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伏羲和峒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853章 伏羲和峒元

  「接下來,就只等三十六處天罡位的錨點落下了。」南海上,敖丙垂下目光,看著那浩渺的煙波。

  南海的局勢,有了一個相當好的開頭——但而今天地當中局勢,卻依舊叵測。

  正常來說,以敖丙當前的功體,把控南海的局勢變化,就已經是極致……可實際上,在敖丙的經歷當中,這還是他第一次主導天地的局勢變化。

  ——過往的時候,他所經歷的,波及整個天地的變化,堪稱無數,甚至連一整個大天地徹底破滅這樣的劇變,敖丙都經歷過。

  而在那劇變當中,敖丙判斷局勢的能力,在局勢當中隨機應變的能力,亦是得到了相當的彰顯。

  但此時不一樣。

  過往的時候,敖丙都是被動的去應對天地的變化,以積極的姿態,去引導那天地的變化——無論他在那變化當中表現得多麼出色,都不得不承認,他的存在,只是棋局當中的一枚棋子。

  縱然棋局的勝負,和他有關,可真說起來,那棋局就算敗了,其後果,也和敖丙無關。

  縱然是那一次,他主掌南贍部洲當中的天地戰局時,縱然戰敗,那後果,亦是和天地的大局無關——畢竟,彼處的戰局,只是一個小小的引子罷了,戰局的勝也好,敗也好,都影響不了天地的大局,更不需要敖丙為此負什麼責任。

  所以,在過往的時候,敖丙每每行事,看起來有各種牽連,可實際上,他都是輕裝上陣,完全不必擔心自己的行事,會造成什麼無法控制的後果。

  彼處,天地本源,蒸蒸日上,大羅們只要能持天地之道,便不吝於出手。

  甚至於聖人出手的時候,也少有什麼忌諱。

  一個大天尊,一個瑤池娘娘,再加上西王母……只要敖丙自身不出問題,只要敖丙持身以正,無論鬧出了怎樣的局面來,他們都能出面替敖丙收拾首尾。

  但這一個世代,卻是有所不同。

  日益減少的天地本源之下,大羅不好出手也就罷了——整個天地,也都不站在敖丙的這一邊。

  這樣的局勢之下,敖丙行事若是鬧出了卵子,便只得依靠自己的能力,收拾首位。

  尤其是此時,這南海之局也好,還是南海之局外面的局勢也好,都是因天規的顯化而動,都是因為那長生魔賊和魂魄邪孽的源頭而起。

  換言之,而今這天地的局勢,敖丙便是布局者之一——而且,在這局面當中,有著極其強大的影響,甚至能主導這局面的走向。

  換言之,他雖然所鎮於南海,只主管南海這邊的局勢,可實際上,他已經是這一場天地大局的主導者。

  而作為局勢的主導者——大局若成,他自然一步登天。

  可若是大局有變,那他也必定會受到牽連。

  而且,大局當中,一切的生死,一切的恩怨,最終都會歸咎到他的身上,由他來承載一切——用另一種說法而言,便是垢,天地之垢。

  天地的變局,無論那變局是好還是壞,都必定會引來無窮的死亡——會有無數的生靈,因為這變化而死,會有無數的靈機,因為這變化而消散……

  越是大的變局,那影響,就越大。

  天地的主角,都有可能因此而更替,天地之間的山河日月,亦是有可能因此而變幻。

  在這過程之間,固然有人因此而得利,因此而一步登天。

  可更多的,是有無辜的生靈,是有無知的生靈,被這變局碾過,化作塵埃——就如同一架神車奔騰而過,帶著水火席捲天地,擋在神車面前的生靈也好,不曾跟上這神車速度的生靈,都會被神車碾死,被神車所帶來的水火淹沒。

  而這些生靈,便是代價,天地變革的代價!

  但這些生靈何辜呢?

  天地之朽壞,非是他們所造成,天地變革過後的好處,他們亦無法得享。

  這樣的情況下,天地的變革,便註定會引發無數的不滿,引發無數的怨恨,引發無數的質疑。

  這不滿,這怨恨,有來自於那些無辜者的,也有來自於那些無辜者之親朋好友的,更有來自於整個天地的。

  ——而這,便是天地之垢!

  亦是天地之間那些強者們最大的敵人,最忌憚的東西。

  每一種新的天地秩序以下,都會有不同的利益階層。


  一旦天地的秩序發生了變化,那麼利益階層的存在,也必定會發生改變。

  這些利益階層,是連大羅都要被牽涉其中的。

  除此之外,還有那無數的尋常的生靈。

  那些立於天地絕巔的強者們,每一次改變天地秩序的時候,都會有無數的生靈成為新秩序的祭品,成為新秩序的代價——這,便是天地之垢!

