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兩軍前哨戰
第271章 兩軍前哨戰
不同於縣夜裡袁兵發生營嘯譁變,許攸慘死其中,高幹趁夜突圍落入陷馬坑被擒獲,縛綁時還曾仰天長嘆:「假使援軍早至,我何落如此下場?!」
高幹和許攸都不知道,其實早在數個時辰前,淳于瓊與烏桓蹋頓的斥候騎兵,就已然接近縣郊外十三四里處和巡視周邊的虎責輕騎兵正面撞到一塊。
對面的烏桓斥候以為虎費騎也是斥兵,雖然在心裡納悶中原斥候怎麼如此豪橫,連打探消息的哨騎也是一人三馬的配置,比他們部落的一人二馬還離譜,但遇見了就不會輕易放過。
前哨戰向來要滅敵耳目,不把這些發現蹤跡的敵騎消滅,後邊的大批量騎兵還怎麼突襲?
烏桓騎兵沒有逃離,甚至立即吹響號角,召喚附近的斥候,接著一群頭戴圓頂尖帽,穿著輕便的皮甲,目露凶光的胡人,搭弓伏身掩殺而來。
虎賁騎的軍士原以為對方會逃,正想拍馬前去追殺,沒想到對方竟然還在召集人馬,頓時不驚反喜,不同於重騎只配長,他們輕騎除了人披甲外,還有環首長刀與角弓,連箭都有遠射與近射之分。
胡人假如一心想要逃跑,他們還擔心這是誘敵之策,會把人騙到後面的烏桓人堆里去。
但沒想到對方竟這麼有勇氣,敢於向虎賁騎發起衝鋒,立馬手鬆開韁繩,踩住馬蹬夾緊馬腹,引弓拿尖長倒刺有鏽斑的箭,與馬兒保持幅度瞄準射去。
漢軍人數雖少一倍,但策馬衝鋒帶來的凜然殺氣和磅礴之勢,撲面而來。
「殺!」
「沖!沖!沖!!」
「二十步就收弓拔刀,速度要快!」
兜鰲插紅色飛羽的虎賁騎屯長,激憤地大吼道。
田野之間,近三百名騎兵斯殺到了一塊,誰也不肯低頭服輸,瞬間戰鼓催馬,殺聲貫耳。
雙方都有人中箭倒地,但明顯看得出被射落馬的烏桓人更多,畢竟除了幾名斥候長能穿鐵鎧外,其餘都是皮甲,而虎賁騎的騎兵角弓與箭,是青州眾多工匠專門往破甲殺傷方向打造的,普通漢軍扎甲近距離都防不住,何況烏桓人的皮甲,能防住就不正常了。
烏桓斥候打算射完兩輪箭矢後,再拉開距離繼續搭弓,沒想到虎賁騎不僅能夠在馬背將雙手騰出,還緊夾馬腹頂著箭雨持續往前沖。
烏桓斥候長不禁露出茫然的表情,你們只是擅射的漢軍哨騎游騎啊,怎麼打法跟正規的漢軍騎兵一樣,上來就要拔刀肉搏,馬背上掛的刀還那麼長,斥候不都帶短刀嗎?
斥候長在猶豫不決,進退之間,而漢兵已至,撞來就把烏桓砍得人仰馬翻,
慘叫聲不絕於耳。
以錐形分為前後三部,前騎最多有四十騎,左右兩翼各有三十騎,待稍近後前騎猛地馳進,左右翼乘勢掩殺兩側,瞬間切開散落的烏桓騎軍,漢兵所過處折兵穿甲,殘骸斷肢,血肉橫飛。
烏桓斥候一觸即潰,駛馬狂奔望風而逃。
虎騎留下幾人救援傷者,又派三人去傳報敵騎已至的訊息,再從馬的背上取下箭袋系好。
整點齊剩下的騎兵立即換乘軍馬再拍馬直追,沉悶的馬蹄聲漸漸遠去,一度激烈的斯殺聲也漸漸消散在天邊。
此地僅剩餘,漢旌旗迎風獵獵飄揚,軍中號角長鳴,血染斜陽,風沙銷白骨。
烏桓斥候長邊跑邊回頭看,嘴裡不停用烏桓語怒罵漢軍怎麼如此邪門,不僅騎射比他們要精湛,連沖陣肉搏激戰也無比嫻熟,要是漢軍都是這樣的斥候哨騎,那還打探個屁消息。
一上去就被對方虐殺,漢人別的不提,連騎術也比他們穩,可以在馬背做出高難度的動作。
還離譜的配置三馬一騎,不是說中原少馬匹嗎?
