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笑傲江湖(金盆洗手 中)
年紀較大的來賓均想:「看這情形,他這頂官帽定是用金銀買來的,不知他花了多少黃金白銀,才買得了巡撫的保舉。劉正風向來為人正直,怎地臨到老來,利祿薰心,居然不擇手段的買個官來做做?」
劉正風走到群雄身前,滿臉堆歡,揖請各人就坐。
可卻無人肯座首席,居中那張太師椅便任其空著。左首是年壽最高的六合門夏老拳師,右首是丐幫副幫主張金鰲。
張金鰲本人雖無驚人藝業,但丐幫是江湖上第一大幫,丐幫幫主解風武功及名望均高,人人都敬他三分。
群雄紛紛坐定,僕役們迅速上來獻菜斟酒。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餚被端上桌,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米為義端出一張茶几,上面鋪了錦緞,錦緞上繡著精緻的花鳥圖案。向大年雙手捧著一隻金光燦爛、徑長尺半的黃金盆子,小心翼翼地放在茶几之上,盆中已盛滿了清水,水面平靜,倒映著周圍的人影。
只聽得門外砰砰砰放了三聲銃,聲音震耳欲聾。跟著砰拍、砰拍的連放了八響大爆竹,爆竹聲噼里啪啦,震得人耳朵嗡嗡作響。在後廳、花廳坐席的一眾後輩子弟,聽到聲響,都興奮地涌到大廳來瞧熱鬧。一群年輕人滿臉好奇,眼神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在人群中擠來擠去。
劉正風笑嘻嘻的走到廳中,抱拳團團一揖,笑容中帶著幾分真誠,又有幾分複雜。群雄都站起還禮,動作或整齊、或凌亂。
劉正風朗聲說道:「眾位前輩英雄,眾位好朋友,眾位年輕朋友。各位遠道光臨,劉正風實是臉上貼金,感激不盡。兄弟今日金盆洗手,從此不過問江湖上的事,各位想必已知其中原因。兄弟已受朝廷恩典,做一個小小官兒。常言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江湖上行事講究義氣;國家公事,卻須奉公守法,以報君恩。這兩者如有衝突,叫劉正風不免為難。
從今以後,劉正風退出武林,我門下弟子如果願意改投別門別派,各任自便。劉某邀請各位到此,乃是請眾位好朋友作個見證。以後各位來到衡山城,自然仍是劉某人的好朋友,不過武林中的種種恩怨是非,劉某卻恕不過問了。」
說完,又是一揖。
群雄早已料到他有這一番說話,有人想:劉正風一心想做官,那是人各有志,勉強不來。反正他也沒得罪我,從此武林中算沒了這號人物便是。
有的則想:「此舉實在有損衡山派的光彩,想必衡山掌門莫大先生十分惱怒,是以竟沒到來。」
更有人想:「五嶽劍派近年來在江湖上行俠仗義,好生得人欽仰,劉正風卻做出這等事來。人家當面不敢說甚麼,背後卻不免齒冷。」
也有人幸災樂禍,尋思:「說甚麼五嶽劍派是俠義門派,一遇到升官發財,還不是巴巴的向官員磕頭?還提甚麼『俠義』二字?」
群雄各懷心事,一時之間,大廳上鴉雀無聲。本來在這情景之下,各人應紛紛向劉正風道賀,恭維他甚麼「福壽全歸」、「急流勇退」、「大智大勇」等等才是,可是一千餘人濟濟一堂,竟是誰也不說話。
氣氛著實有些尷尬,眾人都只是靜靜地坐著,目光或是落在劉正風身上,或是看著別處。
劉正風轉身向外,朗聲說道:
