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高加索的勢力
前任沙阿的葬禮也是和其他國家討論的時機,納賽爾丁和不少國家的使者和君主見面,誰都想看看這位新沙阿會怎麼領導他的國家,他們還能不能繼續和平共處。
基本所有國家都放心了,這位新沙阿看著不像是能掀起風浪的人。俄國大使甚至覺得這個17歲的沙阿需要俄羅斯沙皇的指導才行。
俄羅斯作為文明的國家,必須要引領那些異教徒走上正確的道路,但他們也沒想到,異教徒正在暗中準備進攻他們。
高加索伊瑪目國的首領沙米勒親自來到德黑蘭,1834年他當選為第三代伊瑪目。儘管俄國對沙米勒進行大規模圍剿,但未能完全消滅沙米勒的反俄運動。
但他們的實力有限,人口損失加上俄國的經濟封鎖讓他們感到亡國的危機。這個時候得知伊朗願意伸出援手,感覺可以藉助他們的力量驅逐俄國,於是接著新舊政權交替的時機,沙米勒親自前來討論合作事宜。
「尊敬的沙阿,俄羅斯異教徒正在侵占我們的家園,他們燒毀我們的房屋,掠奪我們的人口,破壞我們的農田和牧場,我們需要支援,將他們趕出家園。」
沙米勒向納賽爾丁痛斥俄國的殘忍和無恥,並且提出要和伊朗合作。納賽爾丁自然覺得可以,但具體情況還得進行討論。
「俄國人貪得無厭,我們可以進行合作,但我需要你們全部人員進行配合,如果你們能答應我的要求,那麼還會有援助。」
「您請說」
隨後,納賽爾丁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包括控制他們的市場,未經伊朗允許不得和其他國家發展關係,讓他們改信什葉派等。這些要求有點太過分了,沙米勒越聽眉頭越緊鎖。
「沙阿,這是不是有些太多了?」
「這樣啊,其實我國大臣也有些擔心,如果你們拿了我們的援助卻選擇了奧斯曼就不好了。」
這實際上也是納賽爾丁的擔憂,因為奧斯曼還是遜尼派共主,如果什葉派的伊朗援助他們卻向奧斯曼示好,到頭來還是給他們做了嫁衣裳。
「請沙阿放心,我們會記住伊朗對我們的幫助,並且不會倒向任何一邊。」
這話說的實在是不能信,這個時代能夠中立的小國相當少,而且基本屬於兩個大國之間的緩衝區。所以他必須要讓他們徹底倒向伊朗這一邊,哪怕是綁也得綁過來。
「也別怪我懷疑,現在局勢緊張,必須要做好一切打算才行,當然了,條件也是可以談的。」
既然說條件是可以談的,那麼接下來就是扯皮時間了。納賽爾丁為了這個計劃也是規劃了很久,因為俄國在南高加索一半的土地都是從伊朗手中奪取的。(包括附庸)
如果按照估算,想要恢復伊朗在高加索地區的土地需要投入15萬以上的軍隊,這對伊朗來說是不小的負擔。
這還不算運輸物資的人,這需要的花費可就多了。而且裏海沿岸要防備俄國的進攻,這些地方也是打的都是錢啊。
所以,要是有車臣人和切爾克斯人負責在前面當炮灰,他們的損失還小點,就和滿清的索倫人一樣,用血稅來換取忠誠。
「我希望閣下能夠明白,現在你們的情況已經相當危險,而奧斯曼不可能,也不會有能力幫助你們。雖然我說話有些難聽,但這就是現實。」
話已經這麼說了,沙米勒也不會不知道情況。俄國和奧斯曼進行了好幾次戰鬥,但是勝多敗少。但是伊朗也是半斤八兩,不知道他能不能將全部身家押上來。
納賽爾丁也知道不能壓的過多,所以就更改了一些條件。兩國結成同盟,伊朗援助他們一些武器和其他物資,同時獨立後伊朗也會第一時間承認。
目前想到的就這麼多,具體修改後來情況而定。而且不僅是高加索伊瑪目國,切爾克斯人也推舉出一位代表去和納賽爾丁討論。