也是對漢軍的一貫印象認知,烏桓斥候長怎麼也沒想過遇到的根本不是哨騎,而是漢人主力騎兵。
這也不能怪他,畢竟誰也沒想到,劉備會反其道而行之,不怕騎兵有損失,
反把虎賁騎的騎兵主力全部放出去,專用來絞殺敵軍斥候,甲冑裝扮又與哨騎過於類似,皆是三馬一騎,烏桓人會認錯也是正常。
至於漢軍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良馬,就得多感謝匈奴人的捨命襄助。
「——..—」
胡人在前,漢軍在後,你跑我追。
逃命的斥候想甩也甩不掉,緊緊被粘住,且馬蹄聲越追越近。
烏桓斥候一邊策馬奔馳,另一邊拈弓搭箭還擊,拼命阻止漢軍騎兵靠近,同時吹響號角,想呼喚更多騎兵前來救援。
虎賁騎屯長哪怕在奮起直追下,也依然在暗地默數著追擊距離,一旦騎軍突出過遠,立刻勒馬撤回縣。
他們與胡人打交道不少,胡人騎兵極擅長伴裝敗退再聚集優勢兵力反擊的套路。
烏桓騎兵之所以一擊即潰,如鳥獸散,望風瓦解,除了軍械遠不如漢軍外,
還有嚴明的軍紀與對傷亡的容忍程度,也是鬆散的部落制度無法達到的。
許多北方的胡人,平時只滿足南下劫掠婦人與物資,以富裕自己的家庭罷了。
想建立起一支令行禁止,勝不追,敗不亂,整軍在後,更進迭卻,堅忍持久,還能容忍高傷亡的騎軍。
此刻別說烏桓,就算匈奴和鮮卑、羌族,加在一塊也找不出這樣的「硬軍」
騎兵。
「漸停止步,停止追擊,返回營寨!」
膚色黑的屯長,見前方左右兩側皆是幽深的樹林與茂盛的野草,地勢在這裡變得收攏,且越來越窄,害怕追下去便會遭受胡人伏擊,當即下令逐漸勒住韁繩,目送兩百多烏桓斥候的背影,消失在天邊。
眾漢軍騎兵皆不甘心地目眺望,然後掉頭策馬回營。
果然沒多久,在虎賁騎百餘軍士離開後,北邊驟然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馬蹄聲,大批胡人捲起漫天塵土,一個個躍馬揚鞭,抽箭彎弓而來,粗略一眼望去,
至少有二千騎同時趕到此地,可惜終歸撲空了。
不同於縣夜裡袁兵發生營嘯譁變,許攸慘死其中,高幹趁夜突圍落入陷馬坑被擒獲,縛綁時還曾仰天長嘆:「假使援軍早至,我何落如此下場?!」
高幹和許攸都不知道,其實早在數個時辰前,淳于瓊與烏桓蹋頓的斥候騎兵,就已然接近縣郊外十三四里處和巡視周邊的虎責輕騎兵正面撞到一塊。
對面的烏桓斥候以為虎費騎也是斥兵,雖然在心裡納悶中原斥候怎麼如此豪橫,連打探消息的哨騎也是一人三馬的配置,比他們部落的一人二馬還離譜,但遇見了就不會輕易放過。
前哨戰向來要滅敵耳目,不把這些發現蹤跡的敵騎消滅,後邊的大批量騎兵還怎麼突襲?
烏桓騎兵沒有逃離,甚至立即吹響號角,召喚附近的斥候,接著一群頭戴圓頂尖帽,穿著輕便的皮甲,目露凶光的胡人,搭弓伏身掩殺而來。
虎賁騎的軍士原以為對方會逃,正想拍馬前去追殺,沒想到對方竟然還在召集人馬,頓時不驚反喜,不同於重騎只配長,他們輕騎除了人披甲外,還有環首長刀與角弓,連箭都有遠射與近射之分。
胡人假如一心想要逃跑,他們還擔心這是誘敵之策,會把人騙到後面的烏桓人堆里去。
但沒想到對方竟這麼有勇氣,敢於向虎賁騎發起衝鋒,立馬手鬆開韁繩,踩住馬蹬夾緊馬腹,引弓拿尖長倒刺有鏽斑的箭,與馬兒保持幅度瞄準射去。
漢軍人數雖少一倍,但策馬衝鋒帶來的凜然殺氣和磅礴之勢,撲面而來。
「殺!」
「沖!沖!沖!!」
「二十步就收弓拔刀,速度要快!」
兜鰲插紅色飛羽的虎賁騎屯長,激憤地大吼道。
田野之間,近三百名騎兵斯殺到了一塊,誰也不肯低頭服輸,瞬間戰鼓催馬,殺聲貫耳。
雙方都有人中箭倒地,但明顯看得出被射落馬的烏桓人更多,畢竟除了幾名斥候長能穿鐵鎧外,其餘都是皮甲,而虎賁騎的騎兵角弓與箭,是青州眾多工匠專門往破甲殺傷方向打造的,普通漢軍扎甲近距離都防不住,何況烏桓人的皮甲,能防住就不正常了。
烏桓斥候打算射完兩輪箭矢後,再拉開距離繼續搭弓,沒想到虎賁騎不僅能夠在馬背將雙手騰出,還緊夾馬腹頂著箭雨持續往前沖。
烏桓斥候長不禁露出茫然的表情,你們只是擅射的漢軍哨騎游騎啊,怎麼打法跟正規的漢軍騎兵一樣,上來就要拔刀肉搏,馬背上掛的刀還那麼長,斥候不都帶短刀嗎?
