可是那前些年西天取經去的?」
唐僧認出此人乃是李老者,合掌拜道:「正是,正是!老施主,多年不見,別來無恙。」
李老者喜不自勝,說道:「無恙,無恙。一別好些年,那日見你等過了法林,常有思量,你等何時可功成歸來,我壽數無幾,但恐有生之年見不得長老。今教我盼到你等歸來,可賀,可賀。」
說罷。
李老者迎取經人一眾入內,親自奉茶。
李老者見了一眾,笑道:「長老與孫長老變化果真大,沙長老亦與往日不同,豬長老卻是駐顏有方,不曾變過。」
豬八戒喜笑顏開,說道:「老豬有法力,當是駐顏有方。」
行者扯住豬八戒,遂拜禮道:「老兄,這廂有禮了。」
李老者回禮道:「不敢當,不敢當。」
行者說道:「老兄,昔日前來,見你府中熱鬧,今時怎個這般冷清?」
李老者搖頭道:「長老,有道是『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我這家中,
不比往年長老等所來時那般了,昔年長老前來,家中有內子,三個兒子,兩個孫子,那時我尚五十三歲。今六十餘矣,內子早些年病逝,三個兒子俱離去,往那繁華地帶去了,故我此處冷清許多。」
唐僧道:「老施主,怎不留一子,或與你子嗣同去?」
李老者說道:「不敢拖累。」
唐僧道:「施主這般在此,無人照料,怎地是好。」
杏老老等道主工些年數,也就夠了。今能見著長老等歸來,卻是足矣。」
豬八戒道:「你那子嗣,卻是不孝的。」
李老者搖頭說道:「不說這等,不說這等。但不知長老西行取經,可曾艱辛?」
豬八戒答道:「自是艱辛,自是艱辛。」
李老者遂問一些取經之事,一眾談說,歡歡喜喜,談至天晚,老者又備上茶飯,準備房舍,以迎取經人一眾。
不覺夜半深沉,唐僧見此間三更時,他喚了行者,說道:「悟空,此老施主卻是可憐,昔日我等蒙受其茶飯投宿恩情,今當報恩之。」
行者說道:「自當報之,但我等手中無有錢銀,不若待師傅回稟唐王請些恩澤,那時再與錢銀。」
唐僧說道:「有道是財不露白」,李施主孤苦無依,若與錢銀,定難守住,但恐累身,教其有性命之危。悟空,你可有法子,置辦些物件與他,
教他生活無憂。」
行者點頭道:1「師傅所說有理,我遣四大金剛去走上一遭便是,卻是快極。」
說罷。
行者離去,喚來了四大金剛,與之吩咐一陣,四大金剛即是領命離去。
不消二三時辰,四大金剛歸來,取來東西,皆是些吃穿之類。
行者將之取來,與唐僧同放在屋中。
唐僧見了那些東西,他道:「李施主是個實在人,若知我等留下這些東西,定不肯收,我等不可留下,當趁夜離去。」
行者應聲,將豬八戒與沙悟淨喊起,挑擔牽馬,一眾靜悄悄離去。
行至門外,四大金剛現身,再乘一眾往東土而去,暫是不提。
卻說那李老者一早備足茶飯,正要喚得四人,推開房門,但見其中人去房空,只得一些吃穿之類李老者滿眼墮淚,叫道:「活佛,真乃活佛也。」
李老者感激涕零,遂以木頭慢刻取經人一眾四人之相,日夜祭祀,感念一眾四人恩情。
話表取經人一眾,在四金剛護送下,不一日,終是入了東土,近了長安城。
唐僧遠遠的望見長安城,熱淚盈眶,說道:「終是歸於長安城中,卻有些近鄉情怯,教徒弟等笑話。」
行者擺手道:「不曾笑話,不曾笑話。」
四大金剛待近了長安城,便止住雲頭,說道:「聖僧,大聖,我等便不與進城,此處便是長安城。」
唐僧拜道:「勞累,勞累。』
四大金剛答道:「不敢,但請聖僧將經文交與唐王,那時尚需歸於靈山,得封正果。」
唐僧道:「自當如此。」
四大金剛遂將唐僧等一眾取經人送到長安城腳下,金剛等駕祥雲離去,
不敢教長安城人所知。
豬八戒見之,問道:「哥啊,他等怎個這般忌諱見著生人?」
行者道:「他等只有渡已之心,但恐其相教人見之泄漏,那時有人求他,卻是不好辦。」
豬八戒道:「怎個比老豬還小氣?」
行者笑而不語,與唐僧往長安城裡走去。