  故此,每一次的變革之下,會有無窮無盡的天地之垢生成。

  這樣的情況下,越是強大的大羅,越是能影響天地的大羅,就越是不願意去改變那天地的秩序,越是不願意去推動那天地局勢的變化——一旦,一旦推動了這變化,那隨之洶洶而來的天地之垢,足以淹沒一切!

  那天地的變局成了還好,縱然是有天地之垢席捲,但承載天地之垢的大羅,也能藉助漫長的時間和變革之後所獲得的利益,緩緩的消除那天地之垢。

  可一旦失敗,天地變革所引動的天地之垢,以及變革失敗的反噬齊齊而至,那縱然是大羅,都要因此而徹底的湮滅。

  相比於其他的東西而言,這天地的變局,乃至於變局當中所衍化出來的天地之變革,才是真正的天地大劫!

  也正是如此,這一個世代當中的大羅們,行事的姿態,可謂是異常的保守。

  因為誰都不願意去賭那變革能否成功,誰也不願意去沾染那天地之垢的蔓延。

  畢竟,這個世代無比殘酷——便是大羅,一旦被人發現了破綻,也都會成為其他大羅圍獵的獵物,那高高在上的聖人,也不吝嗇於在天地本源逐漸枯竭的時候,挑一個大羅出來『宰殺』,以此補益天地的本源。

  這樣的世代之下,不犯錯,便是最好的保全自己的方式,也是最好的針對他人的武器。

  就如這一次的天規之變,若非是那些大羅們,都看到了這一次的變化,乃至於變革必定會成功的可能,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大羅們來到天庭參與其中。

  而在這一場變局當中,敖丙的存在,無疑是最為明顯,也最為引人注目的——再加上其還是這變局的引動者和推動者。

  如此,因這變局而起的天地之垢,自然便會以敖丙的存在為目標。

  就如此時的南海,南海當中的局勢,只能說是剛剛錨定了一角,還不曾到分出勝負的時候,那無比龐大的天地之垢,便已經在南海之上聚集……

  而這天地之垢的來源,有南海本身被長生魔祖所扼殺的法度,亦有而今被敖丙所抹殺了了一部分的長生魔祖的法度。

  此外,還有那無數的生靈——南海當中的生靈,以及南海之外,和南海有關係的生靈。

  這不是敖丙所在的,那個大天尊成就天地的時候,便與天地眾生為諾,曰「天地之垢盡歸與我」的世代——那個世代之間,有著大天尊作為最終的壁壘,天地之間的強者們,也都樂於去改造天地,去調整法度,去引導天地的變革,而他們在變化與變革當中所觸動的天地之垢,也會循著大天尊而去,而不是如同此時一般,堆積起來,時時刻刻的都在引導變革者的頭頂浮現,對那變革者,帶來無盡的壓力,讓他們時時刻刻的,都會有「那天地之垢如何龐大,會有如何影響」的顧慮。

  這般的顧慮之下,他們的思緒,他們的決斷,時時刻刻的都在被干擾。

  就如此時。

  端坐於南海的敖丙,他的思緒,便已經不經意的往天地之間,往南海的其他地方而去,往天地的各個角落而去——然後,他便忍不住的思考,這變故所影響的範圍,以及這變故所帶來的後果等等等等……

  這樣的思緒,是他完全無法克制,也完全無法遏制的。

  先前的時候,他全神貫注於那南海之上,彼時,他還沒有心力去思考其他的變化——可現在,這南海的局勢錨定一角,他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他的思緒,便也是不受控制的,往天地的各處蔓延而去,思索著局面的種種。