斥候長在猶豫不決,進退之間,而漢兵已至,撞來就把烏桓砍得人仰馬翻,
慘叫聲不絕於耳。
以錐形分為前後三部,前騎最多有四十騎,左右兩翼各有三十騎,待稍近後前騎猛地馳進,左右翼乘勢掩殺兩側,瞬間切開散落的烏桓騎軍,漢兵所過處折兵穿甲,殘骸斷肢,血肉橫飛。
烏桓斥候一觸即潰,駛馬狂奔望風而逃。
虎騎留下幾人救援傷者,又派三人去傳報敵騎已至的訊息,再從馬的背上取下箭袋系好。
整點齊剩下的騎兵立即換乘軍馬再拍馬直追,沉悶的馬蹄聲漸漸遠去,一度激烈的斯殺聲也漸漸消散在天邊。
此地僅剩餘,漢旌旗迎風獵獵飄揚,軍中號角長鳴,血染斜陽,風沙銷白骨。
烏桓斥候長邊跑邊回頭看,嘴裡不停用烏桓語怒罵漢軍怎麼如此邪門,不僅騎射比他們要精湛,連沖陣肉搏激戰也無比嫻熟,要是漢軍都是這樣的斥候哨騎,那還打探個屁消息。
一上去就被對方虐殺,漢人別的不提,連騎術也比他們穩,可以在馬背做出高難度的動作。
還離譜的配置三馬一騎,不是說中原少馬匹嗎?
也是對漢軍的一貫印象認知,烏桓斥候長怎麼也沒想過遇到的根本不是哨騎,而是漢人主力騎兵。
這也不能怪他,畢竟誰也沒想到,劉備會反其道而行之,不怕騎兵有損失,
反把虎賁騎的騎兵主力全部放出去,專用來絞殺敵軍斥候,甲冑裝扮又與哨騎過於類似,皆是三馬一騎,烏桓人會認錯也是正常。
至於漢軍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良馬,就得多感謝匈奴人的捨命襄助。
「——..—」
胡人在前,漢軍在後,你跑我追。
逃命的斥候想甩也甩不掉,緊緊被粘住,且馬蹄聲越追越近。
烏桓斥候一邊策馬奔馳,另一邊拈弓搭箭還擊,拼命阻止漢軍騎兵靠近,同時吹響號角,想呼喚更多騎兵前來救援。
虎賁騎屯長哪怕在奮起直追下,也依然在暗地默數著追擊距離,一旦騎軍突出過遠,立刻勒馬撤回縣。
他們與胡人打交道不少,胡人騎兵極擅長伴裝敗退再聚集優勢兵力反擊的套路。
烏桓騎兵之所以一擊即潰,如鳥獸散,望風瓦解,除了軍械遠不如漢軍外,
還有嚴明的軍紀與對傷亡的容忍程度,也是鬆散的部落制度無法達到的。
許多北方的胡人,平時只滿足南下劫掠婦人與物資,以富裕自己的家庭罷了。
想建立起一支令行禁止,勝不追,敗不亂,整軍在後,更進迭卻,堅忍持久,還能容忍高傷亡的騎軍。
此刻別說烏桓,就算匈奴和鮮卑、羌族,加在一塊也找不出這樣的「硬軍」
騎兵。
「漸停止步,停止追擊,返回營寨!」
膚色黑的屯長,見前方左右兩側皆是幽深的樹林與茂盛的野草,地勢在這裡變得收攏,且越來越窄,害怕追下去便會遭受胡人伏擊,當即下令逐漸勒住韁繩,目送兩百多烏桓斥候的背影,消失在天邊。
眾漢軍騎兵皆不甘心地目眺望,然後掉頭策馬回營。
果然沒多久,在虎賁騎百餘軍士離開後,北邊驟然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馬蹄聲,大批胡人捲起漫天塵土,一個個躍馬揚鞭,抽箭彎弓而來,粗略一眼望去,
至少有二千騎同時趕到此地,可惜終歸撲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