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匯報
第688章 匯報
談判實際上就是這樣,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大家相互提條件,然後唇槍舌戰的相互施壓,但真正的過程,要遠遠複雜的多。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只是最初級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及時的轉變思維,為己方爭取更大的利益。
對於蕭孝忠來說,目前來看,徹底開放雙方的貿易,肯定是沒希望了,
否則的話,呂夷簡不會一點口風都不留。
既然如此,那麼,也不能就此徹底放棄談判—..-事實上,別看蕭孝忠對放開遼宋貿易這件事如此執著,甚至一度上升到了大宋這邊如果不答應,遼國可能會再起戰事的程度。
可實際上,真要說遼國對此是不是真的志在必得,不惜一切代價,那到真是未必。
「歲幣之事,若是北朝肯放棄的話,那麼,我朝可以答應,在邊境再開兩個新的榨場,用作雙方互通。」
看到蕭孝忠態度鬆動,呂夷簡心中也鬆了口氣。
同時,也不得不有些佩服,官家果然是思慮周全。
所謂取其上得其中,這些遼人一開始就擺出如此強硬的態度,要求全面打開雙方的貿易,大概率,其實也是抱看這種心思的。
「兩個榨場?」
蕭孝忠心中微動,開始計議起來。
原本遼宋之間只有一個榨場,後來,三方通兌實施之後,增加了一個,
從這幾年的交易狀況來看,光是這一個榨場的所得,就和遼朝每年收到的歲幣相差仿佛了。
如今,大宋提出新增兩個榨場,單純從利益角度上來說,遼國這邊,其實還是賺的。
當然,有些事情不能僅僅從財帛的角度考慮···
「歲幣對於南朝的意義,我不說,呂參政也應該清楚,多與少和有與無,對於南朝來說,可是完全不同的意義。」
「兩個榨場就想換取廢止歲幣,南朝天子未免太小看我朝了吧!」
新增兩個權場,能夠給遼國帶來的經濟作用,肯定是要大於歲幣的,但是,事情不能這麼算。
歲幣這種東西,除了有經濟價值之外,更重要的是政治意義。
雖然說,作為遊牧民族的契丹族,一向信奉的是弱肉強食,所以,對於這種弱者向強者進責的事情司空見慣。
但是,大宋卻不一樣,作為自栩為中原正朔的王朝,輸送歲幣這種事,
政治意義要遠大於實際上給出去的財帛。
所以,蕭孝忠的意思也很簡單。
廢止歲幣,你大宋得到的不僅是經濟上的好處,還甩掉了政治上的負擔,這麼算的花,就給兩個榨場,實在是太小氣了些。
聞言,呂夷簡沉吟片刻,也搖了搖頭,道。
蕭使者,不是我大宋不願意多給,而是這貿易之事,總歸是有其上限的,蕭使者執掌北朝錢莊,心中應該清楚,能夠參與到邊境貿易當中的商賈,數量並不是無限的,他們能夠轉賣的物資也不是無限的。」
「哪怕我大宋和北朝開五個,六個,乃至更多的權場,上限就在那裡,
反而是榨場越多,湧入北朝的物資數量變多,價格很快就會隨之回落,到時候,恐怕未必會如蕭使者所願,獲得更多的利潤。」
這話一出,蕭孝忠也有些沉默。
他當然明白這個道理,雖然說,他原先是一個契丹貴族加官僚,但是,
這麼多年以來,他親自管理看蕭氏錢莊,不說把自已變成了一個精明的商人,至少也是懂得這些基本的道理的。
但是·
「呂參政這麼說,說到底,其實也不過就是不想付出更多的代價,就換取廢止歲幣的結果,不是嗎?』
道理歸道理。
但是,就像兩個權場帶來的利益,完全足以彌補甚至超越歲幣的數額一關億便同的事實的。
這次,換呂夷簡感到有些頭疼了。
他確實沒有想到,這蕭孝忠這麼鬼精鬼精的,怎麼繞都沒把他給繞進去。