和伊瑪目相比,切爾克斯人就好拿捏了。伊瑪目國好歹還有個國家樣子,而切爾克斯人則是簡單的部落聯盟。他們根本沒有多少本錢談判,所以援助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
伊朗和他們的協議很快簽訂,包括關稅和伊朗商定,兩國結為同盟,並且在伊朗幫助下建立政府等。
高加索地區是伊朗投入最多的地方,拿下這裡,就控制了東西方的交通要道。同時吞併高加索是俄國南下擴張的重點和歷代沙皇的國策。因為,只有奪取高加索,俄國才能建立起對黑海和巴爾幹的控制,打開通往中亞和印度洋的大門,為向這些地區擴張奠定基礎。
彼得一世就十分看重高加索通往印度和波斯的商路,希望使經由地中海的歐洲與東方的貿易轉變方向,通過高加索、裏海再向東方,並使波斯和印度,進而整個亞洲都變成俄國商品的市場。
進入19世紀,沙俄的擴張達到了頂點,自1801年起先後吞併了外高加索的喬治亞和亞塞拜然。這兩個地區遠離俄國,為險峻的高加索山脈所阻隔。這樣,龐大帝國的腳就同身子分開了。」俄國急於要把外高加索同俄國聯在一起,便把征服山民作為一項重要的軍事和政治任務,血腥鎮壓山民的反抗。
1816年,沙皇任命葉爾莫洛夫將軍擔任高加索俄軍總司令。他上任後,改變了以往只是派出個別討伐隊的作法,提出了一個逐步征服高加索的方案。這一方案的核心是修建軍事要塞,然後從這些要塞出發,逐步向車臣和達吉斯坦山區內陸推進。他還下令開闢森林中的道路,聲稱對邊區綏靖來說,斧頭的作用和槍、刺刀的作用同樣重要。
通過對伊朗和奧斯曼的戰爭,俄國拿到了大量的土地,以強大的軍事優勢獲得了勝利,確立了在高加索地區的霸權地位。為了打破俄國的壓制,同時打通對歐洲的道路,高加索地區也是伊朗的重中之重。
基本所有國家都放心了,這位新沙阿看著不像是能掀起風浪的人。俄國大使甚至覺得這個17歲的沙阿需要俄羅斯沙皇的指導才行。
俄羅斯作為文明的國家,必須要引領那些異教徒走上正確的道路,但他們也沒想到,異教徒正在暗中準備進攻他們。
高加索伊瑪目國的首領沙米勒親自來到德黑蘭,1834年他當選為第三代伊瑪目。儘管俄國對沙米勒進行大規模圍剿,但未能完全消滅沙米勒的反俄運動。
但他們的實力有限,人口損失加上俄國的經濟封鎖讓他們感到亡國的危機。這個時候得知伊朗願意伸出援手,感覺可以藉助他們的力量驅逐俄國,於是接著新舊政權交替的時機,沙米勒親自前來討論合作事宜。
「尊敬的沙阿,俄羅斯異教徒正在侵占我們的家園,他們燒毀我們的房屋,掠奪我們的人口,破壞我們的農田和牧場,我們需要支援,將他們趕出家園。」
沙米勒向納賽爾丁痛斥俄國的殘忍和無恥,並且提出要和伊朗合作。納賽爾丁自然覺得可以,但具體情況還得進行討論。
「俄國人貪得無厭,我們可以進行合作,但我需要你們全部人員進行配合,如果你們能答應我的要求,那麼還會有援助。」
「您請說」
隨後,納賽爾丁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包括控制他們的市場,未經伊朗允許不得和其他國家發展關係,讓他們改信什葉派等。這些要求有點太過分了,沙米勒越聽眉頭越緊鎖。
「沙阿,這是不是有些太多了?」
「這樣啊,其實我國大臣也有些擔心,如果你們拿了我們的援助卻選擇了奧斯曼就不好了。」
這實際上也是納賽爾丁的擔憂,因為奧斯曼還是遜尼派共主,如果什葉派的伊朗援助他們卻向奧斯曼示好,到頭來還是給他們做了嫁衣裳。