  受大天尊的影響,敖丙並不排斥那天地之垢的侵染——執掌天地權柄的人,本來就應該背負這些東西。

  但也正是如此,敖丙對這天地之垢,才是越發的重視,在這天地之垢面前,也越發的慎重。

  承載天地之垢,乃是必然的,他也並不拒絕——但,這變革之下所引發的天地之垢,能少一些的話,當然還是少一些的好。

  「所以,接下來局勢的重點,應該在於兩處。」

  「一個是南海。」


  「一個是人間。」

  「南海這邊,長生魔祖本身,反倒好應付——無非便是那三十六處天罡位落下錨點,然後其他大羅與之角力。」

  「真正的難處,在於那些被魔瘴所侵染的生靈。」

  「——南海的生靈,何其之多?」

  這無數的生靈當中,被長生魔瘴所侵染,最後徹底化作了長生眷屬的生靈,亦是無窮。

  「這無數的生靈,隨時都有可能化作長生魔祖歸來的錨點。」

  「要穩妥起見,那最好,是將這所有的生靈,都盡數斬殺——但這怎麼可能?」敖丙搖頭,想起了自己提議的時候,那些大羅毫不猶豫的拒絕。

  那些化作了長生眷屬的生靈,那其中,固然有如同先前那幾位襲殺敖丙一般,主動擁抱長生的生靈——這些生靈,當然是死不足惜。

  可實際上,那些長生眷屬當中更多的,還是那些懵懂無知的,或是因為功體不足而被迫化作了長生眷屬的生靈。

  若是將這些生靈一起給殺了,省事固然是省事,可這所帶來的後患,也是最大的,其所引動的天地之垢,也是最恐怖的。

  「不能殺,那就只能『教化』……換言之,就算南海平定,可南海當中,長生魔祖的流毒,已然是無法根除。」

  「在此過後,這南海的生靈,便會永遠的進入到與長生魔祖的道爭之間。」

  「南海生靈和長生眷屬的鬥爭,會永不停歇。」

  「甚至,在長生魔祖被鎮壓過後,那天規的羅網撤去,那些長生眷屬,還會向人間蔓延。」

  「教化……」敖丙沉吟。

  長生魔祖被鎮壓過後,長生,便會成為一條修行上,立於坦途的捷徑——無數的練氣士,都會循由長生道果的指引而動,以求摘取那長生道果,成就大羅。

  為此,哪怕是成為長生眷屬,他們亦是心甘情願。

  而要『教化』南海之生靈,便是要令他們遠離那長生道果——這簡直就是違背生靈天性的事。

  「難!」

  「太難了!」敖丙搖頭。

  這長生魔祖的南海之局,幾乎已經是雙輸的死局了——對長生魔祖而言,是死局,對天庭而言,亦是一種死局。

  因為這局面之下,天庭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贏得徹底!

  「果然,治天地,永遠都比打天地難。」南海後續的局勢,敖丙越想,便越是覺得麻煩,越想,便也越是覺得憋屈。

  「除卻南海之外,還有人族。」敖丙唏噓。

  作為當前絕對的天地主角,天地之間的任何一場變故,任何一場變革,都不可能脫離人族而存在!

  論有智慧的生靈,人族的數量加起來,可以說是比人族之外所有種族的數量加起來都要多。

  論練氣士的數量,屬於人族的練氣士,亦是超越了人族之外的練氣士。

  若非是大羅的成就,無法靠資源堆積出來,若非是自開天闢地以來,那些比人族的存在都還要古老的大羅,在大羅的這個層面上占據了絕對的體量優勢,這天地,早就已經是人族獨尊的局勢了。

  ——尤其是天庭!

  天庭是天地的天庭,可實際上,而今天庭當中的仙神,十之八九,都是出身於人族。

  這也是天庭在和人族的戰爭當中,屢屢失敗的原因——天庭那些出身於人族的仙神,雖然已經列於天庭,雖然已經成為仙神,可他們和人族,並沒有進行切割。

  在對人族動手的時候,這些仙神們都會稍微的留那麼一些情面。

  這樣的情況下,天庭和人族發生衝突,然後在這衝突當中吃虧,可以說是理所當然。

  這樣的情況下,天地的變局——尤其是,還是其餘天庭的變局,又怎麼可能少得了人族的影響?

  人族內部,又怎麼可能不因此而出現波濤呢?

  天庭的仙神,和人族有脫不開的聯繫——而人族內部的那些貴族,他們和仙神,又如何脫得開關聯呢?

  「除卻長生魔祖之外,其他的幾位魔祖,必定都是著手於人族的!」

  「而今的局面之下,想要和天庭對弈,人族,便是他們唯一的棋盤!」

  「再加上太古人皇和人族切割的變故……」


  「人族當中,必定正在孕育一場戰爭!」

  「一場席捲整個人族,甚至於將整個天地都拖進去的戰爭。」

  「這一場戰爭,才是天規之變局的真正落點!」

  想到這裡,敖丙也忍不住的一個激靈——人族當中,目前已經確定兩位魔祖立於人間,還有兩位魔祖,亦是有極大的可能蟄伏於人間。

  然後青帝伏羲,同樣也已經歸於人間。

  而青帝伏羲,他所代表的,並非是他一人——而幾乎是所有的太古人皇!

  一個種族能夠立於天地之間,除卻其本身的體量之外,更重要的,便是其最尖端的力量——太古人皇,他們作為人族最尖端的力量,毫無疑問,他們的層次,必定都是大羅!

  只看那些太古人皇的數量,那人族的暗流之下所引動的,便已經是超過了十位的大羅了!、

  這是多大的場面,可想而知。

  「相比於這一場戰爭而言,先前的北海之戰也好,而今的南海之戰也好,只怕都是小打小鬧!」

  「這樣的戰爭之間,搞不好,那規模甚至要超出太古的三族之戰和巫妖之戰!」

  「無論是基於天地而言,抑或是基於那天地之垢而言,這一場戰爭的規模,都是必須要控制的。」敖丙重重的吸了一口氣。

  控制人族的戰爭——說起來輕易,可要做起來,幾乎是不可能。

  人族天性排外,人族之外的力量,若是介入了人族的戰爭,非但不可能控制戰爭的規模,更是會激發人族的逆反心,讓那一場戰爭的規模,以一種更加恐怖的姿態爆發開來!