「弟子劉正風蒙恩師收錄門下,授以武藝,未能張大衡山派門楣,十分慚愧。好在本門有莫師哥主持,劉正風庸庸碌碌,多劉某一人不多,少劉某一人不少。從今而後,劉某人金盆洗手,專心仕宦,卻也決計不用師傳武藝,以求升官進爵,死於江湖上的恩怨是非,門派爭執,劉正風更加決不過問。若違是言,有如此劍。」
說完,右手一翻,從袍底抽出長劍,長劍寒光閃爍,劍身修長。雙手一扳,肌肉緊繃,發力之間,拍的一聲,將劍鋒扳得斷成兩截。折斷長劍,順手讓兩截斷劍墮下,嗤嗤兩聲輕響,斷劍插入了青磚之中,青磚上出現兩道深深的裂痕。
群雄一見,皆盡駭異。自這兩截斷劍插入青磚的聲音中聽來,這口劍顯是砍金斷玉的利器。以手勁折斷一口尋常鋼劍,以劉正風這等人物,自是毫不希奇,但如此舉重若輕,毫不費力的折斷一口寶劍,則手指上功夫之純,實是武林中一流高手的造詣。
聞先生嘆了口氣,說道:「可惜,可惜!」也不知是他可惜這口寶劍,還是可惜劉正風這樣一位高手,竟然甘心去投靠官府。
劉正風臉露微笑,捋起了衣袖,伸出雙手,便要放入金盆,就在他的手即將觸碰到水面之時,忽聽得大門外有人厲聲喝道:
「且住!」
聲音尖銳,劃破了大廳中的寂靜。
劉正風微微一驚,抬起頭來,只見大門口走進四個身穿黃衫的漢子。這四人一進門,分往兩邊一站,動作整齊劃一。又有一名身材甚高的黃衫漢子從四人之間昂首直入。這人手中高舉一面五色錦旗,旗上綴滿了珍珠寶石,一展動處,發出燦爛寶光。許多人認得這面旗子的,心中都是一凜:「五嶽劍派盟主的令旗到了!」
那人走到劉正風身前,舉旗說道:「劉師叔,奉五嶽劍派左盟主旗令:劉師叔金盆洗手大事,請暫行押後。」
劉正風躬身說道:「但不知盟主此令,是何用意?」
那漢子道:「弟子奉命行事,實不知盟主的意旨,請劉師叔恕罪。」
劉正風微笑道:「不必客氣。賢侄是千丈松史賢侄吧?」
劉正風臉上雖然露出笑容,但語音已微微發顫,顯然這件事來得十分突兀,以他如此多歷陣仗之人,也不免大為震動。
那漢子正是嵩山派門下的弟子千丈松史登達,聽得劉正風知道自己的名字和外號,心中不免得意,微微躬身,道:「弟子史登達拜見劉師叔。」
頓了頓,搶上幾步,又向天門道人、岳不群、定逸師太等人行禮,道:「嵩山門下弟子,拜見眾位師伯、師叔。」
其餘四名黃衣漢子同時躬身行禮。
定逸師太看著有人出面來阻止劉正風,心中甚是喜歡,一面欠身還禮,說道:「你師父出來阻止這件事,那是再好也沒有了。我說呢,咱們學武之人,俠義為重,在江湖上逍遙自在,去做甚麼勞什子的官兒?只是我見劉賢弟一切安排妥當,決不肯聽老尼姑的勸,也免得多費一番唇舌。」
劉正風臉色鄭重道:「當年我五嶽劍派結盟,約定攻守相助,維護武林中的正氣,遇上和五派有關之事,大伙兒須得聽盟主的號令。這面五色令旗是我五派所共制,見令旗如見盟主,原是不錯。不過在下今日金盆洗手,是劉某的私事,既沒違背武林的道義規矩,更與五嶽劍派並不相干,那便不受盟主旗令約束。請史賢侄轉告尊師,劉某不奉旗令,請左師兄恕罪。」
說著徑直走向金盆。
史登達身子一晃,搶著攔在金盆之前,右手高舉錦旗,神色冷峻,大聲說道:「劉師叔,我師父千叮萬囑,務請師叔暫緩金盆洗手。我師父言道,五嶽劍派,同氣連枝,大家情若兄弟。我師父傳此旗令,既是顧全五嶽劍派的情誼,亦為了維護武林中的正氣,同時也是為劉師叔的好。」
劉正風眉頭緊皺,眼中閃過一絲不悅,沉聲道:「我這可不明白了。劉某金盆洗手喜筵的請柬,早已恭恭敬敬的派人送上嵩山,另有長函稟告左師兄。左師兄倘若真有這番好意,何以事先不加勸止?直到此刻才發旗令攔阻,那不是明著要劉某在天下英雄之前出爾反爾,叫江湖上好漢恥笑於我?」