「請沙阿放心,我們會記住伊朗對我們的幫助,並且不會倒向任何一邊。」
這話說的實在是不能信,這個時代能夠中立的小國相當少,而且基本屬於兩個大國之間的緩衝區。所以他必須要讓他們徹底倒向伊朗這一邊,哪怕是綁也得綁過來。
「也別怪我懷疑,現在局勢緊張,必須要做好一切打算才行,當然了,條件也是可以談的。」
既然說條件是可以談的,那麼接下來就是扯皮時間了。納賽爾丁為了這個計劃也是規劃了很久,因為俄國在南高加索一半的土地都是從伊朗手中奪取的。(包括附庸)
如果按照估算,想要恢復伊朗在高加索地區的土地需要投入15萬以上的軍隊,這對伊朗來說是不小的負擔。
這還不算運輸物資的人,這需要的花費可就多了。而且裏海沿岸要防備俄國的進攻,這些地方也是打的都是錢啊。
所以,要是有車臣人和切爾克斯人負責在前面當炮灰,他們的損失還小點,就和滿清的索倫人一樣,用血稅來換取忠誠。
「我希望閣下能夠明白,現在你們的情況已經相當危險,而奧斯曼不可能,也不會有能力幫助你們。雖然我說話有些難聽,但這就是現實。」
話已經這麼說了,沙米勒也不會不知道情況。俄國和奧斯曼進行了好幾次戰鬥,但是勝多敗少。但是伊朗也是半斤八兩,不知道他能不能將全部身家押上來。
納賽爾丁也知道不能壓的過多,所以就更改了一些條件。兩國結成同盟,伊朗援助他們一些武器和其他物資,同時獨立後伊朗也會第一時間承認。
目前想到的就這麼多,具體修改後來情況而定。而且不僅是高加索伊瑪目國,切爾克斯人也推舉出一位代表去和納賽爾丁討論。
和伊瑪目相比,切爾克斯人就好拿捏了。伊瑪目國好歹還有個國家樣子,而切爾克斯人則是簡單的部落聯盟。他們根本沒有多少本錢談判,所以援助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
伊朗和他們的協議很快簽訂,包括關稅和伊朗商定,兩國結為同盟,並且在伊朗幫助下建立政府等。
高加索地區是伊朗投入最多的地方,拿下這裡,就控制了東西方的交通要道。同時吞併高加索是俄國南下擴張的重點和歷代沙皇的國策。因為,只有奪取高加索,俄國才能建立起對黑海和巴爾幹的控制,打開通往中亞和印度洋的大門,為向這些地區擴張奠定基礎。
彼得一世就十分看重高加索通往印度和波斯的商路,希望使經由地中海的歐洲與東方的貿易轉變方向,通過高加索、裏海再向東方,並使波斯和印度,進而整個亞洲都變成俄國商品的市場。
進入19世紀,沙俄的擴張達到了頂點,自1801年起先後吞併了外高加索的喬治亞和亞塞拜然。這兩個地區遠離俄國,為險峻的高加索山脈所阻隔。這樣,龐大帝國的腳就同身子分開了。」俄國急於要把外高加索同俄國聯在一起,便把征服山民作為一項重要的軍事和政治任務,血腥鎮壓山民的反抗。
1816年,沙皇任命葉爾莫洛夫將軍擔任高加索俄軍總司令。他上任後,改變了以往只是派出個別討伐隊的作法,提出了一個逐步征服高加索的方案。這一方案的核心是修建軍事要塞,然後從這些要塞出發,逐步向車臣和達吉斯坦山區內陸推進。他還下令開闢森林中的道路,聲稱對邊區綏靖來說,斧頭的作用和槍、刺刀的作用同樣重要。
通過對伊朗和奧斯曼的戰爭,俄國拿到了大量的土地,以強大的軍事優勢獲得了勝利,確立了在高加索地區的霸權地位。為了打破俄國的壓制,同時打通對歐洲的道路,高加索地區也是伊朗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