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橫財天降
第456章 橫財天降
奪占飛狐兵馬司沒有懸念,過程非常順利,順利到連宋軍將土都有些不敢置信。
從頭到尾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只有一千餘遼軍當炮灰,遼軍果然撤得很徹底,現在看來他們確實是放棄了飛狐兵馬司,以及南面四百多里的土地。
一切平息後,天已大亮。
一夜的殺戮與劫掠,宋軍將士此時也有些疲累,在將領的命令下,將土們在拒馬河南岸五里外搭起了新的大營。
兵馬司校場旁,一萬匹戰馬果真被耶律淳留在那裡,都是壯年戰馬,耶律淳果真沒有打半點折扣。
當一件事進行得太順利,趙孝騫忍不住犯起了嘀咕。
遼軍真的心甘情願退守了?
向來狂妄,自以為無敵的遼軍,會有如此氣量忍受屈辱,默默退回拒馬河北岸?
不知遼人怎麼想的,反正趙孝騫自認為做不到,就算迫於大勢不得不退,臨走總會搞點小動作,殺不了你我也要噁心你。
飛狐兵馬司官署內,趙孝騫端坐堂上,打量看兵馬司內的擺設。
遼人的審美水平實在說不上高,大約跟乾隆一個水平,就喜歡花花綠綠花里胡哨,他們也用大宋的瓷器,但從瓷器燒制的質量上看,說是黑手工作坊出品也絕不為過。
這玩意兒若在大宋,根本進不得大戶人家的廳堂,可遼人卻偏偏將它們擺置在官署正堂上,由此可見,老外的錢是真好賺。
官署外一片瘡,遼國百姓的民居至少被燒毀了一半,估計人也被殺了一半,至於搶掠來的財物,這個根本無法統計,宋軍將土搶到就歸自己了。
趙孝騫坐在官署正堂上,左右打量後,發現這座官署還算保存完好,沒有被將土們禍害,顯然是將領們提前下過軍令,不准進入兵馬司官署。
趙孝騫翹起二郎腿,一臉舒坦。連日行軍,每天住帳篷,今晚大約能住房子了,這座官署不錯,就作為自己的臨時師帳吧。
一陣匆忙的腳步聲傳來,種建中等將領走進正堂行禮。
趙孝騫眉眼不抬,淡淡地嗯了一聲,道:「..—·鄉親們都沒轉移吧?」
魔下折可適笑道:,「鄉親們有想轉移的,被咱們逮了個正著,他們的財物牛羊家產,咱們也就不客氣了——」
「別光顧著搶,該有的統計也要有,傷亡,戰果,繳獲—」趙孝騫頓了頓,道:「遼國百姓的死傷就不必統計了,對外統一說他們逃了,別給咱大宋的形象抹黑,咱們是仁義之師來的。」
張咧嘴笑道:「郡王殿下所言有理,沒錯,咱們是仁義之師,誰敢說不是,老子立馬剁了他。」
趙孝騫望向種建中,道:「統計過後給我看看,沒問題的話派出快馬向汴京報捷,我軍奪占遼國飛狐兵馬司,據守拒馬河南岸,目前處於與遼軍隔河對峙的情勢。」
拒馬河以南四百餘里,已成我大宋實際控制區域,請汴京政事堂和更部選官員,劃定地域,開府建衙。」
趙孝騫嘆了口氣,道:「這一戰太過順利,諸位的功勞我都不知怎麼報,總不能說你們殺戮遼國百姓,搶掠財物勞苦功高吧?」
眾將紛紛大笑起來。
折可適渾不在意地擺擺手:「郡王殿下,這一戰就不論功了吧,咱們將士確實沒幹啥,大老遠跑過來,順利接收飛狐兵馬司,基本沒遇到什麼抵抗,確實沒臉提什麼戰功。」
眾將點頭附和。