史登達面不改色,不卑不亢地說道:「我師父囑咐弟子,言道劉師叔是衡山派鐵錚錚的好漢子,義薄雲天,武林中同道向來對劉師叔甚是尊敬,我師父心下也十分欽佩,要弟子萬萬不可有絲毫失禮,否則嚴懲不貸。劉師叔大名播於江湖,這一節卻不必過慮。」
劉正風微微搖頭,嘴角泛起一絲苦笑,說道:「這是左盟主過獎了,劉某焉有這等聲望?」
定逸師太見二人僵持不決,忍不住又插口道:「劉賢弟,這事便擱一擱又有何妨。今日在這裡的,個個都是好朋友,又會有誰來笑話於你?就算有一二不知好歹之徒,妄肆譏評,縱然劉賢弟不和他計較,貧尼就先放他不過。」
說著,眼光在各人臉上一掃,大有挑戰之意,要看誰有這麼大膽,來得罪她五嶽劍派中的同道。
劉正風思量片刻,長嘆一口氣,點頭道:「既然定逸師太也這麼說,在下金盆洗手之事,延至明日午時再行。請各位好朋友誰都不要走,在衡山多盤桓一日,待在下向嵩山派的眾位賢侄詳加討教。」
眾人紛紛落座,原本喧鬧的大廳此刻瀰漫著一股緊張而微妙的氣氛。賓客們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心中暗自揣測:
「嵩山派此舉究竟有何深意?左盟主為何偏偏在這個時候阻攔劉正風金盆洗手?」
就在此時,後堂突兀傳來一個女子清脆的聲音,帶著幾分嬌嗔與惱怒,高聲叫道:「喂,你這是幹甚麼的?我愛跟誰在一起玩兒,你管得著麼?」
易華偉正站在岳不群身後,聽到這聲音,不禁微微一笑。他一下便聽出,這正是前幾日晚上遇到的少女曲非煙,也就是魔教長老曲洋的孫女。曲非煙給他留下的印象頗為深刻,她那古靈精怪的模樣,還有那毫無顧忌的言行,顯得別具一格。
緊接著,一個男子的聲音響起,語調冰冷且強硬:「你給我安安靜靜地坐著,不許亂動亂說,過得一會,我自然放你走。」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曲非煙哪肯就此罷休,立刻反駁道:「咦,這倒奇了,這是你的家嗎?我喜歡跟劉家姊姊到後園子去捉蝴蝶,為甚麼你攔著不許?」
那男子頓了頓,似乎被曲非煙的伶牙俐齒弄得有些無奈,隨後說道:「好罷!你要去,自己去好了,請劉姑娘在這裡耽一會兒。」
曲非煙得理不饒人,繼續說道:「劉姊姊說見到你便討厭,你快給我走得遠遠地。劉姊姊又不認得你,誰要你在這裡纏七纏八。」
這時,另一個女子輕柔的聲音傳來:「妹妹,咱們去罷,別理他。」
可那男子依舊不依不饒:「劉姑娘,請你在這裡稍待片刻。」
劉正風站在大廳中央,將這一切聽在耳中,心中的怒火蹭蹭往上冒:「哪一個大膽狂徒到我家來撒野,居然敢向我菁兒無禮?」
劉正風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狠厲,他對女兒的疼愛在江湖上也是出了名的,如今有人這般欺負女兒,他怎能不怒。
劉門二弟子米為義聽到聲響,迅速趕到後堂。只見師妹劉菁和曲非煙手攜著手,站在天井之中,一個黃衫青年張開雙手,像一堵牆似的攔住了她二人。米為義一見那人服色,認出是嵩山派的弟子,頓時心中湧起一股怒火,重重地咳嗽一聲,大聲道:「這位師兄是嵩山派門下罷,怎不到廳上坐?」
那嵩山弟子神色傲慢,下巴微微揚起,傲然道:「不用了。奉盟主號令,要看住劉家的眷屬,不許走脫了一人。」
這幾句話雖然聲音並非特別響亮,但那驕矜的語氣,卻如同一把尖銳的刀,劃破了大廳原本的氛圍。大廳上的群雄人人都聽得清清楚楚,無不為之變色。眾人面面相覷,眼神中充滿了驚訝。
