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暴擊廖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過年一直都是華夏最濃重的節日,此次天子親臨南中,就連少數民族都跟著高興不少。

  劉禪看著陰寒的天有些發呆,回想自己這一年,除了殺了孫登替關二爺出了氣,拿下了一個小小的建平郡,幾乎是毫無作為,心裡不免有些慚愧。

  「陛下,這天怕是要下雪——」

  關銀屏給劉禪披上披風,雖然劉禪覺得自己碌碌無為,虛度光陰,但是關銀屏覺得陛下很厲害,這一年不但殺了孫登潘璋馬忠,替父兄報了仇,還拿下了建平郡,雖然不大,但是擋住東吳的進攻,算是狠狠給了孫權一個大嘴巴子,想想就覺得很是過癮。

  「瑞雪兆豐年——」

  劉禪感慨一句。

  「瑞雪兆豐年是沒錯,但是,很多百姓恐怕等不到豐年——「

  關銀屏感慨一句,每年冬天饑寒交迫百姓死的是最多的。

  劉禪不免有些懷戀袁老,此刻要是有雜家水稻該多好,可是不找到那株雄性不育,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不過,交趾那邊可以種植三季稻,那可是最好的雜交水稻試驗基地,雖然知道機會很渺茫,但是為了華夏幾千年的福祉,這個必須找人好好研究。

  「陛下,各地官員陸續集合,這是晚飯和守歲的安排,您大致了解一下——」

  黃皓把文件遞給劉禪,吃飯和各地官員互動,讓他們感覺老闆很重視自己,就會更加有激情。吃完飯後守歲,再宣布這些日子制定的各項計劃。

  「郭悠之有沒有什麼不滿?」

  劉禪追問道,這可是調過來主持大局的,此刻自己一股腦搞這麼多東西,估計累的夠嗆。

  「他一直不說話——」

  黃皓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生氣,不過倒是沒撂挑子。

  「陛下,廖立來了——」

  馬謖舔著臉報告道。

  計劃制定完後,他和諸葛恪開始對南中地方官員摸底,以便年後搞大動作。

  劉禪準備年後就搞人士調動,將益州士族調一部分到南中來,南中一部分調成都去,讓他們互相制衡。當然,在調動的時候,順帶也會殺了那些害群之馬!

  正因為茲事體大,所以更加需要精準把控,說到搞政治鬥爭,這個諸葛恪還真是蠻有天賦,難怪後期能成為東吳二把手。

  「宣——」

  劉禪想了半天,最後無奈想起廖立來,這傢伙有才,當個太守綽綽有餘,但是他有個最大的毛病,就是嘴賤。

  魏延是嘴臭,說白了就是愛罵人,愛問候人家老母。

  但是這個廖立一開口,就犯原則性問題,當年劉備可是氣得要砍死他,好在諸葛亮求情,才撿回來一條小命。

  「參見陛下——」

  廖立一臉謹慎,畢竟他最想見的是諸葛亮,和藹可親,大公無私——

  關銀屏臉色難看,畢竟父兄被殺,心裡本來就在滴血,這傢伙還說風涼話,往傷口撒鹽。更加讓她鬱悶的是,這傢伙說的某種意義上是事實,還無法反駁。

  「掌嘴——」

  劉禪也很惱火,公司被合作夥伴坑了,損失慘重,這時候你說風涼話,扣帽子追究責任,挑撥內部情緒,一個處理不好,公司直接就亂了。

  我還什麼都沒說?廖立愣在那裡,本想反駁,可是立馬就意識到此刻自己是砧板上的肉。

  黃皓愣了一下,立馬上前,揚起玉牌。

  劉禪眼神微搖,黃皓立馬回過神來,陛下這是為了給關貴妃出氣,不是要打死廖立,也就收起玉牌。

  「啪啪啪——」

  最近黃皓本來就有些鬱悶,此刻抽起廖立耳光來,頓時感覺賊爽。

  廖立微微咬牙,被打的臉色紅腫,依舊是沒有求饒,倒也算是一個硬骨頭。

  「陛下,算了——」

  關銀屏見廖立臉色紅腫,也有些心軟起來,畢竟父兄丟了荊州也是事實,人家總歸不是胡說八道。

  「記住,以後多做事,少說話,明白嗎?」

  劉禪教訓到,這傢伙嘴巴不放屁,倒是個不錯的人才。

  「謝陛下,謝關貴妃——「

  廖立被罷官以後,就一直自立耕生,親自參加農事以後,性子倒是得到了一定的磨練。


  院子裡面,李恢,馬忠等大貴族的小公子小姑娘們打打鬧鬧,歡聲笑語。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小孩子童年絕對的幸福。

  「來,小傢伙們,領壓歲錢了——」

  劉禪拿著用繩子吊著的銅錢,分發給興奮湊上來的小孩子們。三國時期的壓歲錢,都是用繩子吊著的,窮人家甚至連一個銅板都掉不出,但是士族基本都是十到二十個。

  「還不謝恩——「

  李遺立馬催促小孩子們謝恩,瞄了一眼關銀屏,立馬低下頭,顯然對關銀屏有些痴迷。

  「謝陛下賞賜——」

  「不用多禮,你們可都是南中的未來,好好加油——」

  劉禪鼓勵到,把他們教育好,倒反天罡,才能徹底解決南中的士族毒瘤。

  主簿辦公室——

  郭悠之黑著臉,雖然知道來南中輔佐陛下免不了要忙,但是不讓好好過個年。

  「師傅——」

  馬蘊最鬱悶了,畢竟在秭歸就被相父指派到郭悠之手下學習,她原本覺得李岩甩手掌柜很可惡,沒想到這個不甩手的更要人命。

  「這麼大的工程,你覺得陛下能堅持下來嗎?」

  郭悠之停下筆,他願意這麼勞累的原因是,陛下乾的都是正事,為人臣子,自然就得全力輔佐。

  「當然能了,當年陛下山路急行軍,腳上全是那麼大一個水泡,他都能堅持——」

  馬蘊也是那時候,對陛下有好感的。

  山濤抬起頭,一臉不可思議,畢竟那可是九五至尊!

  郭悠之點點頭,陛下有決心就好,只要他有決心,臣就心甘情願。

  「郭先生,地方官員的確反映了很多現實問題,也都熱情的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但是臣覺得,都不太可取——」

  山濤是新來的,沒有任何派系,讓他來看南中地方官員的諫言信,的確是最合適的。

  「能反映問題,已經夠用了——」

  郭悠之有些失望,地方官提出的方案不可取,就證明沒有優秀的人才,但是,能提出問題,反應問題,已經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地方官了。

  至於怎麼解決問題,當然就得讓上層官員想辦法了。

  諸葛亮事無巨細,有很多原因就是因為下面的官員能力不夠,他們只能反應問題,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諸葛亮只能把解決問題的辦法告訴他們。

  所以,在大漢吏治清明的情況下,中樞系統牛逼,就能帶著整個大漢整整日上,一旦中樞系統不行,下面反饋上來的大量問題得不到解決,國力就會急劇下降。

  這也是歷史上,出師表用完後,劉禪就完犢子的原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