趙孝騫笑道:,「既然大家沒意見,這一戰我可就真不論功了,回頭你們別戳我脊梁骨。」
眾將又笑,從他們的表情上看,確實沒有意見,
種建中這時從懷裡掏出一本小冊子,笑容神秘地遞給趙孝騫。
「啥?」趙孝騫接過冊子翻開,然後兩眼一亮。
冊子上面列了一串名錄,如黃金一百二十斤,上等珠玉二十斛,牛羊皮貨上萬,名貴山參百餘支··
林林總總各種值錢的東西,冊子上所有物品的價值粗略估價至少數十萬兩銀子。
趙孝騫不敢置信,心跳加速,努力維持平淡的表情。
「這是什麼意思?」趙孝騫問道。
種建中微笑:「沒什麼意思,意思意思。」
「你這樣就沒意思了。」趙孝騫不悅。
「一點小意思。」
趙孝騫環視堂內眾將,見眾人皆是一臉笑意,顯然這本冊子他們早已知情。
種建中解釋道:,「這是從兵馬司搜出來的,大多是從官宅和商人宅邸發現的,興許是遼軍撤退匆忙,官員和商人來不及帶走。」
趙孝騫眼中閃爍驚喜的光芒,但表情遲疑道:,「都是給我的?」
種建中微笑道:「郡王殿下有令,將士劫掠所得皆不必上繳,龍衛營將土感恩殿下恩德,但總不能讓郡王看看大家發財,而一軍主師卻一無所得吧?」
「這些東西皆是將士們自願送上,希望殿下繼續帶領袍澤們開疆拓土,
為國揚威,同時袍澤們也能得到一次又一次發財的機會。」
堂內眾將紛紛附和,勸趙孝騫收下。
趙孝騫眼眶一紅,感動至極。
「將士們終於———」-長大了,懂事了。」趙孝騫老懷大慰地擦了把眼眶,
道:「早就想讓我的貼身親衛動手了,就怕傳出去說我吃相難看,沒想到將士們如此懂事,他們真的,我哭死—
「今日我私人掏腰包,買下附近的牛羊,今晚全軍將士加餐——
話沒說完,種建中拉住了他,苦笑道:「殿下不必掏腰包,您忘了,咱們在遼國境內,昨晚一戰,咱們搶了許多牛羊,將士們每人分一頭都足夠,
不必花錢買的。」
趙孝騫臉色報然,嘆道:「昨晚還有人說我德行不高,他錯了——-真應該讓他現在過來看看我的素質,什麼年代了,明明可以用搶的,我居然還想著花錢。」
莫名其妙發了一筆橫財,趙孝騫現在更深切地感受到,什麼叫「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難怪古往今來那麼多人喜歡發動戰爭,戰爭的紅利實在太誘人了。
趙孝騫不敢怠慢,急忙叫來陳守,令他遣百人小隊馬上出發,將冊子上的黃金珠玉皮貨藥材什麼的運回真定城,交給。
落袋為安,這些值錢的東西留在危機四伏的前線,恐會樂極生悲。
陳守退下後,趙孝騫終於安心,表情更親切了。
「聊聊正事吧,飛狐兵馬司已被我軍所占,宋遼的情勢也隨之改變,眼下咱們暫時固守此地,下一步如何行止,先看遼國的反應。」
種建中遲疑道:「郡王殿下,飛狐兵馬司是遼國的門戶,他們如此痛快地放棄,未將總感覺哪裡不對勁—.」
趙孝騫神情一凝。
種建中的話,其實也正是他此刻的隱憂。
之前只把這件事當做交易,耶律淳為了保命,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也要換回耶律延禧,邏輯上合情合理。
那麼現在呢?
耶律延禧已經平安到達對岸,耶律淳已沒有任何顧忌,站在對岸看這座曾經屬於遼國的兵馬司,他是什麼心情,會有什麼謀算?