劉正風此刻怒不可遏,脖子上青筋暴起,轉頭向史登達質問道:「這是從何說起?」
史登達神色有些慌張,連忙解釋道:「萬師弟,出來罷,說話小心些。劉師叔已答應不洗手了。」
後堂那漢子應道:「是!那就再好不過。」
說著從後堂轉了出來,身形微微一躬,動作看似恭敬,卻又帶著幾分敷衍,道:「嵩山門下弟子萬大平,參見劉師叔。」
劉正風氣得渾身發抖,胸膛劇烈地起伏著,朗聲說道:「嵩山派來了多少弟子,大家一齊現身罷!」
話音剛落,剎那間,猛聽得屋頂上、大門外、廳角落、後院中、前後左右,數十人齊聲應道:「是,嵩山派弟子參見劉師叔。」
幾十人的聲音同時響起,聲浪震得人耳鼓生疼,而且來得極其突然,毫無徵兆。群雄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場面嚇了一跳。
只見屋頂上站著十餘人,清一色身穿黃衫,身姿挺拔,猶如標槍一般。大廳中諸人則是各樣打扮都有,顯然是早就悄悄混了進來,一直在暗中監視著劉正風。在這一千餘人之中,竟沒有一人察覺到他們的存在。
定逸師太第一個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臉色漲得通紅,大聲道:「這……這是甚麼意思?太欺侮人了!」
史登達連忙向定逸師太作揖賠罪,說道:「定逸師伯恕罪。我師父傳下號令,說甚麼也得勸阻劉師叔,不可讓他金盆洗手,深恐劉師叔不服號令,因此上多有得罪。」
便在此時,後堂又走出十幾個人來。走在前面的是劉正風的夫人,她神色慌張,眼神中透著擔憂。身後跟著他的兩個幼子,孩子還小,被眼前的場景嚇得臉色蒼白,緊緊地拉著母親的衣角。再後面是劉門的七名弟子,每一人身後都有一名嵩山弟子,手中都持匕首,鋒利的匕首尖抵住了劉夫人等人的後心。
(本章完)
劉正風走到群雄身前,滿臉堆歡,揖請各人就坐。
可卻無人肯座首席,居中那張太師椅便任其空著。左首是年壽最高的六合門夏老拳師,右首是丐幫副幫主張金鰲。
張金鰲本人雖無驚人藝業,但丐幫是江湖上第一大幫,丐幫幫主解風武功及名望均高,人人都敬他三分。
群雄紛紛坐定,僕役們迅速上來獻菜斟酒。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餚被端上桌,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米為義端出一張茶几,上面鋪了錦緞,錦緞上繡著精緻的花鳥圖案。向大年雙手捧著一隻金光燦爛、徑長尺半的黃金盆子,小心翼翼地放在茶几之上,盆中已盛滿了清水,水面平靜,倒映著周圍的人影。
只聽得門外砰砰砰放了三聲銃,聲音震耳欲聾。跟著砰拍、砰拍的連放了八響大爆竹,爆竹聲噼里啪啦,震得人耳朵嗡嗡作響。在後廳、花廳坐席的一眾後輩子弟,聽到聲響,都興奮地涌到大廳來瞧熱鬧。一群年輕人滿臉好奇,眼神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在人群中擠來擠去。
劉正風笑嘻嘻的走到廳中,抱拳團團一揖,笑容中帶著幾分真誠,又有幾分複雜。群雄都站起還禮,動作或整齊、或凌亂。
劉正風朗聲說道:「眾位前輩英雄,眾位好朋友,眾位年輕朋友。各位遠道光臨,劉正風實是臉上貼金,感激不盡。兄弟今日金盆洗手,從此不過問江湖上的事,各位想必已知其中原因。兄弟已受朝廷恩典,做一個小小官兒。常言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江湖上行事講究義氣;國家公事,卻須奉公守法,以報君恩。這兩者如有衝突,叫劉正風不免為難。