  「必須要抓到人族那一場戰爭的關節!」

  ……

  朝歌城的王宮當中,枯黃的樹葉緩緩落下——樹葉落下之時,一個身形,便自然而然的顯現。

  便正是伏羲!

  「老朋友,許久不見了。」伏羲的言語之間,滿是唏噓。「你可真是讓我好找。」

  「是啊,許久不見了。」伏羲對面,那曬太陽的老者,依舊不曾起身,甚至都不曾看伏羲一眼——他便是峒元魔祖,曾經和伏羲角逐人皇之位的存在!「不過,你不如當初那般強了。」

  「若非是為了配合南海的局勢,你不可能找到我。」峒元魔祖緩緩起身。

  「看起來,和人族切割過後,對你的實力,影響比他人所想像的,還要大。」

  峒元魔祖以一種審視的目光看著面前的伏羲。

  「什麼是實力?」伏羲卻是搖頭,「老朋友,千萬年過去了,你也輸在我手上不止一次,怎麼到現在,你的觀念都還沒有轉變呢?」

  「說這些卻無甚大用。」峒元後退一步,「倒是青帝陛下,冒險潛入人王宮廷,就不怕引得天人之戰再起?」

  「若是人王知曉有魔祖蟄伏於宮廷,怕是要親自引兵與我合力,將你這位魔祖,鎮殺於朝歌城中。」伏羲回應道。

  「老友,而今之局,多說卻是無益。」

  「我既然來了,那這人間之局,你有何章程,不妨明言。」伏羲在樹下端坐。

  「人間之局。」峒元魔祖也同樣沉吟。

  作為角逐過人皇的大羅,他當然也知曉人族力量的強大——他當然也知曉,這一場變局的最終,必定是落在人間。

  於這一場變局當中,天庭固然是得了先手得了勝手——但在那註定落於人間的終局之上,卻是他們有著先手。

  但,以最坦誠的姿態而言,雖然他們在人間有一定的先手,可對於接下來的棋局要怎麼走,峒元魔祖,也並不曾做好考量。

  畢竟,這一場變故,來得太突兀了——天規在制定,是數十年前就有了的事,然而,天規所籠蓋的範圍,藉助天規穩定天庭的權柄和聲名,卻是剎那之間的事。

  這一剎那,快到天庭之外的那些大羅,都完全來不及反應。

  因為沒有人能想到,當時的玉皇,真的是連思考都不曾去思考,便直接應下了敖丙的提議,於天地之間『罪己』,以此換取天庭席捲天地的機會。

  「那麼,青帝陛下又有何章程呢?」峒元魔祖思慮片刻,當即反問。

  捫心自問,對於當初輸在伏羲的受傷,峒元魔祖一直都是很不服氣的——在和伏羲的棋局之下,他每一次,都只差一點點!


  那是只需要往前一步,就能追平的一點點。

  為了追平這一點點,這位古老的大神通者,可以說是將開天闢地以來的積蓄,都投了進去。

  最後,輸得傾家蕩產,輸得血本無歸!

  都說伏羲為人族奠定了成為天地主角的根基——但誰知曉,伏羲所奠定的根基當中,有多少是來自於峒元魔祖這位古老而神秘的大神通者?

  在和伏羲的棋局當中落敗過後,這位大神通者,便隱於天地,重新在天地之間積攢自己的底蘊。

  這也是為什麼,這位曾經和伏羲爭奪人皇的大神通者,在天地之間一直都不曾顯露什麼痕跡的原因。

  而在重新積攢底蘊的過程當中,峒元魔祖亦是察覺到了一件事。

  ——他惦記上了人族的潛力,而伏羲,也同樣是惦記上了他的底蘊。

  自己當初所看到的,『那一點點』的差距,很有可能,便是伏羲故意彰顯給他的看的。

  不然的話,他絕對是在人族的局勢當中抽身而退,等待下一個機會,而不是如同賭徒一般,一點一點的加碼,最後退無可退,將自己所有的底蘊,都壓了上去。

  但他的內心,由不信這種感覺。

  畢竟,在人族誕生之前,他就已經是大神通者了——而伏羲呢?

  卻是在成就了人皇過後,才藉助人族的力量摘取了大羅的道果。

  在他和伏羲相爭的過程當中,伏羲一直都只是一位太乙而已。

  區區一個太乙,又怎麼可能將他算到這等的地步?

  所以,他一直都想找機會和伏羲再開一局——奈何,伏羲的時代過後,其便隱於火雲洞中,再也不曾出世。

  直到此時!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