於是,沉吟片刻,呂夷簡索性問道,
「既然如此,那蕭使者覺得,除了新增兩個榨場之外,我大宋要再付出哪些代價,可以令貴朝放棄歲幣呢?」
話談到這,其實局勢已經算是漸漸明朗了。
所以,蕭孝忠也沒有再提什麼全面開放貿易的話,而是沉吟片刻後,道「我聽聞,如今吐蕃廝囉已然歸順了大宋,此次我大遼攻夏之事已定,但是,元昊如今雖然衰弱,卻仍不可小。」
「故而,我朝陛下想請大宋會同廝囉出兵,從東西兩側夾擊元昊,只要南朝能夠答應這個要求,不論此戰成敗,我朝均願意廢止歲幣一事。」
這番話的語氣十分鄭重,而且,蕭孝忠並沒有用他自己的名義,而是罕見的說出了,這是遼主的意思。
呂夷簡聞言,先是皺起了眉頭,片刻之後,他開口道。
「此事非同小可,我需回稟我朝陛下之後,再給你們答覆。」
「這是自然。」
於是,這才艱難的談判,總算是就此告終。
但是,呂夷簡卻不敢有半刻的停歇,出了驛館的門,便馬不停蹄的就起到了宮中。
「.—·陛下,那蕭孝忠,便是這麼說的。」
其實按理來說,這種事情,呂夷簡應該先告知宰相,然後和宰相一起入宮覲見,這才符合流程。
可問題是,呂參政是個多雞賊的人呢,他如今已經算是徹底倒向了皇帝這邊。
別說如今中書的其他人還不知道他已經談完了的消息,就算是知道了,
也得明知故犯,越過中書先回宮中奏。
說到底,官場上,有些錯不能犯,有些錯—必須犯。
不緊不慢的把自己談判的細節都說了一遍之後,呂夷簡才長長的舒了口氣,然後裝模作樣的抬起袖子,擦了擦自已額頭上也不知道從哪來的汗水。
這一大堆的小動作,倒是叫趙禎有些無語。
這老狐狸,一把年紀了,還玩這種手段,當真是不怕人笑話。
於是,心中默默的吐槽了一句,趙禎面上卻仍舊帶著溫和的笑意,道。
「呂卿家辛苦了,來人,搬個椅子過來,再上些飲子。」
「謝陛下。」
呂夷簡倒是沒有推辭。
略帶「惶恐』的謝恩之後,他便淺淺的坐了下來,靜靜等待著上首的趙禎開口·
談判實際上就是這樣,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大家相互提條件,然後唇槍舌戰的相互施壓,但真正的過程,要遠遠複雜的多。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只是最初級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及時的轉變思維,為己方爭取更大的利益。
對於蕭孝忠來說,目前來看,徹底開放雙方的貿易,肯定是沒希望了,
否則的話,呂夷簡不會一點口風都不留。
既然如此,那麼,也不能就此徹底放棄談判—..-事實上,別看蕭孝忠對放開遼宋貿易這件事如此執著,甚至一度上升到了大宋這邊如果不答應,遼國可能會再起戰事的程度。
可實際上,真要說遼國對此是不是真的志在必得,不惜一切代價,那到真是未必。
「歲幣之事,若是北朝肯放棄的話,那麼,我朝可以答應,在邊境再開兩個新的榨場,用作雙方互通。」
看到蕭孝忠態度鬆動,呂夷簡心中也鬆了口氣。
同時,也不得不有些佩服,官家果然是思慮周全。
所謂取其上得其中,這些遼人一開始就擺出如此強硬的態度,要求全面打開雙方的貿易,大概率,其實也是抱看這種心思的。
「兩個榨場?」
蕭孝忠心中微動,開始計議起來。
原本遼宋之間只有一個榨場,後來,三方通兌實施之後,增加了一個,
從這幾年的交易狀況來看,光是這一個榨場的所得,就和遼朝每年收到的歲幣相差仿佛了。
如今,大宋提出新增兩個榨場,單純從利益角度上來說,遼國這邊,其實還是賺的。
當然,有些事情不能僅僅從財帛的角度考慮···
「歲幣對於南朝的意義,我不說,呂參政也應該清楚,多與少和有與無,對於南朝來說,可是完全不同的意義。」