話表取經人一眾換取真經,將三藏真經換了禪經,唐僧拜別如來與佛眾,在四大金剛的護持下,駕著祥雲,往東土而歸。
唐僧在雲間,再謝行者。
行者用手著唐僧,說道:「師傅不必言謝,相互扶持罷。但不知師傅,可果真覺此真經,可救濟東土?」
唐僧合掌道:「徒弟安心,此真經,定可救濟眾生。」
豬八戒挑著擔子,道:「師父,你那真經乃是無字白本,怎個救濟?」
唐僧搖頭道:「八戒,你卻見不得真經,實乃一葉障目也。無字真經,
是為禪經,禪在明悟,而非文字,縱無人事,亦可見得。故此方為救濟眾生之經。」
豬八戒道:!「師父,我等取經,終乃為唐王所看,你說這般,乃師父你才知得,唐王如何能知,若是見不著有字真經,豈非見罪。」
唐僧說道:「待我與唐王分說,唐王定不怪罪,八戒你勿要憂心。」
豬八戒聞聽,不再言說。
唐僧問道:「今蒙我佛慈悲,我等將經文送往東土,定要再歸靈山,那時受封正果,往後徒弟你等,要往何處去?」
豬八戒道:「既是得了正果,那當是尋個山場,好生享受,晝夜尋歡,搞勞這十數年的勞累。」
唐僧望向沙悟淨,合掌道:「悟淨,你當如何?」
沙悟淨撓頭說道:「師父,我無有去處,但若功成,可得正果,當是去方寸山拜謝真人深恩,再是尋一處清淨的地兒,潛心修行,不使修行再亂。」
唐僧復望向行者,問道:「悟空,你當如何?」
行者笑道:「我自當歸於方寸山修行,侍奉於其中,保全恩義,一心修行,再不敢有誤。」
唐僧笑著點頭,聽進了三位徒弟所說。
行者問道:「師傅,你功成後,當去往何處?」
唐僧答非所問,說道:「徒弟,你覺我等行走這十萬八千里,上西天取經,共取多少真經?」
行者道:「真經正在此處,共有五千零四十八卷。」
唐僧道:「徒弟,這是一等真經,依我來看,我等尚有一份真經在身,
故我等取了二份真經。」
行者問道:!「師傅,怎有二份真經?」
唐僧道:「我等一路西行,行一十四遍寒暑,歷經千山萬水,受數十劫難,心中有明,遠離苦海,自取心中真經,以渡己身,此乃我等二份真經是也。」
行者聞聽,深深一拜,說道:「師傅所言甚是有理。」
唐僧說道:「我功成之後,當再行走於東土,救濟眾生,以將我之真經,傳與東土眾生。」
行者笑道:「師傅,你今時與往日,卻有不同。」
唐僧合掌道:「徒弟,你與往日相較,亦有不同。」
二人談說間,唐僧忽見前路行至一處,教他留神,他指定前路,說道:「徒弟,你且看,那前路可是法林?」
行者睜圓火眼金晴,細細一看,說道:「師傅,正是,正是!昔年在此教那白鹿攔道,險些教師傅你再無取經之心。」
唐僧合掌道:「幸是徒弟請來真人,方才教我能往前走去。徒弟,那前路有個莊子,其中有個李姓老者,曾與我相約,取經功成時,定要再會,今我等功成,當是去往,與之一見。」
行者聞聽,即上前攔下四大金剛,與之分說。
四大金剛聞聽,止住祥雲,說道:「不敢有違大聖,我等能止住,送一陣香風,使你等去往。我等但恐泄漏本相,便不與同往,只消呼喊,我等便再送大聖與聖僧去往東土。」
行考拜道:
「有節有共四大金剛遂起一陣香風,送取經人一眾,落至地上。
唐僧有些不適,跌跌撞撞,教行者扶著,方才站穩。
豬八戒四下張望,說道:「師父,今是到了何處,可是東土?」
沙悟淨說道:「二師兄,且看好了,此處非是東土,乃是我祖家外頭。」
豬八戒道:「你祖家在流沙河,那裡水響,此處不得水響,卻不知在何處。」
唐僧合掌上前,說道:「八戒,莫不成忘了法林?」
豬八戒一聽,說道:「我記起了,此處乃是法林,但那前路林子枯了,
我有些認不得。」
唐僧道:「昔日那法林前莊子李家老者與我等有恩情,且去與他敘舊,
言說我等功成歸來。」
豬八戒笑道:「師父果真念舊情,竟還記著。」
取經人一眾遂往前走,果見那莊子在那,行至莊子門首,行者上前叩門。
少頃間,有人開門,是個垂垂老矣的老者,但見取經人一眾,便是認得,說道:「長老可是那前些年西天取經去的?」