從今以後,劉正風退出武林,我門下弟子如果願意改投別門別派,各任自便。劉某邀請各位到此,乃是請眾位好朋友作個見證。以後各位來到衡山城,自然仍是劉某人的好朋友,不過武林中的種種恩怨是非,劉某卻恕不過問了。」
說完,又是一揖。
群雄早已料到他有這一番說話,有人想:劉正風一心想做官,那是人各有志,勉強不來。反正他也沒得罪我,從此武林中算沒了這號人物便是。
有的則想:「此舉實在有損衡山派的光彩,想必衡山掌門莫大先生十分惱怒,是以竟沒到來。」
更有人想:「五嶽劍派近年來在江湖上行俠仗義,好生得人欽仰,劉正風卻做出這等事來。人家當面不敢說甚麼,背後卻不免齒冷。」
也有人幸災樂禍,尋思:「說甚麼五嶽劍派是俠義門派,一遇到升官發財,還不是巴巴的向官員磕頭?還提甚麼『俠義』二字?」
群雄各懷心事,一時之間,大廳上鴉雀無聲。本來在這情景之下,各人應紛紛向劉正風道賀,恭維他甚麼「福壽全歸」、「急流勇退」、「大智大勇」等等才是,可是一千餘人濟濟一堂,竟是誰也不說話。
氣氛著實有些尷尬,眾人都只是靜靜地坐著,目光或是落在劉正風身上,或是看著別處。
劉正風轉身向外,朗聲說道:
「弟子劉正風蒙恩師收錄門下,授以武藝,未能張大衡山派門楣,十分慚愧。好在本門有莫師哥主持,劉正風庸庸碌碌,多劉某一人不多,少劉某一人不少。從今而後,劉某人金盆洗手,專心仕宦,卻也決計不用師傳武藝,以求升官進爵,死於江湖上的恩怨是非,門派爭執,劉正風更加決不過問。若違是言,有如此劍。」
說完,右手一翻,從袍底抽出長劍,長劍寒光閃爍,劍身修長。雙手一扳,肌肉緊繃,發力之間,拍的一聲,將劍鋒扳得斷成兩截。折斷長劍,順手讓兩截斷劍墮下,嗤嗤兩聲輕響,斷劍插入了青磚之中,青磚上出現兩道深深的裂痕。
群雄一見,皆盡駭異。自這兩截斷劍插入青磚的聲音中聽來,這口劍顯是砍金斷玉的利器。以手勁折斷一口尋常鋼劍,以劉正風這等人物,自是毫不希奇,但如此舉重若輕,毫不費力的折斷一口寶劍,則手指上功夫之純,實是武林中一流高手的造詣。
聞先生嘆了口氣,說道:「可惜,可惜!」也不知是他可惜這口寶劍,還是可惜劉正風這樣一位高手,竟然甘心去投靠官府。
劉正風臉露微笑,捋起了衣袖,伸出雙手,便要放入金盆,就在他的手即將觸碰到水面之時,忽聽得大門外有人厲聲喝道:
「且住!」
聲音尖銳,劃破了大廳中的寂靜。
劉正風微微一驚,抬起頭來,只見大門口走進四個身穿黃衫的漢子。這四人一進門,分往兩邊一站,動作整齊劃一。又有一名身材甚高的黃衫漢子從四人之間昂首直入。這人手中高舉一面五色錦旗,旗上綴滿了珍珠寶石,一展動處,發出燦爛寶光。許多人認得這面旗子的,心中都是一凜:「五嶽劍派盟主的令旗到了!」
那人走到劉正風身前,舉旗說道:「劉師叔,奉五嶽劍派左盟主旗令:劉師叔金盆洗手大事,請暫行押後。」
劉正風躬身說道:「但不知盟主此令,是何用意?」
那漢子道:「弟子奉命行事,實不知盟主的意旨,請劉師叔恕罪。」
劉正風微笑道:「不必客氣。賢侄是千丈松史賢侄吧?」
劉正風臉上雖然露出笑容,但語音已微微發顫,顯然這件事來得十分突兀,以他如此多歷陣仗之人,也不免大為震動。
那漢子正是嵩山派門下的弟子千丈松史登達,聽得劉正風知道自己的名字和外號,心中不免得意,微微躬身,道:「弟子史登達拜見劉師叔。」