隨著耶律延禧的回歸,此時的宋遼兩國,其實又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這片重要的門戶之地,遼國若真這麼放棄了,確實說不通。
「老種的意思呢?有何不對?」趙孝騫問道。
種建中低聲道:「末將懷疑,遼軍可能會反撲。」
趙孝騫點頭嗯了一聲,他也有這個想法。
「極有可能,老種所言甚是。」趙孝騫肯定道。
堂內折可適疑惑地道:「遼軍剛挨過咱們的揍,就算反撲,勝望也不大,他們難道不知道是送死麼?」
趙孝騫笑了:1「上次決戰,是耶律淳逼不得已之舉,實際上他還有殺手沒來得及用。」
「什麼殺手?」
「遼軍重甲騎兵。」趙孝騫道。
眾人頓時睜大了眼,然後面面相。
良久,張嶸不解地道:)「可是,咱們的火器又改進了,已經可以穿透重甲了呀!」
「遼人知道咱們的火器改進了嗎?」
一言既出,在座眾將紛紛會心一笑。
折可適面目獰地牙:「現在老子倒是盼著遼軍反撲了,狗雜碎,看來上次挨揍後他們不服氣,還想再試試,那就試試!」
趙孝騫沉聲道:「傳令斥候馬上出營,查探兵馬司方圓三十里內的動靜,我與耶律淳的交易完成,他們也該現形了。」
堂內將領匆匆領命而去。
耶律延禧交還給耶律淳以前,遼軍投鼠忌器,不敢妄動,所以他們只能撤走兵馬,站在對岸眼睜睜看著兵馬司被宋軍所占。
現在耶律延禧平安歸來,耶律淳如果想要減輕戰敗的罪責,極有可能會發動一場戰事。
或許耶律淳的倚仗,就是那兩千重甲騎兵吧,此人倒也聰明,肉眼觀察就能看出宋軍火器的弱點。
如果火器沒改進的話,兩千重甲騎兵真有可能輕鬆衝破宋軍防線,撕開口子,任遼軍突入,最後戰敗。
可惜,這一次趙孝騫又比他快一步。
奪占飛狐兵馬司沒有懸念,過程非常順利,順利到連宋軍將土都有些不敢置信。
從頭到尾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只有一千餘遼軍當炮灰,遼軍果然撤得很徹底,現在看來他們確實是放棄了飛狐兵馬司,以及南面四百多里的土地。
一切平息後,天已大亮。
一夜的殺戮與劫掠,宋軍將士此時也有些疲累,在將領的命令下,將土們在拒馬河南岸五里外搭起了新的大營。
兵馬司校場旁,一萬匹戰馬果真被耶律淳留在那裡,都是壯年戰馬,耶律淳果真沒有打半點折扣。
當一件事進行得太順利,趙孝騫忍不住犯起了嘀咕。
遼軍真的心甘情願退守了?
向來狂妄,自以為無敵的遼軍,會有如此氣量忍受屈辱,默默退回拒馬河北岸?