唐僧認出此人乃是李老者,合掌拜道:「正是,正是!老施主,多年不見,別來無恙。」
李老者喜不自勝,說道:「無恙,無恙。一別好些年,那日見你等過了法林,常有思量,你等何時可功成歸來,我壽數無幾,但恐有生之年見不得長老。今教我盼到你等歸來,可賀,可賀。」
說罷。
李老者迎取經人一眾入內,親自奉茶。
李老者見了一眾,笑道:「長老與孫長老變化果真大,沙長老亦與往日不同,豬長老卻是駐顏有方,不曾變過。」
豬八戒喜笑顏開,說道:「老豬有法力,當是駐顏有方。」
行者扯住豬八戒,遂拜禮道:「老兄,這廂有禮了。」
李老者回禮道:「不敢當,不敢當。」
行者說道:「老兄,昔日前來,見你府中熱鬧,今時怎個這般冷清?」
李老者搖頭道:「長老,有道是『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我這家中,
不比往年長老等所來時那般了,昔年長老前來,家中有內子,三個兒子,兩個孫子,那時我尚五十三歲。今六十餘矣,內子早些年病逝,三個兒子俱離去,往那繁華地帶去了,故我此處冷清許多。」
唐僧道:「老施主,怎不留一子,或與你子嗣同去?」
李老者說道:「不敢拖累。」
唐僧道:「施主這般在此,無人照料,怎地是好。」
杏老老等道主工些年數,也就夠了。今能見著長老等歸來,卻是足矣。」
豬八戒道:「你那子嗣,卻是不孝的。」
李老者搖頭說道:「不說這等,不說這等。但不知長老西行取經,可曾艱辛?」
豬八戒答道:「自是艱辛,自是艱辛。」
李老者遂問一些取經之事,一眾談說,歡歡喜喜,談至天晚,老者又備上茶飯,準備房舍,以迎取經人一眾。
不覺夜半深沉,唐僧見此間三更時,他喚了行者,說道:「悟空,此老施主卻是可憐,昔日我等蒙受其茶飯投宿恩情,今當報恩之。」
行者說道:「自當報之,但我等手中無有錢銀,不若待師傅回稟唐王請些恩澤,那時再與錢銀。」
唐僧說道:「有道是財不露白」,李施主孤苦無依,若與錢銀,定難守住,但恐累身,教其有性命之危。悟空,你可有法子,置辦些物件與他,
教他生活無憂。」
行者點頭道:1「師傅所說有理,我遣四大金剛去走上一遭便是,卻是快極。」
說罷。
行者離去,喚來了四大金剛,與之吩咐一陣,四大金剛即是領命離去。
不消二三時辰,四大金剛歸來,取來東西,皆是些吃穿之類。
行者將之取來,與唐僧同放在屋中。
唐僧見了那些東西,他道:「李施主是個實在人,若知我等留下這些東西,定不肯收,我等不可留下,當趁夜離去。」
行者應聲,將豬八戒與沙悟淨喊起,挑擔牽馬,一眾靜悄悄離去。
行至門外,四大金剛現身,再乘一眾往東土而去,暫是不提。
卻說那李老者一早備足茶飯,正要喚得四人,推開房門,但見其中人去房空,只得一些吃穿之類李老者滿眼墮淚,叫道:「活佛,真乃活佛也。」
李老者感激涕零,遂以木頭慢刻取經人一眾四人之相,日夜祭祀,感念一眾四人恩情。
話表取經人一眾,在四金剛護送下,不一日,終是入了東土,近了長安城。
唐僧遠遠的望見長安城,熱淚盈眶,說道:「終是歸於長安城中,卻有些近鄉情怯,教徒弟等笑話。」
行者擺手道:「不曾笑話,不曾笑話。」
四大金剛待近了長安城,便止住雲頭,說道:「聖僧,大聖,我等便不與進城,此處便是長安城。」
唐僧拜道:「勞累,勞累。』
四大金剛答道:「不敢,但請聖僧將經文交與唐王,那時尚需歸於靈山,得封正果。」
唐僧道:「自當如此。」
四大金剛遂將唐僧等一眾取經人送到長安城腳下,金剛等駕祥雲離去,
不敢教長安城人所知。
豬八戒見之,問道:「哥啊,他等怎個這般忌諱見著生人?」
行者道:「他等只有渡已之心,但恐其相教人見之泄漏,那時有人求他,卻是不好辦。」
豬八戒道:「怎個比老豬還小氣?」
行者笑而不語,與唐僧往長安城裡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