「兩個榨場就想換取廢止歲幣,南朝天子未免太小看我朝了吧!」
新增兩個權場,能夠給遼國帶來的經濟作用,肯定是要大於歲幣的,但是,事情不能這麼算。
歲幣這種東西,除了有經濟價值之外,更重要的是政治意義。
雖然說,作為遊牧民族的契丹族,一向信奉的是弱肉強食,所以,對於這種弱者向強者進責的事情司空見慣。
但是,大宋卻不一樣,作為自栩為中原正朔的王朝,輸送歲幣這種事,
政治意義要遠大於實際上給出去的財帛。
所以,蕭孝忠的意思也很簡單。
廢止歲幣,你大宋得到的不僅是經濟上的好處,還甩掉了政治上的負擔,這麼算的花,就給兩個榨場,實在是太小氣了些。
聞言,呂夷簡沉吟片刻,也搖了搖頭,道。
蕭使者,不是我大宋不願意多給,而是這貿易之事,總歸是有其上限的,蕭使者執掌北朝錢莊,心中應該清楚,能夠參與到邊境貿易當中的商賈,數量並不是無限的,他們能夠轉賣的物資也不是無限的。」
「哪怕我大宋和北朝開五個,六個,乃至更多的權場,上限就在那裡,
反而是榨場越多,湧入北朝的物資數量變多,價格很快就會隨之回落,到時候,恐怕未必會如蕭使者所願,獲得更多的利潤。」
這話一出,蕭孝忠也有些沉默。
他當然明白這個道理,雖然說,他原先是一個契丹貴族加官僚,但是,
這麼多年以來,他親自管理看蕭氏錢莊,不說把自已變成了一個精明的商人,至少也是懂得這些基本的道理的。
但是·
「呂參政這麼說,說到底,其實也不過就是不想付出更多的代價,就換取廢止歲幣的結果,不是嗎?』
道理歸道理。
但是,就像兩個權場帶來的利益,完全足以彌補甚至超越歲幣的數額一關億便同的事實的。
這次,換呂夷簡感到有些頭疼了。
他確實沒有想到,這蕭孝忠這麼鬼精鬼精的,怎麼繞都沒把他給繞進去。
於是,沉吟片刻,呂夷簡索性問道,
「既然如此,那蕭使者覺得,除了新增兩個榨場之外,我大宋要再付出哪些代價,可以令貴朝放棄歲幣呢?」
話談到這,其實局勢已經算是漸漸明朗了。
所以,蕭孝忠也沒有再提什麼全面開放貿易的話,而是沉吟片刻後,道「我聽聞,如今吐蕃廝囉已然歸順了大宋,此次我大遼攻夏之事已定,但是,元昊如今雖然衰弱,卻仍不可小。」
「故而,我朝陛下想請大宋會同廝囉出兵,從東西兩側夾擊元昊,只要南朝能夠答應這個要求,不論此戰成敗,我朝均願意廢止歲幣一事。」
這番話的語氣十分鄭重,而且,蕭孝忠並沒有用他自己的名義,而是罕見的說出了,這是遼主的意思。
呂夷簡聞言,先是皺起了眉頭,片刻之後,他開口道。
「此事非同小可,我需回稟我朝陛下之後,再給你們答覆。」
「這是自然。」
於是,這才艱難的談判,總算是就此告終。
但是,呂夷簡卻不敢有半刻的停歇,出了驛館的門,便馬不停蹄的就起到了宮中。
「.—·陛下,那蕭孝忠,便是這麼說的。」
其實按理來說,這種事情,呂夷簡應該先告知宰相,然後和宰相一起入宮覲見,這才符合流程。
可問題是,呂參政是個多雞賊的人呢,他如今已經算是徹底倒向了皇帝這邊。
別說如今中書的其他人還不知道他已經談完了的消息,就算是知道了,
也得明知故犯,越過中書先回宮中奏。
說到底,官場上,有些錯不能犯,有些錯—必須犯。
不緊不慢的把自己談判的細節都說了一遍之後,呂夷簡才長長的舒了口氣,然後裝模作樣的抬起袖子,擦了擦自已額頭上也不知道從哪來的汗水。
這一大堆的小動作,倒是叫趙禎有些無語。
這老狐狸,一把年紀了,還玩這種手段,當真是不怕人笑話。
於是,心中默默的吐槽了一句,趙禎面上卻仍舊帶著溫和的笑意,道。
「呂卿家辛苦了,來人,搬個椅子過來,再上些飲子。」
「謝陛下。」
呂夷簡倒是沒有推辭。
略帶「惶恐』的謝恩之後,他便淺淺的坐了下來,靜靜等待著上首的趙禎開口·