頓了頓,搶上幾步,又向天門道人、岳不群、定逸師太等人行禮,道:「嵩山門下弟子,拜見眾位師伯、師叔。」
其餘四名黃衣漢子同時躬身行禮。
定逸師太看著有人出面來阻止劉正風,心中甚是喜歡,一面欠身還禮,說道:「你師父出來阻止這件事,那是再好也沒有了。我說呢,咱們學武之人,俠義為重,在江湖上逍遙自在,去做甚麼勞什子的官兒?只是我見劉賢弟一切安排妥當,決不肯聽老尼姑的勸,也免得多費一番唇舌。」
劉正風臉色鄭重道:「當年我五嶽劍派結盟,約定攻守相助,維護武林中的正氣,遇上和五派有關之事,大伙兒須得聽盟主的號令。這面五色令旗是我五派所共制,見令旗如見盟主,原是不錯。不過在下今日金盆洗手,是劉某的私事,既沒違背武林的道義規矩,更與五嶽劍派並不相干,那便不受盟主旗令約束。請史賢侄轉告尊師,劉某不奉旗令,請左師兄恕罪。」
說著徑直走向金盆。
史登達身子一晃,搶著攔在金盆之前,右手高舉錦旗,神色冷峻,大聲說道:「劉師叔,我師父千叮萬囑,務請師叔暫緩金盆洗手。我師父言道,五嶽劍派,同氣連枝,大家情若兄弟。我師父傳此旗令,既是顧全五嶽劍派的情誼,亦為了維護武林中的正氣,同時也是為劉師叔的好。」
劉正風眉頭緊皺,眼中閃過一絲不悅,沉聲道:「我這可不明白了。劉某金盆洗手喜筵的請柬,早已恭恭敬敬的派人送上嵩山,另有長函稟告左師兄。左師兄倘若真有這番好意,何以事先不加勸止?直到此刻才發旗令攔阻,那不是明著要劉某在天下英雄之前出爾反爾,叫江湖上好漢恥笑於我?」
史登達面不改色,不卑不亢地說道:「我師父囑咐弟子,言道劉師叔是衡山派鐵錚錚的好漢子,義薄雲天,武林中同道向來對劉師叔甚是尊敬,我師父心下也十分欽佩,要弟子萬萬不可有絲毫失禮,否則嚴懲不貸。劉師叔大名播於江湖,這一節卻不必過慮。」
劉正風微微搖頭,嘴角泛起一絲苦笑,說道:「這是左盟主過獎了,劉某焉有這等聲望?」
定逸師太見二人僵持不決,忍不住又插口道:「劉賢弟,這事便擱一擱又有何妨。今日在這裡的,個個都是好朋友,又會有誰來笑話於你?就算有一二不知好歹之徒,妄肆譏評,縱然劉賢弟不和他計較,貧尼就先放他不過。」
說著,眼光在各人臉上一掃,大有挑戰之意,要看誰有這麼大膽,來得罪她五嶽劍派中的同道。
劉正風思量片刻,長嘆一口氣,點頭道:「既然定逸師太也這麼說,在下金盆洗手之事,延至明日午時再行。請各位好朋友誰都不要走,在衡山多盤桓一日,待在下向嵩山派的眾位賢侄詳加討教。」
眾人紛紛落座,原本喧鬧的大廳此刻瀰漫著一股緊張而微妙的氣氛。賓客們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心中暗自揣測:
「嵩山派此舉究竟有何深意?左盟主為何偏偏在這個時候阻攔劉正風金盆洗手?」
就在此時,後堂突兀傳來一個女子清脆的聲音,帶著幾分嬌嗔與惱怒,高聲叫道:「喂,你這是幹甚麼的?我愛跟誰在一起玩兒,你管得著麼?」
易華偉正站在岳不群身後,聽到這聲音,不禁微微一笑。他一下便聽出,這正是前幾日晚上遇到的少女曲非煙,也就是魔教長老曲洋的孫女。曲非煙給他留下的印象頗為深刻,她那古靈精怪的模樣,還有那毫無顧忌的言行,顯得別具一格。
緊接著,一個男子的聲音響起,語調冰冷且強硬:「你給我安安靜靜地坐著,不許亂動亂說,過得一會,我自然放你走。」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曲非煙哪肯就此罷休,立刻反駁道:「咦,這倒奇了,這是你的家嗎?我喜歡跟劉家姊姊到後園子去捉蝴蝶,為甚麼你攔著不許?」