不知遼人怎麼想的,反正趙孝騫自認為做不到,就算迫於大勢不得不退,臨走總會搞點小動作,殺不了你我也要噁心你。
飛狐兵馬司官署內,趙孝騫端坐堂上,打量看兵馬司內的擺設。
遼人的審美水平實在說不上高,大約跟乾隆一個水平,就喜歡花花綠綠花里胡哨,他們也用大宋的瓷器,但從瓷器燒制的質量上看,說是黑手工作坊出品也絕不為過。
這玩意兒若在大宋,根本進不得大戶人家的廳堂,可遼人卻偏偏將它們擺置在官署正堂上,由此可見,老外的錢是真好賺。
官署外一片瘡,遼國百姓的民居至少被燒毀了一半,估計人也被殺了一半,至於搶掠來的財物,這個根本無法統計,宋軍將土搶到就歸自己了。
趙孝騫坐在官署正堂上,左右打量後,發現這座官署還算保存完好,沒有被將土們禍害,顯然是將領們提前下過軍令,不准進入兵馬司官署。
趙孝騫翹起二郎腿,一臉舒坦。連日行軍,每天住帳篷,今晚大約能住房子了,這座官署不錯,就作為自己的臨時師帳吧。
一陣匆忙的腳步聲傳來,種建中等將領走進正堂行禮。
趙孝騫眉眼不抬,淡淡地嗯了一聲,道:「..—·鄉親們都沒轉移吧?」
魔下折可適笑道:,「鄉親們有想轉移的,被咱們逮了個正著,他們的財物牛羊家產,咱們也就不客氣了——」
「別光顧著搶,該有的統計也要有,傷亡,戰果,繳獲—」趙孝騫頓了頓,道:「遼國百姓的死傷就不必統計了,對外統一說他們逃了,別給咱大宋的形象抹黑,咱們是仁義之師來的。」
張咧嘴笑道:「郡王殿下所言有理,沒錯,咱們是仁義之師,誰敢說不是,老子立馬剁了他。」
趙孝騫望向種建中,道:「統計過後給我看看,沒問題的話派出快馬向汴京報捷,我軍奪占遼國飛狐兵馬司,據守拒馬河南岸,目前處於與遼軍隔河對峙的情勢。」
拒馬河以南四百餘里,已成我大宋實際控制區域,請汴京政事堂和更部選官員,劃定地域,開府建衙。」
趙孝騫嘆了口氣,道:「這一戰太過順利,諸位的功勞我都不知怎麼報,總不能說你們殺戮遼國百姓,搶掠財物勞苦功高吧?」
眾將紛紛大笑起來。
折可適渾不在意地擺擺手:「郡王殿下,這一戰就不論功了吧,咱們將士確實沒幹啥,大老遠跑過來,順利接收飛狐兵馬司,基本沒遇到什麼抵抗,確實沒臉提什麼戰功。」
眾將點頭附和。
趙孝騫笑道:,「既然大家沒意見,這一戰我可就真不論功了,回頭你們別戳我脊梁骨。」
眾將又笑,從他們的表情上看,確實沒有意見,
種建中這時從懷裡掏出一本小冊子,笑容神秘地遞給趙孝騫。
「啥?」趙孝騫接過冊子翻開,然後兩眼一亮。
冊子上面列了一串名錄,如黃金一百二十斤,上等珠玉二十斛,牛羊皮貨上萬,名貴山參百餘支··
林林總總各種值錢的東西,冊子上所有物品的價值粗略估價至少數十萬兩銀子。
趙孝騫不敢置信,心跳加速,努力維持平淡的表情。
「這是什麼意思?」趙孝騫問道。
種建中微笑:「沒什麼意思,意思意思。」
「你這樣就沒意思了。」趙孝騫不悅。
「一點小意思。」
趙孝騫環視堂內眾將,見眾人皆是一臉笑意,顯然這本冊子他們早已知情。
種建中解釋道:,「這是從兵馬司搜出來的,大多是從官宅和商人宅邸發現的,興許是遼軍撤退匆忙,官員和商人來不及帶走。」
趙孝騫眼中閃爍驚喜的光芒,但表情遲疑道:,「都是給我的?」
種建中微笑道:「郡王殿下有令,將士劫掠所得皆不必上繳,龍衛營將土感恩殿下恩德,但總不能讓郡王看看大家發財,而一軍主師卻一無所得吧?」
「這些東西皆是將士們自願送上,希望殿下繼續帶領袍澤們開疆拓土,
為國揚威,同時袍澤們也能得到一次又一次發財的機會。」
堂內眾將紛紛附和,勸趙孝騫收下。
趙孝騫眼眶一紅,感動至極。
「將士們終於———」-長大了,懂事了。」趙孝騫老懷大慰地擦了把眼眶,
道:「早就想讓我的貼身親衛動手了,就怕傳出去說我吃相難看,沒想到將士們如此懂事,他們真的,我哭死—
「今日我私人掏腰包,買下附近的牛羊,今晚全軍將士加餐——
話沒說完,種建中拉住了他,苦笑道:「殿下不必掏腰包,您忘了,咱們在遼國境內,昨晚一戰,咱們搶了許多牛羊,將士們每人分一頭都足夠,
不必花錢買的。」
趙孝騫臉色報然,嘆道:「昨晚還有人說我德行不高,他錯了——-真應該讓他現在過來看看我的素質,什麼年代了,明明可以用搶的,我居然還想著花錢。」
莫名其妙發了一筆橫財,趙孝騫現在更深切地感受到,什麼叫「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難怪古往今來那麼多人喜歡發動戰爭,戰爭的紅利實在太誘人了。
趙孝騫不敢怠慢,急忙叫來陳守,令他遣百人小隊馬上出發,將冊子上的黃金珠玉皮貨藥材什麼的運回真定城,交給。
落袋為安,這些值錢的東西留在危機四伏的前線,恐會樂極生悲。
陳守退下後,趙孝騫終於安心,表情更親切了。
「聊聊正事吧,飛狐兵馬司已被我軍所占,宋遼的情勢也隨之改變,眼下咱們暫時固守此地,下一步如何行止,先看遼國的反應。」
種建中遲疑道:「郡王殿下,飛狐兵馬司是遼國的門戶,他們如此痛快地放棄,未將總感覺哪裡不對勁—.」
趙孝騫神情一凝。
種建中的話,其實也正是他此刻的隱憂。
之前只把這件事當做交易,耶律淳為了保命,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也要換回耶律延禧,邏輯上合情合理。
那麼現在呢?
耶律延禧已經平安到達對岸,耶律淳已沒有任何顧忌,站在對岸看這座曾經屬於遼國的兵馬司,他是什麼心情,會有什麼謀算?
隨著耶律延禧的回歸,此時的宋遼兩國,其實又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這片重要的門戶之地,遼國若真這麼放棄了,確實說不通。
「老種的意思呢?有何不對?」趙孝騫問道。
種建中低聲道:「末將懷疑,遼軍可能會反撲。」
趙孝騫點頭嗯了一聲,他也有這個想法。
「極有可能,老種所言甚是。」趙孝騫肯定道。
堂內折可適疑惑地道:「遼軍剛挨過咱們的揍,就算反撲,勝望也不大,他們難道不知道是送死麼?」
趙孝騫笑了:1「上次決戰,是耶律淳逼不得已之舉,實際上他還有殺手沒來得及用。」
「什麼殺手?」
「遼軍重甲騎兵。」趙孝騫道。
眾人頓時睜大了眼,然後面面相。
良久,張嶸不解地道:)「可是,咱們的火器又改進了,已經可以穿透重甲了呀!」
「遼人知道咱們的火器改進了嗎?」
一言既出,在座眾將紛紛會心一笑。
折可適面目獰地牙:「現在老子倒是盼著遼軍反撲了,狗雜碎,看來上次挨揍後他們不服氣,還想再試試,那就試試!」
趙孝騫沉聲道:「傳令斥候馬上出營,查探兵馬司方圓三十里內的動靜,我與耶律淳的交易完成,他們也該現形了。」
堂內將領匆匆領命而去。
耶律延禧交還給耶律淳以前,遼軍投鼠忌器,不敢妄動,所以他們只能撤走兵馬,站在對岸眼睜睜看著兵馬司被宋軍所占。
現在耶律延禧平安歸來,耶律淳如果想要減輕戰敗的罪責,極有可能會發動一場戰事。
或許耶律淳的倚仗,就是那兩千重甲騎兵吧,此人倒也聰明,肉眼觀察就能看出宋軍火器的弱點。
如果火器沒改進的話,兩千重甲騎兵真有可能輕鬆衝破宋軍防線,撕開口子,任遼軍突入,最後戰敗。
可惜,這一次趙孝騫又比他快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