那男子頓了頓,似乎被曲非煙的伶牙俐齒弄得有些無奈,隨後說道:「好罷!你要去,自己去好了,請劉姑娘在這裡耽一會兒。」
曲非煙得理不饒人,繼續說道:「劉姊姊說見到你便討厭,你快給我走得遠遠地。劉姊姊又不認得你,誰要你在這裡纏七纏八。」
這時,另一個女子輕柔的聲音傳來:「妹妹,咱們去罷,別理他。」
可那男子依舊不依不饒:「劉姑娘,請你在這裡稍待片刻。」
劉正風站在大廳中央,將這一切聽在耳中,心中的怒火蹭蹭往上冒:「哪一個大膽狂徒到我家來撒野,居然敢向我菁兒無禮?」
劉正風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狠厲,他對女兒的疼愛在江湖上也是出了名的,如今有人這般欺負女兒,他怎能不怒。
劉門二弟子米為義聽到聲響,迅速趕到後堂。只見師妹劉菁和曲非煙手攜著手,站在天井之中,一個黃衫青年張開雙手,像一堵牆似的攔住了她二人。米為義一見那人服色,認出是嵩山派的弟子,頓時心中湧起一股怒火,重重地咳嗽一聲,大聲道:「這位師兄是嵩山派門下罷,怎不到廳上坐?」
那嵩山弟子神色傲慢,下巴微微揚起,傲然道:「不用了。奉盟主號令,要看住劉家的眷屬,不許走脫了一人。」
這幾句話雖然聲音並非特別響亮,但那驕矜的語氣,卻如同一把尖銳的刀,劃破了大廳原本的氛圍。大廳上的群雄人人都聽得清清楚楚,無不為之變色。眾人面面相覷,眼神中充滿了驚訝。
劉正風此刻怒不可遏,脖子上青筋暴起,轉頭向史登達質問道:「這是從何說起?」
史登達神色有些慌張,連忙解釋道:「萬師弟,出來罷,說話小心些。劉師叔已答應不洗手了。」
後堂那漢子應道:「是!那就再好不過。」
說著從後堂轉了出來,身形微微一躬,動作看似恭敬,卻又帶著幾分敷衍,道:「嵩山門下弟子萬大平,參見劉師叔。」
劉正風氣得渾身發抖,胸膛劇烈地起伏著,朗聲說道:「嵩山派來了多少弟子,大家一齊現身罷!」
話音剛落,剎那間,猛聽得屋頂上、大門外、廳角落、後院中、前後左右,數十人齊聲應道:「是,嵩山派弟子參見劉師叔。」
幾十人的聲音同時響起,聲浪震得人耳鼓生疼,而且來得極其突然,毫無徵兆。群雄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場面嚇了一跳。
只見屋頂上站著十餘人,清一色身穿黃衫,身姿挺拔,猶如標槍一般。大廳中諸人則是各樣打扮都有,顯然是早就悄悄混了進來,一直在暗中監視著劉正風。在這一千餘人之中,竟沒有一人察覺到他們的存在。
定逸師太第一個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臉色漲得通紅,大聲道:「這……這是甚麼意思?太欺侮人了!」
史登達連忙向定逸師太作揖賠罪,說道:「定逸師伯恕罪。我師父傳下號令,說甚麼也得勸阻劉師叔,不可讓他金盆洗手,深恐劉師叔不服號令,因此上多有得罪。」
便在此時,後堂又走出十幾個人來。走在前面的是劉正風的夫人,她神色慌張,眼神中透著擔憂。身後跟著他的兩個幼子,孩子還小,被眼前的場景嚇得臉色蒼白,緊緊地拉著母親的衣角。再後面是劉門的七名弟子,每一人身後都有一名嵩山弟子,手中都持匕首,鋒利的匕首尖抵住了劉夫人等人的後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